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环境监测三级站如何做好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论文_徐晓琴

浅谈环境监测三级站如何做好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论文_徐晓琴

云南省富源县环境监测站

【摘 要】本文根据个人近3年来从事环境监测实验室内部审核工作的经验,与同行一起探讨环境监测三级站如何做好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工作,以确保计量认证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地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本文主要分析了检测实验室内部审核的方法步骤和内审中遇到的常见问题。

【关键词】检测实验室;计量认证内审;质量管理体系

随着人类经济突飞猛进地发展,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重点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之一。要想给人类创造一个美好的生存和生活环境,我们必须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现状及发展趋势,才能更好地为环境管理、环境规划、污染防治提供依据,而只有持续有效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保证监测数据的质量。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又依赖于实验室自身的内部监督和第三方监督(三年一次的计量认证复评审),而实验室自身的内部监督的落实又依赖于日常监督检查、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活动的实施,它使实验室能够自我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内部审核工作是实验室内部监督的重要环节,是实验室迎接第三方监督检查之前的重要质量管理活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通过计量认证的实验室,必须使其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始终处于持续有效地良性循环状态,随时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监控,即要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内部审核以下简称“内审”。

1 内审定义

内审是实验室有计划、系统的、独立的对管理体系运作的符合性进行自我评价的活动。内审关键审核的是符合性,即:①体系文件与认可准则的符合性;②体系文件与本实验室实际运作的符合性;③实际运作与现行有效文件的符合性;④记录与实际运作的符合性。为确保审核的有效性和效率,内审中应坚持审核的客观性、独立性和系统方法三个核心原则。

2 内审的步骤

内审的步骤一般分为4个阶段:策划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出具内审报告及整改阶段。

2.1 内审策划准备阶段

内审工作开展前应有一个策划过程,策划结果应形成书面文件。主要包括制定年度内审计划、内审组成员名单、检查表、内审通知,准备审核有关文件、编制审核表等。同事要兼顾监测站实验室自身的特点,对l9个所有要素不能同等对待,对每个要素的每项活动也应有所侧重,所以我们把重点放在影响监测数据形成的环节和最终结果的要素上。

2.1.1 内审计划

每年年初,由质量负责人编制年度内审计划,且每年度(12个月)至少进行一次。年度内审计划是实验室内审活动的年度大致时间安排,分为集中式和滚动式两种类型,前者是指在短期内对体系涉及到的所有部门、岗位、场所及认可准则的全部要素进行审核,不能抽样,其特点是内审时间集中,审核后的纠正措施和跟踪措施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后者是按月对1个或多个部门、1个或多个要素进行审核,其特点是审核持续时间较长、审核后纠正措施和跟踪措施陆续展开。结合本站现状,采用集中式年度审核方式,组成内审小组,对质量体系全要素、所有部门进行审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2 组建审核组

内审员的专业能力是审核的重要保障,内审员应具备以下条件:①经过认可准则和审核要求、审核方法、审核技巧方面的培训,取得内审员资格证的人员执行;②善于观察,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并被组织管理者专门授权;③熟悉本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运作;④内审员需要保持相对的公正性和独立性,应当独立于被审核的活动。

2.1.3 编制内审检查表

编制《现场审核检查记录表》是实施内审的重要依据,审核表可使现场审核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减少随意性和盲目性,提高审核的效率。编制时应严格按照本实验室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要求进行编制:明确与审核目标有关的样本和需查的样本:查看现用文件是否经过批准、是否有效、是否执行;收集审阅有关文件后再编制检查表,以突出针对性;每个部门按职能要求及相关要素拟定各自的清单。

2.1.4 内审通知

内审通知要以正式的、书面的、签收的方式发布,以确认被审科室已充分了解有关审核的安排。

2.2 内审实施阶段

以内审的首次会议开始整个审核过程,按内审通知的时间安排进行现场审核,依据检查表的内容,通过现场提问和谈话、观察实验现场、查阅现场文件和记录、必要时可事先留样做重复实验等技巧和手段收集客观证据,分析证据后提出不符合项,汇总到审核组长处,以末次会议结束现场审核。

2.3 编制内审报告

在末次会议前,由审核组长会汇总现场审核情况,编制现场审核报告,并确定纠正措施和纠正时限。

2.4 整改阶段

采取纠正措施的过程实质就是本实验室持续改进的过程,也就是实验室进行内审的目的所在,跟踪验证是内审工作的延伸,是对纠正结果进行判断和记录的活动。内审组在现场审核中发现无论是重要不符合项,还是次要不符合项,都需与被审方负责人沟通,征求他们的意见力求认识一致,并提出纠正措施和要求,调查分析造成的原因,提出纠正措施。由内审组跟踪验证,根据不符合项性质或程度,可采用不同的纠正措施,但不论采用哪一种方式,内审人员都应对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准确的评价,并填入“不符合项纠正报告”中。如果纠正措施未达到预期目的,则应要求受审方重新分析原因,重新制定纠正措施,并在实施后进行效果验证。

3 现场内审中常见问题分析

现场审核时常常出现下列问题:①环境条件问题:有时发现个别项目工作环境条件不能满足规程要求,温湿度监控记录有间断现象。

②仪器设备标识问题:经常发现合格、准用或停用标签使用不正确、标签日期没有及时更新等。③测量溯源性问题:有时发现设备没有有效期内的证书,出具证书的单位资质不满足精度等要求,没有按周期计划进行检定,没有对关键设备进行期间核查,核查的方法不正确等等。④人员问题:内审时个别项目人员无证签字,获证人员不足等现象的发生。⑤文件和原始记录控制问题。内审时经常出现下列情况:更改信息未扛该或扛该不规范;填写信息不完全;操作规程、规范和标准非现行有效版本,未受控或无受控号等;对外出设备没有检查记录的慨念等;部分仪器设备无使用记录或记录信息不全等等。⑥档案问题:有时发现有效期证书没有及时更换;稳定性、重复性记录没有更新和及时补充;没有及时填充和更新履历表中新的信息;设备和规程更换后作业指导书未作相应变更等等。

4 小结

计量认证是一项长期持续、不断改进的工作,要保持质量体系持续有效运行,就必须认真开展内审工作。我们在近几年的内审工作中,不断地提高认识,加强学习,积累经验,把内审工作作为一种自觉的、持续的内部管理行为,而不是被动的应付性活动,从而提高了监测实验室的整体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赢得了政府部门社会各界的信任,更好地为环境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依据,全县环境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

参考文献:

[1]CNAS.CL52-2014《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2]GB/T 27025-200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3](国认实函[2006]141号)文件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4]《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指南》(第二版).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编.—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1

论文作者:徐晓琴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5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9

标签:;  ;  ;  ;  ;  ;  ;  ;  

浅谈环境监测三级站如何做好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论文_徐晓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