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剖腹产术后切口恢复的影响效果观察论文_宋佳元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湖南长沙 410008

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剖腹产术后切口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出本科室160例剖腹产产妇,视术后护理方式的差异把产妇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每组均为80例,常规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实行护理干预,对比其效果。结果:干预组的切口甲级愈合率比常规组高,且乙级愈合率和丙级愈合率都比常规组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的护理好评率是88.8%,干预组的护理好评率是97.5%,干预组比常规组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剖腹产术后切口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且有助于提升护理好评率,值得推荐与运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剖腹产;切口恢复;影响

剖腹产作为临床上一种较为安全的分娩模式,得到了诸多产妇的认可与推崇。相比于自然分娩,剖腹产对机体的损伤程度较大,术后切口恢复较慢【1】。有文献报道指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促进切口恢复,缩短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基于此,本研究就本科室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的160例剖腹产产妇实行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对比其效果差异显著,现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线数据

选出本科室160例剖腹产产妇,都无产科并发症及其他全身系统疾病,单胎妊娠,足月,硬膜外麻醉,腹部横切口。视术后护理方式的差异把产妇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每组均为80例。常规组:年龄20~37岁,平均(25.9±2.6)岁;身高154~170cm,平均(161.7±2.9)cm;体重55~73kg,平均(58.1±2.0)kg;孕周37~42周,平均(39.7±1.6)周。干预组:年龄20~38岁,平均(26.0±2.7)岁;身高154~168cm,平均(161.9±3.0)cm;体重55~72kg,平均(58.2±2.1)kg;孕周37~42周,平均(39.5±1.7)周。对比常规组与干预组产妇的基线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常规组实行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实行护理干预,具体措施涵盖(1)优化护理管理与服务理念,保持最好的工作状态,做到以人为本,重视个体化服务,尽量满足产妇的各种合理需求,工作中与医生保持友好沟通,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开展“四个关爱”活动,创建手术室特色护理。(2)合理安排手术室,营造舒适的手术室环境,术前提前运转手术室净化空调系统,合理控制手术室的温度与湿度,尽量减少手术室内尘粒子量,定期对手术室中的空气、物体表面等展开微生物监测。(3)进行术前探访,加强与产妇之间的交流,分析其不良情绪,认真回答产妇的各种问题以消除其心中疑虑,观察并询问产妇的身体状况,评估其产痛程度,对其进行穴位按摩等疼痛护理;同时对产妇进行健康宣教,包括术前准备与注意事项等,以让产妇对剖腹产有更全面的认识。(4)护理人员全程陪护,并协助医生进行手术,如帮助产妇调整好正确的体位,做好隐私部位的保护工作,天冷时做好保暖措施;手术时间过长时应对产妇进行局部按摩,以提升其舒适度;手术快结束时,护理人员轻抚产妇脸庞,轻唤产妇名字,以让其尽量从麻醉中苏醒。(5)术后主动告知产妇手术是否成功,告知术后可能存在的并发症、相关注意事项、哺乳方法等,告知术后切口疼痛的原因,让产妇明确知晓疼痛是暂时的,可通过按摩缓解疼痛,必要时对产妇进行药物镇痛处理;同时观察产妇的情绪,看是否有躁动不安的表现或面色苍白等症状,若有则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详细记录产妇产后2h出血情况,出血量有升高倾向的产妇应及时报告医生;做好导管堵塞、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预防措施,确保产妇快速恢复健康。

1.3评价指标

(1)对比常规组与干预组产妇护理后的切口恢复情况,评定准则为①甲级愈合:切口恢复良好,无不良反应;②乙级愈合:切口部位有炎症反应但未化脓;③丙级愈合:切口化脓且得切开引流【2】。(2)对比常规组与干预组产妇的护理好评率,评定内容包括知识宣教、沟通技巧、护理技术、服务态度等,评定选项依次为非常好、好、不好,护理好评率=(非常好+好)/N×100%。

1.4数据处理

选择SPSS l9.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数据用%表示,行X2校验,P<0.05说明差异显著。

2 结果

2.1切口恢复情况对比

干预组的切口甲级愈合率比常规组高,且乙级愈合率和丙级愈合率都比常规组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注:与常规组比较,*P<0.05。

3 讨论

剖腹产是目前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分娩方式,术后的切口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内容【3】。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促进切口快速愈合,也有可明显减少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随着人们对健康要求的不断提升,产妇对剖腹产术后的护理需求越来越多,这使得护理人员不得不及时更显护理服务理念,以“产妇为中心”,根据产妇的护理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4】。护理干预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护理模式,将其运用于剖腹产术后护理中,可真正满足产妇的护理需求,能够通过优化护理管理理念、合理进行手术安排、强化术前探访、全程陪护分娩、术后精心护理等干预措施,消除产妇的负性情绪,使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手术,同时也可促进护理管理水平的提升,进而提高护理整体质量【5-6】。

本研究对比分析了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在剖腹产术后切口恢复中的实行效果,结果表明,干预组产妇护理后的切口甲级愈合率以及护理好评率都比常规组高,提示干预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常规组,即护理干预在剖腹产术后切口恢复中的实行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综上所述,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在剖腹产围术期护理管理中的实行效果满意,可明显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且有助于提升护理好评率,值得推荐与运用。

参考文献:

[1]庄莉. 手术室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2(6):60-62.

[2]单桂晶. 强化护理干预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延迟产妇中的作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6):196-197.

[3]刘彩红,温楚雪,曾咏婧.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不良情绪及切口感染率的影响[J]. 广州医药,2017,48(2):116-119.

[4]李菱.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恢复的影响评价[J]. 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2):164-165.

[5]苏敏. 护理干预对剖腹产术后切口恢复58例的影响[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9(24):234-235.

[6]郭少霓. 分析护理干预对剖腹产术后恢复的影响[J]. 大家健康旬刊,2017,11(1):165-166.

论文作者:宋佳元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1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对剖腹产术后切口恢复的影响效果观察论文_宋佳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