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转运装置在新生儿急救转运中的作用论文_龙秋雨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儿内科;云南曲靖655000

[摘要]目的:总结新生儿转运装置在新生儿急救转运中的作用。方法:以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转运的15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CRIB、转运距离分为观察组(携带转运装置,75例)、对照组(不携带转运装置,75例),比较两组新生儿的医疗操作、病情转归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实施了更多医疗操作,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自动出院率、转运病死率、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救新生儿长途转运中,转运装置发挥着关键作用,有助于救治患儿。

关键词:新生儿;转运装置;急救转运;作用

在危重症新生儿救治中,有时需要长途转运,新生儿急救转运服务(NETS)不断普及和完善,对于挽救更多急症新生儿,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而在新生儿急救转运过程中,转运装置(NTS)作用显而易见,可方便院内或医院之间的新生儿转运[2]。本研究以我院120例急救转运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总结转运装置作用及经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急救转运新生儿150例为研究对象,男患儿80例,女患儿70例,日龄1~10d,平均日龄(4.7±2.3)d;胎龄36~42周,平均胎龄(37.8±2.4)周;出生体重1.8~4.8kg,平均体重(3.4±2.0)kg;CRIB评分<3分84例,≥3分36例。在转运疾病上,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及颅内出血,吸入性肺炎、肺出血、肺透明膜病,新生儿硬肿症、败血症,溶血病、红细胞增多症,消化道出血,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以及外科疾病。

1.2 转运装置及车辆 采用美国Hill-Rom公司生产的T1500 Globe-Trotter型转运装置;转运车辆为德国Benz救护车。每辆救护车均配备2000W、220V逆变电源,确保急救转运过程中提供充足电源。

1.3 转运方法 与市内各个医院建立转运业务联系,设立新生儿急救转运小组,成员由高年资新生儿科医生、护理人员及司机组成,全天候待命。待接到转运急诊电话后,结合CRIB评分、转运距离来判断是否需要携带转运装置,通常20min内出发。

1.4 急救转运处理 转运前,对新生儿进行心肺复苏、血糖监测、静脉滴注、面罩吸氧机机械通气等处理或检测。转运小组达到单位后,与他院医务人员协作队新生儿进行初步处理,避免增加转运途中操作[3]。

1.5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新生儿自动出院率、转运病死率、转运成功率、新生儿死亡率等各项指标。

2 结果

2.1 转运前及途中处理操作 观察组心肺复苏9例、静脉输液58例、吸痰52例、检测血糖48例、面罩吸氧45例、机械通气12例;对照组心肺复苏0例、静脉输液36例、吸痰45例、检测血糖12例、面罩吸氧45例、机械通气0例。

2.2 两组新生儿转运路程及时间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40例转运路程<100km,25例100~200km,10例>200km;转运时间2.3h~12h。对照组新生儿转运路程均<50kg,转运时间约为0.5h,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新生儿病情转归情况 具体见表1。

3 讨论

新生儿急救转运事件越来越多,而实施新生儿急救长途转运的先决条件在于,转运救护车上可提供接近于NICU的医疗服务,具备保温箱、呼吸机、吸痰器等功能,车上固定配备有输液泵、监护仪等装置,而且在出车时只需要携带一个急救箱,内置蓄电池工作6h以上[4]。

从理论上来讲,急救转运车均需要携带转运装置,不过这种理论与实际不相符,原因在于设备价格较高,还在于并不是新生儿病情都非常之严重。因此在转运前,需要根据新生儿病情严重性来决定是否需要携带NTS。评价危重新生儿的方法较多,CRIB评分简单、实用,通过新生儿出生体重、胎龄、是否先天畸形和出生后12h剩余碱值便可计算。CRIB评分≥3分者可使用转运装置[5]。

根据相关的研究,40L大氧气筒工作时间14.4~57.5h,但实际上其工作时间要短一些。因此在实际转运过程中,只需要携带2~5个小氧气筒便可。在新生儿急救长途转运中,需要事前评估新生儿可能需要的氧气量,然后决定携带多大体积的氧气瓶。本研究150例转运新生儿中,没有1例新生儿由于途中缺氧而发生意外。

不过新生儿转运装置也不可避免存在许多的问题,而最大的问题在于接近100kg设备救护车使用不便。国外均配备专业婴儿救护车、垂直升降系统,不过这种救护车的价格较高,普遍高于150万人民币,各级医院普遍配备不切实际。这是新生儿急救转运中需要面对的实际问题,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可自行设计升降系统,固定于救护车后门,提高转运的效果。

综上所述,危重症新生儿可能需要转院接受治疗,而转院的过程也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过程,转运装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认为,需要根据患儿病情、转运距离长短决定是否需要转运装置,提高转运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晁玲.新生儿的中医体质分型及新生儿转运装置在新生儿急救转运中的作用分析[J].环球中医药,2014,S2(10):56-57.

[2]张炼,陈玲.新生儿转运装置在新生儿急救转运中的作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12(05):698-700.

[3]顾宏清.新生儿无创呼吸机在危重新生儿急救转运中的应用[J].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2016,10(04):253-255.

[4]毛劲,栗燕,雷巧玲.车载急救转运呼吸机在危重新生儿转运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05(04):237-238.

[5]杨杰,宁岑,秦安志等.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转运中稳定呼吸道作用的临床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15,12(08):1489-1491.

论文作者:龙秋雨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1

标签:;  ;  ;  ;  ;  ;  ;  ;  

新生儿转运装置在新生儿急救转运中的作用论文_龙秋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