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五种产业分类方法促进21世纪中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_标准行业分类法论文

建立五种产业分类方法促进21世纪中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_标准行业分类法论文

创建五次产业分类法,推动21世纪中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分类法论文,战略性论文,产业结构论文,中国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产业分类方法的建立和改革的必要性

1.1 三次产业分类法的历史局限性

1.1.1 三次分类法的形成与实践

产业分类主要是分析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部门活动和各产业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变动状况,从而考察产业结构系统的各产业间数量比例和素质关联关系。在农业社会里,国民经济的各种活动是以农业为主;在工业社会里,国民经济的各种活动是以制造业等工业为主。随着发达国家现代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的实现,工农业以外的为物质产品生产和社会生活服务的行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日益增大和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因而,在1935年,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A.G.B.Fisher)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二次产业以外的其它各业统称为第三产业,提出了第三产业的概念,其本质就在于“服务”。

1940年,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C.G.Clark)发表了著名的经济学著作《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继承和发展了费希尔的研究成果,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法总结了随着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变化发展趋势,研究了经济发展同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规律,提出了以经济活动与消费者的关系作为产业分类的标准,明确地把全部国民经济活动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使三次产业分类法得到广泛的普及与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法又称为“克拉克大分类法”。1971年联合国颁布的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法同“克拉克大分类法”是一致的。

按照三次产业分类法,第三产业是为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以满足人们更多需要的产业部门,它包括商业、金融业及保险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教育科研卫生和社会福利事业等各种公益事业。

我国建国以后,在国民经济统计中,长期使用的是部门分类法,即将国民经济主要划分为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和商业。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日益发展以及在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因而在198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的报告中,采用三次产业分类法。

1.1.2 三次分类法的缺陷与局限法

三次产业分类法,把一国或地区的全部经济活动划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研究工业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的实现起到了指导作用。但是,随着现代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引起现代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的深刻变化,这种划分方法的缺陷和局限性就日益暴露出来,已不能正确地反映现代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变化趋势,难以准确体现21世纪现代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这主要表明在以下几点:三次产业分类法,虽然把经济系统和自然系统联系起来,但它是以产业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把产业系统封闭在经济系统内,既很少考虑生态系统、社会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内在联系与协调发展,又片面强调经济系统向自然生态系统的单向索取,造成资源的掠夺开发,环境的污染与破坏,生态的损害、退化;以产业发展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不注重分析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目的;三次产业分类法把第三产业当作一个大口袋,凡是不属于第一、第二产业的其他各行各业都纳入第三产业,使其内容过于庞杂,难以界定包括大批高新科技产业在内的知识产业。因此,三次产业分类法已经不能正确反映第三产业内部变化的新情况和新特点,难以通过总结它们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来制订政策和进行科学管理;三次产业分类法已经不能全面地反映产业经济发展的新内容和新趋势,难以准确地揭示现代产业结构变化与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规律性。如现代经济发展的知识化(包括信息化和文化化)的新趋势,使经济和知识的紧密联动,最终促使知识经济一体化形成了它的结晶即知识产业,这就需要从产业结构中分离出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第四产业;现代经济发展的生态化的新趋势,使经济和生态的紧密联动,最终促使生态经济一体化,形成了它的结晶即生态产业(包括环保产业)。这就需要从产业结构中分离出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笔者把生态产业部门称之为第五产业。正如李京文先生所说的,当代三次产业之间出现了融合发展的摩擦趋势,尤其是第一产业加快同第二、第三产业相互渗透和第三产业加快同第二产业的相互渗透。知识(信息)产业是个跨第二、第三产业的一个新的产业部门;而生态产业则是个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一个跨产业的新的产业部门,简单地将之归纳于某个产业内部是不恰当的。因此,知识(信息)产业不仅要从第三产业,而且要从第一、第二产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产业部门;同样,生态产业不仅要从第一、第二产业,而且要从第三产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产业部门。这是21世纪

产业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动必然结果。在这种情况下,三次产业分类法就不符合当今产业结构变化与现代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新的产业分类法,这种分类法要以分析跨世纪产业、经济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趋势为客观基础,以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科学依据,建立起五次产业分类法。

1.2 四次产业分类法的形成及其评述

1.2.1 知识产业的提出和四次产业分类法

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卢普在《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知识产业和信息服务的新概念。他把教育、研究与开发、通讯媒介、信息设备和信息服务等五大类划为第四产业(信息产业)。

美国经济学与信息专家马克·波拉特等人出版的《信息经济:定义与测量》一书轰动整个西方世界。它继承与发展了马克鲁普的研究成果,系统地提出了一套关于信息产业经济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整体框架,从而首次提出了四次产业划分法,即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业。波拉特的四次产业分类法,很快在发达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采用。

1985年,日本学者屋太一出版的《知识价值革命》一书中,根据对社会做出的贡献划分成物品产业、位置产业、时间产业和知识产业的四种产业。

波拉特的四次产业分类法和屋太一的四种产业分类法有几个共同点:①他们从产业角度来看,知识产业和信息产业与马克卢普的知识产业是基本一致的;②他们都把知识(信息)产业看成是一个跨产业的新型产业部门,包括第二产中的知识(信息)咨询服务业;③他们虽然重视现代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决定作用,看到知识生产、传播和使用是今后人类最重要的实践活动,视知识产业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形式之一。但同三次产业分类法一样,仍然忽视生态环境对产业经济及整个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没有认识到保护环境、改善生态、建设自然的生态生产与再生产,也是今后人类最重要的实践活动,无视生态产业也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形式之一。

1.2.2 我国学者对产业分类法的争论

1998年张守一先生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发表了《知识.经济.知识产业》一文,把信息产业和知识产业分开提出五次产业的划分法。“即农业、工业和建筑业、服务业、信息业和知识业”等5次产业。

钱学森提出的划分法认为,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渔;第二产业包括矿、工;第三产业包括服务业(金融业、商业、通信业、交通运输业);第四产业包括咨询业、信息业、科技经纪人业;第五产业为文化市场业、各种文化经纪人业。1994年戴汝为、于景无、钱学敏等几位科技工作者在《光明日报》发表《我们正面临第五次产业革命》一文中提出的五次产业划分法,与钱学森基本一致。有关于第四产业的内涵应当包括什么的争论,王树林在1996年出版的《21世纪的主导产业——第四产业》已作了全而的阐述。

1.2.3 对国内外学者关于产业分类法的评述

新的产业分类法要以克拉克三次产业分类法为基础。无论是主张将三次产业的划分发展成为四次产业和五次产业的划分,都是以三次产业的划分为基础,是对克拉克的三次产业分类法的继承与发展。所以屋太一的四种产业分类法,打乱了三次产业的划分,笔者不赞同。笔者提出的五次产业分类法,也是以克拉克的三次产业分类法为基础的。

信息产业和知识产业应当是同一个产业。从宏观上看,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在整体上是一致的,也存在共同的构成内容。从理论上说,知识产业和信息产业也密不可分,否则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具体划分并对二者分别进行计量也是相当困难的。因此,从产业划分来研究产业结构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应当作为第四产业。

过去三次产业分类法把文化业放在第三产业之中,作为第三产业的一部分,这种划分是不适合的。现在,国内外多数学者把文化业放在第四产业之中,并把它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是恰当的。文化与教育密不可分,它们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产业。把它作为第四产业组成部分,是完全适合的。

第四产业并不是纯粹的精神产品生产部门,它具有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两重性,所以,它的生产物,主要是精神产品,但也有相当比重的物质产品。知识产业中的直接知识部门的生产成果,当然是精神产品。但知识技术生产部门的生产成果中的知识产品,就有相当部分是物质再生产的产物。如计算机设备、通信设备和高新技术设备等。无疑,文化教育产业的知识产品,是属于精神产品,是精神再生产的产物。就信息产业而言,一般来说,它是指现代信息设备的生产、制造,以及利用这些设备进行采集、储存、处理与服务的部门的总和。其中现代信息设备的生产与制造,则是物质生产,其产品应属于物质产品,因此,将第四产业归为纯粹的精神产品生产部门是不妥当的。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所有的产业划分理论存在一个根本的共同缺陷,就是生态与经济脱离。三次产业分类法不仅否定文化知识价值对产业经济发展的作用,也否定生态价值对产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四次产业分类法虽纠正了三次产业分类法的前一个缺点,但仍没有克服后一个缺点。因此,笔者提出新的五次产业分类法,把生态产业划分为第五产业,就克服了三次、四次产业分类法的这个根本缺陷。

2 五次产业分类法的构思和创建生态产业的必要性

21世纪人类将进入生态经济、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时代,是现代产业经济发展的巨大变革时期。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会出现现代产业经济巨大变化,引起现代产业结构的大调整。为了适应这种新情况和新趋势,我主张将三次产业的划分发展成为五次产业的划分。即广义农业、主要包括种植业、牧业、渔业和狩猎业等;广义的工业、主要包括采矿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气、煤气、建筑业等;广义的服务业,主要包括流通和服务部门的商业、金融业、及保险业、运输业、旅游业、服务业、社会福利业及其他公益事业等;广义知识业,主要包括智业、信息业、文化业及其为提高科学文化技术水平和巩固动者素质直接服务的部门;广义生态产业或环境产业,主要包括生态业、环保业、“熵”处理业、废旧物品回收和利用业及其为生态环境建设直接服务的部门。

2.1 建立生态产业的必要性

生态革命的迅速兴起,推动着现代文明形式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当我们从更宏观的角度前瞻21世纪一个最基本特征时,就会得出这样的论断:21世纪是生态的世纪,生态产业必然将成为21世纪现代经济发展主导产业之一。因此,发展生态产业就成为21世纪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21世纪现代产业结构协调优化与升级的战略重点。

20世纪下半叶以来,是世纪工业化达到鼎盛的时期,世界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使全人类遭到一场空前的生态灾难,导致生态革命的迅速兴起。生态革命兴起的直接原因,是18世纪以来的那种造成人与自然尖锐对立的大量非持续的工业生产技术所致,其核心问题是非持续的工业生产技术对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基础的根本性破坏,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相互交织,形成生态危机日益加深。生态革命将会使生物、信息、环保为中心的生态技术体系发育成熟,逐步占据未来社会生产技术体系的中心地位。所以生态革命的兴起,不仅促使生态产业的形成,而且将使它成为21世纪的主导产业。正因为如此,当今世界各国都先后把生态环境保护列入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

2.1.1 生态与经济的密切联动

世界范围内的生态革命引起了生态与经济的发展关系发生深刻的变化。当今环境变迁、生态发展将日益决定现代经济发展的模式、方向及趋势,从而极大影响着现代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趋势。而生态与经济正在形成一种新型的发展关系,这就是生态与经济紧密联动。这种生态与经济的互相促进与互相作用,一方面表现为经济的生态化。现代经济动作与发展过程中,向生态环境领域全方位地渗透与融合,使生态环境现象中经济含量日渐明显,形成了广泛的生态经济化现象。另一方面现代生态环境变迁与发展过程中,向经济生活领域全方位地渗透与融合,使生态环境现象中经济含量日渐明显,形成了广泛的生态经济化现象。于是,生态与经济的紧密联动最终促使生态经济一体化。这种一体化、复合化的发展趋势,就形成了生态经济一体化的结晶——生态产业。它是在生态革命的背景下,经济升华、生态物化的结果。以生态产品即财富的创造、生产、保护与利用为基本内容的生态产业,就逐渐成为现代产业经济结构中的新兴产业。这是历史的必然。

2.1.2 生态再生产是社会经济四种生产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80年代中后期,我和一些生态经济学者,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三种生产理论,不仅把人的生产和环境生产纳入社会生产范畴,而且把精神生产纳入了社会生产范畴,建立了人口、物质、精神和生态再生产的四种生产模式。现在看来,从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本源来说,四种生产运动,不仅是农业经济社会再生产运动规律,而且是工业经济社会再生产运动规律,更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再生产运动的规律,只有在这个时代,才能真正为四种再生产相互适应与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作用开辟广阔的道路。因此,四种再生产相互适应与协调发展的现代经济社会的生产模式,在本质上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再生产模式。过去,我们没有认识到以致实际工作未能考虑到物质再生产与人口、精神、生态再生产四位一体的紧密关系,因而往往忽视这三种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产业部门,使人们无法全面认识四种再生产体系中一切产业部门的状况,尤其是生态环境再生产中的生态环境产业的状况。因此,我们必须把人口、精神、生态再生产的产业纳入现代产业经济体系之中。其中,生态产品的生产与再生产的扩大,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生态产业,这样,就可以在整个经济生活中开拓生态产业经济活动的广阔天地。

2.1.3 生态产品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日俱增

国内外学者都按照社会产品由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两大类组成的理论,来建立四次产业分类法或五次产业分类法,这是不科学的。我在1989年出版的《理论生态经济学若干问题研究》一书中提出:“现代社会产品按其满足需要的内容应该分为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生态产品。随着现代经济系统基本矛盾运动的不断加深,生态产品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与日俱增。”这三大类社会产品的各个部分,“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要得到补偿,无论在价值上还是在物质上,都要求它们的生产同社会对它们的需要之间保持平衡。”物质生产与再生产的产业部门提供物质产品,精神生产与再生产的产业部门提供精神产品,生态生产与再生产的产业部门提供生态产品。如果没有生态产业的大发展,整个社会再生产则难以顺利进行,人们的全面需要,其中最基本是物质、精神、生态的需要就不可能满足,尤其是生态产品的质量恶化、数量短缺,就直接危害人类自身生产与再生产。

2.1.4 生态产品是构建可持续发展产业经济结构的必需

可持续发展经济和知识经济所需要的产业结构不仅需要知识产业,即第四产业从第一、二、三次产业中分离出来成为单独的产业部门;而且需要生态产业即第五产业从第一、二、三、四次产业中分离出来,成为单独的产业部门。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经济结构。我在《光明日报》发表的《加强可持续发展经济研究》一文中提出:“21世纪,发展现代生产力,只有全力抓住和认真解决生态经济这个主要矛盾,缓解生态危机,保护自然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生态生产力,才能把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这是21世纪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根本任务。”因此按照四种生产理论,实现这个根本任务,首先要解决的显然应该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保护自然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生态生产力。这种生产力的发展结果必将促使现代经济结构亦必将导致现代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升级、成为生态产业崛起的内在动力,从而使生态产业逐渐从第一、二、三、四次产业中分化出来,成为单独的产业部门。这是现代生产发展的必然进程。

2.1.5 生态产业将成为21世纪的支柱产业

90年代以来,一场绿色变革浪潮正在席卷全球,人们对环保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呈现迅速扩张之势,使环保产业获得迅猛发展,被视为朝阳产业。据统计,1992年全球环保产业市场的规模已达2500亿美元,1994年猛增到4080亿美元,1995年增为4270亿美元,到2000年可望突破6000亿美元。据联合国环保机构调查:1991年到1995年,全球环保设备市场的规模以年均16.5%的速度增长,东南亚地区年均增长幅度高达22%,预计2000年环保设备市场可达3500亿美元。环保设备制造业已经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前沿产业。因此,有人预言,环保产业有可能成为21世纪的支柱产业。

在我国,环保产业在1988年作为一种新概念提出后很快就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从1989年至今的10年间,我国环保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综合性的新兴产业,具备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到21世纪初期,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是一个生态环境大国,生态产品和服务具有极大的潜在市场需求和迫切的功能市场需求,因此决定了包括环保产业在内的生态产业是当代中国最具有发展前途的世纪化产业,必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目前,发达国家为取得绿色技术和产品的制高点和占领世界绿色市场进行激烈的争夺战,已把注意力投向潜力最大的亚洲市场,并相继向我国市场进军,对我国的生态产业尤其是环保产业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因此,跨世纪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根本性战略任务,就必须使我国绿色市场和生态产业有一个大飞跃,使生态产业作为新世纪的战略产业,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与新的经济增长点。

2.2 生态产业的本质与特点

2.2.1 生态产业的本质

生态产业的本质是利用生态技术体系,通过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分级利用或循环利用,把投入生态系统的资源尽可能地转化为生态产品,实现废物最少化,从而保证生态产品能够创造更多的物质和能量,促进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产业的实质:①产业结构的绿化。它包含新兴的生态产业产生与崛起,一场促进农业革命和工业产业革命衰退之后的生态产业革命迅速崛起,生态产业或绿色产业正在成长与发育,传统工业文明的“黑化”产业正在减少,传统第一、第二产业和新兴的第四产业也日趋于绿化;②消费结构的绿化。长期以来,人们只是追求物质和文化精神的消费,现在,随着生态危机的加深,使人们对生存与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生态需求即绿色需求的满足已成为提高生活福利水平的重要内容,使当代人为生态需求所形成的生态消费的满足超过以往任何历史时期,绿色消费已成为一种新的时尚;③技术结构的绿化。当今生态与环境科学的迅速发展开拓了生态技术全新的科技进步,出现现代科技的绿化趋势。它包括旨在克服生态危机的生态技术创新,使生态技术、非生态技术的各种技术也趋于绿化,尤其高新技术的绿化趋势明显。随着生态革命的深入发展,逐步实现有害生态环境的生产技术向无害并能保护建设生态环境的生产技术的根本转变,现代科技必须围绕着保护环境、改善生态,建设自然而发展,这是现代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因此,以知识与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也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产业结构绿化以致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生态化趋势;④产品结构的绿化。它包括:一是生态生产与再生产提供生态产品,(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安静的环境、清洁的淡水等),我把它称之为纯生态产品。这种生态产品不仅直接构成全体社会成员的消费对象,即人口生产与再生产的基本条件,而且直接构成社会的生产要素,直接成为社会再生产扩大的必要条件。二是环保产品环保技术服务(第二类生态产品)。三是为物质和精神生产与再生产提供绿色产品(绿色食品与生态饮料、绿色纺织品与生态服装、绿色洗衣机、绿色电脑等)。对于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绿化,被称之为绿色产品,从产业分类的角度来说,绿色产品符合生态经济的本质,适应可持续消费的要求,我把它定为准生态产品。⑤就业结构的绿化。在就业结构上,劳动者队伍中从事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环保设备生产、制造、咨询、服务、管理人数将会日益增加。同时,第一、二、

三、四次产业部门中从事生态环境管理、研究、技术开发、服务的绿色劳动者所占比例将会逐渐上升。

2.2.2 生态产业的特点

生态产业有如下几个主要特点:①生态产业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我曾在一些论著中反复阐明,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生态不仅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发展的基础,而且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的基础。我们必须把现代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的基础上,这是实现21世纪现代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有些学者提出环境产业是第一产业,并指出应该把传统意义上的环保产业与环境产业区分开来,环保产业是环境末端处理性产业,而环境产业则是对可能产生的污染从源头就加以严格控制,即把环境的管理和保护作为一个系统来涵盖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在我看来有三点:其一是现代生态产业中占主导地位的生态环境建设部门的根本任务,是帮助或加速自然再生产即生产生态产品(包括共享生态产品和共享生态资源两部分),增加生态资本存量,从而维持和巩固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基础。生态产业是战略性基础产业。其二是环境产业不仅要对可能产生污染从源头方面就加以严格控制,以保障生态资本的非减性,而且还要建设环境、改善生态,增加生态资本的存量。这是因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是相互渗透、相互交织的并行发展。其三是传统意义上的环保产业。我们可以肯定地说,生态产业是战略的基础产业。有的学者提出应该把环境产业列为第一产业。对此,笔者认为,在理论上是能成立的,然而,原来的三次产业划分顺序,长期以来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普通使用,知识产业是第四产业也被接受,一些国家采用波拉特方法进行测量,开始进入某些国家业务范围,要改变四次产业划分的顺序,在实际工作中恐怕十分困难。因此,我只好暂时性生态产业列为第五次产业。②由于生态环境问题的普遍性和生态技术应用的广泛性,就决定了生态产业是一种渗透性极强和跨度极大的产业。它不仅渗透于社会和产业的各个部门,跨越第一、二、三、四次产业部门,而且融合于生态环境技术生产部门、直接生态环境部门和间接生态环境部门,跨越物质产品再生产总过程的领域和精神产品再生产总过程的领域,成为物质、精神、生态生产与再生产的高度统一与融合发展的典型。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确存在一个问题,这就是间接生态环境部门(包含在第一、二、三、四次产业内)虽然直接从事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与管理工作,但其价值未计入生态产业产值,而是计入相关行业的产值之中,成为

国民生产总值的一部分。如何具体计量间接生态环境部门的产值,有待深入研究。③生态产业提供的生态产品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属于共享产品和共享资源,其生态价值极高,满足生态需求具有极强的公益性,产生的社会效益极大。世界银行的报告认为,投资于环境和环保产业的经济和社会总回报要高于任何公共投资的效益。国外经济学家估算表明,每投入1元的环保产业投资,可带来10元的社会外部收益,其中30%是避免的健康损失。近8年来太湖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总投入46亿元,1999年太湖防洪工程综合减灾效益达92亿元,是投入的两倍。生态产业的产出增值效益高,不仅在于自身,而且在于通过生态产业渗透与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可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益水平。④由于生态产业经济的运行,使生态、物质、精神再生产的相互交织与协调发展,使生态产业系统不仅具有生态系统的特点与功能,而且具有经济系统的特点与功能,还具有社会系统的一些特点与功能,形成综合的边缘交叉型产业,使它向物质、精神、生态多功能服务的综合方向发展。生态产业的综合性还表现在它不仅在微观企业内部要以综合的生态技术为基础,而且在宏观社会也要以综合的生态技术为基础。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条件下,它越来越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使人工智能越来越多地植入生态技术,不断提高高技术的信息处理能力。生态产业是一种高新技术产业,是综合了多个学科、多种技术的边缘交叉型产业。⑤当今的现代文明最基本的、最主要的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三大文明格局。这三项文明的高度统一与协调,才是真正的现代文明。可是,长期以来,人们只把高度物质文明作为衡量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唯一尺度与最高标志,不仅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而且放弃了生态文明建设,并是以巨大的惨重的生态恶果和精神代价换取物质文明发展,压抑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和生态需求,导致人、社会和自然都呈现出种种病态,因此,80年代后期以来,笔者在一些论著和学术会议上反复阐明,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应该是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高度统一。

2.2.3 生态产业的涵义与构成

生态产业作为一个新概念被人们所认识,并进入我国业务范围,只不过10年的时间,目前尚未有人们共识的确切定义。笔者拟在环保产业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生态产业的新观念。

狭义的生态产业,实际上是传统意义上的环保产业。它是指环保设备的生产、制造,以及利用这些设备与技术进行环境污染控制、处理与服务的产业总称。实质上主要是“熵”处理产业。

广义的生态产业,是指除了“熵”处理产业外,还包括一切直接或间接与生态环境建设、保护、管理有关的部门和产业的总称。

因此,生态产业可以表述为:在保护环境、改善生态、建设自然的生产建设活动中,从事生产、创造生态环境产品或生态环境收益的产业和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服务的产业及其符合生态环境要求的绿色技术与绿色产品相关的部门和产业的集合体。概括起来,有三大部门十种产业群。第一大部门为生态环境科学技术产业群,这是生态环境技术生产部门,它主要包括:①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是以发明、发现、生产、销售和设计技术为主的科学技术群。②生态环境技术产业,是以生产生态环境硬技术(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设备制造、生态环境监测仪器制造等)和生态环境软技术(生态环境咨询策划、绿色设计与绿色管理系统开发等)为主的生态环境技术群。

第二大部门为直接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部门,是直接生产生态产品的产业群。它主要包括:①“熵”处理产业群,即工业、水、气、渣的处理产业、农业生态循环产业、各种垃圾的处理、利用产业等。②资源综合利用产业。③再生资源回收、加工与利用。④直接创造生态环境产品与收益的产业群,主要有林业、草业、江河整治与防洪防旱工程建设、防治水土流失,生态农场、生态养殖场等。⑤自然生态保护业。⑥生态环境监测与自然灾害的预报及防治产业。⑦生态环境文化教育产业群,是以生产、传播生态文化和环境知识的智业群。⑧生态环境信息产业群,它包括生态环境宣传、报道、出版产业等。

第三大部门为间接生态环境部门,它的性质和作用与直接生态环境部门相同,但它的生产活动组织形式都是包含在第一、二、三、四产业内。因此,它构成了非生态环境部门与产业的生产活动不可缺少部分。它具有在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知识业的大中型企业内部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部门,生态环境教育部门、生态环境管理部门等,其产品和服务在企业内部生产并在其内部使用;属于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知识业的企业,生产与使用(或服务的提供)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绿色技术与绿色企业,可以称之为准生态产业。如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等。

3 五次产业分类法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3.1 中国五次产业结构的实质与方向

当今,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化的实质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根本方向是在经历从资源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产业的知识化和知识的产业化,生态的知识化和知识的生态化,成为知识经济和可持续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的两个显著特征。我国进入新世纪应进行战略性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的有效转换与升级。从总体上看,中国可持续经济的产业结构变动,则会逐步形成适应知识经济与生态文明要求的一、二次产业、以高新科技创新产业为依据的第四产业、经过软化和绿化的以流通与服务为主体的第三产业、新兴的生态环境产业这五大环节,第五产业将成为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源泉。但知识化改造和生态化提高的第一产业将仍然扮演国民经济大厦的物质基础的作用,经知识化和生态化改造的二、三产业则是推动现代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可以预见,这正是21世纪中国可持续经济的五次产业总体结构框架,其最终的形成将会把中国现代市场经济推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水平。

3.2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目标与基本任务

中国进入21世纪后的一段较长时期,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转换的总趋势与发展战略应该是:全面转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增加产业和企业竞争力为目标,全面加强农业这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加强传统的二、三次产业的知识化与生态化的改造,提高其产业整体素质,其核心问题是提高其知识与生态含量和科技水平。迅速发展知识产业和生态为基本内容的新兴产业的高新科技产业,使之规模化,形成新增长点,使其成为产业调整与转换升级中的主导产业,逐步形成五次产业协调发展的结构模式。

中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基本任务可以归纳为三大基本任务:改造大部分传统产业、重点是加强农业,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实现第二产业内部协调发展与产业振兴。推进第三产业结构实现高度化,以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发展;淘汰一部分过时和过剩的落后的生产能力及衰退产业的缩减;大力发展一批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完成结构调整转换与优化升级的战略性任务(它包括第四产业和第五产业)。要优先发展教育产业,努力培植21世纪先导性的新兴产业,大力扶持高新科技的新兴制造业,如知识信息设备制造、生态环境设备制造等。总之,21世纪中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显著特点是更新改造,开拓创新。关键在于提高中华民族的知识增值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

3.3 21世纪中国的基础产业和主导产业的发展

必须继续优先发展农业、能源、交通通讯、水利、教育等基础产业。它对21世纪中国经济振兴与可持续发展起基础和决定性的作用。21世纪的主导产业应该是①制造业,特别是新兴制造业。②石油化学工业。③建筑业。④旅游业。⑤信息和高新技术产业。⑥生态产业。

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的根本保障,也是实现现代经济知识化、生态化与可持续化的必要条件。如美国80年代以来,通过产业调整,一方面向信息与知识化进军,一方面振兴制造业,结果使制造业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了比服务业大得多的“魔术般的波及效果”。有人说,“一个没有强大制造能力的国家,永远成不了经济强国”,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转换的发展战略,应该把着重发展以国内旅游为主体的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同时并举,近几年来,中国旅游业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仅1998年世界各国到中国旅游的人数高达6300万,跃居世界第6位。据世界旅游组织前不久公布的一份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国家旅游局测算,到2020年旅游业总收入将超过3.5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8%。

3.4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升级的战略重点

3.4.1 加强农业

21世纪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一个战略重点是全面加强农业生态经济基础,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与农业常规技术相结合,推动知识密集型的农业迅速发展,改变我国农业“弱智”的状态。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3.4.2 继续推进工业化进程

用知识化和生态化的改造和提升传统第二、三产业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基本任务,继续推进工业化。传统第二产业仍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用知识化和生态化改造和提升第二产业,形成工业化与知识化和生态相互渗透与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尤其是运用知识手段和高新技术方法,使传统第二产业升级换代,使之适应知识经济和生态文明时代的要求。传统第三产业,应发展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如用现代科技改造和提升传统商业市场和银行,推行绿色营销,尤其是发展以信息化、规范化、标准化、连锁化为目标的金融服务与保险业和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各种服务行业,使其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3.4.3 加快创建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知识产业

知识产业,尤其是完全基于知识生产、交换、分配和直接商品化的产业应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其中,信息产业是第四产业的核心,高新科技和相应的智业是第四产业的两个支柱产业。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发达程度,已成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标帜。在21世纪前期的若干年内,把信息产业建设成为中国最大的产业,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3.4.4 大力扶持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正在掀起一股强劲的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与转换浪潮。这种调整与转换是以知识经济为依托,围绕着高新科技产业展开的新一轮的大角逐。高新科技产业是高智力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它是21世纪解决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人口膨胀、生态退化,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大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应是我国21世纪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主要包括:信息工程、生物工程、微电子与超导体、空间、海洋、新材料、新能源、生态等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

3.4.5 努力培植生态产业

中国环保产业80年代开始起步、到90年代快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环保产业总产值为517.7亿元,当年实现销售产值(收入)为459.2亿元。环保产业正在成长为一个独立的综合新兴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增长点。但是,我国环保产业尚处于幼稚阶段,不仅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而且与我国其他新兴产业发展相比,也还比较落后,因此,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包括生态建设产业和环境保护产业),已成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21世纪建立可持续经济的五次产业结构模式的关键所在。所以,跨世纪我国产业结构战略调整与转换的一个重点问题,就是努力培养和积极扶植处于幼稚阶段的生态产业。

3.5 营造良好的产业结构演变环境

3.5.1 在宏观上,处理好两大关系

首先正确处理存量调整与增量调整的关系,实行存量资源重组和增量资源分配结构调整并举,以增量资源分配结构调整为重点,引导和带动存量调整;在发挥市场机制和企业积极性的前提下,把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企业主体作用和政府调控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在政策的引导下,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目标。

3.5.2 在微观上,加快企业改革和完善配套措施

企业改革和完善配套措施的目标和落脚点是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经济的主体,对企业的投资和生产决策负责,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建立起微观基础,这是有效实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转换与优化升级的内在要求。因此,以振兴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结构的战略性重组为主,带动产业结构调整转换与优化升级。

3.5.3 制订和实施符合实际的产业政策

前几年,国家虽然列出了重点产业的名单,但是,所列出的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涉及到各行各业,所以,现行产业政策中重点产业仍然不突出,名为重点、实为一般。尤其是我国在80年代到90年代发展经济已经实行的地区性优惠政策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今后应该适时地改变地区优惠政策,把振兴经济的政策重点逐步转移到产业政策上来,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转换与优化升级。另外,在结构调整转换中对基础产业、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必须实行各种政策优惠,尤其是降低国家鼓励发展的部门和行业的税收,在信贷上给予优惠等。国家通过财政政策,为产业结构调整转换与优化升级营造良好的宽松环境。再是,国家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社会各方面的资本投入国家鼓励发展的部门和行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业和生态产业,从而加快我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进程,较快地建立起可持续经济的五次产业协调发展结构模式。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建立五种产业分类方法促进21世纪中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_标准行业分类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