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中的国学智慧论文_沈洪波

班主任工作中的国学智慧论文_沈洪波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教学研究室 251800

国学博大精深,其精髓主要包括儒、法、道三家。儒、法、道这三家学说对中国哲学界、政治界和思想界的影响极其深远。近年来我通读了一些国学经典,结合曾经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几年经历,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国学智慧在“治班”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在此愿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外儒”

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影响我国数千年之久,北宋宰相赵普便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儒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其核心是“仁”、“礼”、“德”以及“中庸”。

1.“仁”。

所谓“仁”,也就是“仁者爱人”。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只有怀着一颗仁爱之心去对待学生,才能与学生真正实现心灵沟通,更好地去教育学生。平时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发现异常,及时询问;学生身体不舒服了,要嘘寒问暖,给予关心;学生生活遇到难处,及时给予帮助。真正做到“仁”,能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使学生明白老师做事情的出发点是为自己好,这将会化解个别学生存在的敌对情绪,从而有利于教育工作的开展。

2.“礼”。

所谓“礼”,也就是做事要有规矩。从老师热爱学生的角度来讲,“礼”的要求是“仁爱”,而不是“溺爱”。要用正确的方式热爱学生,而不能纵容学生做他们想做的一切事情。著名教育家孙云晓先生说过:“教育的秘诀是真爱。”如果“仁爱”变为“溺爱”,就违背了教育的初衷。从学生的角度讲,“礼”的要求是“尊师爱友”,也就是“尊敬老师”和“团结同学”。现在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比如自私自利、目无尊长、自高自大等开始在一些中学生身上有所体现,“礼”的要求就显得尤为迫切。而且给学生强调“礼”也能够克服学生只知道读死书,不懂为人处世的弊端。

3.“德”。

所谓“德”,也就是“以德服人”。面对学生的不恰当行为,老师的批评和教育是必需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相对于严厉的惩罚措施,和风细雨的语言教育和润物细无声的以身作则,更容易让人接受。正如孙子所言:“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德”要求老师要具备高尚的师德。这样的老师举手投足、只言片语都会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教育。

4.“中庸”。

所谓“中庸”,也就是“过犹不及”。孔子所提倡的“中庸”,并不是像有的人所认为的是做老好人,谁都不得罪;而是给我们指出一种正确的处理事情的方法,即:做事要有度。比如说面对学生所犯的错误,班主任老师应该指出错误并且进行严厉地批评,这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原则。但是严厉批评的时候要掌握火候,既能够使学生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又不至于引起学生的逆反情绪,这就做到了孔子所提倡的“中庸之道”。再比如说学生各方面都做得很优秀,班主任应该给予表扬。在表扬的时候也要掌握好火候,既能够使学生为自己感到自豪,在其他同学面前起到榜样的作用,又不至于使该生骄傲自满,引起其他同学的抵触,这也是“中庸”。再比如说年轻的老师比较挠头的问题之一就是怎样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问题。这也要求老师要做到“中庸”。既能够使学生喜欢自己,爱戴自己,又能够使学生敬佩自己。做到该严的时候严,该放松的时候放松,“宽严相济”,这也是中庸。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老师必然是能够贯彻“中庸之道”的。

以上“仁”、“礼”、“德”以及“中庸”四方面即“外儒”的内容。既然“儒”为“外”,那么在班级管理中必然还有保证班级稳定和谐的关键所在,这就是“法”。

二、“内法”

1.法家思想的精华即“依法治国”。

毋庸置疑,“法治”优于“人治”,相比而言,更能体现出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更容易为中学生所接受。在班级管理中,要保证班级管理的顺利开展,必须要实行“法治”。要实行“法治”,必然要制定“班级宪法”。我在班级管理中,通过民主表决的方式产生了“班级宪法”。班级所有成员包括班主任老师都必须服从“班级宪法”,在不触动“班级宪法”的前提下学习、生活,如有违背,将受到民主选举的“班级法院”的制裁。如果表现优秀,也将由“班级法院”提议,由班主任在“全体班级成员大会”上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由此,整个班集体在“法”的约束下运转,实现“依法治班”。

2.法家思想还提倡“术”。

所谓“术”,可以理解为老师处理学生问题的方法。这就需要老师认真研读教育学和心理学,琢磨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并根据自己的特点找到恰当的方法来解决学生问题,实现“因材施教”,从而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三、“济之以道”

在“儒”“法”思想贯穿的同时,“道”家思想将会在班级管理中给予辅佐。“道”的核心思想是“无为而治”。当老师和同学们相处融洽、班级实行“依法治班”、班风积极向上的时候,班主任老师就要遵循“无为而治”的思想,放权给学生,使班级在良好的轨道上顺利运转。此时,班主任的大忌是朝令夕改,不断推出新政策,这样就会打乱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节奏,导致学生无所适从,导致班级管理混乱无序。所谓“治大国若烹小鲜”的道理正是如此。但“无为”不等于“不为”,不是“消极无为”,而是“积极无为”。发现不利于班级稳定的现象出现时老师要及时解决,保证班级管理的和谐发展,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济之以道”。

“外儒内法,济之以道”这八个字包含了无穷的班级管理智慧,如果在班主任工作中真正体会到其中奥妙,并且结合实际进行批判的吸收,必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论文作者:沈洪波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11月总第2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4

标签:;  ;  ;  ;  ;  ;  ;  ;  

班主任工作中的国学智慧论文_沈洪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