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比夫定或恩替卡韦替换阿德福韦酯长期抗乙肝病毒治疗的疗效对照分析论文_吴健林,钟彬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广西南宁 530021)

【摘要】目的:分析替比夫定(Telbivudine,LdT)替换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ADV)抗乙肝病毒治疗144周以上的患者的疗效。方法:共收集71例慢乙肝患者,LdT组为31例既往ADV治疗后改用LdT治疗144周以上的患者;恩替卡韦(entecavir,ETV)组为40例既往ADV治疗后改用ETV治疗144周以上的患者,比较两组基线及治疗期间第24,48,72,96,120以及144周病毒学应答率、DNA水平降幅及观察期间波动情况、HBeAg阴转率及血清学转换率、谷丙转氨酶(ALT)波动情况。结果:LDT组及ETV组病毒学不可检测、DNA水平降幅无明显差异,观察期间两组DNA水平较为平稳,未见较大波动;治疗前期LDT组HBeAg阴转率显著优于ETV组,24周时两组间阴转率趋于一致;LDT组有1病例于24周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治疗期间两组ALT均能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且维持在较为平稳的状态。结论:在慢乙肝患者长疗程抗病毒治疗中,较ADV单药治疗,换用LDT序贯治疗是一种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案,且LDT抗病毒疗效相较ETV并无较大差异。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核苷(酸)类似物;替比夫定

【中图分类号】R5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4-0158-03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仍是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健康问题,全球60亿人口中,约20亿人感染了乙肝病毒。大约15%~40%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可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世界范围内超过50%的原发性肝癌与慢性HBV感染有关。抗病毒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临床上服用ADV的慢乙肝患者出现换药需求时多换用ETV序贯治疗,然而关于使用ADV的患者换用LDT后长期使用LDT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分析报道鲜见,本研究以ETV为对照组,观察使用ADV的患者换用LDT长期治疗的疗效,以提供临床用药证据。

1.对象与方法

1.1 入选标准

收集2011年11月—2017年6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门诊就诊并规律随访的替比夫定或恩替卡韦替换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144周以上的71例慢性乙肝患者病例,诊断标准符合2010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排除:合并丁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失代偿性肝硬化病例;自身免疫性肝病病例;接受免疫抑制剂的病例;肾功能不全病例等。以LDT组作为观察组,ETV组作为对照组。LDT组及ETV组分别为31例经ADV治疗后换用LDT、40例经ADV治疗后换用ETV治疗144周以上的病例。人口学及临床基线资料见表1。以LDT组及ETV组换药时记为治疗第1周,分别比较:治疗24周、48周、72周、96周、120周、144周的病毒学应答率、DNA水平降幅及观察期间波动情况、HBeAg阴转率及血清学转换率、谷丙转氨酶(ALT)波动情况。

1.2 治疗方法

LDT组及ETV组初治口服ADV片(广东星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mg/次,每日1次,之后LDT组改服LDT片(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600mg/次,每日1次;ETV组改服ETV片(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0.5mg,每日1次。

1.3 实验室检查

HBV DNA用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PCR)法检测(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试剂),HBV血清标志物用TRFIA法检测(上海新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试剂),血清ALT检测使用日本日立公司7600型全自动生化仪(上海执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试剂),以上检测均由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完成。

1.4 疗效判定标准

(1)病毒学应答:指血清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HBV DNA <500copies/ml);(2)HBeAg血清学转换:指血清HBeAg消失及抗-HBe出现;(3)ALT参考值范围:9~60IU/L。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统计描述用均数±标准差(x-±s),非正态分布资料统计描述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M±Q);其中,正态分布的数据方差齐的统计分析用方差分析,方差不齐的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统计描述以频数和百分数表示,统计分析应用χ2检验。HBV DNA测量值经对数转换后进行统计分析,小于检测值以500 copies/ml计算。所有统计采用双侧检验,以P值小于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P值保留三位小数外其他数据保留两位小数。

2.结果

2.1 基线比较

LDT组ADV治疗时间为53.29±29.23周,ETV组ADV治疗时间为51.50±31.51周,经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807)。如表1所示,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病毒学应答率比较

表2为各组病毒学应答比率比较。表2提示治疗期间LDT组与ETV组应答率比较未见显著差异(表2)。

2.3 DNA水平变化分析

表3为各时间段的各组DNA水平与基线的比较。结果示观察期间LDT组与ETV组比较未见差异。

3.讨论

本研究显示,24、48周LDT组HBeAg阴转率均显著优于etv组,48周后两组阴转率趋于一致;其中24周时LDT组阴转率已达66.7%,而ETV组为20.0%,LDT组血清学转换率11.11%(1/9),相较ETV组,LDT组明显有着较早及较高的HBeAg阴转率及血清学转换率。国外研究认为,LDT可能同时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双重作用,能够提高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率,而本研究结果亦显示LDT有着较早、较高的HBeAg阴转率及血清学转换率,提示LDT对于打破抗病毒过程中的免疫耐受及提高抗病毒效果均有着较好的疗效。

综上所述,LDT在长期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中显示出与ETV相近的病毒学应答率及优于ETV的HBeAg阴转效果,抗病毒效果显著。相较ADV而言,LDT具有更强的抗病毒活性,能快速抑制HBV DNA复制、减少肝细胞表面HBeAg 表达、减轻免疫反应对肝细胞的损害,从而减轻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进展,促进肝功能恢复。虽然乙肝防治指南推荐将ETV作为ADV治疗的患者换药时的选择,但目前研究表明在慢乙肝患者的长疗程治疗中LDT抗病毒效果显著,建议推荐将LDT作为需要长期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中除ETV外的第二种抗病毒选择方案。

【参考文献】

[1] Wu C Y, Lin J T,Ho H J, et al.Association of nucleos(t)ide analogue therapy with reduced risk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J]. Gastroenterology, 2014, 147(1):143-151.

[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更新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5, 23(12):321-340.

[3]孟楠,高潇,晏维,et al.Efficacy of Telbivud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and Liver Cirrhosis and Its Effect on Immunological Responses[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英德文版), 2015, 35(2):230-234.

[4] Yan W,Wu D,Wang X,et al.Upregulation of NKG2C+ natural killer cells,TLR-2 expression on monocytes and downregulation of regulatory T-cells influence PEG-IFN treatment efficacy in entecavir-suppressed patients with CHB.[J]. Antiviral Therapy, 2015, 20(6):591.

[5] Li J,Jia M,Liu Y,et al.Telbivudine therapy may shape CD4(+) T-cell response to prevent liver fibrosi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J].Liver International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 2015, 35(3):834.

论文作者:吴健林,钟彬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2

标签:;  ;  ;  ;  ;  ;  ;  ;  

替比夫定或恩替卡韦替换阿德福韦酯长期抗乙肝病毒治疗的疗效对照分析论文_吴健林,钟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