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建设管理体制与运营体系分析论文_宋俊云

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建设管理体制与运营体系分析论文_宋俊云

师宗县龙庆壮族彝族乡水务所 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 655700

摘 要:由于我国水利项目建设的发展形势越来越好,水利项目深受国家重视,因此水利项目的基础建设对项目建筑质量就很关键了。这些年来,我国的水利项目建设面临着管理不足的情况。这篇文章我们通过研究这些年的水利项目管理的实践经验,探讨了水利项目建设管理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对应的措施,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水利项目;建设管理;问题措施

前言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关键,是我国的重要产业,水利项目建设通常以政府为投资主体、投资规模大、造福全社会为特点,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建设地位。这些年来,由于水利项目的深入开展,以开展项目法人责任制、实施监理制和招标投标制为重要环节的水利管理制度整改的逐渐发展,水利项目质量得到了全面提升,然而工程项目中由于时间的增长不断显现出来。

一、水利项目建设管理探讨

水利建设工程通常是具有非盈利目的的公益性质的项目,大多投资主体是国家。在以前的计划经济时期,水利工程建设的开展通常是由工程企业临时建立的“组建部”等部门进行负责建设,这种管理机构起着关键的指挥督导作用,对水利项目建设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缺乏规范的机构来代表政府对工程各环节实施必要的监督和指导,导致全项目重视建设,忽视管理,在资金不足、质量不合格、工期延误等问题发生时,就无法具体的权责到主体或个人。建设管理制度最初有了深入的产权调整,采取行政分离的措施,较多建设企业改制成独立法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项目法人制的建管模式的形成。项目法人责任制通常就是“建设管理相结合、贷款还款相结合”,它指出了业主在项目投资环节中的主体地位,以业主责任制、招标承包制和建设监理制三项体制为依据。对水利项目的资金投入逐渐增多,我们从以往的水利项目以翻修为主转变到以开展基础建设为主,推动着“三项体制”为重点的水利项目管理制度在水利工程中实现了广泛普及,为确保水利项目的正常开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二、水利项目建设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因素

1.项目法人权责不明

项目法人责任制是我们上面提到的“三项体制”的关键要素,然而一些建设项目法人成立不合理,或者压根就没有组织项目法人,导致项目建设仅仅看重工期,不重视质量,资金无法到位,行政过分干预等情况。并且,在水利项目建设管理期间,某些项目存在“同体”情况严重,通常是质量监管部门、项目法人、设计企业、施工部门等彼此属于同一个行政主管部门管辖,导致项目建设、质量监管及行政管理等环节的权责无法明确。

2.监理部门职权缺乏必要的保障

监理是以市场环境为依托的部门,特别是在被安排着以普通中介机构的身份开展工作以后,以普通中介机构去监管作为政府代表的建设部门的行为,导致建设部门以正当名义通过合同形式把大多责任转嫁到监理机构,使得监理机构只能受建设部门差遣,最后在工程项目中难以起到监理部门的效用。

3.招投标管理不科学

当前一些项目在进行招投标期间,委托缺乏足够资质或者没有资质的企业进行代理招标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资质不够或无资质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参与到项目规划建设中,导致招投标工作难以高质高效的完成任务,出现虚假招标或者发包现象,引起一些项目转包或者违法分包的情况出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工程立项不够规范

水利项目立项是全面广泛的科目,包括自然、社会、经济、政治等各个环节,就是为了在技术可靠、经济完善的基础上,开展水利项目工作,实现最佳的经济社会效益。水利项目立项通常需要有完善、规范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和经济技术对比措施,然而部分区域和企业,在项目开展之前缺乏科学的调研考察,对当地水资源、生产状况、人问题在、经济能力、群众意见等缺乏足够的了解,就即可开展工作,使得项目运行情况差,导致群众不满;也存在着立项受到行政指令影响的情况,为建设“形象工程”、“政绩项目”,导致项目设计原则、施工进程及运行管理与实际不符,与群众意愿相背离,导致资金和资源的严重浪费。

5.质量监督不到位

对应的法律章程不全面、执法不严、质量监督缺乏可行性;质量检测阶段工作效益不高,质量评定无权威性;一些市地质量监督部门缺乏完善的体制,质量监督管理落实不到位。

6.工程资金落实不到位

水利项目是一项根本性项目,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形势,一定要科学管理、妥善使用水利建设资金。然而一些地区的地方资金不足、自筹资金难以实现,财政下发的资金历经层层剥削,极大地限制了项目建设的进度和质量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人们参与水利基本建设的热情。

三、水利项目建设管理的措施

1.贯彻执行项目法人制

贯彻执行对项目法人相关条件的标准和控制要求,制定对项目法人建设行为科学合理的考核体制,明确管理项目法人的建设行为。一是根据水利部颁布的关于水利项目建设推进的项目法人责任制的相关意见,严格落实工作内容,对当前水利项目多元化、多方面的投资制度,根据项目种类成立项目法人。二是要贯彻执行项目法人的资质审查,在开展项目的项目建议书环节就要定好项目法人,没有依据标准要求成立的项目法人不得开展项目的审批工作。

2.建立科学规范的机制和标准

建立完善严谨合理的标底形成机制和评标决标的要求、方式和流程,实施合理经济低价中标,避免恶意压低价中标的情况,严禁转包和违法分包的情况出现,加大对招标代理单位和评标专家的管理力度。

3.逐渐强化监理人员专业素养,深入开展建立改革措施

定期安排监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考核,采取挂牌上岗制,对项目质量、工期、投资实施科学管理,深入强化施工企业的技术和管理能力;切实执行水利项目建设监理部门体制整改,强化监理部门活力,深入推进水利项目建设监理单位,往提供全面完整性项目咨询服务业务内容途径发展。

4.加大工程质量管理力度

第一,要强化质量监督部门的职权作用的发挥,加大对质量监管相关法律、制度、章程和要求的业务技能的培训力度,创建爱岗敬业、素质技能过硬的质量监督团队,深入强化质量监督体制。第二,要对进场材料、产品、设施实行严格把控,避免不达标产品进入到工程建设中。项目建设要对设施、材料实施科学检测、合理评定、优先采用质量合格、价格经济的正规厂家出产的产品,对大规模机械设施,材料要政府集中采购,杜绝材料出现滥竽充数的情况,严厉打击材料采购期间出现的腐败情况。并且,工程建设期间,要遵循合同监管,创建多级联控的质量保障体制,要确保施工技术要求、质量目标、承包方、监理人员都能够根据合同要求的技术标准和相关规定贯彻执行施工、验收任务。监理人员要实施考察检验承包方的各环节施工任务和工艺程序,各项工序、项目完工后要有承包方实施自检,自检达标后再由监理人员验收确认,缺乏验收或者验收不达标,不能开展下个环节任务,不能拨付工程进度款,不能进行竣工验收。

四、总结

总的来说,我国的资本市场逐渐发展完善,为水利资金的筹备开辟了更多通道。对于投资规模大、运作周期长、收益佳的水利项目,可采取成立股份企业的措施,建立新型企业体制,广泛筹集大规模的水利资金,既能够减轻企业的资金缺乏的情况,还能够实施必要的市场竞争机制,促进现代市场经济的科学培育。并且,我们可通过优化投资体制,来筹集社会各界的闲置资金。

参考文献

[1]刘宁.认真贯彻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 扎实推进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j].中国水土保持,2012,(01):102.

[2]丰亚丽,赵连学. 农田水利建设存在问题探析及其对策建议[j].农业开发与装备,2009,(06):45-47.

[3]张夫国;刍议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5):86-89.

论文作者:宋俊云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4

标签:;  ;  ;  ;  ;  ;  ;  ;  

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建设管理体制与运营体系分析论文_宋俊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