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王荣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王荣

江苏邗建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扬州 225000

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工艺多适用于多层框架预制梁、柱、板混凝土构件安装。全预应力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除耗能能力较低外,在强度、刚度、延性、变形恢复能力等方面,均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相当或更优。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装配构件

1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施工深化设计

1.1基于性能的建筑施工深化设计

项目建设重视抗震防灾工程要求,施工深化设计基于五大性能目标实施,即: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弹性工作目标(抗渗抗裂等要求)、小震条件下主体结构的弹性工作目标、中震条件下损伤全部可修目标、大震条件下主体安全目标和防连续倒塌等要求。

1.2深化设计要点

施工总承包单位需要整合参建各方信息,做到有理有据、思路清晰的深化设计,明确交接面。参与装配式建筑施工深化设计人员必须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在土建和安装两个方面都有足够的理解。深化设计重点在功能需求和生产施工需求两个方面着手,综合各个专业需求,完善并深化设计内容。深化设计成果需要各方协调意见和矛盾,经建设方最终确定成果并开始施工。

预制构件质量是装配式建筑的可靠保障,深化设计对整个施工过程意义重大。在组装模板和检查工作中,底模表面保持高度的平整,确保构件观感效果,不同模板间的螺栓连接要求完备、拧紧,侧模高精密度定位,接缝常常使用原子灰填塞,然后抹平磨顺。严格检验和验收程序,有不满足设计要求问题必须解决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预制构件常用柴机油混合的脱模剂,深化设计时该部分必须明确涂刷流程和构件保护,通常涂刷一遍就必须经棉纱擦拭,油膜薄层要均匀。复测面砖流程需要对面砖的背面处理工艺详细说明,确保面砖质量以及缝隙要求。此外,还需要对粘结层的混凝土浇捣、保温层处理、预埋件的施工和固定、钢筋骨架入模施工、结构层的混凝土浇捣、混凝土的养护以及脱模、吊运和堆放等进行详细深化并严格控制管理施工。图2是门窗及门窗洞钢筋骨架预制构件。

2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发展分析

作为建筑工业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区域抗震烈度的不同,以及建筑节能上的需求、结构特点开发适用性更强的预制装配式结构。在不断提升预制率的同时,保障工程的整体质量,持续提升专业化水平。紧紧围绕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方式,逐步推动预制叠合构件以及非受力构件的发展。充分发挥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各方面特点,实现对当前施工技术的全面提升,彻底改变以往长周期、大劳动力的建设方式。在不断完善设计理念的过程中,实现预制构件的自动化生产。需要注意的是,与常规建筑构件设计相比,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设计要求更高,为此必要要求设计师熟练的掌握各个建筑结构的特点以及力学知识,并持续关注建筑行业的发展动向,使得预制装配式构件更加具有安全性、稳定性,贴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策略

基于以上对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应用和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3.1台座磨具制作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台座磨具制作时,一起要确保其质量,其关系着预制构件质量。一般而言,台座主要有两种类型,即混凝土台座、钢台座,无论哪种台座都要确保其表面平整光滑;2米范围内的台座,其表面一定要平整,而且误差应当控制在2毫米范围之内。对于磨具而言,其刚度以及稳定性要求比较高,主要是用以抵抗混凝土施工浇筑过程中的冲击力,避免因蒸汽而产生的变形后者膨胀,总之以施工便捷为基本原则,满足预制构件预留孔、预埋构建定位以及插筋要求。在设计磨具时,一定要确保其符合生产工艺以及周转次数要求。

3.2混凝土施工作业

对于预制构件而言,其浇筑与先浇筑结构非常类似,振动台振捣方式和符合预制构件的特点,振动台主要适用于中小型预制构件和使用专用磨具生产的预制构件,相比而言预制构件的尺寸比较小,在进行振捣时要选择小型振捣棒进行辅助振捣,并适当增加振捣时间,预制构件的振捣要有一定的密实性,而且振捣方式选择时,需考虑磨具稳定性。在此过程中,建议采用平卧重叠法制作预制构件,当混凝土结构强度达到5.0MPa以后,再对上层混凝土进行浇筑。在上层、下层构件之间,一定要采用有效的隔离措施,必要时要采用隔离剂。清水混凝土涂装过程中,选用专业脱模剂,如果采用的是油性脱模剂,则混凝土表面就会相对暗一些,对环境也会造成污染;预制构件脱模过程中,应当选用无污染的脱模剂。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建议布设三道振捣,即混凝土坡角处、混凝土坡中间以及混凝土坡顶位置。上述三道振捣之间应当相互配合,保证振捣能够对整个坡面进行有效的覆盖。实践中,采用振捣棒进行振捣时,一定要注意振捣棒的插深、时间,通常情况下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的深度要超过50毫米,移动间距控制在400毫米范围之内,振捣棒一定要快插、慢拔,混凝土面泛浆时为宜。当振捣密实以后,初凝之前应当严格按照标高控制点来找平,而且在混凝土的表面要用刮杠将其刮平,撒上5至25毫米厚的碎石,在终凝之前要用木抹将其搓平。

3.3管线敷设

在预埋铺设过程中,管线的布设一定要安全、可靠,而且还要采取有效的固定措施,使之能够从板件中部位置穿越,最大限度地避免立体交叉穿越。在交叉布线位置,建议采用线盒,并在多根线管集、散位置,采用放射形方式进行布设,坚决杜绝采用紧密平行排列方式,以保证线管底部位置的混凝土能够顺利浇筑、振捣密实。

3.4施工养护

当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后,应当及时对其进行养护,将混凝土一直保持湿润状态。在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屋面施工养护时,屋面板表体相对较大,在高处位置容易加快水分的流失,以致于混凝土浇筑早期容易失水。收在混凝土表面压平以后,需洒水养护,然后再覆盖塑料薄膜,并在塑料薄膜上层覆盖适当的保温材料;无法连续覆盖处,比如墙柱插筋、钢柱等位置,建议用麻袋、挂设塞聚苯板的方式进行保温保湿,以免出现“冷桥”问题。对于保温材料而言,尤其在夜间时段一定要严密覆盖,避免混凝土暴露;在气温相对较高的中午时段,需揭开保温材料散热。对于膨胀剂而言,其在混凝土中要发挥其作用,需用大量的水进行养护,在底层塑料布下布设补水软管,软管之间的距离以68米为宜,沿管长方向大约每隔100毫米就要开一个直径5毫米的水孔;结合底板表面的湿润状况,适当向管中注水,而且在养护过程中还要排专人负责。在浇筑混凝土12小时的时间内,一律不允许在上面踩踏。当混凝土强度达到一定程度后,方可拆模。如果拆模过早,则构件在施加的重力荷载影响下,可能会产生受力裂缝病害。

4结语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过程中,所用到的相关配件、配套装饰以及电气和机械设备,都需在工厂内进行,在工件预制加工之前,需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做好各项设计工作,并且选用有效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质量监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该种新型建筑结构体系的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仇广金.浅谈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意义及主要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5).

[2]储竹龙.浅议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运用[J].民营科技,2014,05:125.

[3]王奎山.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装配住宅施工技术问题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13).

论文作者:王荣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6

标签:;  ;  ;  ;  ;  ;  ;  ;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王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