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美高等医学教育制度的研究与思考论文_饶思远1,赖凤飞2, 苏凯莹3

对中美高等医学教育制度的研究与思考论文_饶思远1,赖凤飞2, 苏凯莹3

饶思远1 赖凤飞2 苏凯莹3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东广州 510405

摘要:文章通过对比中美高等医学教育制度在招生、课程安排和学制等方面的差异,思考中国现今高等医学教育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高等医学教育质量及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等医学教育制度;中美;招生;课程;学制

1.招生

在招生方面,中美两国有着不同的模式,对医学生的培养方式不同。

1.1招生结构

中美医学院招生结构有较大的区别。美国的医学院校大多由政府建立且为综合性大学的一部分。美国现有127所医学院,平均每所医学院每年招生130人左右,在校学生400-500人左右。目前全美共有医学生6.6万余名。我国医学院校全部是政府建立,当前我国共有医学院校146所(不包括军队所属的),当前在校生数为6O万人”[1]。

美国对医学生的选拔,每年都有一定的人数限制,且对申请者进行严格的筛选,充分保证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同时更有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而中国的高校普遍在扩招,中国医学生的人数在逐年上升,我国医学生的在校人数约为美国的10倍,但现实表明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的师资和硬件设备跟不上医学生人数的增长速度,教学计划面临更大的挑战,医学教育的进步难度亦随之增加。

1.2 招生要求

在美国,医学生的招生首先要求申请者良好的中学学习成绩,并通过SAT(Scholastic Aptitude Test)等测试。同时要求完成4年理工科大学本科的学习,拿到学士学位后才可以提出申请。而且在报考前还要参加医学院入学考试MCAT(Medical College Admission Test)。最后医学院根据学生上述考试成绩和其他一些基本技能进行录取。而中国医学院的本科学生是直接从高中毕业生中招收的。美国的医学院校在招收医学生特别注重申请者的综合素质的生活经验和稳定的心态。如: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新设的医学院采用结构化的多轮面试法来遴选学生。学生需要接受多达9次的面试[2]。不难发现,无论招生人数要求还是选拔过程,美国有着严格的医学生招收制度。

2.课程安排

2.1 基础课程

美国医学教育将基础课程的内容集中安排授课,将各门独立课程相互穿插有机结合[3]。同时还将基础课程与临床课进行综合,将一、二学年的基础学科教学同临床联系起来,并存二、四学年的临床见习、实习中继续强化基础学科教育。中国基础医学教育中各基础课程分别进行授课,各学科之间联系并不紧密,学生较难将各科知识融会贯通,形成整体思想。

2.2 非医学课程

美国的课程设置注重文、理、医相互渗透和多学科的交叉融合,重视教学内容的综合化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自1994年起,耶鲁大学等八校的医学院推行课程改革:其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容占总学时的比例为20 左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在人文学科的安排上,中国医学生的人文课程常被认为是“调味品”,无须多尝。

2.3 临床实习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教学计划中培养医学生的重要部分。美国多数院校实习精神病学6.2周,家庭与社区医学5.4周[4]。而中国少有安排这些方面的内容,这些学科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即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相对中国高等医学教主要是以“先基础,后临床,再实习。”的三段式教学模式,临床证明,前者训练出来的医生可以更快在临床工作中独当一面。

3.学制

我国现代高等医学教育目前的医学学制分别有 3、5、6、7、8 五种,3年制和5年制是主体学制,承担着我国90%以上的医学教育任务。因此,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学制可以概括为:多学制为主、3 年制和 5 年制为主。我国的5、6年制医学生毕业授予医学学士学位,7年制医学生毕业授予医学硕士学位,8年制医学生毕业授予医学博士学位。

而美国的高等医学教育制度是采取“4+4”年制的形式,从具有学士学位的文理科大学本科毕业生中招生,即前 4 年为医学前期教育,后4 年为医学院教育,实行以强化普通高等教育为基础、集中指导下的核心课程为主干的自由选课制度。美国现有医学院校 141 所,除一所两年制医学院外,均为 4 年制医学院校。美国医学院校的学生在完成学业毕业时,获得医学博士(MD)学位[5]。

通过比较发现中美两国的学制看起来不一样,但实质是相同的,只是中国的学制非7、8年的医学生若想拿到博士学位就得再奋斗几年。

4.思考

综合对中美两国高等医学教育制度的对比情况,可以发现,中国在高等医学教育制度的发展路上,尚有漫长的路。单纯地进行中美对比并不全面,但由此发现的问题可以值得思考。

在招生和学制的问题上,我国虽号召大学应“敞开胸怀,海纳百川”,但在医学这一学科,宁缺毋滥,“精中求精”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常常会面对这样的尴尬情况,在医学生人数、医学院校数量、资金总投入对比上,数字对比占据优势,但在医学学科前沿的地位,涉及的学科内的领域,美国往往优于中国。以上的差距跟医学教育质量有着很大的关系,医学教育质量的提高迫在眉睫。

对医学生的培养,不论形式如何,最后聚焦在两点上:医术和医德。医术,即医生在治疗病人疾病上的能力体现。能力的提高与知识水平息息相关,这也是医学教育改革的原因以及必要性。至于医德,孙思邈曾曰:“见彼苦恼,若己有知”。在医患关系日益激化的今天,医生的医德亦不容忽视,人文精神与医学技术的地位同重的思想也越来越深入人心。这一点,医学生课程设置上,非医学课程尤其是人文学科占据课程合理比例的改革应尽快提上日程。

参考文献:

【1】凌保东.中美高等医学教育比较及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7):33

【2】美国和加拿大部分医学院招生测试学生性格[J].教育与职业.2011(25)

【3】张威,谢长勇,潘晨,马尊重.中美高等医学教育比较与启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1[2012-12-25]

【4】赵慧,吴运涛.美国加州大学医学教育体系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3):26

【5】李勇.中外高等医学教育学制的比较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05

【6】尹伊.医学生行医拟设临时医师执照[N].中国青年报,2011-03-10

第一作者:姓名:饶思远(1992-)性别:男籍贯:广州市,学历:本科,学位:学士

论文作者:饶思远1,赖凤飞2, 苏凯莹3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3

标签:;  ;  ;  ;  ;  ;  ;  ;  

对中美高等医学教育制度的研究与思考论文_饶思远1,赖凤飞2, 苏凯莹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