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计算机辅助审计管理应用平台构建策略研究_审计软件论文

高校计算机辅助审计管理应用平台构建的策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策略论文,高校论文,平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高校计算机辅助审计管理应用平台构建的意义

高校计算机辅助审计管理应用平台的构建,对促进审计工作按照平台化、协同化、信息化进行高效能管理和作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1.理论意义。

(1)高校计算机辅助审计管理应用平台的构建,可以将以往单一的事后审计改为事后与事中相结合的审计模式;可以将以往单一的现场审计改为现场与远程相结合的审计模式;可以将以往单一的静态审计改为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审计模式,从而实现全面审计、过程审计的审计理念。

(2)高校计算机辅助审计管理应用平台的构建,可以系统性地梳理出高校审计工作在应用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时,如何实现审计经验过程化沉淀,如何巧用审计知识库、方法库和案例库,从而构建出更加丰富和实效的审计理论方法体系。

2.应用价值。

(1)高校计算机辅助审计管理应用平台的构建,可以帮助审计工作人员实现审计工作的电子化管理、风险点自动化筛选、审计疑点智能化判断,从而构建起一个可互动的、适时协助判断审计疑点的自动化作业平台。

(2)高校计算机辅助审计管理应用平台的构建,可以研发实现一套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系统,从而实现全面审计、实时审计、自动审计和智能审计。与以往手工审计的少量样本的抽样审计模式相比,计算机辅助审计扩大了审计范围,提高了审计疑点判断效率,从而可以及时并全面地发现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风险、降低审计作业风险。

(3)高校计算机辅助审计管理应用平台的构建,可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一方面,可以对审计对象的业务数据定期进行过程化采集与转换;另一方面,系统通过自动预警和模型分析,自动发现审计疑点,形成审计线索,为快速确定审计重点大大提高了效率。系统提供预警分析模型的自定义设置功能,能够借助计算机技术、数据仓库技术,按照审计作业和管理要求、资金审计要求,进行系统智能化审计并辅助决策,为审计工作计划制定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高审计效率和实际成效。

(4)高校计算机辅助审计管理应用平台的构建,可以为中国高校审计方法提供通用工具,为中国高校的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的研发、应用、经验总结提供参考借鉴,并通过在某些高校的应用,逐步完善建设成为行业内通用的审计方法工具,从而为高校审计管理和作业提供帮助。

二、中国高校计算机辅助审计管理应用平台构建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公共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部分高校结合廉政建设、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自身管理要求,在已有信息化管理和建设的基础上开始对信息系统进行规划和探索。例如,国家“金审工程”、部分高校以及一些审计软件开发企业尝试对高校计算机辅助审计管理应用软件进行开发和研究。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应用软件或研究大多只是停留在数据采集、财务收支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文本管理层面,审计信息化的数据加工处理方式相对比较简单,审计信息共享程度较低,还没有开发出一套通用的、适合大多数高校(至少是某一区域高校)的计算机辅助审计管理应用平台。也就是说,目前有关高校计算机辅助审计管理应用平台的研究大多是“单打独斗”,其成果应用辐射面窄、资源共享程度低。

高校计算机辅助审计管理应用平台在研究和构建过程中,主要面临以下挑战:

1.电子数据获取困难。目前,高校计算机辅助审计管理应用平台只能对电子数据进行审计,而现实工作中许多审计对象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尚很低,这对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数据获取带来了挑战。

2.非经济数据、非结构化数据的管理问题。在高校审计工作中,还有很多是流程审计、合规合法性审计、确认性审计等非经济审计,同时还有对图形、文件等非结构化数据进行的审计,这对讲究逻辑性的计算机辅助审计管理带来了挑战。

3.审计作业人员的信息化知识应用的基础能力。高校计算机辅助审计管理应用平台建设完成后,审计作业需要在计算机应用平台上完成,很大程度上要甩掉手工审计,实现电子化制作工作计划、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并借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实现查账、分析、线索找寻,这给原本年龄普遍偏大、计算机基础知识应用不娴熟的高校审计人员带来实际应用的挑战。

4.审计思维和审计方法的挑战。高校计算机辅助审计管理应用平台建设完成后,将改变以往单一的经验审计、事后审计、现场审计模式,实现审计经验共享、事中审计、联网审计模式,传统的审计习惯必然改变,这对审计人员的工作思维和方法带来了适应性挑战。

三、高校计算机辅助审计管理应用平台构建的关键业务点

高校计算机辅助审计管理应用平台的构建目标为:实现高校计算机辅助审计管理从以往单一的数据采集方式向数据集市建设发展;从以往单一的财务收支审计向高校经费全生命周期、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全面审计内容发展;从以往单一的程序应用软件向数据仓库技术、平台技术、信息门户技术、多渠道访问技术、应用集成技术发展;从以往单一的模拟手工作业模式向计算机智能审计、计算机自动筛选疑点、辅助审计人员过程化沉淀审计经验、计算机知识共享等丰富的辅助功能方向发展,着力促进审计工作机制和资源的双重整合。

基于以上目标,高校计算机辅助审计管理应用平台的构建主要包括以下关键业务点,如下图所示。

1.预算编制审计。预算项目库、预算项目经费标准、预算单位内部预算编制项目、两上两下预算编制指标、预算编制过程审批、预算编制指标同期对比、预算编制中需要审批的专项项目等。

2.预算指标审计。二下预算指标、预算指标分解、预算指标调整、预算指标状态、预算指标使用控制规则、重点预算指标、预算调整频次审计、大额预算指标审计。

3.预算执行审计。预算支付申请及审批、经费支付与审批的符合审计、经费支付与预算指标的符合审计、预算执行进度、调整后预算指标支付审计、历年同一项目经费支付审计、无预算指标的支付行为审计、预算指标与经费用途不一致的支付行为审计。尝试进行预算执行效果判断。

4.财务信息审计。会计重点科目审计、财务账证表审计、辅助账务审计、会计抽样、会计信息组合分析、杜邦分析、财务报表分析、对方科目审计、账龄审计、负值审计、金额构成审计、大额业务审计、科目对照分析、经济指标分析、汇总分析、行业财务指标分析、会计信息与预算项目和预算指标对比分析。

5.决算信息审计。决算报表编制和审批、决算与预算指标对比审计、历年决算信息对比审计、决算与会计信息对比分析、预算管理体系组合分析。

6.基建项目审计。基建项目指标、基建项目申请和审批、基建项目经费执行进度、基建项目经费与实物对比审计、基建项目管理审计、基建质量审计。

7.资产审计。资产相关标准审计、资产项目库审计、资产审批过程审计、资产结构审计、资产全生命周期审计、资产购置和处置重点审计、资产租赁重点审计、资产汇总和动态变化匹配审计。

8.公务开支审计。公务开支标准审计(编制、指标调整、执行、核算等的标准)、公务开支预算科目审计、公务开支预算指标审计、公务开支预算执行进度审计、公务开支精确和模糊控制审计、公务开支符合相关政策规章的审计。

9.专项经费审计。专项经费标准、专项经费的预算全过程审计、专项经费配套的关联审批程序和资料、专项经费的执行进度、专项经费的精确控制和模糊控制执行情况、专项经费结余审计、跨年度专项经费审计、专项经费相关联经费审计。

10.预算外经费审计。预算外经费预算审计、预算外经费使用审计(重点对跨年度、跨学期经费使用审计)、学校学费重点审计、接受捐赠经费审计等。

通过对上述关键业务点的数据、执行方法、程序规范的逐步规整,可以促使审计系统管理机制的发挥。

四、高校计算机辅助审计管理应用平台构建的策略建议

1.规范和建立高校计算机辅助审计制度。与传统的手工审计相比,高校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工作环境、审计对象、审计线索、审计方法、审计流程、审计结果等基本的审计要素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审计准则、标准和规范已经不能完全适用计算机辅助审计。由于缺乏可以借鉴的规定和标准,使得审计部门制定的工作计划、业务规范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能满足信息化环境下审计工作的需要。目前,我国对高校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合法地位和保障、电子数据的法律问题、审计软件的规范化等问题尚存在法律空白。因此,为了减少不确定、不稳定的预期,降低风险,抑制不合理的因素,规范和完善旧的审计制度,建立一套新的适合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审计制度势在必行。

2.形成信息技术支撑下的高校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运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审计思维方法,建设审计资源管理、审计项目管理、审计协作管理、审计文本资料管理、审计支持系统管理、审计实施方法管理、行业审计经验模型等全面的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体系,帮助审计管理和作业人员借助计算机技术,快速锁定工作重点、减少计算和文本资料整理工作量、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重点查证和咨询建议等更加有效果的管理工作中,形成全新的审计方法理论和执行体系,提高高校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工作质量和审计效率。

3.加大培训力度,积极培养既懂计算机又懂审计的复合型审计人才。2005年通过的《中国审计学会2005至2009年审计理论研究规划》(审会发[2005]30号)明确将信息化环境下审计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今后五年审计理论研究的主要方向和任务之一。另外,2009年1月1日施行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8号——信息系统审计》等都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根本上说,人才的匮乏是制约高校计算机辅助审计管理应用平台构建的根源所在。为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力n强审计工作人员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与技能、外语的培训[:另一方面,要在高校设置“计算机辅助审计”专业,开设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基建工程预算等课程,以满足实际审计工作和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同时,高校还可以考虑单独招计算机审计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标签:;  ;  ;  ;  ;  ;  ;  ;  ;  ;  ;  ;  ;  

高校计算机辅助审计管理应用平台构建策略研究_审计软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