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CT和MRI诊断价值比较论文_蒋利军

湖南省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湖南永州 425000

摘要:目的:比较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CT和MRI诊断价值。方法:2016年4月--2018年3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54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予以X线、CT与MRI检查,观察并比较三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对于痛风石、骨质破坏、软组织肿胀、关节积液、滑膜增厚、骨髓水肿,X线检出率分别为18.47%、50%、31.52%、0、0、0,CT检出率分别为58.69%、63.04%、70.65%、51.08%、0、0,MRI检出率分别为70.65%、51.08%、100%、84.78%、92.39%、64.13%。结论:X线、CT和MRI各有特点,相比而言,MRI诊断痛风性关节炎,检出率更高,更准确。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X线;CT;MRI;诊断价值

痛风性关节炎(goutyarthritis)是指因尿酸盐沉积于关节囊、软骨、滑囊、骨质及其他组织所致的病损及炎性反应,起病急,发病率高,易复发,随着天气、饮食改变而加重,对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学习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影响,降低患者生存质量[1]。对此,尽早诊治痛风性关节炎,对患者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其中,X线、CT与MRI是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常用方法。本文经实践探讨,旨在比较X线、CT及MRI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价值,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2016年4月--2018年3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54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ACR)[2]2010年提出的关于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自愿参与研究,签署有知情同意书,且排除恶性肿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精神障碍、意识障碍等患者。54例患者中,35例男性,19例女性,最小34岁,最大72岁,平均(49.5±5.81)岁,病程1-17年,平均(5.6±1.38)年,血尿酸值224.3-743.9umol/L,平均(465.9±19.84)umol/L。

1.2方法

本组54例患者均接受三种方式检查,即X线、CT与MRI:(1)X线检查:应用岛津DR系统摄片,从正、侧位拍摄受检关节,其中,足部关节与踝关节的拍摄条件为55Kv、6.24mAs、19.93ms,膝关节的拍摄条件设定为66Kv、8.98mAs、23ms。(2)CT检查:选用飞利浦 16排CT机,完成扫描,常规轴位扫描关节,其中,间距设定0.5mm,层厚为1mm,必要时,予以矢状面、冠状面重建。(3)MRI检查:选用由东芝公司提供的1.5T 磁共振扫描仪,完成检查。关于扫描序列及参数,如下所示:①SE T1WI TE:16ms,TR:420ms;T2WI,TE:62ms,TR:3400ms;②FS PDWI TE:22ms,TR:3000ms;③矩阵:256256。轴位、矢状位与冠状位扫描检查。

1.3统计学方法

在EXCEL表格中录入本研究所涉及到的数据,通过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进行表示,卡方(2)检查,有统计学意义则用“P<0.05”表示。

2结果

本组54例患者,共检查92个患病关节,关于X线、CT及MRI检查痛风性关节炎的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对比分析三种方式的诊断结果【n,%】

由表1可知,针对痛风石与软组织肿胀,X线检出率明显低于CT、MRI,且MRI检出率高于CT(P<0.05)。针对骨质破坏,CT检出率稍稍高于X线、MRI,但组间并无明显差异(P>0.05)。针对关节积液,MRI检出率高于X线、CT(P<0.05)。另外,关于滑膜增厚与骨髓水肿,CT与X线均未检测出,MRI检出率分别为92.39%、64.13%。

3讨论

痛风性关节炎,一般情况下,可根据临床表现,配合化验与X线检查,明确诊断,但是,由滑膜或者关节液检查到尿酸盐结晶,方可完全确诊。痛风性关节炎早期,通过X线检查,可辅助分析病变程度,然而,X线诊断敏感性低,发现阳性关节时,病情多发展至晚期[3]。当今社会,医疗水平不断提升,影像学技术迅猛发展,CT与MRI的优势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得到体现。CT检查痛风性关节炎时,一般可见结节状密度增高影,部分呈斑片状,邻近部分骨皮质可见缺损现象,关节周围软组织呈肿胀状态。MRI诊断痛风性关节炎,关节韧带或者滑膜内,出现条片状信号,关节滑膜明显增厚,可见关节积液,且关节旁或者关节内呈混杂肌间隙水肿现象。X线与CT能够反映人体骨质改变情况,有助于观察骨质破坏与骨质形态,MRI与CT可获得三维图像,清晰显示关节骨质病变,完整性强[4]。相比X线与CT,MRI优势明显,不仅可检出软组织病变,而且诊断准确率高,有助于显示韧带受侵程度。

综上,X线、CT和MRI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对于诊断痛风性关节炎,MRI检出率更高,建议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毛旭道,于骞,陈忠达,马周鹏,王春,朱建忠. 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CT及MRI诊断分析[J]. 现代实用医学,2015,27(01):113-115.

[2]朱新,许艳春. X线CT及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J]. 河北医学,2015,21(10):1600-1601.

[3]漆强,邹玉林,余晖,刘晓,李志娟. 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CT和MRI诊断价值比较[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5,26(07):523-527.

[4]刘泽洪. 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CT和MRI诊断价值比较[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9(10):83-84.

论文作者:蒋利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7

标签:;  ;  ;  ;  ;  ;  ;  ;  

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CT和MRI诊断价值比较论文_蒋利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