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私人银行的发展_银行论文

论我国私人银行的发展_银行论文

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业务发展论文,私人论文,我国论文,银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私人银行业务及其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最新发展

私人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在经营中按客户对象划分出的以个人或家庭为服务对象的业务范围和市场,是对居民个人或家庭提供的银行及其他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总称。相对于批发业务,私人银行业务属于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私人银行业务在国外的发展已有了相当长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随着信用环境的不断变化,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逐步将它们的经营发展策略转向私人银行业务领域,倾注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开发高赢利产品的服务,以代收代付业务、银行卡业务、保管箱业务、咨询业务为主的中间业务迅速崛起。90年代以后,私人银行业务在商业银行的比重更是与日俱增,并成为它们的主要赢利性业务。随着各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西方发达国家私人银行业务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服务方式的变化。过去私人银行业务服务方式比较简单,主要采取的是营业柜台服务的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在银行业的不断应用,给银行的经营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一系列新的服务方式,如ATM机、电话银行、网上银行应运而生,并成为传统营业柜台的有力补充和服务的重要手段。电子化的进步,实现了从传统银行到现代银行的重大变革,银行也一改以往单纯靠机构扩张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模式为多渠道服务方式。在一些发达国家,除了现金业务,几乎所有的私人银行业务都可以通过电话解决,网上银行业务也已发展成熟。随着服务渠道的增多,近年来,一些银行开始撤并网点、收缩机构,利用新的更经济的渠道向客户提供服务。如被苏格兰皇家银行收购的英国国民西敏寺银行,原有的3000多个分支机构,现已收缩到1700个左右。美国著名咨询公司Emst & Young.Coopers & Lybrand和EIU作的市场调查和预测表明:欧美银行业已呈现分支机构相对收缩的趋势,分支机构所处理的业务量在总业务量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下降,在未来几年,互联网络银行的业务量将迅速增加。

二是组织机构的变化。传统银行对私人客户的服务由多个部门分开经营,导致信息无法沟通,资源不能共享。为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同时减少资源浪费,世界上著名的商业银行如美国的美洲银行、花旗银行,英国的国民西敏寺银行、标准渣打银行,德国的德累斯登银行等都纷纷成立私人银行业务部门,集中设计、开发和办理私人客户的金融服务,为私人客户提供全面、广泛的服务。

三是业务重点发生变化。私人银行业务最初发展集中在消费信贷方面,包括住房抵押贷款、耐用消费品贷款等。90年代以来,个人住房和耐用消费品需求基本满足,人们开始寻求新的投资渠道,与此同时,股市、外汇市场、保险业务、基金逐渐兴起,但由于市场的高风险及人们缺乏专业知识,使得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有了发展的契机。针对市场的需求,中间业务从单纯的代理收付扩大为包括结算、担保、投资管理、个人理财、咨询等广泛内容。随着中间业务产品的日益丰富和规模的迅速扩大,中间业务收入成为各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

四是金融产品日益丰富和个性化。90年代以来,随着证券、保险、基金行业的兴起,银行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能有效吸引客户,各家商业银行开始绞尽脑汁不断研究开发适应客户需求和有特色的金融产品,业务范围逐渐涵盖社会生活各层面,如财务咨询、委托理财、外汇、代理税收、代收工资费用等,同时通过网络进一步提供旅游、信息、交通和娱乐等全方位公共服务。一些银行由此成为金融创新产品多达200种的“金融百货公司”或“金融超市”。传统的存贷款服务,也开始根据客户的需求重新设计、包装。以贷款为例,除传统的楼房按揭贷款外,汇丰私人贷款品种就有“亲情趣”、“逍遥游”、“建居乐”和“新婚乐”,此外,“税务贷款”、“汽车贷款”和“大专生贷款”也是银行竞争的目标。英国的国民西敏寺银行更是推出“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站式”服务,针对客户人生不同阶段和重要问题诸如婚丧嫁娶、教育、健康医疗保险、搬家、财产投资管理、旅游、退休计划管理等提供“一站式”全面金融服务。可见,独具慧眼的银行已不再单纯出售传统的柜台金融产品,开始提供顾客真正需要的服务,商业银行转向名副其实的“金融百货店”。

二、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现状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明显滞后。长期以来,受“重批发、轻零售”的传统经营观念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迟缓,在很长一个时期内,在私人银行业务领域,仅仅开展了居民储蓄业务。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各家银行逐步认识到私人银行业务对整个商业银行经营的重要性,纷纷成立私人银行部(或称为私人金融业务部、个人业务部等),以加大私人银行业务开拓、管理力度,制定了以储蓄业务为重点,卡业务为龙头,代收代付业务为依托,个人消费贷款等个人综合理财业务为突破口的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策略,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经营的步伐明显加快。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其一,银行卡发展迅猛。自1985年第一张银行卡问世以来,银行卡作为基本的支付工具已经在我国发展了18年,银行卡业务已由最初的探索、试点转向了全面推广和加速发展阶段,仅银行卡品种就包括信用卡、准贷记卡、转账卡、预付卡、专用卡等,除工、农、中、建、交陆续推出的长城卡、牡丹卡、金穗卡、龙卡、太平洋卡等品牌外,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近年来也纷纷推出自己的银行卡产品,如招商银行的“一卡通”、广东发展银行的“广发卡”均已创出了服务品牌。银行卡发卡量更是以几何级数增长。1990年,我国银行发行的银行卡只有30万张,而到2001年底,发卡量已达3.58亿张,去年6月更是突破4亿张。作为私人银行业务的龙头产品,各家银行对银行卡工作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银行卡品牌功能的开发及用卡环境的建设,银行卡已日益走进百姓生活,成为广大消费者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支付和理财工具。

其二,个人消费贷款业务蓬勃发展。近年来,人们的消费方式和观念发生很大变化,利用银行贷款提前体验高品质生活成为人们的重要选择。针对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市场需求,国内各家银行相继推出了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汽车消费贷款、教育助学贷款、住房装修贷款、旅游度假贷款、个人存单(国债)质押贷款、大额耐用消费品贷款及不限制具体用途的个人综合授信额度贷款等,形成了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体系,贷款总量也日益增多。1997年底,全国消费贷款规模仅有172亿元,1998年发展到472亿元,1999年发展到1397亿元,而后的2000、2001年个人消费贷款急剧增长,每年分别增加2868亿元、2755亿元,截至2001年末,消费贷款余额达6990亿元,比1997年末增加了6818亿元,增长了39.6倍;消费信贷占各项贷款的比例也由不足0.3%发展到6%。在各项消费信贷中,个人住房贷款的比重最大,发展也最为迅速,2001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5598亿元,占整个消费贷款余额的80%,与1997年相比增加了5467亿元,增长了41.7倍。

其三,中间业务品种日渐丰富。近年来,在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各商业银行相继开办了代收代付、保管箱、票据业务、个人实盘外汇买卖、个人理财等十几个中间业务品种,业务范围逐渐扩大。据统计,中国工商银行全行代理业务项目达56种,中国农业银行代收付业务也涉及九大类近100个品种。此外,代理基金、保险、记账式国债及代客理财业务也开始起步,并稳步发展。中间业务的开展,不只给银行带来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稳定的存款,也给银行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中国建设银行于1998年11月向社会推出的个人电子汇款业务(“速汇通”),几年来发展迅猛。仅今年一月份“速汇通”汇款金额即达180亿元,手续费收入实现2432万元。该项业务已成为建行私人银行业务的拳头产品和新的利润增长点。

其四,电子银行的兴起。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实施“科技兴行”战略.在科技上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电子化建设取得较大进展,ATM、POS大量投入使用,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已开始起步。1998年,招商银行率先推出网上金融业务服务:“一网通”,相继实现了个人金融服务柜台、ATM和客户的全国联网,初步构造了中国网络银行经营模式。招商银行作为率先实现网上支付的商业银行,目前个人网上银行部分拥有6万多家个人客户,能够真正做到在线支付的交易已占到80%-90%,去年即有15万人次通过网上完成了支付。除招商银行外,目前,我国国内还有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深圳市商业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等十余家银行推出网上银行服务,并陆续为客户提供网上查询、转账、支付、结算等服务。电子银行的开展,扩大了交易渠道,降低了营运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三、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私人银行业务经营理念、营销战略、科技支撑、业务创新、人员素质及外部环境等方面均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对商业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部分商业银行仍忽视私人银行业务,对私人银行业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思想上、理论上没有做好大力开拓个人金融领域的充分准备,缺乏科学的长远的规划,措施不完备,工作中盲目性较大,影响了产品的推广及私人银行业务的健康发展。

第二,私人银行业务品种单一、规模有限、结构不合理。一是品种单一,缺乏广度和深度。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提供的仅仅是以储蓄为主体的单一的产品形式,与发达国家丰富的个人金融产品相比有较大差距,难以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在现有的产品构成中,结构也不尽合理。例如,在各项中间业务产品中,成本高、收益低的劳动密集型中间业务如代收代付占比很大,而知识密集型中间业务如咨询、资产评估、资产管理等所占比例很低。在全国发行的3亿多张银行卡中,主要是借记卡,而具有融资和事后支付功能的贷记卡很少。二是规模有限,绝对规模小。我国商业银行各项私人银行业务指标与发达国家相比,有明显差距。据统计,北美和西欧等国家银行卡的人均拥有量为2-4张,而中国平均每十个人才拥有3张银行卡,而且由于没有良好的用卡环境的支持,银行卡的使用频率较低,据调查,在我国已发放的4亿张银行卡中50%以上是长期不用的“睡眠卡”。我国的ATM数量也明显不足,以北京为例,平均7000人拥有一台ATM,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平均每100人就有一台ATM为用户服务。目前全国1400万个商家中,受理银行卡的商户约15万户,安装POS机30万台,远达不到要求。此外,其他私人银行业务指标如代收付业务结算量、个人消费信贷总量等指标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

第三,营销体系不健全,售后服务不到位。目前仍有商业银行对营销的认识存在偏差,没有设置专门的营销部门,没有配备专业的市场营销人员和完备的营销网络来进行个人金融产品的销售。随着电子化进程的加快和科技的应用,个人金融产品往往具备一定的技术含量,需要通过具体形象的演示才能够得到客户的认可和接受,而往往由于宣传方式及营销手段的落后,使银行推出的新产品往往无人问津。此外,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不断创新,相关的业务咨询、功能介绍、金融导购等售后服务却严重滞后,使得许多居民个人对个人金融服务项目一知半解,无法真正享有服务。

第四,技术手段落后,电子化及网络化程度低。目前国内许多商业银行电脑网络的联网程度偏低,电子化服务还很不完善,一些先进的自助银行设备没有得到有效的推广,电话银行还不普及,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刚刚起步。据统计,目前我国私人银行业务中90%以上仍由柜面人工办理,许多简单的存款支取业务、代收代付业务,完全可以采取机器处理或客户自助的方式解决,却往往集中在柜台办理,一方面增加了人工成本和柜台压力,挤占了其他业务的开展,另一方面造成业务处理速度低,营运成本居高不下。据统计,目前恒生银行80%、花旗银行79%的业务量靠自动化设备处理,电子银行系统不仅为客户提供一般的账户查询、转账、付款等服务,而且还提供客户贷款申请与迅速批核服务,以及通过电话银行或电脑进行股票、外汇、基金等投资的服务。此外,中国的银行卡技术应用水平在整体上也较落后,如中国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所发行的银行卡在全国范围内仍不能实现联网,存在巨大的资金与资源的浪费,而各商业银行自己所发行的银行卡在处理全国联网交易时也存在系统不稳定、处理能力低、差错率高等问题。

第五,人员素质尚需提高。私人银行业务是国内新兴的金融业务,是知识密集型行业,要求知识面广、业务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敢于竞争、开拓性强、懂技术、会管理、善营销的复合型人才,其决策层、管理层以及一线窗口人员均须具备相应的能力,掌握相关的业务理论及操作技能,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人才还不能完全适应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需要,需要进一步的培训和提高。

第六,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一些基础性工作尚未做好。例如,我国尚未建立个人信用评估机构,也没有全社会统一的个人信用评估标准,银行间信息无法共享,造成银行在办理个人消费贷款过程中难以对借款人信用的真实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为保证贷款质量,降低信贷风险,银行在办理消费信贷过程中从受理客户申请,到调查、签合同、办理公证,手续繁琐,步步谨慎,费时、费力,大大制约了消费信贷业务的开展。

四、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潜力

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从当前的形势和经济特点分析,私人银行业务正处于成长期,具有无限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居民收入的增长和富裕阶层的出现为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提供了现实条件。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及经济的稳步增长,居民的总体收入呈不断上升趋势。据统计,2001年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860元,较上年增长8.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也不断上升,1991年9110亿元,1997年46279亿元,至去年5月末居民储蓄余额已达8.04万亿元。在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时,社会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扩大,中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从1994年突破警戒临界点0.4,目前已经超过了0.45,按照国际通行的判定标准,中国已经跨入居民收入很不平等国家行列。已经产生的富有阶层,其收入已超出普通居民几个档次。随着个人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贫富差距的加大,个人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偏好也千差万别,为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客户基础。

其次,金融资产形式的增加与风险的加大,为商业银行私人业务创造了广阔的商机和市场空间。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连续8次降息,有钱就存银行的传统私人理财方式受到了较强冲击,同时金融市场的发展使得投资渠道日益增加,债券、保险、股票、开放式基金逐渐进入融资市场,百姓投资意识也逐渐增强。由于投资理财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活动,需要极其深厚的专业知识根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普通市民即使具备了经济基础和投资欲望,但由于时间、资讯、专业知识和时间经验的限制,也难以成功地进行投资理财,这就形成了对私人银行业务的有效需求。商业银行可凭借其丰富的专业知识代顾客理财。据工商银行上海分行的一次调查显示,有88%的客户表示愿意接受银行推荐的个人理财建议和方案,有79%的客户表示在接受理财服务后愿意支付一定的手续费;农行广州分行的一项调查表明,33%的居民要求银行提供信息咨询服务。这表明,个人理财、咨询等一些新兴的私人银行业务将有较大的市场拓展空间。

再次,住房制度、教育制度的改革,为商业银行开展个人贷款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契机。1997年以后,我国政府推出了住房制度改革,并出台了一系列与之配套的制度。涉及到几千万个家庭参加的住房制度改革,为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每年几千亿元的巨大的市场。据2001年1-7月的统计,全国住宅销售面积5746.2万平方米,售房金额1228.4亿元。2001年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5598亿元,可以预料,当个人诚信体系等条件具备后,个人住房信贷的市场规模将会以几何级数发展。此外,教育制度的改革,也促进了家庭教育费用支出额度的大幅增长,加上国家扩大内需,鼓励消费的政策,都有效地刺激了个人信贷的市场需求,为商业银行放手开办这项业务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最后,电子化的不断进步,为商业银行进一步拓展私人银行业务提供了保障和支持。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开展必须以分支机构为前提,需要投入相当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因而私人银行业务一直被视为银行经营的高成本业务而不被重视。随着电子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在银行业的不断应用,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成本有可能大幅度降低。据美国权威机构的调查和预测,各种服务方式的平均单项交易成本分别为:分支机构1.07美元,电话0.54美元,ATM机0.27美元,网络0.10美元。较低的业务成本将推动这些服务方式和手段的广泛应用,同时,电子化的发展,也使各种新产品的出现变成可能,有利于私人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

五、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应采取的策略

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拓展是一个包括经营理念、管理制度、技术手段、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人才培训等在内的系统工程。只有采取科学的发展方略,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加强私人银行业务管理,保证私人银行业务持续健康发展。一要转变观念,提高对私人银行业务重要性的认识,将拓展私人银行业务作为今后银行业务发展的重点,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政策倾斜;二要借鉴国际经验,研究制定私人银行业务改革和发展的策略与计划,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大力拓展个人银行业务;三要建立健全私人银行业务管理制度,包括操作规程、管理办法和内控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保证私人银行业务在规范和低风险状态下运行。

2.加强私人银行业务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一是改进现有服务品种,完善功能,使其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如以银行卡为载体,对已有的私人银行业务品种、功能进行整合、完善,使银行卡具备一卡多户、通存通兑、约定转存、自动转存、电话银行、手机银行、查询服务、商户消费、ATM取款、CDM取款、自助转账、代理业务、证券转账、证券买卖、质押贷款、酒店预定、网上支付、长话服务、IP电话服务、外汇买卖等多项功能,借助多功能银行卡推动个人消费、外汇、证券、保险、基金、债券、代理收付、消费信贷等各种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二是不断推陈出新,开发新的金融产品,以赢得客户的信赖和长期的支持。在研究竞争对手及国际先进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产品类型的基础上,结合本行实际,积极开发有市场潜力的金融产品,以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在开发产品的同时要做好售后服务以及产品的升级换代工作,包括对金融产品的不断更替、包装、重组,使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随着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银行、证券和保险三者的合作将更加密切,为银行提供更多的私人银行业务品种创造了条件。各商业银行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要重视打造品牌,因为商业银行的产品和服务最能反映和体现其形象,银行也只有通过产品和服务才能真正获得忠实的客户群,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做好品牌的定位和形象设计,努力推出能代表本行特色的“精品业务”,树立安全、稳健、优质的名牌形象,增强银行的吸引力和亲和力。

3.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育不足,业务品种少,规模小,收入占比不过5%-8%,而西方商业银行的收入占比达到40%,甚至更多。可以说,中间业务是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因此要抓住机遇,加快市场的培育和发展。首先要继续发展传统中间业务如代收代付业务,使银行的服务渗透到医疗保险、税收、加油、道路收费、停车收费等社会生活各个角落。其次要大力开展新兴中间业务,如代理保险、代理基金、代理证券、代理个人外汇买卖及个人理财业务。通过增加代理业务的服务种类和业务范围,积极抢占未来的中间业务市场。

4.引入现代营销观念,加大金融产品市场营销力度。宣传和广告是信息时代必不可少的工具,尤其当金融创新的开发取得成果时,必须全力以赴抓好该成果的推广与运用。市场营销推广的目的就是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产品宣传,使客户了解金融产品的服务功能和手段,充分享受金融产品带来的实惠和好处,由被动变为主动地接受银行提供的个人银行服务。在金融产品的营销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对内部职工的营销。内部营销包括两个含义,一是在新产品向社会推广之前或同时,将行内职工作为特殊顾客进行营销,通过对行内职工的营销建立新产品的第一批使用客户,同时积累对外营销经验,增强对所营销产品的认识。另一个含义是通过对行内职工举办的内部营销学习培训,促使各级管理人员、后台服务人员对营销技术有所了解,转变以往对营销工作的片面认识,减少机构内各个职能部门间的矛盾,树立团队精神和整体意识,协调一致进行对外营销工作。

5.提供综合化、全能化、个性化的私人金融服务。服务是商业银行的宗旨,也是信誉的保证,在激烈的金融竞争中,银行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就是客户,只有立足于服务,才能充分了解客户的新需求,不断完善服务手段,创立新的服务方式,树立统一的对外形象。一要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和服务理念,并把这种理念贯穿到整个业务经营管理中,加强全员服务意识,做到上级行为下级行服务,二线为一线服务,后台为前台服务,全行为客户服务。二要细分客户群体,提供差别化服务。根据帕累托原理,银行80%的收入来自于20%的客户,80%的利润来自于20%的客户。对给银行带来主要效益的客户,银行称之为优质客户,包括三资企业员工、个体营业主、金融证券业、律师、经纪人等高收入行业的从业人员、政府中高级公务员以及演艺界知名人士、体育明星等,优质客户是同业争夺的重要目标。商业银行要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方针,研究提供差别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方案和投资理财方案,实施优质客户发展战略,为他们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产品和贵宾式服务,以产品功能的不断完善和服务手段的不断丰富,吸引和留住客户。同时,建立客户经理制,由客户经理直接为优质客户群提供面对面、“一站式”的全程综合服务,通过接近客户、了解客户需求,捕捉市场信息,创新和推广产品,提高综合服务能力。三要尽快推广和普及“综合柜员制”服务,使顾客能够在一个窗口办理所有的银行业务,缩短客户等待的时间,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6.加快私人银行业务电子化建设,大力开展网络服务。一要加快自助银行的建设以及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服务系统的开发,对系统中已有的金融服务品种进行不断的更新和完善,使大量的私人银行业务处理由客户借助营业网点的自助设备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完成,一方面满足客户对多种服务方式及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降低营运费用,减少柜台人员消耗,集中力量进行产品的调研、开发及营销。二要加快银行卡网络系统建设和跨行异地联网工作,提高交易成功率,改善银行卡用卡环境,全面提升银行卡服务水平,加快银行卡的发展。三是做好系统维护和保障工作,及时处理由于通讯故障导致ATM机不能正常取款,POS机无法刷卡消费,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等不能正常使用等问题。

7.加快培养和引进私人银行业务专业人才,努力提高私人银行队伍的整体素质。随着私人银行业务的进一步拓展,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优秀的决策管理人员、优秀的市场营销人员和优秀的一线操作人员是保证私人银行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必备条件。其中,决策管理人员要负责研究市场需求、开发新型产品、实施管理控制;市场营销人员负责宣传策划、推销产品、拓展市场;一线操作人员负责客户的接待、产品的前台推广和规范的业务操作。每一层次、每一岗位的人员均需具备相应的业务及管理水平。为此,商业银行要尽早培养或引进相关的专业人才,努力提高私人银行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未来竞争打好基础。同时,要进一步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加大绩效挂钩在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分配比重,体现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分配差距,通过公平、合理的分配机制,激励员工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

8.尽快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加快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开展必须要有坚实的个人信用基础,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完备的个人信用制度,是发展消费信贷的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上海作为建立个人诚信系统的第一个试点城市,目前已取得初步进展,已建立的个人诚信数据库集中了上海15家银行240万人的个人信贷数据,上海有关方面正筹划将诚信数据扩大到个人交税、缴费、工商注册和刑事犯罪记录的范围。目前需要总结经验,扩大试点范围,最终建立全国性的个人诚信系统。随着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标签:;  ;  ;  ;  ;  ;  ;  ;  

论我国私人银行的发展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