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综合性医院竞争力评价与开发研究

大型综合性医院竞争力评价与开发研究

李爱东[1]2000年在《大型综合性医院竞争力评价与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研究了大型综合性医院竞争力的现状及发展,提出医院竞争力是由显在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两部分构成,其实质是以优质、高效、低耗的综合服务实力为人民健康服务,稳定地超过对手,吸引更多的医疗消费者,占领更大的医疗市场能力。选择的评价指标符合现行医院会计和财务制度,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体现了系统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对大连市八家大型综合性医院竞争力评价,分析了医院的竞争优势和劣势,深入探讨了开发医院竞争力道路,提出要以医院创新为核心的指导思想,通过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制度创新和造就职业院长队伍来提高医院竞争力,为大型综合性医院冲破传统观念束缚,转变管理模式,适应医疗制度改革提供借鉴。

赵巍[2]2004年在《大型综合性医院竞争力评价和培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前,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片面强调了卫生事业的福利性,医院主要依赖国家财政补贴,使得医疗服务产品的再生产出现了“梗阻”,带来了以“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为特征的医疗供需关系紧张和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现象。改革后,各行各业发展变迁都充分体现市场机制的巨大作用,医疗事业只有引入竞争机制才能健康的向前发展。对医院竞争力的研究不仅能为医院提供新的战略发展方向和多元化经营的新思维,而且能使医院扬长避短迎接入世的挑战成为可能。本文通过对竞争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提出医院竞争力是医院长期形成的,蕴涵于医院内质中的,支撑医院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竞争优势,并使医院在竞争环境中能够长时间取得主动的能力。基于资源观的竞争优势理论构建评价体系。医院竞争力由资源与能力两部分组成:资源包括有形资源(人力资源、物资资源)和无形资源(技术资源);能力包括直接能力(医疗能力)和间接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技术创新能力)。选择的评价指标符合现行医院会计和财务制度,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体现了系统性和可操作性。通过专家咨询法对指标进行筛选,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建立模糊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重庆市三家大型综合性医院(展开病床700以上,集科研,教学和医疗为一体的医院为大型综合性医院)进行实证研究,检验了模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分析各医院的竞争优势和劣势,深入探讨了培养医院竞争力方法和策略,提出了要以医院创新为核心的指导思想,通过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提高医院品牌、医院文化建设和造就职业院长队伍来提高医院竞争力,为大型综合性医院冲破传统观念束缚、转变管理模式、适应医疗制度改革提供借鉴。

薛宇, 王长青[3]2008年在《医院科教水平与医院综合竞争力相关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实例探讨医院的科教水平与综合竞争力的相关关系,探索两者之者的定量影响关系,从而为医院实施"科教兴院"及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医院增强综合竞争力提供客观依据和建议。

王光磊[4]2015年在《大型综合性医院对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孕产妇保健远程干预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寻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孕产妇保健中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少数民族孕产妇健康保健的需求,构建具有少数民族偏远地区针对性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对孕产妇保健远程干预模式。[方法]以数据回顾性分析、现场访谈、实地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少数民族地区现阶段文化、经济、卫生工作基本情况和孕产妇保健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该地区孕产妇保健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为建立远程医学干预模式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从信息化的角度,建立孕产妇保健远程干预的模式,并研究模式的运行办法、支撑条件,试图解决孕产妇保健中的问题。。[结果]通过对西藏林芝地区四个县中月龄<36个月儿童的227名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孕期建册情况不容乐观,产前检查率和孕早期初检率较低,孕产妇保健质量与其文化素质、家庭经济状况呈正相关关系,尤其与妇女的文化程度呈最强相关,而与家庭人口总数、孩子总数呈负相关关系。结合访谈结果,发现环境因素是孕产妇保健水平的制约因素,投入不足是孕产妇保健能力低下的重要因素,文化水平差异是制约孕产妇保健普及的根本因素,技术力量薄弱是制约孕产妇保健水平提高的阻力。可以利用远程干预破解地域瓶颈,利用远程医疗提高技术能力,利用远程教育提高文化水平,利用远程监测提高监护能力。建立了孕产妇远程健康管理干预、孕产妇远程诊疗干预、孕产妇家庭远程监护干预三种孕产妇远程干预模式。并分析了孕产妇保健的关键措施,医院帮带的信息化趋势,模式适宜干预地区、模式适宜干预项目、模式适宜干预对象,模式的有效性和经济性等。[讨论]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孕产妇保健不仅是医学问题,还涉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大型综合性医院的远程干预也不仅是技术上的干预,更是一种需要积极和密切配合的帮带模式。在远程干预实施的过程中,是否能结合当地特点展开干预,是孕产妇保健远程干预成功的关键。有必要提高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孕产妇对这些技术的可及性,建立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孕产妇保健远程干预模式。

顾翠峰[5]2010年在《中医医院科研课题管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科研工作已成为医院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医院科研实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其在医疗市场的竞争力。医院科研水平的高低主要通过科研课题研究中的论文、著作和成果等具体形式来体现,因此,加强对科研课题研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营造出良好的科研氛围,带动广大医护人员的科研热情,对有效提高医院的科研水平、增强医院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医院健康及快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院科研地位的提高,对医院的科研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直以来,医院科研课题的运作与管理大多被人们按照项目管理的方式来进行,即从课题前期立项申报、中期在研管理和后期成果管理的角度进行管理。这种传统的科研课题管理方式逐渐暴露出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中医及其中医科研与现代科技研究及医学研究等存在巨大差异。作为中医科研的主要研究机构之一,中医医院是一类特殊的医院,与现代综合性西医医院及其管理有所差异。因此,中医医院的科研课题管理存在着一般医院共有的问题以外,还存在着中医医院所特有的弊端。目的本研究以上海曙光医院为例,从科研课题组织框架等入手,调查和分析中医医院科研课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因素,借鉴和比较西医医院的方法和经验,提出有效可行的建议,为建立更为规范的中医医院科研课题管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应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为:1、文献回顾。收集与中医医院科研课题管理有关的统计数据及文献资料,了解目前中医医院科研课题管理的现状。2、问卷调查。采取完全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曙光医院承担过科研课题的负责人75名,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对科研课题立项、过程管理、结题管理以及管理理念、方式的看法等。3、关键知情人访谈。采访上海市4家三级甲等综合性西医医院(瑞金医院、仁济医院、第九人民医院、长征医院)、5家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曙光医院、龙华医院、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院)的科研管理人员,了解在科研课题申报、立项、课题过程管理及成果管理等方面的情况。结果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及案例研究证实目前中医医院科研课题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管理模式缺乏中医特色;重申报、轻过程;过分追求论文、专利,忽略研究成果的临床实际应用;过于注重“管理”,服务意识淡薄;科研管理人员缺少管理知识等。中西医理论体系存在着巨大差异,中医科研与西医科研也有区别,因此对应中医医院的科研课题管理与西医院的科研课题管理在理论上推断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但是由于目前中医医院科研课题管理缺乏中医特色导致中西医医院科研课题管理模式雷同。因此,当前影响中医医院科研课题管理的因素有科研课题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管理理念陈旧、管理方式被动单一、管理职能局限于日常工作,无法体现中医特色。本文建议可以通过完善中医医院科研体制机制,完善各类科研课题管理制度;稳定中医医院科研管理队伍,加强培训;扩大中医医院科研管理职能,突出中医特色;改变科研课题管理方式,应用先进管理理论指导科研课题管理;创新科研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推进中医转化医学等完善中医医院科研课题管理模式。结论当前中医医院科研课题管理模式缺乏中医特色等存在诸多问题且存在科研管理体制不健全等影响因素,本研究通过科学系统的研究总结分析,针对这些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建议,为建立更为完善、规范的中医医院科研课题管理模式提供依据和借鉴。

陆婷婷[6]2018年在《大型综合医院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是新技术、新发明实现科技创造经济价值的核心部分。大型综合医院的科学研究是医院持续发展的动力,注重大型综合医院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对于促进医疗和科研工作的发展有着十分长远的重要影响。目的:样本医院为省内规模最大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甲医院,本研究拟通过对样本医院科技成果现状的整合分析和科技人员成果转化认知态度的调查、访谈,分析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存在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大型综合医院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方法:利用文献分析法,查阅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文献,了解学习科技成果转化相关内涵,运用Excel软件将医院2011—2015年间科技成果按照完成人的性别、职称、年龄、科室、学历等进行统计学描述。以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为工具,分析医院科技成果转化现状的问题所在,以形成具体改善措施。结果:通过医院科研成果分析发现医院科技成果价值不高,表现为SCI论文影响因子偏低、发明专利占比逐年下降、获奖成果级别不高,以市厅级奖项为主,少有国家级奖项;通过问卷结果分析发现医院成果转化能力不足,原因主要包括科研人员自身的转化意识薄弱、医院的激励与评价机制不完善、医院成果转化的支持不足以及社会中科技中介服务体系能力欠缺等方面。结论:医院科技成果价值不高和转化不足的问题一方面应通过医院建立面向市场的科研系统、积极组建高水平的科研人才队伍、加强成果转化引导和完善评价激励机制的方式进行弥补改善,另一方面应通过社会持续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和营造良好的成果转化环境的方式加以支持促进。

陶蓉[7]2007年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加入WTO以后很多国外医疗卫生机构、跨国医药企事业单位、公司、人才服务机构、大型民营医院以及其他与健康相关产业纷纷以各种形式进入我国医疗市场,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竞争的压力和冲击。一方面将使国内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另一方面在人才管理和开发上,新理念、新体制、新机制与传统人才管理将产生激烈碰撞,综上,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进行深刻的变革甚至进行某些管理理念与模式的再造,才能适应人才竞争与人才国际化的形势。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的有效结合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趋势。因此,如何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改善大型综合性医院陈旧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最终充分发挥医院人力资源整体效能将成为医院管理者必须深入思考并加以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分析讨论建立大型综合性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方式和方法。首先对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描述,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发展历史以及在医院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研究,并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医院特点提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要求。再以大型综合性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六医院)为例,对医院的背景、现况及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梳理、完善了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业务流程;并根据系统总体设计原则对系统的功能结构进行设计,对系统的实施以及解决方案提出建议。简而言之,本论文在分析医院实际案例的基础上,对市六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了完善,并结合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研究与开发的前沿技术和实施理念,提出了一套医院实施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适宜模式以及解决途径,希望本论文的研究能对医疗系统特别是大型综合性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谷如婷[8]2017年在《基于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的住院患者满意指数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以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为基础,构建我国住院患者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住院患者满意度量表;采用住院患者满意度量表对住院患者进行调查,构建我国住院患者满意度指数模型,并对指数模型进行评价。方法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为理论基础,结合我国医疗行业具体情况,形成专家函询问卷。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对护理管理和临床护理领域的15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函询,最终确立住院患者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住院患者满意度量表。运用结构方程方法构建住院患者满意度指数模型,采用住院患者满意度量表对560例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17.0和AMOS22.0软件对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模型评价。结果1.两轮专家函询问卷回复率分别为100%和93.33%,两轮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7和0.91,第二轮专家函询各个条目的变异系数介于0.05~0.23之间。最终确定的住院患者满意度指标体系包括医院形象、疾病压力、约束条件、患者期望、感知质量、感知价值、患者满意度、患者忠诚和患者抱怨9个一级指标、32个二级指标和39个三级指标。2.构建了基于ACSI模型的我国住院患者满意度指数模型。模型包括医院形象、疾病压力、约束条件、患者期望、感知质量、感知价值、患者满意度、患者抱怨和患者忠诚9个潜变量和24个观测变量。3.住院患者满意度量表的总体Cronbach'sα系数为0.857,九个维度的信度范围为0.733~0.876。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89,各条目的CVI为0.86~0.95。因子分子结果显示9个维度的因子共解释总变异率为75.377%,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4.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医院形象、疾病压力、约束条件、患者期望、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对患者满意度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37、﹣0.46、﹣0.39、﹣0.58、0.64、0.54,患者满意度对患者忠诚和患者抱怨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42和﹣0.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模型拟合效果:卡方自由度比值为2.247,渐进残差均方根为0.042,GFI、AGFI、NFI、IFI、TLI及CFI的值均大于0.9,表明模型拟合较好,可以接受。结论1.本研究构建的住院患者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为住院患者满意度评价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2.形成的住院患者满意度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为医院评价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工具。3.构建的住院患者满意度指数模型中所有回归系数均具有统计显著性,通过显著性检验,模型拟合较好,可为国内住院患者满意度指数模型的类似研究提供参考。

王敏[9]2007年在《我国医疗服务多元化供给体系研究》文中认为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社会各界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讨论愈演愈烈。医疗服务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关系到人的基本生存权利和身心健康,具有外部性和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等特点。在卫生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采用何种制度安排能够使居民在需要时可以方便及时地获得医疗卫生服务,并能满足不同个体多方面的需求,是医疗服务供给体系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居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收入水平也出现了较大差距,导致不同社会阶层的出现,相对应的医疗服务需求在不断增加的同时也出现多样化。尽管这些年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明显的发展,医院的条件、设备、服务水平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多样化的供给模式仍未真正形成。并且在利益驱动机制下,服务供给模式向中高档快速发展,导致了在医疗费用不断增加的同时,单一的公立医院占主导的供给模式无法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酿成了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热点问题。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找出自己的研究的出发点。接着从理论上对实行医疗服务多元化供给加以论证,并重点分析了非营利医疗机构占主导原因。通过对需求和供给现状的分析发现:我国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呈现总量不断膨胀和层次的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现存的供给体系仍是公立医疗机构占主导的单一供给模式。这种单一供给模式不仅无法与需求相呼应,而且占主导地位的公立医院又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产生种种扭曲的市场行为,最终使得医疗服务业效率低下,公平性和可及性都很难保证。在对一个市场化改革的案例评析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立意所在:建立一个政府、市场、第三方组织共同参与的多元化供给模式,在从理论上界定了各供给主体的供给范围和职能定位基础上从三个方面说明了这种供给体系的建立是可行的。最后给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政策建议。

陈晓阳[10]2003年在《现代医院管理创新的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现代医院管理创新为研究对象,以国家医疗卫生市场改革为参照系,结合我国医院管理的现状,综合运用管理创新学、经济学、医院管理学、临床医学、行为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探讨了现代医院管理创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构建了现代医院管理创新理论的基本框架,论证了现代医院管理创新的形成与发展。重点研究了现代医院管理创新的三大环节:医院管理制度创新;医院管理经营创新;医院管理技术创新,并提出了新的概念、对策与方法。全文共分六大部分: (1)阐述了现代医院管理创新理论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理论依据,介绍和评价了国内外医院管理创新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医院管理创新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2)论述了现代医院管理创新的基本理论,追溯了现代医院管理创新的发展史,指出了现代医院管理的特殊性,界定了现代医院管理创新的涵义和五大特征,提出并设计了现代医院管理创新的原则、方法及模型。 (3)对现代医院管理创新的形成动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形成动因的四维分析模型,阐述了现代医院管理创新动因理论,揭示了医院管理创新的内在动因和外在动因,分析了现代医院管理创新形成的环境,探讨了医疗卫生市场需求与医院管理创新,医疗卫生市场结构与医院管理创新的相互关系,论述了现代医院管理创新的研究领域和发展趋势。 (4)探讨了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创新的对策,界定了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创新的内涵,分析了现代医院制度的现状与问题,论述了加入世贸组织对医院管理制度创新的要求,提出了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创新的核心和基础是医院产权制度的转变,研究了医院管理组织结构创新,设计了医院管理流程重组与再造,描绘了工作流程图和过程重建图,并建立了概率模型,通过二个案例分析提出了优化方案。阐述了现代医院管理人力资本制度创新,对岗位制度创新,激励机制创新,约束机制创新构思了新的方法。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5)提出了经营创新的战略模式,明确了现代医院管理经营模式的创新思路,①具体阐述了医疗服务经营创新思路,设计了医患关系生命周期表,建立了医院服务价值链经营模型。②具体阐述了医院品牌经营创新思路,提出了医院品牌构建的三个层次及医院品牌经营的对策,设计了医院品牌经营的评估体系。③具体阐述了医院质量经营创新思路,运用案例分析设计了控制图在医院质量经营中的应用,采用秩和比分析法建立了医院质量评价体系。 (5)制定了实施现代医院管理技术创新的发展策略,论述了医院管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经营创新三者的相互关系,分析了实施医院管理技术创新的要素和演进轨迹,设计了现代医院管理技术创新的模型,提出了医院管理技术创新的三阶段理念,建立了医院管理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

参考文献:

[1]. 大型综合性医院竞争力评价与开发研究[D]. 李爱东. 大连理工大学. 2000

[2]. 大型综合性医院竞争力评价和培育研究[D]. 赵巍. 重庆大学. 2004

[3]. 医院科教水平与医院综合竞争力相关关系研究[J]. 薛宇, 王长青. 中国医院管理. 2008

[4]. 大型综合性医院对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孕产妇保健远程干预模式研究[D]. 王光磊.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5

[5]. 中医医院科研课题管理模式研究[D]. 顾翠峰. 复旦大学. 2010

[6]. 大型综合医院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与对策研究[D]. 陆婷婷. 南京医科大学. 2018

[7].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D]. 陶蓉. 上海交通大学. 2007

[8]. 基于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的住院患者满意指数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D]. 谷如婷. 青岛大学. 2017

[9]. 我国医疗服务多元化供给体系研究[D]. 王敏. 华南师范大学. 2007

[10]. 现代医院管理创新的理论研究[D]. 陈晓阳. 武汉理工大学. 2003

标签:;  ;  ;  ;  

大型综合性医院竞争力评价与开发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