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旧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罩面层改造设计论文_尹昌宙

广州市弘基市政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云浮分公司 广东云浮 527300

摘要:当前,在对水泥混凝土类型的旧路进行改造是,通常是采用在路面上加铺沥青的方式进行。但是,这种改造方式经常发生反射裂缝等危害。本文简单概述了加铺沥青方式改造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类型、加铺沥青层改造技术的要点,并基于福州市某某路的施工案例,阐述了加铺沥青层改造旧混凝土路面的防治重点。

关键词: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改造

在我国早期的道路修建中,绝大部分使用的水泥混凝土。至今为止,已经有很多的的道路接近甚至超出了使用期限,一些没有达到使用期限的道路,也因为承载过大、车辆剧增、养护工作不到位等因素,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损坏,质量明显下降,显著就降低了使用功能,也有碍城市的风貌,因此,应当做好道路的修复工作。

1加铺沥青方式改造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类型

1.1破碎混凝土板块

将旧路面的混凝土板块进行破碎,然后将其做为基层,在此基层上罩上沥青。通常,破碎混凝土板块的方式有将其碎石化、击打使其断裂或者稳定。

1.2铺设厚层罩面

先对混凝土的板面进行维修,完成之后再铺设上比较厚的沥青罩面,通常会在10厘米之上。这种方式的改造,需要较高的维修程度。另外,若铺设沥青层的厚度达不到要求时,也会发生反射裂缝的现象。

1.3铺设薄层罩面

先维修混凝土板块,然后在此板块上铺上薄层的沥青罩面,再将此罩面曾进行一定的切缝以及灌缝处理,英文分别简称cut和seal。但是,该沥青罩面相对来说厚度较小,通常在4至6厘米之间,因此,该沥青层依然会发生裂缝的现象,此时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一般情况是完成沥青铺设的作业之后,在旧的路面上实施切缝的作业,并实施灌缝处理。

加铺沥青层的旧路改造方式,充分利用了混凝土较高的强度、刚度的特性,并且加铺后的沥青路面比较平坦,充分发挥了刚柔并济的作用,改造效果非常好。但是,该种改造方式的最大问题是反射裂缝的发生[1]。

2加铺沥青层改造技术的要点

2.1补强层

(1)经大量的实验证明,玻璃纤维材质的格栅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止裂缝发生的效果,最多能够将疲劳寿命延长百分之二十。玻璃纤维具有较低的断裂伸张率、较高的模量,因此,当混凝土板块进行运动的时候,它能够将新铺的沥青层进行加固,从而将罩面层的抗拉能力提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裂缝的发生。有研究表明,加铺SAMI以后,能够将路面的疲劳寿命提高百分之四十三。当利用橡胶或者改性的沥青时,SAMI层所产生的效果会更加显著。因此,不一样的材料具有不一样的效果,研究其原理,针对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措施。

(2)有研究者,使用了诺丁汉沥青这种混合的材料,来评价中夹层的防止裂缝的能力,结果发现,土工布抗裂作用比较低,究其原因是这种材料相对较薄,一般在1到2毫米时间,它的抗拉能力比较低,当板块发生运动时,这种材料极易被拉伸,不可以起到抗裂的作用,所以不建议使用土工布。

(3)如果旧路面的损坏程度非常严重、该路上的通行车辆比较多时,应当在维修后的旧路面与新的沥青层之间,加设柔性或者半刚性的基层,通过提高新铺层厚度的方式,降低裂缝现象产生的概率。

2.2中间层

通常,中间层有高、低模量2种类型。其中,高模量夹层使用的材料具有较高的模量,比如玻纤布、玻纤格珊等等,它们的抗拉能力比较高,将其铺设在沥青层上,乐意增加该层的抗拉能力,进而缓解裂缝发生的现象。而低模量夹层使用的材料通常具有较高的变性能力、材质比较柔软,面对强大的变性现象也不会发生裂缝,从而消除混凝土板块运动发生的位移,新铺的沥青层就不会被反射产生裂缝。这种方法的应用比较广泛,在国内外均有使用,也被叫做应力吸收薄膜夹层,英文简称为SAMI。这种方式的施工工艺比较便捷,只要覆盖上一层改性或者橡胶的沥青,并铺设一种具有单一粒径特性的材料,完成之后,使用胶轮的压路机这种机械设备进行碾压,将铺设的上层材料碾压进入沥青中,这样沥青层就会增加5毫米左右的厚度。再加上在对其上层的热料进行施工时,这些单一粒径特性的材料又会渗入进去热料中,最终就产生了SAMI,其厚度在大约为1厘米。

2.3沥青罩面层

(1)在施工设计的过程中,为避免裂缝的发生,应当这对裂缝做出具体的设计,可以使用具有较高含量沥青的混合型材料,在最大程度上将路面的变性性能增加。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当材料中沥青的含量越高时,它的抵抗裂缝发生的能力越强。

(2)在配置沥青的混合材料的时候,建议使用改性的沥青,同时加入某些特定的添加剂,来增加它的强度以及变形性能。

(3)将铺设沥青层的厚度增加,把旧混凝土路面的应力情况做出改变,尽量降低温度对混凝土板块的影响。这种方式的成本较高,仅限于在标高的地段进行施工[2]。

3加铺沥青层改造旧混凝土路面的防治重点

3.1反射裂缝的产生

通常,加铺的沥青层是处于三维应力下的,当交通车辆压过断裂的板块时,裂缝两边的混凝土板块会发生位移从而产生剪切应力,导致新铺的混凝土层出现发射裂缝。另外一个原因是,路面都是暴露在外界环境中的,由于天气变化的原因,旧的混凝土路面、新铺的沥青层发生反复的涨缩,再加上旧路面断裂处的应力的不连续性,从而导致温度型裂缝的产生。

3.2反射裂缝的防治案例

采用在旧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层的方法,对福州市某某路进行改造,加铺结构的形式见图1。具体的施工流程为:第一,用破碎机等清除旧路面上的混凝土碎屑,和其表面的5厘米厚的松散层,整平压实后在铺上与旧路面平齐的旧板面。第二,裂缝处的处理:将裂缝两边的错台磨平,清除裂缝中间的杂物,并在大于1厘米的裂缝中填入细石砼,小于1厘米的裂缝处灌入玛蹄脂;第三,混凝土板面的处理:先找平旧的混凝土板面、再恢复其构造,最后做好板面的清除工作;第四,在旧混凝土板块的衔接、裂缝处,和新旧板块的衔接处都加铺上土工布;第五,为了将旧混凝土板块和新铺沥青层的粘结程度提高,在旧混凝土板块上喷洒改性的乳化性的沥青粘层油;第六,铺设含有改性剂的沥青混凝土层。

图1 旧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结构设计

效果:整个工程的周期是60天,获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施工方法的优点有:第一,沥青非常柔软,并且没有接缝,时车辆行驶比较便利,而且对沥青路面的维修保养工作比较简单;第二,使施工的时间大大缩短,降低了封闭交通、施工困难的现象;第三,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了旧路面改造造成的环境污染,此外,新铺的沥青路面可以较小车辆行驶中的噪音,也起到了环保的作用。

结论:该施工技术的工艺简单、效率高、改造效果良好,是一种可行的改造技术。将沥青层的厚度增加能够减小加铺层底的剪应力以及最大的拉应力,在土工层不能满足设计的标准时,能够降低剪应力以及最大的拉应力。在铺设沥青前,应当填充旧混凝土板块下的空隙,可以很好地起到防治裂缝的作用[3]。

4结语

在改造城市中的旧混凝土路面时,在旧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层是一种非常可靠、使用的办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实际的施工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施工简单、施工周期短等优点。

参考文献:

[1]周景华.浅谈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改造技术的若干问题[J].大众科技,2007,01:27-28.

[2]顾迎春,郭蓉,胡光伟.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关键技术问题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0,23:145-149.

[3]曾宪龙,孙德强.城市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裂缝病害探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04:69-71+9.

论文作者:尹昌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3

标签:;  ;  ;  ;  ;  ;  ;  ;  

城市旧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罩面层改造设计论文_尹昌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