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标下培养小学生作文习惯的有效方法论文_牛小燕

试论新课标下培养小学生作文习惯的有效方法论文_牛小燕

山西省长治县荫城联校 047199

究竟如何才能让学生写好作文呢?我认为最主要的就是小学生应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古人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良好的习惯对写作来说尤其重要。我们常常被发现,学生作文程度差异特别明显,在很多抄袭、虚假的作文中,总有一些同学的作文让老师很欣赏。稍作了解就可发现,这些同学之所以能写好,完全缘于他们已养成了良好的作文习惯,平时注意多看、多想。多看了,知识积累多,素材丰富,因此胸有成竹,信手拈来;多思了,下笔流畅,如有神助,因此,就可能洋洋洒洒,一挥而就。作文程度较差的同学,总是非常羡慕那些作文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的学生。那么应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呢?

一、养成说真话、表真情的习惯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说:“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灌注在里面。”目前在同学的作文中,存在着普遍的虚假现象,写进作文中的人是虚假的,事是假的,观点是强加的,感情是浮沉的,失去了生活的真实性,这种情况不仅仅出现在应付作文中的同学身上,即使有的学生作文既有文采,但依然脱不了胡编乱造的弊病,因此难以打动人,难以获取高分。而有的同学虽然文采不行,却是真言真语,而能得到意外的收获。记得前不久我布置学生一道作文题,要求学生先认真观察一个自己熟悉的小动物,且要观察一周,并做到观察记录。作文课上,同学们开始交流他们的观察所知,这时一位同学这样说到:“今天,我看到小鱼在鱼缸里游来游去,我想,它们一定是饿了吧,我就抓了一些鱼食撒进鱼缸里,两条鱼就立刻游过来吞了下去。”我试探地问:“是真的吗?你亲眼看到小鱼吞下食物了吗?”他看着我,犹豫了一会,摇摇头说:“没有,我没有亲眼看到小鱼是如何吃食物的。”我问:“那后来呢?”他说:“我等了一会儿,不耐烦了,就走开了。”“你没有再去看吗?”孩子联想着。“你能把看到的真实地说出来,并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如果能写下来一定是一篇好文章。”我连忙不失时机地表扬他。这时,这个聪明的孩子明白了我的意思,笑着对我说:“老师我明白了。”是的,学生明白了就可以把自己亲眼看到的事情真实地写下来,这样写内容会更丰富,语言会更生动,情感会更真实自然。而教师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成功地教会孩子们写作文时一定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说真话、表真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读读现在孩子的作文,会发现在大多数孩子的作文里,我们所能看到的是单调乏味的,几乎千篇一律的内容,模式化的框架,成人化的语言,矫揉造作的情感,没有发自内心的真话、实话,没有天真烂漫、妙趣横生的奇思妙想,没有能感染人、打动人的可贵的童真,只有满篇的套话、假话和一大堆自己都不知所云的华丽辞篇。他们认为只要有积极向上的思想,内容具体,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语句生动。其实这种思想的框架是应该完全摒弃的,如有些同学在平时的言谈中,对有些老师批评有加,但在写老师的作文中却一味地对老师歌功颂德,这样的作文能写好吗?能写真吗?因此在写作时不要提出过高的要求,尤其要求学生不能记“流水账”,这也不准,那也不准,于是学生什么也不能写出来,干脆什么也写不到,到最后什么也不会,从而丧失了写作的兴趣及欲望。长此以往,学生怎么会写作文,这就像要求一个刚刚学步的孩子,走路不能跌跟头、衣服不能弄脏、走路的姿势还要优美……这有可能实现吗?所以我们要降低对学生的要求,只要语句通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想象及个人的感受即可。

二、养成仔细观察、积累体验的习惯

常常有一些学生害怕写作文,说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其原因都是对生活缺乏观察,或是不习惯于思考。殊不知,大至世界和社会,小至学校和家庭,叩击我们心弦,引起我们关注和兴奋的事时有发生,同时,我们每一个活生生的“人”,其中就有许多可写作的材料,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写作的源泉一定会长流不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从小就酷爱写作,孜孜不倦地写下了许多作品,但这些作品都是平平常常的,没有什么特色。他非常焦急,于是拜法国文学大师福楼拜为师,他对老师说:“为什么我写的文章总感到不生动呢?”福楼拜说:“你要肯思考,勤练习。你家门前不是天天都有马车经过吗?”你就站在门口,把每天看到的情况,都详详细细地记录下来,而且要长期记下去。”莫泊桑连续看了两天,也没看出什么特殊的东西,没有什么可写的。福楼拜却说:“怎么能说没什么东西可写呢?那富丽堂皇的马车?烈日炎炎的马车是怎样走的?马车上坡时赶车人是怎样吆喝?他的表情是怎样的?……”从此,莫泊桑就全神贯注观察过往的马车,从中获得丰富的材料,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仔细观察非常重要,它是获得观察事物的本质,且要注意多角度的观察会有不同的感受。同时我们还要做到观察的方法不止一种,不光可用眼看,还用手摸、用鼻去闻、用口去尝等等。记得在一次作文教学公开课上,一位女教师出了一道题,要求学生写出黄瓜的颜色、现状这些特点,她事先让同学们每人带一根黄瓜来,课上,她让同学们认真观察写出黄瓜的颜色、现状这些特点,同学们七嘴八舌很快就说了出来。老师接着问还有没有其他感觉,很快同学们就说出较鲜嫩的黄瓜还有点扎手。“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仔细看了看黄瓜说:“黄瓜的表面有些地方有一些小刺。”“那么它有什么味道呢?”学生就切开黄瓜品尝了起来。这样,用多种观察方法仔细观察再加上学生的想象力,大部分同学们都能写出一篇言通句顺的文章来。因此,要热爱生活、对生活要有敏锐的感悟力,才会妙笔生花。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才能拥有自己的思想。对周围的点点滴滴,形成自己的看法或独到的见解。

论文作者:牛小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10月第25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9

标签:;  ;  ;  ;  ;  ;  ;  ;  

试论新课标下培养小学生作文习惯的有效方法论文_牛小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