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卫生管理对急诊医务人员自身手卫生行为的影响论文_陈伦凤

(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51)

【摘要】 目的:分析探讨加强手卫生管理对急诊医务人员自身手卫生行为的影响。方法:我院于2015年10月~2016年3月期间对急诊科25名医务人员实施手卫生相关知识、行为的培训,并将其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将2015年10月前未进行手卫生培训的同科室25名医务人员作为对照组,调查比较两组人员的手卫生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六步洗手法的操作考核及手卫生学检测达标率。 结果:观察组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知识掌握程度及六步洗手法考核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手消毒卫生学菌落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卫生管理培训可以增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改变其手卫生行为,自觉养成手消毒的良好习惯,避免因手卫生而导致的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手卫生;急诊;医务人员;行为干预;手消毒;洗手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5-0366-02

手卫生是洗手、手消毒及外科手消毒的总称,作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最重要、简单、有效和经济的方法,手卫生受到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各卫生部门的高度关注[1]。医院大环境中,由于大量微生物、介入性检查及操作的存在,医务人员的双手不可避免的成为院内感染的重要媒介之一。急诊科存在病种多而复杂、人员流动性较大、多种潜在和带菌者情况不明,使得医务人员的手更容易受到感染[2]。因此,加强急诊科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管理、提高手卫生行为依从性是十分必要的。为更好的探讨分析手卫生相关知识、行为的培训对急诊医务人员手卫生行为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急诊科内接受与未接受手卫生相关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观察对象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3月期间进行手卫生相关知识、行为的培训的急诊科25名医务人员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将2015年10月前未进行手卫生培训的同科室25名医务人员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医生8人,护士17人;30岁以下18人,30岁及以上7人;大专及以下14人,本科及以上11人;初级及以下职称16人,中级职称7人,副高及以上职称2人。对照组中,医生6人,护士19人;30岁以下19人,30岁及以上6人;大专及以下15人,本科及以上10人;初级及以下职称17人,中级职称6人,副高及以上职称2人。两组人员的岗位、年龄、学历及职称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干预措施

(1)组织科室医务人员学习由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等手卫生相关知识,提高知晓率,了解手卫生对于预防感染的重要性。

(2)加强六步洗手法的培训与考核:进一步组织全科室人员认真学习六步洗手法要领, 科室及院感科不定期对医务人员的操作进行抽查,及时发现不规范的并督促其改正,加深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重视。

(3)提供便捷的条件与设备:手卫生的设施与配备要齐全,如感应式水龙头开关、流动水、洗手液、免洗手消毒剂、风干机、纸巾等,保证医务人员在完成操作后可以方便、快捷的完成手卫生操作。

(4)定期进行手卫生学检测:医院的感染管理部门,要定期进行手消毒卫生学达标检测,监控手卫生管理培训的效果,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1.3观察指标

采取闭卷形式考核两组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知识掌握程度;现场检查考核医务人员六步洗手法的操作;对医务人员手部进行采样,及时送检以计数菌落数。

1.4统计方法

本研究数据主要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进行统计描述,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比较,计数资料的比较分析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知识掌握程度及六步洗手法考核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手消毒卫生学菌落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详见表。

3.讨论

急诊科由于其患者多、流动性大等自身特点,因此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部门。制定急诊科手卫生管理制度及规范、保证医务人员遵守并落实是提高手卫生质量的重要措施。另外,也应该意识到,要达到持久、有效的效果,必须要从多方面入手,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如针对医务人员对手卫生意识薄弱、执行手卫生行为自觉性差等特点,应将手卫生作为年终考核及晋升的内容,提高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重视[3];另外,在培训的过程中,应根据人员特点及考核结果对培训考核进行适当调整,以保证培训效果。

本文中,我院通过制定相应的制度与措施,对急诊科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相关知识、行为的培训,考核结果发现,经培训后的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六步洗手法的考核合格率及手消毒卫生学菌落检测均优于未进行培训的对照组医务人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手卫生管理培训可以增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改变其手卫生行为,自觉养成手消毒的良好习惯,避免因手卫生而导致的医院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倪栋梅.临床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及在职培训效果评价[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9):138-139.

[2]陈福兰.全方位干预措施对急诊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J].四川医学,2011,32(9):1483-1484.

[3]杨锦,蔡丽华,何韶翔.加强手卫生管理对急诊医务人员手卫生行为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20):3065-3066.

论文作者:陈伦凤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5

标签:;  ;  ;  ;  ;  ;  ;  ;  

手卫生管理对急诊医务人员自身手卫生行为的影响论文_陈伦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