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风与文风_文风论文

论学风与文风_文风论文

谈谈学风和文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风论文,学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所谓学风,是指人们在学习研究方面的风气,其实质是治学的态度和方法,与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密切相关。无论是学习还是研究,首先必须有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否则将一事无成。因此,学风问题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1]。做学问首先必须端正学风。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高等教育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有力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也无庸讳言,在学风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比较严重。这些问题妨碍了学术繁荣,阻碍了新人成长,必须予以正视和解决。从我们自己的体会和来稿中反映的情况看,高等教育研究工作中的学风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云亦云,研究的创新意识不强。创新是学术研究的生命所在,也是编辑考虑文章取舍的首要因素。但从来稿中不难发现,很多文章选题雷同,多集中于三两个已见诸刊物的问题上;内容相似,给人似曾相识之感。有新意的少,诠释性的多。是不是只有这么一些问题值得探讨,大家的意见都趋于一致呢?显然不是。我们正处在急剧变革的年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存在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有不少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难题,不少并无先例可循的新问题,人们还很难马上认识清楚并达成共识。之所以出现选题面过窄,论述大同小异的情况,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许多研究者缺乏创新意识,没有独立思考,习惯于人云亦云,随声附和,不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有的人则是没有大胆陈述自己的新思想和新见解的勇气,他们顾虑重重,瞻前顾后,自然就难以开辟新的领域,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见解。

二是碍于情面,研究的争呜气氛不浓。特别是和学术权威、知名学者争论问题,“唱对台戏”,就更难了,因为这更需要理论勇气和首创精神。其实,学术争鸣是繁荣学术的“催化剂”。它可以启迪人的思维,相互取长补短,集思广益,推动研究的深入。很多问题常常是复杂的多面体,研究者从不同的难度,不同的层面来认识,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很难说哪一方绝对正确,哪一方绝对错误,倒是相互融合、统筹考虑,看问题就比较全面了。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尤其如此。正是因为这样,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往往学派林立,彼此师承不一,观点各异,但并行不悖,相反相承,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共同促进学术的繁荣。正是基于此,我们大力提倡并积极组织各种学术争鸣,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编辑工作中我们发现,除了敢于争鸣外,还有一个善于争鸣的问题。第一,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提出的论点要基本站得住脚,有相应的论据作支持,无谓的争论是不必要的。第二,要有利于研究的深化。问题应越争越明,不要只是简单地解释或重复自己的观点,在原地打转转。第三,要立足于理性分析,持学术宽容的态度。过激的情绪和言词,或者为了强调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而把对方说得一无是处的做法,都是不妥当的。

三是盲目跟潮,研究的深度和连续性不够。时代的发展变化是如此之快,以致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领域不断提出新的挑战,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形成一个又一个的“热点”问题。这些“热点”问题大都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高等教育研究者理应站在改革的潮头,敏锐地抓住“热点”问题,积极开展研究,这是时代的客观要求。但有的人追逐“热点”,并不是真正为了研究问题,而是为了赶时髦,好发表文章。他们往往是闻风而动,哪个问题“热”就写哪方面的文章,但却是浅尝辄止,倘若文章发表,很快就热情减退,转移议题了。比方说,高新科技革命对高等教育的挑战问题曾经热过一段时间,但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一来,人们又热衷于后者与高等教育关系的研究,而把科技革命的挑战淡忘了。现在知识经济初显端倪,人们重视发现科技革命挑战的重要和严峻,于是这个问题再次热起来了。实际上,高新科技革命的挑战一直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越来越重要。更有甚者,市场经济来了,就给文章带上市场经济的“帽子”,知识经济即将来临,就给文章换上知识经济的“帽子”,实际上还是老一套。近几年来,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素质教育”等“热点”问题的研究,都程度不同地存在这个问题。在审稿中我们发现,能够持之以恒地研究某个问题,并且逐步深入完善,不断地提出新见解的作者比较少。由于对问题本身缺乏客观冷静的分析,又不愿意坚持不懈地深入下去,因此,不少作者的文章重复别人的东西多,发随感的多,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少,理性分析的内容少,缺少份量和深度,并没有真正解决多少问题。其实,随波逐流,盲目跟在人家的后面跑,文章发表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四是随心所欲,研究的客观和真实性不够。要使自己提出的观点为人们所接受,令人信服,就必须用有说服力的材料或数据加以充分论证。而要使自己研究的成果具有客观、真实性,收集的材料和数据则必须全面、准确,能反映事物的全貌,抓住问题的本质。但在我们收到的稿件中,有一些就并非如此。比方说,在研究外国高等教育时,只介绍与自己的想法相吻合的资料,对与其相左的资料则视而不见,被“省略”了。在考察高等教育史时,随意用现在流行的观点诠释古人的思想。在研究中之所以会出现主观臆断,以偏概全,甚至任意裁剪、曲解事实的现象,从主观上看,主要是缺乏老老实实、实事求是地做学问的态度,缺乏“求实的态度与求是的精神”[2]。

五是理论与实际脱节,研究缺乏现实性和针对性。理论与实际脱节,一种情况是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空对空,对现实问题缺乏深入的了解,理论不能很好地为实践服务。另一种情况是满足于感性的、零碎的经验和体会,理论升华不够,认识问题有很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前者多见于理论工作者,尤其是中青年理论工作者;后者以实际工作者为甚,包括我们的行政管理干部和专业教师。在目前的高等教育研究中,关注实际不够和理论准备不足这两种情况都存在,都比较严重,但前者是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不仅是因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正面临着大量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我们不能等理论完全成熟后再去关注实践;也是因为只有不断实践,才可能在获得大量的研究素材和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构建真正科学的、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必须把在实践中丰富高等教育理论与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对于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中存在的“大、空、洋”的倾向,著名高等教育学家潘懋元先生曾提出过中肯批评,他殷切希望大家都关注理论研究如何更好地为实践服务的问题[3]。今年年初, 江泽民同志就加强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的学习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明确提出要进一步端正学风,“坚持以研究中国的实际问题为中心”,“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坚持学习一般知识和学习专门知识的统一”,“坚持自主创新同借鉴外国有益的知识和经验的结合”[4]。 这里特别强调了理论联系实际,既要联系社会这个客观实际,又要联系自身这个主观实际。这是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当然,这并不否认理论研究本身是一个相对独立、艰辛漫长的过程,需要理论工作者专门来做归纳总结和理论升华的工作;也不能机械地认为不论讨论什么问题的文章,最后都要写一段针砭时弊的话,以示“理论联系实践”,形式主义的作法同样是要不得的。

虽然不良学风还有种种表现形式,但我们认为,当前普遍存在、影响较大的是以上诸种。透过上述种种现象,我们不难看出什么是优良的学风了。概言之,我们需要勇于坚持真理、大胆创新的科学精神;需要严谨求实、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需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的思想方法。

文风与学风有着内在的联系,其实质是学风在语言文字运用上的具体反映或表现形式。因为语言文字是人们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有什么样的治学态度和思想方法,写文章时就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当前主要应克服以下几种不良文风。

第一,套话连篇,空洞无物。有的人写文章套话、空话连篇,虽然正确但并无什么意义,讲了等于不讲,空洞无物。这种文章八股味十足,别人不愿看。编辑在改稿时,往往将这些“永远正确的废话”整段地删除。之所以喜欢讲套话、空话,大概主要的原因是“肚中无货”,“腹中无物”,没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要么就是不敢讲自己的真实想法。写文章应写自己的心里话,写真话,力戒套话,空话,这样的文章才有生气,才有看头。

第二,口气很大,名不副实。有的文章口气很大,特别是标题弄得很大。乍一看,给人很有份量的感觉,似乎要讨论重大的问题,提出重要的观点。但仔细读后,就会发现名不副实。要么“大题小作”,虎头蛇尾:要么“新瓶装旧酒”,仍是陈词滥调,这种文章实际上是虚张声势,借以吓人,读后有一种受骗上当的感觉。写文章应该言之有物,以理服人,有什么内容就老老实实地写什么,实事求是。

第三,冗长繁琐,中心不明。有的人写文章喜欢搞繁琐哲学,或者是什么事情都从头说起,绕来绕去,讲了半天才接触正题;或者是什么问题都要解释一番,生怕别人不知道。其结果是观点淹没在材料之中,或者是枝叶太茂盛,遮盖了主干,自己要讲的中心意思反而不明白,不清楚了。写文章的目的是表明观点,解决问题,而且论文既不同于新闻报道,又有别于学术专著,既要深入具体,又要简明扼要,这就要求明确重点,突出主题。写论文宜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的学术思想和学术观点。

第四,晦涩难懂,故作高深。有的作者故作高深,把文章写得晦涩难懂,好像写的东西越是别人读不懂就越显得自己有学问似的。他们写文章总爱用很长的,往往是文法不通的欧化句子,专门挑那些生僻少见、晦涩难懂的字眼,生拼硬凑,恐怕作者本人都解释不清楚的名词术语满天飞,把本来是明明白白的意思说得十分复杂,让人不知所云。写文章就是要让人读的,因此,应尽量替读者想想,把文章写得明白通俗些。即使是那些理论性、专业性较强,或译介国外情况的文章也应如此。把学术性的论文写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是很不容易的,需要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文字功夫,决非一日之功。在这方面,很多学术大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的文章文约义丰,不蔓不枝,读起来平淡如水,但细细品味,内涵十分丰富,余味无穷,极富启迪。

第五,语言枯燥,死气沉沉。有的文章语言枯躁,单调贫乏,倒来倒去,总是那么几个词,那么几句话,读后味同嚼蜡,十分乏味。这些作者写的文章并非言为心声,不是带着感情来说自己的心里话,似乎是在说与己无关的事情,冷冷冰冰,死气沉沉。这种文章是不可能吸引人、打动人的,毛泽东曾经恢谐地将之比喻为过去上海滩上的瘪三[5]。 写学术论文同样要有文彩,讲究形式,富有生气,生动活泼。这样大家才愿意看,才喜欢读,才能吸引人,打动人。

第六,夸大其词,华而不实。与前面的情况正好相反,有的文章词藻过于华丽,感情色彩过浓,夸大其词,华而不实。如果用情感的宣泄代替了理性的分析,就会严重影响学术观点表达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文章要写得生动活泼,并非要不实事求是。对于学术论文来说,客观准确永远是第一位的要求,用词造句必须恰如其分,求真求实。语言的生动活泼和表达的客观严谨两者之间是不矛盾的。

当然,人有个性,文有风格。所谓“文如其人”,“见其文如见其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每个人写的文章风格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反对千篇一律,提倡百花齐放,主张文章风格应多样化。另外,每个人的语言文字修养和功底也是不一样的,有高低之分。无疑,每个作者都应努力具备基本的语言文字素养,写的文章应文从字顺,能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对此,我们曾在《高教研究论文写作六题》这篇小文中讨论过[5],此不敷述。这里要明确的是, 文章风格的差异和语言素养的高低与文风的优劣是两码事,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

不良学风和文风影响很坏,危害甚大,必须坚决彻底地加以纠正。但要真正做到这点也决非易事。这是因为它既然是一种“风”,就说明它有很大的市场,而且潜藏在人的大脑深处,根深蒂固,已成为一种习惯。更重要的是,不良学风和文风的产生,有着十分复杂的成因。

一是转型期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改革开放后,我国处于急剧变革的转型时期。在社会经济生活出现许多新的变化和进步表现的同时,也随之出现了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风气,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严重。反映在学术研究上,不少研究者开始躁动起来,心理失衡了,坐不住“冷板凳”了。他们不愿扎扎实实地做学问,深入实际地研究问题,而是急于多写文章,快点发表文章。有的甚至弄虚作假,当起“文抄公”、“剪刀匠”来。因此,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是导致不良学风和文风盛行的现实根源。

二是某些传统观念的负面影响。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其中有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值得我们弘扬,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也在人们的心灵深处积淀了不少负面的东西。例如,森严的等级制度和大一统的观念,使人们的个性受到严重摧残,盲目唯书唯上之风盛行,不习惯于求异思维和逆向思维,缺乏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惧怕权威。又如,过分注重人情和面子,谁都不愿得罪人,谁也不愿做“出头鸟”,招人责难和非议。读书人“坐而论道”,空谈心性的传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价值取向,则使得中国的知识分子存在轻视实践,轻视实际工作的倾向,经世致用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建国后长期“左”的思想的干扰,使得很多人养成了唯唯诺诺,讲假话,做表面文章的习惯。他们怕扣帽子,怕揪辫子,在心灵上留下了至今难以愈合的创伤。传统的东西在心理上对人的钳制是无形而又深刻的,是形成不良学风和文风的历史渊源。

三是不合理的职称评定制度的影响。职称评定是衡量知识分子学术声望和地位的重要手段,具有评价和激励的双重功能。重视职称评定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的。现在的问题是,不合理的职称评定制度形成了种种误导。第一,不管什么人评职称,都得拿文章来,只有论文是硬指标,其他都是软指标。于是,“职称大战”演变成了“论文大战”。不管是从事教学的,科研的,还是搞行政管理工作的,不论是从事理论研究的,还是搞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的,大家一齐都来写文章。写不出来硬写者有之,东拼西凑者有之,闭门造车者有之,削尖脑袋托人求情者有之。第二,论文成果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篇数是第一的。东拼西凑、“传声简”式的文章是一篇,有自己独到见解和思想的文章也只算一篇。这极大地伤害了那些踏踏实实治学的教师和科研人员的感情。为了凑齐篇数,很多人重量不重质,甚至不惜把一篇文章肢解成几篇发表。当然,要制订出既科学合理、公平公正,又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的衡量知识分子劳动成果的指标来确实很难,但必须切实采取措施,加紧研究,目前在职称评定中存在的种种不合理因素必须得到纠正[7]。 不合理的职称评定制度已成为滋生不良学风和文风的直接诱因。

总之,根子不除,不良学风和文风就有滋生蔓延的气候和土壤,就难以得到彻底清除。对照上述种种不良现象,以之为镜,我们也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之所以鼓起勇气把这些问题提出来,根本的目的在于与大家共勉,逐步克服种种不良学风和文风的影响。这既是繁荣高等教育科学,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研究工作者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我们希望通过读者、作者和编者的共同努力,把我们的《高等教育研究》杂志办得更好。

标签:;  ;  ;  

论学风与文风_文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