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五指石旅游区的个性与发展策略*_景点论文

论五指石旅游区的个性及开发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旅游区论文,性及论文,策略论文,论五指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本文运用旅游地理学、旅游市场学基本原理,分析了五指石旅游区的个性特征,结合其区位和经济条件,论述了将来的开发策略,认为应以建设好山寨门为突破口进行旅游区的整体形象建设,注意各景区重点及其与其它设施的配套规划,迅速解决交通与缺水问题,集约开发系列旅游产品以增强旅游总体效益。

关键词 五指石 丹霞地貌旅游 个性 开发策略

五指石旅游区地处广东省平远县北部的差干镇。其北、西两面为粤闽、粤赣省界。旅游区属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性湿润气候。这里冬暖夏凉,四季分明,年均温20.6℃,最热月(7月)均温28.3℃,最冷月(1月)均温9.8℃,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630mm,降水期集中于5~9月。这种环境基本特征有利于发展3省边界旅游并具备较长的旅游季节。

从构造体系看,五指石是武夷山伸入粤东的余脉,其地质构造属发育于白垩纪中晚期的湖泊碎屑相沉积岩层,岩性以褐色、棕红色砂砾岩和粉砂岩为主,次为砂页岩、页岩。五指石核心区(约2.5km[2,]),实为红层盆地的中心,红层基本为水平层理。由于垂直节理发育,在强烈的流水侵蚀和重力崩塌作用下形成了石壁陡立、裂隙发育、岩深洞幽、雄浑而俊秀的典型丹霞地貌。五指石旅游区个性突出,将使其成为一个极富开发潜力的新兴游游区。

1 五指石旅游风景地貌的特征

1.1 山势雄挥而隽秀

狭义的五指石旅游区(即核心区)主要由形似人的五指的宝鼎石(拇指)、天竺石(食指)、罗汉石(中指,460m)、降龙石(无名指)和冠盖石(末指)组成。五指石与地面相对高度在250m以上,因此站在旅游区入口或石林寺平台,一石连接一石,崖壁陡直,煞是雄伟。由于植被覆盖良好,常绿的灌丛、草被苍翠丛绿又使人视觉舒畅,使石体显出俊俏而内秀。广义的五指石旅游区,面积约9.6km[2,],包括核心区以东的洋坑凹—万安寨一线,含大、小饭箩石、酒翁石等,也包括核心区以西的官亭凹—天子岌系列景点。构成这些山体的岩性亦为以砂砾岩为主的沉积岩,但岩性较坚硬。这里保存一定的原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在万安寨顶(420m)、佛指石(400m)眺望,五指石雄浑隽秀的印象更为深刻。

1.2 夹(穿)缝幽远而众多

五指石主缝有19条,其中冠盖石2条,青龙石2条,天竺石9条,罗汉石4条,宝鼎石2条。其走向为两组,一为北东—南西向,一为北西—南东向。这反映了本区的垂直节理是以此两类为主,宽窄、长短不一的夹缝是在原始的节理上扩大发育而成的。其长度一般为20~30m,部分在40m以上;缝宽一般为0.5~1.5m,显得幽静而绵长,有的窄得只有人肚皮贴着洞壁方能进入,当地人戏称为“磨肚缝”;有的则构成奇妙的“一线天”景观。同时,由于缝多,进入五石之中便如同进入了迷宫世界,是人们探幽、集体游娱的绝好去处。

1.3 景致朦胧变幻而富有立体感

山区的天气多雾,尤其秋后季节,加之五指石独立岩体密集,而其外围山丘众多而参差不齐。因此,远眺五指石及其外围山体,景致往往显得朦胧而变化不定,立体感极强。规模不一和远近距离不同的山体部分重叠,在渐渐消逝的雾霭背景中形成重影,眺望仿若仙境,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贻。这种景致以清晨在官亭凹及其上部海拔375m的山腰为最佳观赏地。从不同角度观赏,重影又多有变化,情趣无穷。

1.4 自然风光奇妙而险要

五指石旅游区是丹霞地貌旅游中景点丰富、层次突出的景区,尤其以景观的奇妙和险要为特色。首先,五指石素以“四奇”著称。这是指其奇石、奇藤(木)、奇缝和奇洞。奇石指在垂直节理基础上风化而崩塌形成的悬崖陡壁、落石或缝上石(风动石)等天然石型。除五指石本身外,外围的许多山体轮廓都募似某物,加之民间传说故名,如大小饭箩石、酒翁石、拖尾石、鹿石等。有的落石状如顽童,有的则形似笔架,其较陡的反斜坡面往往是石刻的好地方。五指石的藤奇,不仅表现在藤特长而粗壮(一般长10~20m,胸围0.5m),而且形态奇妙,有的显半弧形,状如秋千;有的沿崖壁直通崖顶;有的则蜿延如蟒攀附于古木,攀援藤蔓可达树顶或岩顶,其乐无穷。古藤在许多风口、沟谷均有分布,但以宝鼎夹缝及其附近多条夹缝汇合处为突出。冠盖藤直径近30cm,攀附于高50m的峭壁,被誉为“广东第一藤”。五指石奇木以古老的枫树为主,它们一般胸围2m,高20m以上。其中最大的一棵胸径达3.8m,3人方可合抱,估计有上千年的生长历史。五指石的夹缝以核心区集中,因幽深、曲折、狭小而奇。五指石的奇洞一般发育于水平层理的较上下为软弱的岩层上。有的位于石脚,有的伸入峭壁,其大小多为口宽10m以上,洞深10~20m。就成因看,是流水侵蚀基础上受重力崩塌或风化剥落受流水掏蚀形成。突出的大奇洞有彤肖岩、天竺奇洞、淡静居等。

其次,五指石风光险要。这主要表现在山地直立,登高不易,须侧身缓行、胆大心细才能达峰。而登上险峰,周围景色尽收眼底,令人由衷惊叹对面的崖陡、脚下的谷深,大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惊险美。目前,因已设铁护栏杆,青云路—罗汉峰的登峰已是有惊无险了。但万安寨的登高观五指全貌的安全设施、佛指石登高探览“小西海”风光之途亟待建设。“五指帅华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五指石游区的险要特色。

1.5 景点地域组合较佳且妙

从地貌构景与人文景观地域分布看,五指石游区的景点地域组合条件较好。一方面,五指石游区自然景象要素协调较好。如核心区,石缝、奇藤、古木、泉水、青梅园、劲松园等构成了密集而多样的组合,便于集中游览;五指石外围景区,西部以探险、登高览胜为主,东北部以库坝等山水观光为主,可发展分散旅游,延长逗留时间,使游客由近至远,由低而高饱览五指石全貌。这种疏密有致、各具特色自然景点的分布是五指石旅游区的突出个性。另一方面,核心区旅游区除密集的自然胜景外,人文旅游胜迹的郁闭度亦高。景区内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互补性亦好。如具有300多年历史的重新修复的石林寺;有传说中唐隆武帝建立的隆武殿遗迹、颇具传奇色彩的混元塔遗址;宝鼎西侧古石碑;罗汉石下的古战墙;罗汉石—天竺石之间的仙人床、衣柜石等等。归纳起来,五指石核心区有八景,即:剑门、石林寺、聪明泉、混元塔、一线天(主指青龙石—天竺石之间最长、最直的石缝)、仙人床、隆武殿、青云路。外围有六景:鹿石上的淡静居、万安寨顶远眺、佛指石下“小西海”官亭凹赏重影、天子岌下的蝴蝶谷、肥猪仔的攀登。

2 景区划分和景点布局

2.1 景区划分

根据上述对五指石旅游资源的分析评价,确定其规划开发的基本立意是以开发雄、险、奇、特为主题,将其建成以山水林观赏为核心,丹霞景观、宗教、历史古迹旅游相结合的综合旅游区。为此,确定旅游风景区9.6km[2,],作为中远期开发重点,而将旅游资源密集的核心区(2.5km[2,])作为近期开发的重点。据此,确定开发的总体构架是将其建成为“一中心,多景点,六大功能区”。即将核心区建成为五指石旅游综合开发区,并以此作为整个旅游区开发的中心,同时通过多景点的建设,尤其是拳头景点的恢复,将整个旅游区划分为6大不同功能的景区:五指石旅游综合开发区、西海石林观光区、山寨风光区、芽子寨登山探险狩猎区、云转石风光旅游区和太平顶生态农业观赏区(图1)。

2.2 景点布局

2.2.1 五指石综合旅游开发区 从现山寨门至五指石主峰,方圆2.5km[2,]区域,开发以“五指”石山丹霞景观和“四奇”为基础,配合石林寺和历史古迹、传说,发展集游览、朝拜、娱乐、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区。为此,本区的旅游规划一方面要大力整顿现有景点,特别是受破坏较大的古迹,如隆武殿、混元塔、仙人床、古战墙等;以冠盖藤、罗汉奇枫为重点保护性地开发“四奇”。另一方面,迅速建立旅游服务设施系统,主要包括宾馆、饮食购物中心、客家风情娱乐中心、停车场等(图2)。

2.2.2 山寨风光区 以万安寨中心,囊括周围许多象形并颇具传奇色彩的山体在内的旅游区,开发面积约1.5km[2,]。现有的景源主要是登万安寨和鹿石的山寨观光、初叶岩的石身人面像的观赏、小鹿石北坡岩洞群及古文化旅游。近期规划以万安寨登山道、小鹿石北坡洞穴的游道建设为主,设立万安寨观景亭。远期规划,通过洋坑凹筑坝蓄水,形成山水辉映风光,发展水面游览。

图1 五指石旅游区景区规划简图

2.2.3 西海石林观赏区 以佛指石为中心,方圆约2km[2,]的西北部旅游区,其景源特色是登佛指石进行石山集中观赏、重影观赏。目前本区进入性差,因此,修整登山道,平整与上、下层石沟通的小径,进而逐步修整该区与东、南游区联系的卵石道,于八斗里修一小停车场,官亭凹附近山坡建设重影观赏亭。

2.2.4 芽子寨登山探险狩猎区 以芽子寨、蝴蝶谷为主体,发展以登山、探险和狩猎为主要内容的西部旅游区,占地1.1k。规划近期开辟从官亭凹谷地向西至芽子寨、新寨以及从蝴蝶谷向新寨的登山探险路径。远期于面宽坡缓的芽子寨西南和仙人箭脚处开辟两处人工围养的狩猎区,发展娱乐旅游。

2.2.5 云转石风光游览区 为最北的边境旅游区,面积约1.5km[2,],本区山清水绿,是自然山水与人类改造利用自然的库坝等工程观赏相结合的景区,有特殊的开发意义。近期通过拓宽沟通差干镇的公路,可向北开发至峰上水库和沿引水渠坝的游览项目;同时,通过差干—武平的公路前段扩建,沟通与综合旅游区的联系,以启动其开发。远期规划通过五指石抽水渠分流水源至洋坑凹,发展水上旅游。

图2 五指石旅游综合开发区景点规划图

2.2.6 太平顶观光农业区 处紧邻综合区的正南的太平顶山区,规划面积0.8km[2,]。根据区位、地形优势和现有基础,确定以崇性堂村为依托,兴建为梯田耕作的“三高”农业区,发展果蔬、盆栽、花卉等生产。通过集约经营、科学管理,将其建成为整个旅游区的副食供应基地和观光农业旅游区。

3 五指石旅游区开发策略

无容置疑,目前的五指石旅游区大规模开发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第一,景区区位条件较差。五指石处于粤东的三省边际,区域人口稀少,多山交通不畅,进入205国道虽只1小时车程,但其路面多在山麓,曲度大而宽度小,一般仅4~5m,这严重地削弱了游区的可进入性。第二,区域经济落后,景区建设严重滞后。由于本区经济属于梅州山区中贫困点,加之区位偏僻,目前客流量不大,年均仅有10万人次。故无论是本地还是外来投资对其景区进行的建设都显得十分缓慢、滞后。尽管游区本身已进行规划,但作为五指石景区入口的差干镇,其镇域建设远远跟不上旅游业发展的需要,阻碍了景区的迅速开发。

尽管如此,在旅游业愈来愈作为主要的第三产业的今天,五指石旅游区开发还是指日可待。只要遵循搞好规划,采取分期开发、滚动前进的原则,其发展是大有可为的。纵观其旅游个性及现实区位、经济条件,笔者提出以下开发策略:

3.1 搞好旅游区的整体形象建设

鉴于目前景区内,尤其是游客密集的核心区枯枝烂叶乱石影响游客行走而又有不洁感,首先要对景区进行一次大的清扫,之后应在游客主要逗留处,设置果壳箱,加强卫生管理;更重要的是要搞好山寨门的建设,将其与旅游区管理处、停车场结合在一起,以防景区内因人、车过多而产生的超环境容量的水土污染,也有利于行人登游的安全;再次,配合景点的建设与规划,务必将差干镇建成为安全卫生镇,继而逐步规划使之成为一个以商业旅游功能为主的市镇。排除乱放木材人为阻塞交通,顺畅游道也是当务之急。通过严肃管理木材停放,加强对群众的旅游意识以及长远利益意识的教育。

3.2 正确处理核心区的先导开发与辅助区的扩大开发的关系

五指石旅游核心区作为开发先导,优势很明显。不仅在于其景点密集、基础设施较好,已具备三省边际的较高知名度,也具有一定的海外知名度。然而,核心区的周边,经过规划前期的资源普查,一定程度上分散的景点也不少。如除上述外,西部还有初页岩的石身人面像、五指石电站、峰上水库、竹岭电站、湍溪石曲河岸十里竹林等优美多姿的山水风光,东部的诸景点景致恬静迷人,使人有豁然开阔、又见洞天的美感。其次,周边辅助区的扩大开发之所以必须与核心区的先导开发匹配进行,还在于,通过它们可增大景区层次与景点数量,提高景点丰度,延长游客游览时间、相应地扩大旅游购物、食宿的消费量,从而取得较快的经济效益,大大弥补狭小的核心区游览的不足。在处理先导开发与扩大开发的关系时,必须注意各景区特色,明确游览重点;为避免有限资金过于分散,时下辅助区中的西部“小西海”石林观赏区、东部的库坝游览区宜优先开发;还应注意,旧景点的改善与新景点的继次开发要与旅游配套设施等的布局相协调。

3.3 解决旅游交通问题与缺水问题

落后的山区腹地交通极大地削弱了景点的通达性。为此,首先要考虑直接打通较近的206国道和通过福建武平接通205国道。这样扩展向东南沟通京九铁路、广梅汕铁路,向东沟通梅坎铁路,将大大提高其区位环境。道路的拓宽与截直可采用政府管理下的招商、收取过路费或倡议捐款等办法从速进行,最好一次到位。其次,要考虑游区内道路的建设,车道、人行道、登山道等要合理布局,有利于游客的集散和尽可能便于管理。无论游区内外的车道,至少应保证双车辆安全行驶,一般在6m以上。五指石游区的缺水问题也很明显,随旅客的增多,这一问题将越来越突出。建议在抽取峰上水库(印地河)的水源的同时,建筑洋坑凹大坝,进一步增强丹霞地貌旅游的动态与情趣。用其水还可作今后饮用水源;同时发挥水库的灌溉、旅游、防洪等综合效益。

3.4 开发系列特色的旅游产品,增强旅游竞争能力

目前,来五指石的游客主要是观光的散客,娱乐、购物消费很少。其主要原因是缺少相应的环境与产品,尤其是旅游商品的质量差、产量低,远远满足不了游客的需求。笔者认为,丰富多样的珍奇土特产品中已具备商品化开发的主要有嫩狗肉、酒娘、四季茶、黄板、竹制品等。要组织集约生产,规范供应市场,注重包装与装璜,以发展购物旅游,增加旅游业总体收入。其次,兰花、百日晒等观赏性花卉,根雕盆景、中成草药都可形成系列经营开发。为竞争市场,还必须发挥宣传广告效应,在对外宣传五指石游区的同时宣传其有特色的旅游产品。

通过落实合理的开发策略,有理由相信,随着'96中国度假休闲游的揭幕和'97中国旅游年的不断迫近,五指石旅游区定能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将潜在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迅速建成为丹霞山水观赏、宗教文化教育、体验客家民俗、自然地理科学考察旅游的综合旅游区。

*本文写作得到吴郁文教授指导和规划组有关同志的协助,谨此致谢。

来稿时间:1996年1月。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VE-FINGER CRAGS TOURISM AREA

Jiang Jinbo

(Department of Geography,Jiaying University,Meizhou 514015)Key Words:The Five-Finger Crags;Danxia landform;Tourism

Abstract

The Five-Finger Crags tourism area lies in Chagan Town,in the north of Pingyuan County of Guangdong Province.It is atypical Danxialandform scenic spot with distinctive localstyle,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a)pricipitous finger-shapedhills,b)big and deep rifts in the rocks,c)hazy and changeableviews,and d)marvelous and beautiful natural landscape.Thetourism area can be divided into six scenic spots:Five-FingerCrags tourism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spot,Xihai stone-forest viewing spot,Yazizai mountain-climbing,exploring andhunting spot,fortified mountain village scenic spot,Yunzhuanshi scenic-touring spot;and Taipingding ecoagriculture viewing spot.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rea,some measuresare suggested:1)making a good image design for the tourismarea as a whole.2)Dealing correctly with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exploitation of the central part and that of other parts in the area.3)Solving the problems of tourism traffic andwater supply.4)Developing a series of tourism products tomeet the demands of thetourism market.

标签:;  ;  ;  

论五指石旅游区的个性与发展策略*_景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