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建筑行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建筑中的项目管理是全面管理的系统工程。建筑施工项目的主要依据是建设的对象和合同。按照建筑施工项目的内在要求来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处理,最终的目标是满足建设任务的前提下,获取到最佳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重要环节
引言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需要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管理,施工企业既是经济效益的源泉,又是建筑企业生存的保证。能够有效地完成施工中主要环节的施工任务,特别是合理加强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可以获得较高的效益,使建设项目管理工作能够正常运行。
1.工程项目管理对建筑施工的重要性
1.1有利于提升施工技术水平
现代建筑工程投资大、参与方多、质量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因此,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项目管理的控制和协调,加强专业人员的合理配置,确保施工安全高效。在此过程中,施工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之间的合作将变得更加默契,团队合作能力将得到提高。通过项目管理的有效实施,可以实现项目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不断提高建设团队的专业技术水平。
1.2有利于建筑成本的控制
施工前需要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和招投标分析。然而,由于施工作业量大、投资大、施工时间紧迫、涉及的因素多,施工成本必须得到有效控制。在项目管理中,作为一名负责人,必须对合同相关投资、成本、市场条件、质量要求等有全面的了解。如果建设项目的成本发生了变化,项目经理必须及时确认,并及时指出不合理的变更。同时要求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预算人员参加,并通过双方协商,实现成本优化。
1.3有利于工程质量进度的控制
施工质量不仅影响工程的验收,而且关系到竣工交付后的使用。只有加强项目的质量管理和进度管理,才能使项目顺利、快速地按照预定的目标推进。作为一名项目经理,施工项目的质量和进度控制可依据专业经验和技术水平提前规划,以保证施工高效有序的进行。在项目管理中,通过对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与规划方案进行比较,发现问题后立即提出,现场收集证据,调查原因,及时制定解决方案,直至符合规划标准,确保项目的质量和进度符合计划。
2.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的影响因素
2.1工程建设各参与方对施工进度的影响
很多人认为影响建设进度的唯一单位是施工单位,事实上,所有参与项目的单位都将对项目的进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有关政府部门、设计单位、材料供应单位、供水和供电单位等与项目建设密切相关。这些单位的工作延误,必然会影响工程进度。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对施工进度的控制是必须全面考虑的,而单纯考虑施工单位显然是不够的。只有全面、仔细地考虑各单位的工作,做好各单位之间的工作协调,才能更好地控制施工进度计划。
2.2运转资金对施工进度的影响
毫无疑问,在工程建设中,资金的正常运行是项目继续进行的前提。建设单位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投资于工程建设,采购材料、租赁设备、劳动力成本等直接关系到施工工作的进展。确保资金及时按要求配置到位,项目才能按照施工进度计划顺利进行。
2.3施工条件对施工进度的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往往面临各种可能的天气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对施工作业难度和施工进度控制有很大影响。因为一旦遇到未曾提前发现的恶劣水文地质条件,或发生突如其来的灾难性气候变化,将对工程的顺利开展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设单位在管理中预防延误施工进度的措施
3.1加强管理和监督力度
(1)在符合合同制度的前提下,合理添加补充条款。根据国家合同法,除了与施工单位签订公平公正的合同外,还应在施工合同中添加了一些补充条款,以提高施工单位的工作效率。例如,要提高施工单位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合理加快施工进度,增加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出勤率,设定奖惩条例,如提前竣工奖惩等。
(2)建立责任机制,每个项目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单位组成领导小组,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加强对项目各方面的监督检查,督促各方负责人及时到位,要求监理单位人员每日编制到位人数,并对每天到位的各工种负责人和施工人员人数进行统计,如发现作业人员无法满足进度要求,查明原因,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同时,实行责任落实到人,任何影响到项目进度、质量、安全的行为,找出问题根源,落实到主要负责人,如确实因个人原因造成项目偏离计划的,对相关负责人进行相应处罚。
3.2做好工程建设前期准备工作
工程建设前期的准备工作对加强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前期准备工作的质量决定了建设能否顺利进行。建设单位要做好准备工作,避免盲目的抢抓工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首先,选择投资和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在作出项目投资决策前,应当对与拟议项目有关的社会、自然、技术和经济数据进行调查,研究论证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制定各种投资建设方案,科学预测项目竣工后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选择先进的技术,合理的经济,满足投资建设方案的施工条件。其次,选择设计单位。
然后选择施工团队。在工程招投标中,施工单位应合理确定基准价格和工程造价,从施工单位的专业技术水平、竣工工程质量、项目管理质量、绩效和信誉的优劣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优良的质量选择,能满足施工队伍的要求。
最后是监理单位的优胜劣汰。建设单位要选择专业的监理单位,使监理单位能够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认真做好各项监理工作,加强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工程造价的控制。
3.3编制项目实施计划
建设单位应当制定项目量化目标,制定项目质量、进度、安全、资金等项目管理核心内容的项目实施计划,明确各项指标的标准,实现对工程建设要素的全面控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制定项目建设的总体进度计划,使总体进度计划贯穿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二是制定工程项目年度计划,确定每年完成项目的内容,确保实施项目的长期有效控制。三是制定项目工作节点进度计划,为项目施工期各项工作的协调提供强有力的依据,确保施工期由全过程控制,避免工期的延误或延长。四是制定项目资金控制计划,在满足项目建设需求的前提下,对项目资金进行有效控制,以保证投资效益目标的实现。
为了实现项目投资效益的目标,避免浪费项目建设资金,建设单位必须加强对项目投资的控制,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率。首先,施工单位要严格控制设计变更,杜绝施工单位为获得效益,随意扩大施工规模、补充工程。对于必然发生的设计变更,施工单位应与监理单位共同论证所涉工程造价的增减情况,施工单位只能在共同批注后方可施工。其次,建设单位应在合同中规定签证权限,对不同配额的签证实行分级管理,建立签证内容审核制度,逐层检查施工单位签证。施工单位必须准确描述签证内容,并监测签证内容是否符合实际施工条件。建设单位应在签证内容合理、合法、签证手续完整的前提下,完善审核制度,规范签证程序,并在签证上签字盖章。
结语
针对建筑市场环境差的情况,对于建设单位,必须不断提高建设单位管理水平,加强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参与方的科学管理。只有把质量管理作为建设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科学管理体系作为建设单位的生命,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建筑市场,才能提高建设单位在市场上的整体竞争力,以求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的建筑企业。
参考文献:
[1]钟志洪.探讨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的主要环节[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21).
[2]温龙利.探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实施策略[J].大科技,2012,(15).
论文作者:李祖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30
标签:建设单位论文; 项目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进度论文; 签证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计划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