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齐硕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528000
摘要:所谓“生态园林”就是指,园林设计人员运用以往园林发展经验以及生态原理相结合的方式,设计出多种植物群落和谐共处、互利共生的观赏性环境体系。生态园里内部,不同类别的植物虽然形成的层次结构较为多变,而其形成的功能却较为统一,整体园林生态系统能够保持稳定性发展。这一园林发展状态也是园林绿化人士所追求的目标,是自然环境与人类发展和谐共处的基础。为了确保生态园林设计的合理性,我们首先应对该类园林植物配置原则有所了解。
关键词:植物配置;生态园林;设计
生态园林是人们通过人工的方式还人们一个美丽的生态环境,通过采用合理的,有建设性的建议,建立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的植物群落,建立人类、动物、植物相联系的新秩序,达到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在生态园林中,人们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适当缓解生活工作的压力,也能起到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的作用。打造一个良好的生态园林需要好的园艺设计,园艺设计就是园艺设计师通过自己的知识和想象,把自然界里的植物移植到生态园林中,并对这些植物进行造型设计,使其具有良好的外形以供人们欣赏。园林设计还要遵守很多原则,并能达到预想的作用,这需要运用植物配置方面的知识。植物配置就是通过植物之间的搭配,达到可欣赏、利社会、惠人民的目的。
1生态园林概述
生态园林其关注整体园林工程的生态效果,是当前城市发展建设中,绿化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生态园林本身可以对环境进行美化,同时构建一个更加宜人的自然景观,在城市当中更好的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具备很强的艺术美感和观赏效果。生态园林本身也能够通过发挥植物的蒸腾作用,实现对周边气候的调节,降低污染和噪音,净化空气环境。
2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1)确保统一性。在具体植物配置的过程当中,应该确保统一性,结合实际园林工程的特点,考虑到色彩方面、线条方面、树形方面等存在的变化和差异,让其具备一个良好的统一感,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的生态园林的景观特点[2]。在实际设计的过程当中,如果植物配置上没有考虑到这种统一方面的需求,那么就会很容易导致整体景观失去秩序感,同时也会很有可能导致整体景观过于呆板和单调,影响整体效果。
(2)确保景观价值。在植物配置上也应该考虑到整体园林的景观价值,对于整体群落的景观价值更好的突出,实现艺术和科学的有效融合。在实际配置的过程当中,也应该对于不同植物的造景功能进行合理的考虑,结合整体群落配置效果方面的需求和人们观赏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让整体景观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动态性特点。与此同时,不同生长周期的植物,其景观外形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实际配置上也应该考虑时间方面的变化,更好的对于整体景观价值进行提升。例如,花坛的植物配置上,可以选择具有一致株形、花期、花色的花卉,保证配置的协调性,同时也要保证配置的合理性以及设计的独创性,积极突出设计主题。
(3)确保均衡性。对于不同植物类型来说,其在具体姿态方面也具有着不同的体现,有的植物具有动势,而有的植物较为规整等。在具体配置当中,即需要做好植物同环境当中其余因素间的协调性引起重视,并对不同季节、生长阶段中植物的变化情况做好考虑,避免因此发生不平衡问题。
(4)确保层次性。为了能够对景观的单调性进行有效的克服,则可以通过花卉、地被植物以及乔木等植物的应用进行多层的配置处理。对于具有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通过其分层、相间配置方式的应用,即能够使植物在景观方面具有多彩丰富的特征[3]。对于背景树来说,其通常需要高于前景树,以较大的密度栽植,在加深色调的情况下形成绿色平整,以此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例如,对丛植来说。在一个树丛当中,可以采取8~9或者3~5株不同类型的树木在一起种植的方式,通过同艺术构图规律相符合,即能够在对植物群体美进行表现的同时对树种的个体美进行表现,是现今园林设计当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式,可以作为背景或者主景等方式应用。
(5)确保生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不同种类植物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其对生态方面的需求是不同的,并且不同植物和物种以及环境之间的关系也是不尽相同的。在整体植物配置的过程当中,也应该考虑到物种之间竞争的存在,同时提升其结构的合理性,做好生态结构方面的有效优化,实现物种的有效补充,在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的同时,也能够保证整体生态效果。
3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方法
3.1合理配置观花植物与观叶植物
园林建设的第一标准是创造良好的视觉效果,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将观叶植物与观花植物合理的结合,提高植物配置的艺术效果。这两类植物在高度、色彩上有较大的差异,如果单一的种植,园林景观的效果就会非常单调,将两者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能够使园林景观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和协调性,提高园林的艺术效果。观叶植物的叶片形态与颜色都比较美观,如形态各异的松树、灌木等,观花植物应具备花型美观、颜色艳丽、花香浓郁的特点,如牡丹、杜鹃等,在园林中,观花植物有重要的作用,既可以大量的种植,丰富园林的色彩,也可以零散的栽植,起到点缀的效果。在设置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嵌入的方式,将两种或多种植物混搭在一起。观叶植物的选择应以灌木为主,与观花植物的高度差不应过大,保证一定的协调性,同时要合理的搭配颜色,保证颜色的丰富性和协调性。
3.2注重植物配置的层次性
在进行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时,要确定好植物种植的层次和结构,避免生态园林景观过于单调。比如可以同时使用绿草、花树等不同类型的植物加以点缀辅助,为构建园林不同风格的景观提供可能性,使整个生态景观可以实现丰富的水平和色彩效果。比如可以配置高低错落的各种不同种类的树木,并将其根据不同的高度和色彩进行进一步的分类和匹配,在配置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比如以不同的开花期与繁盛期来和整个城市的生态景观的观赏时间进行对应,来确保所有植物能够被充分利用,并形成具有独特观赏效果的景观氛围。
3.3注意植物的季节性
植物生长有季节性,在设计搭配时要注意季节性特征,将不同季花期进行调配,将冬季观叶植物穿插于观花植物场所,使花、叶、空间纵横等错落有致,避免单一性现象出现。在设计生态园林时,可将季节性变化规律作为艺术调整的基点,使春、夏、秋、冬都不会出现视觉疲劳,给人们紧张的神经一个放松、写意的环境,舒缓心绪,缓解工作压力。应该有一定比例的常绿植物,如雪松、冬青树、柏树、黄杨树等,也应该有一些花在冬季依然可以绽放,如杜鹃、天堂鸟、三色堇、南天竹等;总之,要合理配置各类植物,根据植物的季节变化构建一个良好的“观赏系统”。
3.4合理利用水资源
在设计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植物的灌溉问题,结合园林的地理位置等相关条件,合理的设计灌溉水源。可以对周围的城市生活用水进行净化处理,以满足灌溉的要求。当然,这个方案的实施要依赖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在资金充足的条件下才能得到实施。另外,要合理的应用灌溉技术,既要满足植物生长对水资源的需求,也要尽可能的节约用水,减轻城市的用水压力,可以采用喷灌或滴灌的形式来灌溉一些植株低矮的观花类植物,有效的节约水资源。
结语
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离不开生态学和美学,生态园林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学科。生态园林可以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环境功能。生态园林的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维持空气平衡;吸收污染空气和危害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气体;对空气中的粉尘有重要的吸滞作用;有益的植物具有有效的杀菌作用;能够减少噪音污染。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十分重要,生态园林的绿地系统可以为人们带来一个绿化的美好的环境。改善人们生活的环境,保证园林设计保证生态可持续发展,生态园林植物合理配置使物种的分布生长合理,最终达到生态园林生态环境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王凯.论城市生态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J].山西建筑,2010,36(07):344-345.
[2]韩梅.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分析[J].江西农业,2016(07):54.
[3]王继煌.探讨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合理配置[J].农家顾问,2015(02):128.
论文作者:罗淑玲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植物论文; 生态论文; 园林设计论文; 景观论文; 生态园林论文; 园林论文; 效果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