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为现代企业模式下的航空经营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_上海航空公司论文

它为现代企业模式下的航空经营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_上海航空公司论文

开创了按现代企业模式办航空的新路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代企业论文,新路子论文,航空论文,模式论文,开创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上海航空公司成立10周年之际,记者有幸采访了上航几位新老领导。

上海航空公司成立于1985年12月30日。十年来,上海航空公司广大职工在上海市委、市府领导下,艰苦创业,奋力拼搏,终于在中国民用航空运输行列中,站住了脚跟,形成了规模,开创了上海自己办航空的历史。

十年前,在我们国家要办航空企业,这还笼罩着许多神秘气氛。当时中国民用航空运输,只能是独家经营,一统天下。飞翔在蓝天的,除了绘有“八一”机徽的军用飞机外,全都是绘有五星红旗机徽的中国民用航空局的飞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独家经营愈来愈跟不上形势的需要。顺应着改革大潮,上海航空公司应运而生,中国的蓝天上出现了第三个机徽,即上海航空公司的象征着吉祥如意、勇往直前的仙鹤,她腾飞了。

十年来,上海航空公司经历了风风雨雨,从无到有, 现在已拥有8架全新的先进的波音757和767大型客机,每年运送旅客达150万人次。 从一个不知名的企业,凭藉一贯地安全飞行、优质服务的业绩,名闻遐迩;从一个单一从事航空运输的企业发展到集航空、宾馆、旅游、科技、工业、房产和宣传媒介等十几个成员单位的企业集团,发挥了规模经营的优势。

正确的决策,有力的支持

回顾上海航空公司十年历程,她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市委、市府的领导和各方面的支持。

当上海领导在规划自己城市的经济发展战略时,深深地感到“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使上海城市功能很难得到发挥”,于是在1984年下半年,市委领导陈国栋、汪道涵等同志向中央财经小组汇报工作和市府向国务院打报告时,都明确提出,上海的民航事业,同当前国民经济的发展很不适应,已经严重影响了上海进一步对外开放,要求申办地方航空公司。当中央原则同意,着手筹备时,市委、市府领导又一一具体地帮助解决难题。汪道涵同志亲自主持会议,决定以向各企业筹集资金的办法解决经费。副市长阮崇武向空军联系支持飞行员、副市长李肇基向航空工业公司联系支持机务工程技术人员。当时主管工业交通的副市长朱宗葆更是全面关心和支持,并亲自拜访空军请求支援。就这样,全国第一家完全由地方兴办企业集资组建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上海航空公司诞生了。当时担任国务院副总理、主管交通的李鹏了解了上海航空公司的困难,及时指示:“胡逸洲同志:对上航的困难,民航局要象自己的事一样,予以支持。”民航总局根据李鹏的指示,批准了上航从上海至北京和广州的不定期航班,85年12月31日转为定期航班。

1988年3月,为确保飞行安全,老龄的707飞机停飞。上海航空公司变为无机公司。怎么办?

当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江泽民决定上航应引进新飞机,并为了支持引进新飞机,给予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在上航停航的一年半时间里,又给予了经济上的支持。正是由于这些正确决策,上航不仅没有停办,而且和美国波音公司进行谈判,并草签了引进三架B757新飞机的协议。

在具体办理飞机引进时,又遇到经济和银行担保的问题,这时又得到当时担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的关心帮助。朱镕基还指出:上海航空公司的成立和发展是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的一步重要棋子,上航准备走一条国家不直接投资,给政策租赁新飞机,靠经营所得支付租金,更新和增加运力的新路子,应予支持。由此,上航广大职工在市委、市府领导和支持下,经过一年多努力,于1989年8月1日迎来了第一架波音757新客机,8月23日得以全新的态势复航。从此,上海航空公司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波音757客机的引进, 使上海航空公司在飞行器上列入全国先进行列。上海市后来的历届领导,吴邦国、黄菊和徐匡迪等同志,还有他们的助手副市长们都给予了上航特殊的关心和支持。江总书记在上航成立五周年时提出新的要求,并为之题词:把上海航空公司办成一个具有国际水平的航空公司。江总书记的题词,成为上航进一步健康发展的目标和行动指南。

确定方针 争创一流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早在1985年初,市委就决定抽调市交通办公室副主任贺彭年负责筹办上海航空公司。贺彭年和沈兆康等同志进行筹备时,就制定了“安全第一、旅客至上、优质服务、树立信誉”的十六字经营方针。

16字经营方针是上航面向市场经济的需要。上航一成立,在经营机制上,就坚持以市场经营为导向,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样的经营机制,只有练“内功”,才能使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生存和发展。16字经营方针是综“内功”的集中体现。

16字经营方针是上航针对弊端,争创一流的决心和意志。80年代初,我们国家的民用航空运输,在国际上声誉欠佳。上航一成立,就决心坚持安全第一,优质服务,把上航办成现代化的第一流企业,为国家争光。

16字经营方针是全体员工在经营活动中的行动指南。当你走进上航办公大楼,走进上航在全国各地的营业场所,都可看到金光闪闪的16个大字,这16个字是统一全体员工经营思想,指导经营活动的准则。

十年来的实践证明,这16字的经营方针开创了上航按现代企业模式办航空的新路子。

认真贯彻,飞向世界

制定了16个字经营方针,但如何把这个方针贯彻下去,成为全体职工的实际行动呢?这是摆在1986年8 月成立的党政领导班子面前的任务,后来新的领导班子同样也重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共同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第一,他们十分重视职工教育。要办第一流企业,就要靠职工素质的不断提高。职工素质的提高,又要靠职工教育好。上航领导认为,这是办好企业的根本思路。十年来,上航在重视职工教育的思想指导下,投入国内培训的费用,就达两千万元。公司创立时,几乎没有一个驾驶过波音系列的飞行员,没有一个维护过波音系列飞机的机务工程技术人员。现在已培养了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飞行人员、机务工程技术人员、乘务人员、商务人员以及与其相配套的职工队伍。上航就依靠了这支职工队伍,促使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第二,他们十分重视安全飞行和优质服务,将其视作上航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没有安全飞行,就不会有上航的生存和发展,同样,没有优质服务,上航也难以生存和发展。上航的飞行员、机务人员以及广大职工认真执行民航总局有关规定,做到了十年创业,十年安全;优质服务,享誉社会。

第三,他们非常重视在管理上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没有高标准,严要求就没有依据。有高标准,没有严要求,等于纸上谈兵,讲空话。严,首先是从思想上严,使企业精神企业宗旨和企业法规,做到人人皆知,老职工知道,新职工也要知道。其次,对规章制度要采取认真严肃的态度。制定规章制度并不难,难就难在有了规章制度能不能严格执行;如果有章不循,再好的规章制度也等于是废纸。再次,一定要秉公办事,奖惩分明。对于表现好的,作出贡献的,要大力表扬,给予重奖。对表现不好的,违纪的,不管是谁,该罚的就罚,该辞退的就辞退。只要严得合理,严得公正,就会得到职工的拥护。

第四,他们不仅重视本企业效益,而且也重视承担社会责任。把积极资助社会公益事业和健康的文化活动作为己任。企业效益好,更有助于承担力所能及的社会责任。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加强职工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也会有利于企业效益的提高。上航在初创时财力很不富裕的情况下,就支持青少年航模活动,和市教育局、少年科技站一起,连续举办了八届“上航杯”青少年航模比赛。这一两年,又支持昆剧演出和教育事业。去年,还出资300 万元设立奖励基金,独家资助全市的“三学”活动。

第五,他们很重视打中华牌。上航要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不仅要为上海市服务,而且还要为航线所到之处的省市服务,使当地政府和人民认为上航能为他们提供安全优质和方便的服务,像他们自己的企业一样。为此,在民航界,上航率先在外省市设立代表机构,现在北京、广州、深圳、桂林、西安、南京、杭州、厦门等十几个城市都有上航的营业部,这些营业部尊重当地领导,又为当地服务。

第六,他们非常重视公司的信誉。当经济和信誉发生矛盾时,经济要服从信誉。航空运输发生不正常航班是难以避免的,上航一成立,就第一个实行对不正常航班的旅客免费提供吃、住,认真为旅客排忧解难。这样做,尽管花费了很多钱,但赢得了广大旅客的好评。

第七,他们十分重视参与竞争。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国内先后成立了几十家航空公司,竞争是必然的,这对提高航空运输的素质是十分有利的。上航积极参与竞争,但主张平等竞争,不搞歪门邪道。上航始终把竞争的立足点放在加强企业管理上,不断提高优质服务水平,保证安全飞行;相信这样做一定会赢得旅客。

第八,他们也十分重视领导要严于律己。企业领导的精神状态和风气如何,关系到维系人心得失,对企业的兴衰有决定的意义。领导决不能以为无人监督,就放松自己。实际上,领导的一举一动都反映政策,群众都能感受到。十年来,上航领导始终坚持:凡是要求职工遵守的,领导一定要率先模范遵守,廉洁奉公,秉公办事,勤奋工作。榜样的力量是无声的命令,职工们就说,领导都这样了,我们还有什么话说。职工群众和公司领导同舟共济,艰苦创业。

十年来,上航取得很大的成绩。但是,上航的领导并不满足,不陶醉在已有的成绩上。他们体会到,过去的成绩,都是在不断寻找自己的缺点,不足之处,并不断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而取得的。今后要求取得更快的发展,更大的成绩,还必须继承过去的传统,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引导各部门领导和广大职工一切从零开始把双眼盯住存在的问题,加强科学管理,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为早日飞向世界,“把上海航空公司办成一个具有国际水平的航空公司”而努力!

标签:;  ;  ;  ;  

它为现代企业模式下的航空经营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_上海航空公司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