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抑郁情绪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影响论文_王晓琼

(沿滩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 自贡 643000)

【摘要】目的:探讨焦虑抑郁情绪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2016年7月收治90例结核病患者临床资料,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量表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分析患者焦虑抑郁情况以及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影响。结果:90例结核病患者中,存在焦虑情绪47例、抑郁情绪57例,分别占比52.2%、63.3%。结论:焦虑抑郁情绪在结核病患者中较为常见,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该疾病防治工作,临床实践中要加强原因分析并针对性干预,以提升结核病防治水平。

【关键词】焦虑抑郁情绪;结核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3-0376-01

结核病是临床常见并可致命的一种传染病,源于分枝杆菌感染所致,主要破坏肺以及淋巴系统,但是脑、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器官、系统也会受到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近年来随着疾病谱的改变,传统医学生物模式已完成了向生物-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因素对疾病以及身体健康的影响得到社会以及临床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据此本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选取的90例研究对象均为2014年2月—2016年7月收治的结核病患者,所有患者了解研究内容后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检查均符合结核病的诊断标准,排除认知功能障碍、伴有恶性肿瘤病变、严重肝肾疾病等患者。现将患者资料整理如下:男51例,女39例,年龄28~73岁,平均年龄(50.2±3.1)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学历39例,初高中46例,小学及文盲5例。

1.2 方法

90例患者均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量表进行心理状态调查,以50分为界,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越严重,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抑郁,60~69分为中度焦虑、抑郁,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抑郁。观察分析患者焦虑抑郁情况以及对及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影响。

1.3 统计学方法

根据SSPS 19.0统计学软件对收集到的研究数据分析处理,计数资料(%、n)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研究90例结核病患者中,存在焦虑情绪47例、抑郁情绪57例,分别占比52.2%、63.3%。见表。

表 90例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分级情况(n,%)

 

3.讨论

3.1 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临床分析

近年来,我国结核病整体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以肺结核疾病最为典型,患者伴有全身症状(全身不适、倦怠、乏力等)以及局部症状(由于肺部病灶损害所引起,伴有咳嗽、咯血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调查显示,结核病患者往往会因为对疾病的恐惧而产生“多疑、焦虑”等不良情绪,一旦病情发生改变即会变得敏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临床治疗工作[1]。本研究90例结核病患者中,存在焦虑情绪47例、抑郁情绪57例,分别占比52.2%、63.3%,与上述分析相一致,可见焦虑、医院情绪在结核病患者中具有常见性,其心理特征共同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疾病的恐惧,以致神经紧张,极易出现情绪抑郁、生活作息失调以及敏感多疑等情况,尤其是部分青壮年患者,自身疾病相关知识相对缺乏,常常担忧自身工作、婚恋等问题,期望尽快摘掉病帽子;

(2)患者极易受到其它病友的影响,或者自身的心理活动,促使其不愿意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且对他人的看法和疾病变化较为敏感,上述行为均会影响患者对临床疾病治疗、护理工作的配合程度,降低战胜疾病的信心;

(3)部分患者在治疗初期往往依从性较好,随着病情好转会忽视规律化治疗,甚至对自身疾病持怀疑态度耽误治疗时机。

3.2 焦虑抑郁情绪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影响

情绪是指人们遭受外界刺激时所产生的心理状态或者对于事物的直接态度,对人体健康状况以及心理状态存在较大影响。有心理学家提出,严重顽固的焦虑抑郁情绪会降低机体免疫力,为多种细菌以及微生物入侵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结核病发展提供了方便之门。当前学界多数学者认为[2,3],初治结核病患者导致化疗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未坚持合理的全程规律化疗,不良情绪在其中占据着重要作用,因此临床实践中要提升对患者不良情绪的重视程度,针对性采取措施进行疾病防治,具体包括:

(1)加强疾病相关知识宣教,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以及性格选择宣教方式,例如面对面讲述、播放视频资料、发放宣传手册、QQ或者微信相关内容推送等,或者与县市媒体机构合作制作宣传广告、播放宣传片等,内容包括疾病发生机制、遵医嘱治疗的重要性、治疗主要内容等,提升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认知程度以及治疗配合度;

(2)强化心理干预。动态监测患者的心理状态,并针对性采取措施进行疏导。与患者沟通中态度要亲和、言语要得当,可采用有效的技巧引导患者倾诉,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进行解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指导患者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和技巧,例如注意力转移、深呼吸等,也可辅助成功案例讲述,提升患者疾病治疗信心;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指导其多予以患者关心以及鼓励,建立良好的家庭以及支持系统。

综上所述,焦虑抑郁情绪在结核病患者中较为常见,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该疾病防治工作,临床实践中要加强原因分析并针对性干预,以提升结核病防治水平。

【参考文献】

[1]余云.焦虑抑郁情绪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6,11(4):347-348.

[2]徐东方,宋乐欧,庄林英,等.心理干预对初治肺结核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浙江医学,2014,36(11):987-988.

[3]高燕波,高翠南,许卓卫,等.外来流动肺结核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J].广东医学,2015,12(19):3039-3041.

论文作者:王晓琼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1月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4

标签:;  ;  ;  ;  ;  ;  ;  ;  

焦虑抑郁情绪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影响论文_王晓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