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素三肽的定量测定及其体外生物学活性检测模型的建立

囊素三肽的定量测定及其体外生物学活性检测模型的建立

姜秀丽[1]2000年在《囊素三肽的定量测定及其体外生物学活性检测模型的建立》文中提出机体的免疫系统分为细胞免疫(T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B细胞免疫)两大部分。法氏囊是禽类特有的中枢免疫器官,是B淋巴细胞发育分化和成熟的场所。囊素(bursin,BS)是从法氏囊中分离出来的第一个化学结构明确的生物活性因子,它具有诱导B淋巴细胞分化,促进抗体产生,维持和促使法氏囊的正常发育及抵抗免疫抑制因子的免疫抑制作用等多种生物学活性,这些生物学活性对免疫机理研究至关重要,但目前的研究主要依靠体内免疫学试验完成,费时费力。而且缺乏快速、灵敏的定量方法,因此有必要建立简便有效的定量和定性检测方法。 建立了两种定量检测囊素的方法,一种是间接抑制ELISA法,用人工合成的囊素作为标准品通过抑制兔抗BSA-BS偶联物抗体与HSA-BS的反应性作标准曲线,建立回归方程,确定法氏囊提取物中BS含量为0.84μg/ml。另一种是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波长下不同浓度囊素的吸光值,建立波长23Onm时囊素浓度与光吸收值之间的回归方程。间接抑制ELISA敏感度高,特异性好,而紫外分光光度法简捷快速。 发现适当浓度的囊素可以促进生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分泌抗体,从而建立体外检测囊素的生物学活性模型,将不同浓度的囊素加入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培养物中,测定培养上清的ELISA效价,这种方法简便直观,结果稳定,省去体内试验的繁琐与不准确性。 另外,发现高浓度囊素能诱导杂交瘤细胞和牛睾丸原代细胞凋亡,而对鸡胚成纤维细胞无影响,囊素这种诱导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活性尚未见报道。这一发现对研究小分子活性物质诱导细胞凋亡的机理及机体内法氏囊细胞和前B淋巴细胞的凋亡机制将有重要意义。

江倩[2]2007年在《蛋鸡血液和部分组织中囊素三肽含量的测定》文中指出本试验建立了定量测定罗曼蛋鸡血液和组织中囊素三肽的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利用该方法分离测定了罗曼蛋鸡组织和血液中囊素三肽含量,初步发现了其随日龄增长的消长规律。选用1日龄罗曼蛋雏鸡360只,随机分成连续采血组(30只)和宰杀测试组(330只),按常规饲养条件进行饲养。宰杀测试组从1日龄到26周龄分29次宰杀取样,连续采血组心脏采血取样。采用高速冷冻离心超滤法除杂、紫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罗曼蛋鸡血液、法氏囊、脾脏和脊髓中囊素三肽的含量。色谱条件为:流动相为V(超纯水)∶V(乙腈)∶V(三氟乙酸)=80∶20∶0.1,流速为1.0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15nm,进样量10ul。在蛋鸡的血液、法氏囊、脾脏、脊髓中均能检测出囊素三肽,但其含量存在较大差异。法氏囊、血液、脾脏中囊素三肽含量随日龄的增长均呈现由低到高后又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法氏囊中囊素三肽的含量由1日龄的0.2836mg/mL升至8周龄达到其峰值1.6808mg/mL,52日龄到10周龄维持在高水平,均在1.60mg/mL以上,10周龄以后开始迅速下降,到18周龄时其含量低于血液中的含量,19周龄之后下降速度逐渐减缓,23周龄后渐趋平稳,但均维持在较低水平(0.37~0.40mg/mL之间),稳定之后的含量介于1周龄与2周龄之间。前期血液中的含量比法氏囊中低,在12周龄以前的变化趋势与法氏囊中基本相似,但在12周龄之后的下降速度比法氏囊中缓慢,18周龄时其含量已经高于法氏囊中的含量,23周龄后基本稳定在0.51~0.54mg/mL之间,也高于法氏囊中在此期间的含量。脾脏中的变化趋势与血液一致,含量比血液中的低。脊髓中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呈现12周龄之前较低,12周龄之后均保持在高位水平,但总体水平均较低。相关性分析表明,蛋鸡在12周龄之前,法氏囊为蛋鸡血液中囊素三肽的主要产生部位,血液中的囊素三肽主要与法氏囊有关。12周龄之后法氏囊逐渐萎缩,产生囊素三肽的能力降低,血液中囊素三肽主要与脊髓有关。蛋鸡在法氏囊退化后,体内还存在其它囊素三肽源器官,脊髓可能是其中的重要器官之一。脾脏中的囊素三肽是通过血液转运而来的,脾脏不是囊素三肽源器官。本研究初步获得了蛋鸡体内囊素三肽的含量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囊素三肽的应用及囊素三肽与疾病感染的关系奠定了实验基础。

参考文献:

[1]. 囊素三肽的定量测定及其体外生物学活性检测模型的建立[D]. 姜秀丽. 南京农业大学. 2000

[2]. 蛋鸡血液和部分组织中囊素三肽含量的测定[D]. 江倩. 河南农业大学. 2007

标签:;  ;  ;  ;  

囊素三肽的定量测定及其体外生物学活性检测模型的建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