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应向驾驶员培训行业学点啥论文_刘建立

高职院校应向驾驶员培训行业学点啥论文_刘建立

大庆职业学院油田技术培训中心康弘驾校 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000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机动车进入家庭的速度不断加快,这就使得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是摆在我们道路运政管理机构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主要是对高职院校应向驾驶员培训行业学点啥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下文中的内容。

关键词:高职院校;驾驶员;培训;分析

引言:轿车快速进入中国的普通家庭,带动了驾驶员培训市场的持续火爆,驾驶员培训学校也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根据《2016年中国驾驶培训市场调查研究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截止到2015年底,我国共有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13 782户,机动车驾驶教练员68.63万人,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车辆53.4万辆,完成机动车驾驶员培训667.4万人次,这些数据折射的是一个庞大的驾驶员培训市场。为了争夺生源,驾校之间的竞争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做中学”的培训方式是驾校竞争的有力武器,而管理、培训和考核相分离的组织方式则成为提升培训质量的有效途径。

1.个性化培养是应对生源多元化的首选之策

驾驶员培训的个性化主要体现在培训对象的全纳性、培训方式的灵活性以及教练的可选择性等方面。培训对象的全纳性,是指只要通过交通法规的测试,皆可参加培训。培训方式的灵活性,则是根据学员的要求,灵活安排培训时段,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施“按学时收费”“先培训、后付费”等模式,培训基本做到了全天候,大大方便了学员参训。教练的可选择性,则是指在培训过程中,学员可以根据教练的态度、水平等可以提出更换教练。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职院校的生源日趋多元化,有提前招生、对口单招、普招等不同招生类型的学生,还有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应该说,高职教育已经具备了教育对象全纳性的特征。在灵活性方面,由于全国统一高考和部分省(区、市)自主考试并存,导致学生的学业基础参差不齐,而大部分高职院校仍然按照同一套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培养,把学习基础差异巨大的学生安排在同一个班级,实施整齐划一的教学,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投入严重不足,课堂教学问题凸显。在可选择性方面,一些高职院校虽然实施了学分制,但学分制最大的特点就是对课程和教师的可选择性,而事实上根本做不到。除高职院校生源呈多元化外,学生的求学诉求也日趋多样化。如果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还是“千校一面”,那么,不仅不能解决高职课堂层面的突出问题,而且很难彰显高职教育的特色。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出的第一条建议即是“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因此,高职院校目前最应该做的是借鉴驾驶员培训的做法,分析现阶段高职学生的多元化特征,了解他们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诉求,制定“一校多本”培养方案,根据学生的学业基础,实施个性化培养。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上,至少应制定技术型、技能型、升学型三类人才培养方案。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应强化专业理论基础,培养重点放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技术问题上。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则以技能培训为主,以理论知识为辅,培养重点放在操作技能的训练上。升学型人才培养方案,应根据对口本科院校的要求,夯实学生语数外等学业基础,强化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既可以给学生提供多样的选择,也可以提升学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只有这样,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得到有效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我国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行业存在的问题

2.1培训宗旨错位,培训质量难以保障

目前,不少驾培机构把赚钱、盈利作为追求对象,忽视了驾驶员培训性质的社会性和安全性。驾校缺乏深入研究培训的科学管理,培训方法落后,教学无序,形式单一,学习内容千篇一律,行业共同的特点就是培训质量不高。这种驾校培训模式,和所有的应试教育一样,驾校的教学全部是为了通过考试。驾校大多是为应对考试科目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要求学员只要学会转方向盘,辨清离合、油门和刹车,入库、钻杆会看点就可以,普遍不重视机动车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通过驾考的新手驾驶员不熟悉机动车的基本结构及装置,一有些小故障彻底就傻眼。另外,大部分驾校不把注意力放在提高教学水平上,忽视安全意识、规范操作、文明行车理念的培养,最近出现的“路怒族”其实就是因为在驾校没有得到相应的培训。敷衍的教学造就了学员安全意识淡薄和缺乏,经大量事实证明,这也是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的关键因素。

2.2教练员素质较低,缺乏监督管理

当前教练员的素质普遍不高。在驾驶员培训过程中存在着变相收费、索要钱物等不良风气,社会影响非常不好,也是学员投诉较为集中的地方。很多教练员执业之前都是客运或货运等老司机,接受的文化教育有限,教学过程中态度粗暴,难以保证教学质量。教练员中持证率低,稳定性差,根本不了解驾培管理政策,缺乏和学员正常的沟通和互动,教学中普遍存在只练不教的情况,当学员练不好时甚至讥讽奚落。而驾培机构对此反应滞后,不能及时监管和处罚违规的教练员,即使作出处罚,依照相关法律规定,也只是由运管部门责令限期整改,在规定的期限内整改还不合格的,才给予通报批评的处罚。处罚力度太轻,致使教练员的不正之风横行,不规范教学行为得不到纠正。学员在教练员经济与精神的双重压榨下,不得不给教练员请客送礼,希望能早日拿到驾驶证,脱离苦海,忽视了驾驶技能培训的持久性。

3.管办评分离是提升质量的有效途径

在驾驶员培训没有改革之前,驾驶员培训和考核都由公安交管部门负责,管理、培训、考核都在同一个系统内完成。改革之后,做到了管理、培训、考核相分离,这不仅提高了培训市场的规范化水平,而且有力促进了培训质量的提升。首先,管办评分离有效防止了垄断产生的利益部门化。交通运输部负责制定驾驶员培训的教学要求,并对驾驶员培训工作进行宏观管理。公安部则根据教学要求编写考试大纲,并负责考核,考核既包括学员的驾驶能力,也包括学员的安全意识、文明素养等内容。两部各司其职,既共同负责,又相互制约。其次,驾驶员培训机构的自主性有效促进了培训质量的提高。在《培训大纲》和《考试大纲》的指导下,如何开展培训,则是驾校的事,完全由市场来主导,服务态度、培训质量、考试通过率等则成为驾校竞争的有力武器,客观上促进了培训质量的提高。

总结:通过对上述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之后可以得出,总而言之,因此,可以借鉴驾驶员培训的做法,进行高职教育管理机构职能的重组,由教育部门负责宏观管理,院校自主办学,用人主管部门负责质量监督,这也许是可以进行尝试的改革举措。

参考文献:

[1]刘俊利,隋中田.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研究[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05,(01):35-39.

[2]谢铁生,刘志凯.新时期驾驶员培训行业发展初探[J].交通企业管理,2005,(03):28-29.

[3]苗泽青.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行业管理模式改革初探[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0,(09):119-121.

[4]马红,牟荣华.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体制问题与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19):9-10.(2015-10-19)

[5]张爱乡.浅谈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行业管理[J].青海交通科技,2011,(06):60-61.[2017-08-15].

[6]盛艳波.建立我省驾驶员培训行业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议[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2):66-69.

论文作者:刘建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5

标签:;  ;  ;  ;  ;  ;  ;  ;  

高职院校应向驾驶员培训行业学点啥论文_刘建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