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校背陇瑶留守儿童教育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的探讨论文_王清文

关于我校背陇瑶留守儿童教育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的探讨论文_王清文

广西凌云县泗城镇后龙村天街小学 533199

摘 要:本文从学校、家庭、民族、政府与社会各方面分析了背陇瑶族地区留守儿童在教育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家“十三五”义务教育规划精神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地理环境 背陇瑶族 留守儿童

一、地理环境导致的教育问题的分析

我校全称为凌云县泗城镇后龙村天街小学,地处石漠化的大石山区,全村300多户,人口2000多人,98%都是背陇瑶;在全国属于1000万人口以下的少数民族。村民主要耕种玉米,可以说是石头缝中种玉米,收入非常低。是全国著名的贫困村,贫困率在百分之七十三以上。

我校又是本村偏僻的一个山村教学点,有学生60多名,教师三名,学生来源于七个自然屯,有冷洞屯、弄金屯、弄设屯、陇树屯、小洞屯、长洞屯、凉水寨共七个自然屯,学生最远的是长洞屯的凉水寨,走路要两个半小时才到学校,每个屯都存在着留守儿童的学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村自然条件恶劣,村里的很多青壮年都外出打工,把小孩留给老人带,或者托亲戚照看。据调查,我校学生有50%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致使当地儿童监护人推迟孩子入学年龄或拒绝送孩子上学。

二、背陇瑶族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学校角度分析

1.学校课程设备不完善。

家庭不完整导致留守儿童成长中的困惑和烦恼得不到经常纾解,由于学校教学观念陈旧,专业师资缺乏等原因,学校更注重知识教育,缺乏心理相关课程,儿童心理方面教育和辅导的缺憾,不利于儿童人格的健全发展。

2.学校基础设施薄弱。

教学楼、校舍、运动器材、实验室、图书室、计算机等教学必备资源严重短缺,学生未能受到像城镇孩子那样的教育,存在着教育教学的差距。

三、背陇瑶族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家庭角度分析

1.隔代监护。

由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代其父母抚养,我校属老、少、边山穷地区,背陇瑶人口中大部分文盲较多,都没有辅导留守儿童学习的能力;加之,老人要么太过溺爱,要么太过严厉,教养方式不科学、不妥当。

2.单亲监护。

父母一方外出另一方在家照顾孩子。背陇瑶家庭一般在家照顾孩子的是母亲,母亲受自身知识局限,不能有效辅导孩子功课。加之,母亲作为上有老下有小的中间人,家庭事务繁重,缺乏精力、时间和耐心管教孩子,孩子没有父亲的陪伴和指导不利于留守儿童的个性成长。例如:我校的留守儿童韦华强、韦华顺、罗大超、韦光明等等这几个孩子学习、行为都由于父母不在家,难以严格管教,疏于教养,比较自卑,性格较孤僻,不守课堂纪律与教学秩序,在课堂上经常捣乱,不认真完成作业。

四、背陇瑶族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民族角度分析

1.民族文化出现断层危机。

外出务工者接受新事物、新思想,部分年轻人开始不重视本民族文化甚至出现文盲的现象,我村校周围的自然屯,大部分都只有孤寡老人在家,留守在村寨的儿童成了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主体,出现了民族文化断尾的现象。

2.语言交流障碍。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以隔代监护为主的监护背景下,我校的留守儿童长期与老人相处,在上学前都只会本地方言,对普通话比较生疏,到校学习后半个学期都听不懂普通话,老师讲什么也不理解,影响了学习效果和进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五、解决我校背陇瑶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措施

1.关爱——爱的“底线”。

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正是凭着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热爱,才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信赖,在阳光下留守儿童露出了灿烂的笑脸。我校的一些留守儿童,如韦华顺,他父亲与母亲离异,他父母离家去广东打工,家里有三个弟妹由他照顾,所以学习成绩不好,有时连米都没有下锅。我就把这件事上报到镇政府,在镇政府和挂职的村第一书记的帮助下,帮他办理了农村低保,每月领到700元,在生活上度过了难关。我就是用这样的浓浓之爱洒向留守儿童的,让他能享受阳光雨露,以慈母般的爱去点燃他们的心灵火花。

2.真爱——爱的“灵魂”。

“真爱”就是真诚地爱所有的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因为他们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尊重和关爱。我校有一名留守儿童,名叫韦华强,父亲过世后,母亲改嫁到都安去,留下他一个人住在一间破烂的篱笆围成的铁皮屋里,下大雨就大漏,下小雨就小漏;是个典型的孤儿,性格又有点古怪,人讲不得,学习又差,一周来校两、三天,厌学、怕学、逃学,学习成绩从未及格过。我通过和他促膝谈心,不厌其烦地给他讲道理。并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会同镇政府、村委会一起亲自跑了好几个单位,终于帮助他办理了孤儿助学金,每个月民政部门补助600元,一直到18岁。通过自己的真诚所爱,使留守学生充分相信和理解老师,从而实现关爱学生、帮扶学生的目地。

3.“以爱换爱、以情育学”的方法教育学生。

我主动地去接近我校的几名留守儿童,下课后经常走到他们中间去,和他们一起谈学习,谈生活,谈理想,做游戏,打球等,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后,再进行家访,学生对我有所信任了。他们有的心里话跟我说,有想法和我谈。我平时还注意留心观察我班留守儿童的思想变化,与他们推心置腹,交知心朋友,热心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指出他们的坏习气及其危害,要求他们认真改正,鼓励他们努力学习。

4.建立留守儿童的档案,定期召开座谈会。

(1)学校建立留守儿童的档案,加强监管,为了有效地帮助背陇瑶族地区的留守儿童,要对留守儿童进行档案登记,在开学初就要摸底,看看哪些学生的家长在哪里打工,家庭情况、住址、联系号码等都要弄清楚,以便和家长沟通联系,共同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定期进行走访,留守儿童档案体系的建立,大大方便学校和政府对留守儿童进行合理有效的监管,尽量避免或减少留守儿童可能出现的问题。

(2)定期召开座谈会、交流会,让留守儿童有适当的宣泄空间,给心理有问题的留守儿童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在这个交流的平台上,学生尽情谈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对父母的思念、怨恨都可以在同龄人之间引起共鸣,并互相讨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总之,我用真情换来了留守儿童的爱戴与信任,经过几个学期的耐心辅导和教育,大部分留守儿童都改变了自己原有的自私、冷酷、不富同情心,唯我独尊的习惯,端正了他们的学习态度,激发了他们积极向上的心理,使他们成为了一个爱学习、尊敬教师、团结同学的进步学生。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网络综合,2016年,12月,27日。

[2]李安安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豆丁网,2017年,7月,18日。

[3]左文敏 左文顺 新时期少数民族地区青年教师职业能力有效提升之途径与方法[J].素质教育,2016年,12月,总第224期。

[4]孙晓梅 小学教学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研究[J].创新教育·好家长,2014年,5月,第5期。

论文作者:王清文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8月总第24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8

标签:;  ;  ;  ;  ;  ;  ;  ;  

关于我校背陇瑶留守儿童教育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的探讨论文_王清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