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南苑医院 内科 100076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胃苏颗粒、兰索拉唑联合治疗胃溃疡(活动性)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之间,随机选取60例我院收治的胃溃疡(活动性)患者,采用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兰索拉唑),观察组采用兰索拉唑+胃苏颗粒治疗,分析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胃溃疡(活动性)患者采用胃苏颗粒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胃溃疡;胃苏颗粒;兰索拉唑;效果
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指胃粘膜被消化液自身消化而造成的超过黏膜的组织损伤。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嗳酸、出血、背部压痛及上腹部疼痛[1]。活动性胃溃疡是指胃溃疡还在发展,并有可能进一步恶化。为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分析胃苏颗粒、兰索拉唑联合治疗胃溃疡(活动性)的效果,详细内容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之间,随机选取60例我院收治的胃溃疡(活动性)患者,采用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7:13,年龄分布在19~71岁,平均(51.2±3.6)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9:11,年龄分布在18~69岁,平均(50.9±3.8)岁。经内镜检查,溃疡基底部有白色或黄白色厚苔,周围黏膜充血、水肿。且两组患者均符合《中医胃病诊疗指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不显著,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兰索拉唑),静脉滴注注射用兰索拉唑,30mg/次,用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溶解后,2次/d,推荐静滴时间30min,疗程不超过7天。观察组采用兰索拉唑+胃苏颗粒治疗,兰索拉唑用法用量同对照组,选用胃苏颗粒,5g/袋,一次1袋,一日3次。用适量开水冲服,搅拌至全溶。两组患者连续治疗7d,对比治疗效果[2]。
1.3判定标准
根据《中医胃病诊疗指南》,及胃镜检查情况本次治疗效果判定如下,显效:嗳酸、出血及上腹部疼痛等症状消失,胃镜检查检查黏膜充血、水肿面积减小>90%;有效:嗳酸、出血及上腹部疼痛等症状明显改善,胃镜检查检查黏膜充血、水肿面积减小50~90%;无效:嗳酸、出血及上腹部疼痛等症状无变化,胃镜检查检查黏膜充血、水肿面积减小>50%。记录两组患者服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如头痛、腹泻、消化不良等。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出现的对比数据,采用“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进行分析,版本为SPSS20.0。当P<0.05,说明对比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2检验计数资料“[n(%)]”。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结果见表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同时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服药后,对照组出现2例头痛、1例腹泻、1例消化不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观察组出现1例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对比有差异,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胃溃疡是位于贲门至幽门之间的慢性溃疡,指胃黏膜被胃消化液自身消化而造成的粘膜肌层的组织损伤。临床常见病因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和胃蛋白酶、遗传因素和胃运动异常。嗳酸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在心窝部或者剑突部感觉到疼痛[3]。出血也是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会伴有呕血、大便出血。临床主要进行内镜检查,可诊断患者的病期。主要分为活动期、愈合期和瘢痕期,活动期指患者的病情正在发展。临床治疗主要制酸剂、抗胆碱能药物、H2受体拮抗药,并给予患者胃黏膜保护的药物。传统的西医治疗胃溃疡,起效虽然快,但是容易复发。中医治疗活动性胃溃疡根据症候辨证施治,中医将胃溃疡分为实证和虚症,实证为血瘀阻络证、肝肺郁热证,虚证为肝胃气滞证、脾胃虚寒证。随着中药内服治疗溃疡病及生肌收敛取得良好的作用,对于活动性胃溃疡应以清热化瘀、温络活血为主,若患者出现胃粘膜血流,应选用促进溃疡愈合的药物[4]。
兰索拉唑是一种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主要作用于胃壁细胞质子泵,对于基础胃酸分泌(促胃液素、组胺)等和食物激发的胃酸分泌具有显著的作用。能够作用于H+-K+ATP酶,使H+不能被转运到胃中去,因而使胃液中的胃酸减少。临床相关研究表明,兰索拉唑居具有长效抑制胃酸分泌的效果,持续时间长达24h[5]。胃苏颗粒的主要成分为紫苏梗、香附、香橼等,紫苏梗可用于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吐,善于行气和中,因此常用于脾胃气滞。香附用于脾胃气滞,脘腹痞闷,胀满疼痛,具有理气宽中的功效。《中佤药》中指出香橼具有治疗胃腹胀痛,消化不良,气逆呕吐的功效。胃苏颗粒主治气滞型胃脘痛,窜及两胁,得嗳气,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次进行治疗得两组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胃苏颗粒、兰索拉唑联合治疗胃溃疡(活动性)的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潘虹.泮托拉唑与兰索拉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活动性胃溃疡成本—效果对比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10):18-19.
[2]王俊丽.胃乐新联合兰索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消化性胃溃疡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5):86-88.
[3]蒋正冬,周群燕.胃苏颗粒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活动性胃溃疡患者的效果观察[J].河北医药,2016,38(22):3463-3465.
[4]罗志,姜丹.瑞巴派特联合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老年胃溃疡的效果观察[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3(5):53-54.
[5]尚惺杰,徐芳,黎红光,等.胃苏颗粒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活动期胃溃疡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5,32(2):205-209.
论文作者:司道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6
标签:胃溃疡论文; 活动性论文; 患者论文; 颗粒论文; 两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胃酸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