石墨烯类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论文_王煜聪

石墨烯类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论文_王煜聪

摘要:石墨烯主要由一个原子层厚的C原子组成,属于一种二维碳材料,具有光学、电学等特征,在生物医学等领域中得到了重要应用。本文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对石墨烯类材料的制备方式进行总结,并从生物成像、肿瘤治疗、抗菌材料、细胞毒性四方面,论述了石墨烯类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希望对相关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石墨烯材料;生物医学领域;生物成像

前言:在石墨烯之中,碳原子之间的连接十分紧密且柔韧,当有外部机械力施加时,碳原子的内部会发生一定的变形情况,最终令碳原子不需要重新排列也能对外力进行适应,为内部的结构稳定提供基础条件。作为一种单层的石墨,石墨烯呈现出碳六元环蜂窝状点阵结构,这种结构可翘曲成富勒烯,也能卷成碳纳米管,可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得到较好应用。

1.石墨烯类材料的制备方式

1.1石墨烯的制备

在石墨烯制作过程中,主要的制作方法包括机械劈裂法、晶体生长法、化学气相沉积法以及氧化还原法等。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石墨烯制作方式被研发出来,如等离子体生长技术等。在上述所有石墨烯制备过程中,化学法制备过程相对简单,而且能源消耗量很低,受到了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的高度青睐。在利用化学法制备石墨烯时,利用氧化石墨、微粒石墨等作为石墨的主要来源,在此过程中,氧化石墨具有较多的含氧官能团,很多行为具有不可逆特性,对石墨烯的电学性能造成很大影响,而在微粒石墨作为石墨源进行使用时,具有缺陷少、导电率良好等特点,经常被用于石墨烯制备过程中。

另外,利用石墨烯制作的材料极,可用于纳米器件的制作。在在很多传统制作方式中,所制备出来的石墨烯往往处在微米尺寸的范围内。为了确保石墨烯在纳米器材中得到应用,需要采取更好的措施将石墨烯层切割成纳米器材所要求的形态,在尺寸要求上必须达到纳米级别。在研究过程中,Pan等人发明了一种热液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将预氧化的石墨进行合理切割,使其溶解成很细的量子点,在此过程中,研究人员还发现了蓝光现象,这也说明以石墨烯为基础的应用材料可扩散到更多领域中,如光电子学等[1]。

1.2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在应用过程中,薄层石墨烯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在加上制作成本低廉,在复合材料的制作上也提升了石墨烯的应用地位。人们发现,如果能将石墨烯与无机物、聚合物等复合在一起,便可以促使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形成。由于石墨烯的特殊性能,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功能也受到了很多期待。很多研究学者证实,如果在还原态的石墨烯片上加入高温的乙酰丙酮铁,并可以得到处于还原状态的石墨烯。如此一来,石墨烯便可以通过表面电荷密度和颗粒尺寸的控制,对复合材料的磁性进行合理调节,这种性质促使石墨烯复合材料在蛋白质分离等方面得到重要应用。截止到目前,常见的石墨烯基复合材料制备方式主要有:化学耦合法、萃取分散法、还原反应等。

从目前发展过程来看,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是相关领域中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虽然石墨烯本身具有良好的特殊性能,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性能效果并没有完全表达出来,很多研究人员都希望利用石墨烯的复合方式,实现石墨烯在更多领域之中得到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石墨烯类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2.1生物成像

石墨烯具有较强的相容性,便于各个细胞之间进行黏附。再加上化学性能和光学特点,石墨烯成为了较高的生物成像材料。据相关文献记载,荧光素可以通过PEG与GO表面相连接,可产生能够调节PH值的荧光信号,同时进一步提升了石墨烯的生物相容性,在石墨烯与荧光素直接相连时,被氧化的石墨烯可引起荧光出现淬灭现象,但由于中间体PEG的连接作用,可以将这种淬灭现象有效避免。在石墨烯与荧光素结合使用过程中,可提升荧光素对肿瘤细胞的通透性,从而提升细胞对荧光素的吸附能力。在能量较低的红外光作用之下,低剂量的GO具有较强的肿瘤细胞处理能力。但如果对石墨烯进行单独荧光成像,荧光素自身的淬灭现象将会对最终观测效果产生严重影响。Park等人在研究过程中将盐酸多巴胺与石墨烯表面相结合,之后再与透明质酸分子相互结合,最终将质酸分子带到肿瘤细胞的表面。通过显微镜成像发现,肿瘤细胞的受体上出现了很强的荧光现象。同时将阿霉素利用细胞键与石墨烯量子点结合,从而确定抗癌药物最终是都到达癌细胞附近。

2.2肿瘤治疗

目前,人类肿瘤发病率已经超过了心血管疾病,成为人类致死的罪魁祸首,对人们生命和健康产生了严重威胁。在肿瘤治疗过程中,研究人员期待用最小的药物剂量、最小的伤口创伤将肿瘤细胞杀死,同时不对人们机体中的其他细胞产生破坏。石墨烯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吸附700到1000mm内的红外光,之后产生出大量热,从而实现肿瘤细胞的有效切除。这种治疗方式被人们称为光热治疗法,该治疗机制主要包括氧集团的产生、相关酶的激活、DNA片段撕破以及线粒体膜去极。在多种治疗因素的相互配合下,能够帮助石墨烯通过光热治疗效应将肿瘤细胞彻底杀死,为人们机体健康提供有利条件[2]。

2.3抗菌材料

除了生物成像和肿瘤治疗之外,石墨烯还可以应用到抗菌材料的制作过程中。Fan等人利用石墨烯水溶液的抽滤过程,制作出了石墨烯纸,该纸在使用时可降低大肠杆菌的生长速率。Chen等人将还原石墨、氧化石墨之间的抗菌效果进行有效对比,通过实验发现,氧化石墨在细菌抵抗过程中展示出的效果最差,而还原石墨的效果要比石墨的效果更佳。在抗菌机制的研究过程中,这几种物质均可以作为氧化细菌细胞膜的电子介质,从而为抗菌材料的制备提供有效基础。

2.4细胞毒性

一种材料是都能够被应用到医学领域中,主要的衡量标准是该材料是否能读生物细胞产生伤害。因此,相关研究人员开展了大量研究,印证石墨烯是否具有毒性。Zhang等人将1mg/kg石墨烯注入到小白鼠体内,经过14天的观察,小白鼠机体未出现炎症反应,但当研究人员提高石墨烯的注射量时,小白鼠的肺部出现了明显水肿和炎症等现象,而且在机体局部位置出现了肉芽病变和组织的纤维化发展。经过一系列研究发现,由于石墨烯的种类不同,对细胞产生的影响也不同,石墨烯的毒性需要各种因素的诱导,才能对生物细胞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使用石墨烯时,研究人员需要对各种因素进行合理评估,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毒性。

总结:综上所述,石墨烯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我国相关技术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研究过程缺乏系统化理论支撑,想要在实际领域中得到深入应用十分困难。在石墨烯材料使用过程中,需要以细胞和生命体整体层次为主,对石墨烯和其衍生物进行系统化研究,确定石墨烯在使用过程中的使用机制,从而为我国医疗事业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王勇,周吉学,程开明. 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组织与性能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2017,31(S1):451-457+462.

[2]傅深娜,马利,甘孟瑜. 三维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在超级电容器中的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2017,31(05):9-15.

论文作者:王煜聪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7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

标签:;  ;  ;  ;  ;  ;  ;  ;  

石墨烯类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论文_王煜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