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治疗气管炎支气管哮喘120例

穴位贴敷治疗气管炎支气管哮喘120例

一、穴位贴敷治疗气管炎、支气管哮喘120例(论文文献综述)

龚李萍[1](2021)在《基于关联规则分析小青龙汤的方证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文献检索收集小青龙汤相关医案,应用频数分析以及关联规则分析挖掘小青龙汤适应症、症状体征之间的关联规律、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律、药物与症状体征之间的关联规律等内容,总结小青龙汤的方证、药证规律以及加减药物之间配伍规律等,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通过对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及读秀等中医相关期刊文献库进行检索,同时查阅优秀名家医案进行筛选,医案选取的时间是1949-2019。收集小青龙汤医案500例,建立Microsoft EXCEL数据库,对病名、症状、体征、药物、剂量等数据进行提取、录入、规范化、预处理,采用频数统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结合黄金分割法对上述信息进行统计探析。结果:(1)疾病病种方面,共涉及疾病44种,中医方面主要治疗喘证、咳嗽、肺胀。西医方面,疾病谱多达73种,涉及呼吸、内分泌、消化、循环等内外各科疾病。(2)性别和季节方面,男性289例,女性211例,比例接近于1:1.3。发病时间上,记载的460例里,冬季发病为主,春季次之,秋季较少,夏季最少。(3)症状体征方面,小青龙汤医案中涉及症状体征288种,总频数5771次,以咳嗽为代表的高频主症有376个,以白苔为代表的高频舌象363次。(4)加减药物方面,涉及药物188味。除去原方药物之外,使用较多的是止咳平喘药、利水药、行气药、补益药、清热药、化痰药、温里药。(5)症状与症状之间的关联规则方面,小青龙汤医案中症状体征符合设定阀值及条件的3项以下关联规则有20条,以{白苔,发热}=>{恶寒}为代表,3项以上的有26条,以{白苔,发热,咳嗽}=>{恶寒}为代表。(6)除去小青龙汤原方药物组合之外,加减药物与药物之间符合设定阀值及条件的关联规则有27项,以{苍耳子}=>{辛夷}、{苍耳子,细辛}=>{辛夷}、{莱菔子,苏子}=>{白芥子}等为代表。其中使用较多的药物是杏仁、茯苓、苏子、陈皮、附子、葶苈子、石膏、党参、地龙、黄芪、紫菀、厚朴、款冬花、赤芍、射干、白芥子、蝉蜕。(7)在小青龙汤症状与药物关联中,符合设定阀值及条件的关联规则有60条,提升度位列前3的依次是:{地龙,桂枝,咳嗽,腻苔,麻黄}=>{丹参}、{桂枝,倦怠乏力,麻黄,喷嚏}=>{鼻痒}、{半夏,干姜,倦怠乏力,喷嚏,细辛}=>{鼻痒}。结论:(1)小青龙汤涉及的病种广泛,除了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外,在神经、消化、五官科、皮肤科等系统疾病中也得到运用,从而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辩证论治的特点。(2)发病因素方面,寒冷季节是影响小青龙汤证的发病因素之一。(3)小青龙汤的常见临床主症是咳嗽、痰质稀、喘、纳呆、胸满、恶寒、发热、痰鸣音、涕清、浮肿、头痛、畏寒,临证以舌质淡、白苔、腻苔、滑苔常见,脉象以弦脉、脉滑、脉细、脉沉、脉紧多见。(4)药物配伍上,临床其常配伍止咳平喘药、补益药、利水药等使用。杏仁的使用频率较多,当患者体质较弱,可代替麻黄行发表之力,杏仁还可宣肺止咳平喘;当水饮较为严重者,可加减配伍茯苓、白术、车前子、猪苓等健脾利水药;当咳嗽咳痰重,可配伍莱菔子、白芥子、厚朴、紫菀、款冬花等行气宽胸、化痰止咳之品;当日久不愈、内热渐生时,可加减使用石膏、赤芍、蝉蜕等清热药;当津亏液少血弱之人,可酌情配伍、黄芪、大枣等补益之品。(5)小青龙汤的病机可归纳为外感风寒、内有水饮,是一组内外合邪,外寒内饮证候。

米淑琦[2](2021)在《针罐联合辅助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脑卒中后遗症期遗留吞咽障碍或肢体障碍导致长期卧床的患者是肺炎的高发人群,具有基础情况差、病原菌复杂、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的特点。西医常规治疗手段以抗感染治疗为主,化痰、氧疗等对症处理为辅,在控制感染、排痰不畅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受到关注。既往不少针灸临床及实验研究发现,针刺、拔罐分别用于肺炎的治疗中,具有抗炎、改善肺炎相关临床症状、体征的作用,能够缩短病程,改善预后。本次研究在于探究针罐结合辅助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患者的优势所在。研究目的1.基于现代文献数据挖掘,探究针灸疗法治疗脑卒中相关肺炎的选穴规律,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提供选穴依据。2.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方法,评价拔罐辅助治疗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拔罐在肺炎治疗的作用优势及特点,为拔罐疗法辅助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提供参考。3.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对针罐联合西药与单纯西药治疗进行对比,观察针罐结合辅助治疗方案在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治疗作用,包括对患者肺炎相关临床症状体征(尤其在排痰方面)、血液炎性指标、预后等,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患者提供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案。研究方法1.针灸疗法治疗脑卒中相关肺炎的选穴规律分析计算机检索CNKI、CBM、万方、维普4个中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2月,纳入针灸疗法治疗脑卒中相关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临床疗效观察、队列研究。采用Excel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采用SPSS 26.0和SPSS Modeler 18.0进行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分析针灸疗法在脑卒中相关肺炎的选穴规律。2.拔罐辅助治疗肺炎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检索 CNKI、CBM、万方、维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 和 Cochrane Libaray,检索时间自建库起至2021年2月,纳入相关拔罐辅助治疗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价拔罐在肺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病程及有效率方面的作用。3.针罐辅助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依据随机数字表,将61例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患者分至试验组、对照组。3.1治疗方案3.1.1对照组根据2019年《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制定西医治疗方案:积极治疗原发病;先使用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待细菌培养、药敏结果回示后改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并积极施以化痰、吸氧、退热等对症治疗。治疗7天是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3.1.2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增加针刺和拔罐治疗。针刺:主穴为肺俞、大椎、尺泽、合谷、足三里。实证加中脘;虚证加气海。发热加鱼际,腹胀便秘加天枢,咳痰不畅加天突。操作:患者取侧卧位,针刺肺俞、大椎,肺俞行平补平泻法30秒,大椎行提插泻法15秒,均不留针;而后取仰卧位,针刺合谷、尺泽、足三里,诸穴得气后,施平补平泻手法30秒,留针15-20分钟。拔罐:选穴为大椎、风门、肺俞以及依据胸部听诊啰音较多部位局部选穴。操作:患者取侧卧位,充分暴露背部,先在上背部和听诊啰音较多部位施予闪罐,而后在上述选穴施予留罐5分钟,力度使得罐内皮肤隆起约1-2mm,不宜过度吸拔。每日行针刺、拔罐治疗各1次,治疗7天是1个疗程,共1个疗程。3.2观察指标和评价时点3.2.1主要观察指标和评价时点排痰积分:痰液性质和排痰量。评价时点:每日监测,于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结束后进行比较。3.2.2次要观察指标和评价时点包括血WBC、NE%、CRP,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中医证候量表评分、患者第14天、第28天死亡率。评价时点:实验室指标、CPIS、中医证候量表评分于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结束后评价。死亡率于治疗结束后第14天、第28天随访记录评价。研究结果1.文献研究一1.1纳入文献情况共检索出4276篇文献,查重后剩2740篇文献,最终纳入44篇文献,共提取处穴位处方51组,涉及腧穴82个,总频次340次。1.2结果分析针灸治疗脑卒中相关肺炎选穴以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阴肺经居多;取穴以四肢、背腰部为主;五输穴、交会穴、背俞穴、络穴较为常用;根据关联规则分析核心穴对:曲池-足三里-合谷。根据聚类分析可分为三大类:足三里、曲池、合谷、太冲、丰隆;列缺、中府、风池;脾俞、肾俞、肺俞、大椎。2.文献研究二2.1纳入文献情况按照检索策略共检索到714篇文献,最终纳入13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发表时间为2007-2020年,均为中文随机对照试验。干预措施均为单纯拔罐加西药治疗与西药对照。9项研究对象为儿童,余4项研究对象为成年人,又以中老年人居多。2.2结果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有效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RR=1.19,95%CI(1.14,1.24),P<0.00001];试验组较对照组能缩短患者退热、咳嗽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长,[MD=-0.46 天,95%CI(-0.68,-0.24),P=0.0005;MD=-1.86 天,95%CI(-2.05,-1.67),P<0.00001;MD=-1.00 天,95%CI(-1.13,-0.87),P<0.00001]。定性分析结果显示,较对照组而言,试验组能缩短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改善肺部体征。3.临床研究3.1排痰积分在排痰积分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排痰积分经治疗明显低于治疗前(试验组P<0.01,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两组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组间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第3天与治疗前、治疗第7天与治疗前、治疗第7天与治疗第3天的差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痰液性质积分,组内比较:两组经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试验组P<0.01,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在治疗第3天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第7天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与治疗前的差值各自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排痰量积分,组内比较:试验组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第7天低于治疗第3天(P<0.01);对照组中,治疗第7天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个评价时点的两两差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2血液炎性指标WBC在组内比较:试验组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治疗第3天较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第7天分别与治疗前、治疗第3天相比均有差异(P<0.05)。组间比较:两组经治疗后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第3天较治疗前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NE%在组内比较:试验组在治疗第7天、治疗第3天NE%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第7天低于第3天(P<0.01);对照组在治疗第7天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两组经治疗后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两组治疗各时点两两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在组内比较:试验组治疗第7天、治疗第3天较治疗前,治疗第7天较第3天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第7天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在治疗第3天比较无差异(P>0.05),在治疗第7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与治疗前的差值分别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3 CPIS组内比较:两组经治疗后CPIS评分显着降低(试验组P<0.01,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第3天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第7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评价时点的两两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4中医证候量表评分组内比较:两组经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组间比较:两组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与治疗前的差值分别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3.5第14天及第28天死亡率两组患者在第14天、第28天死亡率经卡方检验,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论1.针灸治疗脑卒中相关肺炎的选穴规律结果提示:针灸治疗本病重视近部选穴,循经远取;阳经使用居多;强调特定穴使用;核心穴对是“曲池-合谷-足三里”。2.拔罐辅助治疗肺炎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提示:拔罐疗法辅助治疗肺炎能缩短患者退热时间、咳嗽和肺部啰音等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长,提高临床有效率,且无不良反应的发生。3.临床研究结果提示:针罐结合辅助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较单纯西医治疗能够改善肺炎相关临床症状、体征,尤其在改善痰液性质、减少痰量有明显优势;能够降低血CRP水平,减轻炎症反应。

田昕[3](2020)在《辨证取穴穴位贴敷治疗哮喘慢性持续期肺脾气虚证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辨证取穴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肺脾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本次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为依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符合标准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肺脾气虚证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试验组60例。对照组进行安慰剂穴位对照点贴敷,试验组进行辨证取穴穴位贴敷,依据主证选取定喘、肺俞、膈俞作为主穴,依据辨证选取脾俞、丰隆作为配穴。两组于2017年、2018年三伏的第一天开始贴敷,每伏1次,一共6次,每次贴2-4小时。治疗结束后随访52周,期间共随访4次。以哮喘急性发作次数、中医证候积分、ACT评分、肺功能(FEV1%、PEF、PEF平均每日昼夜变异率)作为观察指标,收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指标数据,并应用SPSS2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本研究最终纳入111例患者,对照组55例,试验组56例,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程、控制水平分级基线数据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应用辨证取穴穴位贴敷,在改善中医证候上优于安慰剂穴位对照点贴敷,总有效率为9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应用辨证取穴穴位贴敷,在降低哮喘急性发作次数上优于安慰剂穴位对照点贴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应用辨证取穴穴位贴敷,在提高ACT评分上优于安慰剂穴位对照点贴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应用辨证取穴穴位贴敷,在改善肺功能指标(FEV1%、PEF、PEF平均每日昼夜变异率)上优于安慰剂穴位对照点贴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取穴穴位贴敷可以改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肺脾气虚证中医证候、降低急性发作次数、改善哮喘控制情况、改善肺功能水平,证明辨证取穴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肺脾气虚证临床疗效明确。

辛秀丽[4](2020)在《胡氏定喘汤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风寒束肺证)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胡氏定喘汤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风寒束肺证)临床疗效及对患儿外周血中炎症指标的影响,为小儿喘支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临床思路。方法:选取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儿科门诊的急性喘支患儿80例,随机分为40例治疗组和40例对照组。治疗方案为对照组患儿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抗炎平喘等药物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胡氏定喘汤治疗。通过7天的临床观察,评估其临床治疗效果。对照症候量表观察表评价患儿临床症状,记录治疗前后主要中医症候体征积分,比较两者的临床疗效;并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比值、CRP水平变化,并进行比较。得到的实验数据,使用统计软件SPSS22.0进行结果统计并分析。结果:1、主要中医症候积分分析:治疗前两组患儿主要症状、体征(喘息、咳嗽、喉间痰鸣、肺部喘鸣音或哮鸣音)中医症候积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主要中医症候积分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胡氏定喘汤在缓解患儿主要症状、体征(喘息、咳嗽、喉间痰鸣、肺部喘鸣音或哮鸣音)方面疗效可观,并优于对照组。2、相关实验室指标分析:治疗前两组患儿淋巴细胞比值、CRP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淋巴细胞比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CRP两组比较差异则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经治疗后治疗组淋巴细胞比值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而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CRP比较则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3、临床疗效分析:80例急性喘支患儿,其中治疗组40例,25例治愈,13例好转,有效率95.00%;对照组40例,18例治愈,13例好转,有效率77.50%,两组的疗效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胡氏定喘汤治疗小儿喘支的临床效果显着优于对照组。4、再发率及不良反应分析:对两组痊愈患儿进行随访3个月,治疗组痊愈25例中,3例再发喘息性疾病,再发率12.00%;对照组痊愈18例中,14例再发喘息性疾病,再发率77.78%,治疗组的再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两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1、胡氏定喘汤治疗小儿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风寒束肺证)临床疗效明显。2、胡氏定喘汤在缓解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主要症候喘息、咳嗽、喉间痰鸣、肺部喘鸣音或哮鸣音方面疗效可观。3、胡氏定喘汤治疗小儿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可以明显减少患儿喘息性疾病的发生。

普红云[5](2020)在《督脉灸对阳虚质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肺功能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和研究督脉灸对阳虚质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临床疗效,以及对相关检查指标的影响,进而探讨督脉灸对阳虚质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影响机制,为阳虚质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防复和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选取70例阳虚质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患者,排除4例,剔除6例,60例纳入本研究,分2组,每组30例,采用随机分组、同期对照试验的方法,对照组予一般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一般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督脉灸,每周2次治疗,每两周为一个疗程,共进行3个疗程,分别观察每组患者治疗前后总有效率、中医体质转化分、肺功能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相关指标。结果:1.入选的70例患者,4例患者因出现过敏反应进行排除,6例患者依从性差,无法判断疗效给予剔除,最后纳入本研究的患者数为60例,每组各30例,共分2组。入选的两组患者治疗前在病程、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以及中医证候积分、中医体质转化分、肺功能相关检查等指标方面,经相关统计学分析后(P>0.05),无统计学意义。2.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总有效率比较,对照组为70.00%,治疗组为90.6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对照组为63.77%,治疗组为90.3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的比较,对照组为53.12%,治疗组为89.7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中医体质转化分的比较,对照组55.10%,治疗组92.3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前后对照组与治疗组在肺功能(FEV1与FEV1预测值、FEV1/FVC)对比,治疗后FEV1与FEV1预测值、FEV1/FVC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7.治疗前后对照组与试验组CRP、NEU#对比,治疗后CRP、NEU#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督脉灸对阳虚质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温肺益气、改善阳虚体质,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对控制病情、防止复发有较好的疗效。为阳虚质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防复和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法。且该疗法不但具有易于操作,经济实用,无毒副作用的优点,而且对于阳虚质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孟硕[6](2020)在《伏九天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现代文献研究及中医综合疗法初探》文中指出目的:通过文献研究归纳分析伏九天治疗成人呼吸系统疾病的现代文献,总结伏九天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优势病种、应用方法及临床疗效,为临床研究优化伏九天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提供文献支持;通过临床研究观察伏九天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文献研究以1999-2019年伏九天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现代文献为研究对象,计算机检索1999-2019年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QVIP)、万方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用Excel建立数据库,统计分析疾病名称、各疾病总有效率平均值、总有效率分布区间、临床应用方法、不同治疗方法总有效率平均值、治疗时间选择、不同治疗时间总有效率平均值。临床观察COPD稳定期(肺脾气虚证)患者88例,应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4例。对照组:空白对照;试验组:应用穴位贴敷联合保金益肺膏口服与呼吸吐纳法。疗程:76天±4天。记录治疗前、随访1年患者急性加重次数,治疗前、治疗后、随访1年患者肺功能、中医证候积分、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CAT)评分、临床疗效。应用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文献研究(1)伏九天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病名统计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频次31,支气管哮喘频次28,过敏性鼻炎频次17,慢性支气管炎频次11,其他疾病频次共6。(2)总有效率分布区间统计结果:总有效率≥90%频次57;80%≤总有效率<90%频次30;其他区间频次共6。(3)各疾病总有效率平均值统计结果:全部呼吸系统疾病总有效率平均值90.0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总有效率平均值90.60%;支气管哮喘总有效率平均值89.82%;过敏性鼻炎总有效率平均值88.70%;慢性支气管炎总有效率平均值89.56%。(注:总有效率平均值=该疾病总有效率之和/该病种频次)(4)伏九天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法统计:穴位贴敷联合西医常规治疗频次33,单独应用穴位贴敷频次22,穴位贴敷联合中药口服频次11,其他治疗方法频次共17。(5)各治疗方法总有效率平均值统计结果:总有效率平均值最高的治疗方法为穴位贴敷联合肺康复治疗,总有效率平均值97.09%。(6)伏九天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单项中医治疗措施统计结果:穴位贴敷频次88,中药口服频次20,针灸频次9,穴位注射频次5,其他中医治疗措施频次共5。(7)穴位贴敷联用的中医治疗措施频次统计结果:穴位贴敷联合中药口服频次19,穴位贴敷联合针灸频次6,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注射频次5,联合其他中医治疗措施频次共3。(8)伏九天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时间选择统计结果:伏九天当天频次33,伏九期内其他时间(如每3天一次、每7天一次等)频次32,伏九期内每10天一次频次15,合并伏九期外时间(于伏九天提前或错后治疗)频次13。(9)不同治疗时间总有效率平均值统计结果:合并伏九期外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平均值92%,伏九期内每10天一次治疗总有效率平均值90.39%,伏九天当天治疗总有效率平均值89.66%,伏九期内其他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平均值88.45%。(注:总有效率平均值=该时间段治疗的总有效率之和/该时间段治疗的频次)2.临床观察(1)急性发作次数:(1)组内比较:试验组随访1年与治疗前相比急性发作次数显着减少(P<0.05);对照组随访1年与治疗前相比急性发作次数显着增加(P<0.05)。(2)组间比较:随访1年试验组急性发作次数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2)肺功能:(1)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随访1年与治疗前相比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较治疗前均无显着改善(P>0.05)。(2)组间比较:治疗后、随访1年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FVC、FEV1、FEV1%Pred无明显差异(P>0.05)。(3)中医证候积分:(1)组内比较:试验组治疗后、随访1年与治疗前相比咳嗽、咯痰、喘息、乏力积分均显着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咳嗽、咯痰、喘息、气短积分无显着变化(P>0.05),乏力积分显着增加(P<0.05),随访1年与治疗前相比喘息、气短、乏力积分显着增加(P<0.05)。(2)组间比较:治疗后、随访1年试验组咳嗽、咯痰、喘息、乏力积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4)中医证候总积分(1)组内比较:试验组治疗后、随访1年与治疗前相比中医证候总积分显着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随访1年与治疗前相比中医证候总积分无显着变化(P>0.05)。(2)组间比较: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中医证候总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1年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中医证候总积分有显着差异(P<0.05)。(5)CAT评分(1)组内比较:试验组治疗后、随访1年与治疗前相比CAT评分显着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随访1年与治疗前相比CAT显着增加(P>0.05)。(2)组间比较:治疗后、随访1年试验组CAT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6)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文献研究(1)伏九天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疗效确切,所治疾病中以COPD应用最多,且疗效优于全部呼吸系统疾病的平均疗效,提示COPD为伏九天治疗呼系统疾病的优势病种。(2)伏九天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中穴位贴敷联合肺康复的疗效最佳。治疗方法可同时包含多种中医治疗措施,并且疗效确切,最常应用的中医治疗措施为穴位贴敷,穴位贴敷常与中药口服联合应用,且疗效优于单独应用穴位贴敷。(3)伏九天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在伏九天基础上适当延长治疗时间治疗效果更好。2.临床观察(1)伏九天中医综合疗法能够减少COPD稳定期(肺脾气虚证)患者急性发作次数、延缓患者肺功能进展、改善中医临床症状及CAT评分,提高生活质量。(2)伏九天中医综合疗法将穴位贴敷、膏方、呼吸吐纳法的优势相结合,具有操作简单、服药方便、依从性好等特点,并通过延长伏九天的治疗时间来巩固疗效,提高治疗效果。

王鹤[7](2019)在《穴位贴敷联合针刺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针对现代文献中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选穴用药处方进行归纳、整理、总结,同时结合专家意见确定优选方案,最后以此方案验证针刺联合穴位贴敷和单纯针刺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普适性、有效性和安全性,从而为临床提供一种高效的中医外治疗法,为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现代文献为检索对象,对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进行检索,建立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选穴、用药数据库,统计选穴和用药出现频次,穴位的归经、特定穴属性、所属部位,药物性、味、归经,并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软件(V2.5),分析穴位处方中穴位之间的配伍关系,药物处方中药物之间的处方规律。同时结合专家意见,分析后制定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选穴、用药优选方案。最后基于以上规律拟定出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优选处方,应用此优选处方进行临床试验观察,将来自吉林省中医院973针灸门诊、针灸科门诊和肺病疗区的7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和穴位贴敷配合针刺治疗组,每组36例,观察临床疗效,通过安全性评分评估安全性,治疗结束1个月后随访一次。结果: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现代文献共48篇,现代文献中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选穴处方共48条,涉及穴位29个,出现频次在前3位的腧穴为肺俞45次、定喘20次、大椎19次;穴位主要集中于足太阳膀胱经,达141次;腧穴多属背俞穴,频次为97次;腧穴主要集中于背腰部,频次为165次;较高频率的腧穴组合有“肺俞,定喘”、“肺俞,大椎”、“肺俞,肾俞”、“肺俞,膏肓”等。用药处方共48条,涉及中药58种,出现频次最多的前4味依次为芥子44次、细辛40次、甘遂34次、延胡索14次;药性频次主要集中于温性170次;药味频次主要集中于辛味184次;与肺、心、肾关系密切,出现频次依次为178、101、97次;配伍关联较高的药物组合为:“芥子,细辛”、“芥子,甘遂”、“细辛,甘遂”、“芥子,细辛,甘遂”、“延胡索,芥子”。两组疗效有效率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贴敷安全性进行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选穴主要是肺俞、定喘、大椎;用药主要是芥子、细辛、甘遂、延胡索。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咳嗽、咯痰、喘息等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现针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仍缺乏特效的药物及方法,而穴位贴敷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陈甜[8](2019)在《“俞募配穴”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持续期小儿哮喘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旨在观察“俞募配穴”穴位贴敷对于慢性持续期哮喘患儿的治疗效果,为小儿哮喘的穴位贴敷治疗提供新的组穴思路。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90例患儿,随机分为俞募组、常规组、西药组,每组各30例。俞募组予以俞募配穴法,主穴:肺俞、中府、脾俞、章门、肾俞、京门。常规组予以常规取穴法,主穴:肺俞、定喘、膏肓、肾俞、太渊、太溪,以上两组均根据患儿的中医证型给予相应的配穴,每次贴敷3-5h,1次/2日。西药组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每次5mg,每日1次,睡前服用。三组疗程均为1个月,治疗后随访2个月,观察比较三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体征积分、PEF、FEV1值的变化情况以及随访时哮喘发作次数等指标。结果:(1)临床疗效比较:俞募组28例中,临床控制总例数5例,显效11例,好转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2.14%;西药组27例中,临床控制总例数8例,显效10例,好转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8.89%;常规组29例中,临床控制总例数2例,显效4例,好转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2.41%。统计分析显示,俞募组与西药组疗效相当,差异无显着性(P>0.05),两组疗效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2)三组患儿在主要症状、体征方面都得到显着改善,其中俞募组与西药组之间差异无显着性(P>0.05),且均优于常规组(P<0.05)。(3)三种疗法均能有效提高PEF、FEV1值,其中俞募组与西药组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俞募组与西药组两组之间差异无显着性(P>0.05)。(4)在2个月的随访结果中,俞募组哮喘发作次数低于西药组与常规组(P<0.05),常规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1.“俞募配穴”穴位贴敷对于慢性持续期小儿哮喘在改善症状、体征及肺功能方面与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疗效相当,且均优于常规选穴穴位贴敷法。2.“俞募配穴”穴位贴敷在控制哮喘发作次数方面其远期疗效优于口服孟鲁司特纳咀嚼片及常规选穴法,值得临床推广。

唐晓燕[9](2018)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对支气管哮喘发作缓解药物使用及肺功能MVV影响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功能MVV及使用支气管哮喘缓解药物的变化情况,初步探讨该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为今后进一步完善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中央随机的方法,将招募的11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5例,对照组55例。药物贴膏(1号方和2号方)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制备。在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夏季三伏天初、中、末伏的前3天(一般在第1天)进行贴敷(如果中伏为20天,间隔10天可加贴1次)。2015年所有患者在对照组穴位(肺俞对照点、心俞对照点、膈俞对照点)上贴敷2号方。2016年和2017年试验组患者在试验组穴位(心俞、肺俞、膈俞)上贴敷1号方,对照组患者在对照组穴位(肺俞对照点、心俞对照点、膈俞对照点)上贴敷2号方。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MVV及使用支气管哮喘缓解药物的患者例数的变化情况。结果:1.肺功能(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1)组内比较:试验组2016年与2015年、2017年与2015年相比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2016年与2015年相比,具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2017年与2015年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2)组间比较:两组患者2015年、2016年、2017年相比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试验组疗效有优于对照组的趋势。2.缓解药物:与贴敷第1年(2015-2016年)相比,贴敷第2年(2016-2017年)试验组使用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茶碱类药物、吸入β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复合制剂以及抗炎症介质药物的患者例数均显着少于对照组(P<0.01或P<0.05),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能够有效减少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缓解药物的使用,并且从肺功能MVV的变化情况显示试验组疗效有优于对照组的趋势,提示其作用可能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有关。

葛继菲[10](2018)在《膏肓穴的古代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古代文献中涉及膏肓穴应用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膏肓穴古代临床应用规律。方法:以“膏肓”为检索词,对《中华医典》(第五版)中所载中医古籍进行检索,根据检索出的膏肓穴治疗病症及刺灸法的相关条文,查阅正规出版书籍,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膏肓穴单穴治疗病症28种,高频次病症7种;配伍治疗病症38种,高频次病症7种。配伍腧穴共95个,最常与足三里、肺俞、肾俞配伍应用。灸法为主要治疗方式。结论:膏肓穴的应用在古代文献中记载丰富,治疗疾病广泛。本研究系统的总结了膏肓穴古代临床应用状况,以期为现代临床应用膏肓穴提供参考。

二、穴位贴敷治疗气管炎、支气管哮喘120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穴位贴敷治疗气管炎、支气管哮喘120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关联规则分析小青龙汤的方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小青龙汤的方证理论研究
        1.1 方证相应的来源与发展
        1.2 方证相应现代研究
        1.2.1 方证相应理论研究
        1.2.2 方证相应的动物实验研究
        1.2.3 方证相应的临床研究
    2.小青龙汤源流
    3.小青龙汤相关条文分析
    4.小青龙汤方药分析
        4.1 麻黄
        4.2 桂枝
        4.3 干姜
        4.4 细辛
        4.5 五味子
        4.6 芍药
        4.7 半夏
        4.8 甘草
    5.古代医家对小青龙汤的论述
    6.小青龙汤衍生方的比较与分析
        6.1 小青龙加石膏汤
        6.2 射干麻黄汤
        6.3 大青龙汤
        6.4 厚朴麻黄汤
    7.小青龙汤方证关系的研究
第二部分 小青龙汤的现代临床运用及药理作用
    1.小青龙汤的现代临床运用
        1.1 呼吸系统疾病
        1.1.1 咳嗽
        1.1.2 支气管炎
        1.1.3 肺炎
        1.1.4 哮喘
        1.1.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1.6 胸腔积液
        1.1.7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1.2.循环系统疾病
        1.2.1 慢性心力衰竭
        1.2.2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1.3 消化系统疾病
        1.3.1 乙型肝炎
        1.3.2 肠易激综合征
        1.4 神经系统疾病
        1.4.1 癫痫
        1.5 风湿性疾病
        1.5.1 系统性红斑狼疮
        1.6 五官科疾病
        1.6.1 中耳炎
        1.6.2 鼻炎
        1.6.3 鼻后滴漏综合征
        1.6.4 过敏性结膜炎
        1.7 皮肤科疾病
        1.7.1 荨麻疹
    2.小青龙汤的现代药理作用
        2.1 止咳、化痰作用
        2.2 平喘作用
        2.3 抗炎作用
        2.4 解热作用
        2.5 抑菌作用
        2.6 抗过敏作用
        2.7 调节免疫
        2.8 其他
第三部分 基于现代医案探讨小青龙汤的方证规律
    1.研究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研究技术路线
        1.3 医案采集标准
        1.3.1 纳入标准
        1.3.2 排除标准
        1.4 操作方法
        1.5 数据整理规范
        1.5.1 病名的规范
        1.5.2 症状体征规范
        1.5.3 药物规范和计量换算
        1.6 数据挖掘方法
        1.7 频次频率统计
        1.8 关联规则及Apriori算法
        1.9 黄金分割法
        1.10 挖掘工具
    2.研究结果
        2.1 中医病名
        2.2 西医病名
        2.3 患者性别统计
        2.4 发病时间
        2.5 症状体征数据分析
        2.6 药物分析
        2.7 关联规则数据分析结果
        2.8 药物与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
        2.9 小青龙汤医案关联药对功效分析
        2.10 症状与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3.讨论
        3.1 关于中西医病名的讨论
        3.2 关于性别差异的讨论
        3.3 关于发病季节的讨论
        3.4 关于主要症状体征的讨论
        3.5 关于症状关联规则的讨论
        3.6 关于加减药物、药物与药物关联规则的讨论
        3.7 关于症状与药物关联规则的讨论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小青龙汤的临床应用研究概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2)针罐联合辅助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研究进展
        1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认识
        2 流行病学研究
        3 病因及发病机制
        4 临床表现特点
        5 诊断方法
        6 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综合防治
        7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学对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研究进展
        1 病名延袭
        2 中医学对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认识
        3 治疗方法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文献研究一 针灸治疗脑卒中相关肺炎的选穴规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研究二 拔罐辅助西药治疗肺炎的系统评价和Met分析
        1 研究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中止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类型设计
        2.2 样本量估算
        2.3 分组方法
        2.4 伦理审查
        2.5 治疗方案
        2.6 观察指标
    3 质量控制
        3.1 严格筛选受试者
        3.2 规范针刺、拔罐干预过程
        3.3 依从性保证
        3.4 盲法衡量和判断结果
    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5 研究结果
        5.1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5.2 观察指标基线比较
        5.3 临床疗效比较
        5.4 安全性评价
    6 讨论
        6.1 选题依据
        6.2 研究方案分析
        6.3 观察指标的选择依据
        6.4 结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辨证取穴穴位贴敷治疗哮喘慢性持续期肺脾气虚证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4)胡氏定喘汤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风寒束肺证)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现代医学对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认识方面的研究进展
        1.1.1 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发病机制
        1.1.2 现代医学对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
    1.2 祖国医学对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认识方面的研究进展
        1.2.1 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病因病机
        1.2.2 祖国医学对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2.1 西医诊断标准
        2.2.2 中医诊断标准
    2.3 病例选择
        2.3.1 纳入标准
        2.3.2 排除标准
        2.3.3 脱落标准
    2.4 研究方法
        2.4.1 分组方法
        2.4.2 治疗方案
        2.4.3 疗效观察指标
        2.4.4 疗效评定标准
        2.4.5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统计结果
    3.1 基线水平分析
        3.1.1 两组患儿性别分布情况比较
        3.1.2 两组患儿年龄分布情况比较
        3.1.3 两组患儿病程分布情况比较
    3.2 两组治疗前后的各指标情况
        3.2.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喘息症候评分比较
        3.2.2 两组治疗前后咳嗽症候评分的比较
        3.2.3 两组治疗前后喉间痰鸣症候评分的比较
        3.2.4 两组治疗前后肺部喘鸣音或哮鸣音评分的比较
        3.2.5 两组治疗前后淋巴细胞比值水平比较
        3.2.6 两组治疗前后CRP水平比较
        3.2.7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3.3 两组再发率比较
    3.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第四章 讨论
    4.1 研究结果分析
        4.1.1 患儿一般情况分析
        4.1.2 主要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分析
        4.1.3 实验室指标结果比较分析
        4.1.4 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4.1.5 再发率及不良反应分析
    4.2 立题依据
    4.3 方药组成及配伍分析
    4.4 方剂中各味中药作用分析
    4.5 不足和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5)督脉灸对阳虚质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肺功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临床研究
    1.一般资料
    2.研究方案
研究结果
    1.一般资料分析
    2.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中医体质转化分、肺功能检查(FEV1与FEV1预侧值、FEV1/FVC)、C反应蛋白(CRP)、中心粒细胞绝对值(NEU#)分析
    3.治疗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中医症侯疗效、中医症状积分、中医体质转化分、肺功能检查(FEV1、FEV1预测值、FEV1/FVC)、C反应蛋白(CRP)、中心粒细胞绝对值(NEU#)、治疗后病情复发情况(疗程结束3月后随访)分析
    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分析
讨论
    1.慢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讨论
    2.中医对阳虚质的认识
    3.督脉灸的分析讨论
    4.疗效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中医传统外治法对阳虚质慢性支气管炎肺功能相关指标影响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6)伏九天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现代文献研究及中医综合疗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伏九天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现代文献研究
    资料与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第二部分 伏九天中医综合疗法治疗COPD稳定期(肺脾气虚证)临床观察
    材料与方法
    试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表及附件
综述 COPD 稳定期(肺脾气虚证)应用伏九穴位贴敷疗法浅析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7)穴位贴敷联合针刺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1 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作用机理
    2 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现代临床应用
    3 小结
第一章 选穴用药规律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数据分析
第二章 临床观察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案
    3 研究结果统计分析
讨论
    1 慢性支气管炎病因探析
    2 穴位贴敷疗法探析
    3 选穴释义
    4 用药释义
    5 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6 存在不足与前景展望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8)“俞募配穴”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持续期小儿哮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临床研究
    1.1 研究对象
        1.1.1 病例来源
        1.1.2 一般资料
    1.2 病例选择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西医分期标准
        1.2.3 病情严重度分级标准
        1.2.4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1.2.5 病例纳入标准
        1.2.6 病例排除标准
        1.2.7 剔除、脱落标准
    1.3 研究方法
        1.3.1 临床病例分组方法
        1.3.2 治疗方法
        1.3.3 观察指标
        1.3.4 疗效判定
        1.3.5 安全性评估
        1.3.6 统计方法
    1.4 研究结果与统计分析
        1.4.1 三组患儿临床疗效的比较
        1.4.2 三组患儿主要症状、体征积分的比较
        1.4.3 三组患儿治疗前后PEF、FEV1的比较
        1.4.4 三组患儿治疗前后及随访发作次数比较
    1.5 病例脱落情况
    1.6 不良反应观察
2 文献研究
    2.1 现代医学对哮喘的认识
        2.1.1 定义及流行病学特点
        2.1.2 哮喘的西医病因病机
        2.1.3 哮喘的西医治疗
    2.2 祖国医学对哮喘的认识
        2.2.1 中医病因
        2.2.2 中医病机
        2.2.3 中医治疗
    2.3 穴位贴敷
        2.3.1 穴位贴敷的机制硏究
        2.3.2 穴位敷贴防治小儿哮喘的临床研究
3 讨论分析部分
    3.1 “俞募配穴法”穴位贴敷治疗哮喘的依据
    3.2 贴敷穴位分析
    3.3 贴敷方药组成及选药依据
    3.4 孟鲁司特钠的选择
    3.5 研究结果分析
        3.5.1 临床疗效分析
        3.5.2 哮喘的主要症状及体征积分改善情况
        3.5.3 肺功能PEF、FEV1值变化情况分析
        3.5.4 哮喘发作次数比较
        3.5.5 临床安全性的调查
4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对支气管哮喘发作缓解药物使用及肺功能MVV影响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二)病例选择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病例分组
        (二)治疗措施
        (三)观察指标
        (四)统计方法
        (五)伦理审查
    三、研究结果
        (一)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 MVV 实测值比较
        (二)两组患者治疗后缓解药物使用情况比较
    四、安全性评价
讨论
    一、中医对哮喘的认识
        (一)中医对哮喘病名的认识
        (二)中医对哮喘病因病机的认识
        (三)中医对哮喘的治疗
    二、现代医学对哮喘的认识
        (一)支气管哮喘流行病学调查
        (二)支气管哮喘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三)支气管哮喘治疗
    三、选穴依据
    四、结果探讨
        (一)结果分析
        (二)机制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10)膏肓穴的古代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目的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的检索
        (二)文献条文的纳入
        (三)条文的分类
        (四)穴位、病症名的规范化
        (五)建立数据库
        (六)频次统计
        (七)结果分析
结果与分析
    一、膏肓穴单穴治疗病症
        (一)膏肓穴单穴治疗中医内科病症
        (二)膏肓穴单穴治疗中医妇科病症
        (三)膏肓穴单穴治疗中医眼科病症
        (四)膏肓穴单穴治疗中医外科病症
        (五)膏肓穴单穴治疗高频次病症
    二、膏肓穴配伍治疗病症
        (一)膏肓穴配伍治疗中医内科病症
        (二)膏肓穴配伍治疗中医妇科病症
        (三)膏肓穴配伍治疗中医儿科病症
        (四)膏肓穴配伍治疗高频次病症
        (五)膏肓穴配伍腧穴总结
    三、膏肓穴刺灸法
讨论
    一、膏肓穴
    二、膏肓穴治疗病症
        (一)膏肓穴治疗中医内科病症
        (二)膏肓穴治疗其他科别病症
    三、膏肓灸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膏肓穴现代临床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四、穴位贴敷治疗气管炎、支气管哮喘120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关联规则分析小青龙汤的方证研究[D]. 龚李萍.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2]针罐联合辅助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D]. 米淑琦.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辨证取穴穴位贴敷治疗哮喘慢性持续期肺脾气虚证临床观察[D]. 田昕.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胡氏定喘汤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风寒束肺证)疗效观察[D]. 辛秀丽.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5]督脉灸对阳虚质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肺功能影响的研究[D]. 普红云.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伏九天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现代文献研究及中医综合疗法初探[D]. 孟硕.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穴位贴敷联合针刺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研究[D]. 王鹤.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2)
  • [8]“俞募配穴”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持续期小儿哮喘的临床研究[D]. 陈甜.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对支气管哮喘发作缓解药物使用及肺功能MVV影响的临床观察[D]. 唐晓燕.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10]膏肓穴的古代应用研究[D]. 葛继菲.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穴位贴敷治疗气管炎支气管哮喘120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