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论文_周荣昌

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论文_周荣昌

佛山市科衡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528000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提升。众所周知,水利水电工程是为民增收的好工程,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个过程中,对施工阶段进行质量管理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施工现场以及外界环境的复杂多变,大大增加了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对于安全质量管理的困难程度。文章对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做初步探讨,详细分析施工阶段现存的问题,并给出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对策,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

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它可以有力的解决中国多方面的问题,如果在施工阶段只注重经济效益,就会对水利水电工程带来极大的隐患,如果不解决好这些隐患,等事态恶化,无法控制的时候才警醒,就要花费更大的代价来控制这个后果。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首先,维护整个项目建设的质量。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质量管理是第一位的,只有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才能够使得水利水电工程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为人们生活社会的生产提供水利水电服务。所以,只有确保施工的质量,才能够有效的实现水利水电工程的价值,完善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维护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直接关乎到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一旦质量出现问题,那么很有可能导致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害,因此,只有加强对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才能够实现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竣工验收并且投入使用,从而使得施工企业获取经济利益。所以说,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能够保障施工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最后,随时的排除一些安全隐患,推动整个项目建设有效的开展。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周期比较长,而且具备一定的危险性,只有加强对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才能够有效地发现一些安全漏洞以及安全隐患,并且及时的排除,从而维护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能够确保整个项目建设安全、有序的推进,确保项目建设的进度,实现顺利交工。

2.水利水电施工阶段中质量管理影响因素

2.1施工方法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其质量管理过程中,施工方法是影响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施工的管理、经济以及技术等方面的因素,确保在管理上质量不出问题,经济上设计合理,技术上达到标准要求,这样才能够使施工质量不会因为施工的管理、经济以及技术等方面的因素而出现问题。

2.2管理人员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中,除了施工方法,还要依靠工作人员进行质量管理,所以管理人员自身能力及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实际的管理人员选拔时,要综合考察工作人员的道德素质、身体素质、业务素质等综合素质,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其管理能力,这样才能够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

2.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材料不合格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大都是在交通不发达的偏远地区进行,施工材料的运输受到当地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施工材料不合格是引发建筑施工事故的直接原因。施工材料不合格包括多个层面,特别是混凝土施工处理中容易出现问题,包括混凝土配合比选择不合理、水泥稳定性差、混凝土养护时间不足、浇筑过程失误等。再加上混凝土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变质的特性,导致混凝土的使用效果大大降低,严重制约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2.4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设备的老化

水利水电施工涉及到很多的施工设备以及施工工艺,而如果不能够及时更新施工的技术,那么很有可能影响到整个项目建设的质量,同时如果缺乏对施工设备的更新,能够影响到整个项目建设的效率。比如说混凝土在高温的环境下就有可能变质,而如果对混凝土的管护不严,那么就会使得原材料出现质量问题,从而影响到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

3.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对策

水利水电工程中,其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对后期工程的使用的效果以及工程的寿命都有很大程度的影响。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水平普遍不高,并且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而,必须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3.1建立健全工程管理体系

为了落实各项要求,相关企业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除了要保障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资料的质量,还要通过各个单位的互相监督来保证体系能够正常的运行。能够真正在实际情况之中得到有效的落实。要不定时的对相关岗位进行质量与相关知识的检查,从而使工程管理体系能够真正落到实处,为企业单位赢得更大的利润。

3.2严把材料质量关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要想做好质量控制就需要把好原材料的质量关。从采购、检验、使用、保存等方面入手,严把原材料质量关,严禁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从施工的源头扼杀影响工程质量的不良因素。相关部门在控制原材料质量问题的时候,需要做到如下五点:①及时掌握材料的相关信息,优选材料保障工程质量;②建立材料使用计划,保障优质材料的有效供应,避免因为材料的缺失影响施工进度的问题发生;③关注材料的管理问题,防止优质材料由于保存不当导致变质,继而影响工程质量;④加强检验力度,除了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时进行检验外,在材料使用之前还需要进行复检;⑤对原材料的相关证件进行检查,确保证件完整,相关数据指标合规且齐全,必要的时候相关企业部门可以进行自检,保证材料的指标符合工程要求。

3.3加强施工单位各部门之间的配合

自然地理环境因素是最直接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周边的自然地理环境是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施工的基础。只有在充分了解分析周围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工程施工才能适应当地特殊的自然条件,才能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这就要求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各个部门之间密切合作,特别是土建、电气以及排水等部门必须要相互配合,才能保证施工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加强内部质量监督管理,完善企业内部的监督机制,建立相对完善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制,密切关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各个过程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开展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质量检查活动,一旦发现安全质量隐患,及时处理。

3.4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与控制

要想做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还要不断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控制与管理。对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所使用的原材料、还有相关技术标准等,都要严格规范,确保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水平。水利水电部门要做到不断改进施工工艺,提高建筑施工技术水平,以免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使用功能。因此,有关部门要定期开展培训,加大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的力度,要求他们锐意创新、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较高的协调管理能力,从而提高工程的质量。

结论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中的质量管理对于水利水电项目工程来说就是一条生命线,离开质量管理的水利水电工程是不可持续的,现阶段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已逐步形成体系化,为全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一个优秀的水利水电工程的存在将印证了其质量水平,由此可见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赵云朋.关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5):225-225.

[2]贺远斌.基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研究[J].江西建材,2017(19):105-106.

[3]刘本银,李高峰.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浅述[J].商品与质量,2016(3):102-103.

论文作者:周荣昌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2

标签:;  ;  ;  ;  ;  ;  ;  ;  

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论文_周荣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