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类院校陶艺课程教学方法探索论文_章释文

综合类院校陶艺课程教学方法探索论文_章释文

章释文 吉林农业大学 130118

摘 要:众所周知,在很多艺术类院校中,陶艺教育、教学已有相应的、成型的课程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本文的研究仅限于对普通院校中实施开展的陶艺课程进行研究。在综合类院校中,美育教育是学校综合素质教育的补充,而不是主要培养方向。适合综合类院校素质教育的陶艺教学方法和形式内容是本文的主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综合类院校 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

一、综合类院校陶艺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科学的系统的课程设置体系。教学计划的修订最后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上,其课程设置从基础到专业要有循序渐进和前后衔接的课程,有的院校在课程设置上缺少当代陶艺理论课程的教学环节,部分院校极少开设与陶瓷文化相关的美术史、艺术史、文化史等理论课程,再加之视觉图像资料也极为匮乏,致使学生获得与课程相关信息的途径较少。有的院校往往把学生的艺术天赋和其艺术的创作能力看的较重,忽视了对当代艺术的了解这一环节在参与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整个艺术门类而言,实践动手能力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但艺术创作更重要的是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这种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来源于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这种丰富的想象力需要扎实的理论作为坚实的后盾,才更有说服力,没有这些基础理论知识为支撑,学生如何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呢?

2.人才培养的过程不尽合理。在高校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现象,一些相对听话的学生,不仅能获得好的成绩,而且还能留校任教。有时同一个专业中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审美情趣和知识结构竟与其老师一脉相承,这些现象其实在高校很普遍,反应了我国培养高级人才方面普遍存在着单一的传承体系。尤其是陶艺课程,教师不应该按自己的审美观念和艺术理念以及设计风格来衡量学生的作品好坏,反对学生设计方面的逆反与个性创作,将不利于学生创作思维、独立思考、大胆尝试等创造精神的发挥。

3.实践课程教学过程的错位。高校在办学过程中,一直处于经费不足状态,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高校更为明显,现有的高校中教师往往利用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到企业或参与项目与工程的实践过程,这看似是学习与挣钱双重收获,其实是让学生从事和参与了现代陶艺的简单创作过程,这种实践学习与现代陶艺实践教学有差异,它不但束缚了学生的创作思维和自由发展空间,而且也极度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解决高校现代陶艺课程教学问题思路

1.科学合理调整教学计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是在课程教学中应增加与陶艺课程有关的理论课程,特别是能体现现代陶艺和当代艺术相关的课程,积极鼓励学生多选修一些与人文学科有关的课程,如文学、历史、哲学、心理学、民间工艺等课程,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这样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二是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特别是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的调整,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与审美观念的培养。三是配合各类校园艺术展、陶艺创作大赛、陶艺知识竞赛等有益活动,激发学生们对陶艺的爱好和对陶艺学习与创作的兴趣,这必将有助于学生开阔眼界、解放创作思维、提高创作灵感,使学生的艺术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2.把艺术的多样性体现在教学环节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要注意发现和尊重同学们的特长与爱好。学生的艺术创作是不受约束的,在指导上也不能严格统一成一种形式,应采取灵活性的指导方法,可着重针对个性特征和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进行不同的指导。通过教师的讲解与引导,使学生在设计思想和设计创作上有自由发挥空间,在创作与制作过程中,体现大胆尝试。只有让学生思维方式呈现出多样性和独特性,其创作出的陶艺作品才会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多样性和大胆创新的局面。所以,针对这一实际情况,任课教师在指导形式上要注意方法,不能死搬硬套,一切要从实际出发,这样做必将有助于学生多种创作风格的形成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他们个性上的发挥和创作潜能的挖掘。

3.加强管理,实现全过程的教学监督。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学校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对陶艺教学的各环节进行全过程的监控。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制度来制约教师的行为,监督教学过程,监控教学质量。一些高校在陶艺课程的教学上,往往倡导和采取教学、研究、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而对陶艺课程的教学和实践环节上多采取作坊式的教学方式。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防止教师乱用实践课,控制或不赞成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的项目或工程,如有这样的锻炼机会可倡导在假期按社会实践模式运行,老师先说明此项目与工程的真实情况,让学生们自愿选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假期参与社会实践的锻炼。

三、结语

我国高校陶艺课程教学环节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虽然不是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但代表着陶艺课程教学过程中一种倾向。综合类院校在教学改革中,各项制度日趋完善,在广大陶艺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探索出适应综合类院校的陶艺课程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路子,培养造就出高素质和创新能力极强的高级陶艺人才。

参考文献

[1]彭吉象 中国艺术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邹静 论美术教学中的创作意识[J].艺术探索,2007。

[3]黄春平 作为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陶艺教学实践[J].装饰,2010。

[4]毛文青 现代陶艺课程设置思考——以钦州坭兴陶艺艺术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2。

论文作者:章释文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6月总第15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24

标签:;  ;  ;  ;  ;  ;  ;  ;  

综合类院校陶艺课程教学方法探索论文_章释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