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基层思考&以浙江省平阳县为例_公共文化服务论文

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基层思考&以浙江省平阳县为例_公共文化服务论文

推进基层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思考——以浙江省平阳县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平阳县论文,均等论文,浙江省论文,为例论文,城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促进基层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统筹发展城乡文化事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面对农村文化发展的难题,基层政府要充分发挥城市文化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以统筹的理念推动城乡文化的协调发展,努力开创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良性互动的新局面。

      一、平阳县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浙江省平阳县在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于以下几方面:

      1.公共文化服务经费投入不均衡。近几年来,平阳县对文化的公共财政投入无论在总量、所占比例和增长速度方面都显著提高,对农村和欠发达乡镇财政扶持力度也不断增强,但与满足城乡居民文化需求相比、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差距。特别是经费投入存在不平衡问题,大多投向县城及重点镇,而中小乡镇及农村投入相对较少。

      2.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分布不均衡。从县级层面看,平阳县公共文化设施较弱,没有标准化的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新规划的文化中心尚在建设中,已建成的体育馆、游泳馆等大型公共文化设施都集中在县城。从乡镇层面看,全县10个乡镇之间公共文化设施和机构分布极不均衡,昆阳、鳌江、水头等重点镇文化体育活动设施齐全,文体中心达到国家和省市优秀标准,而中小乡镇公共文化设施薄弱,基础建设严重滞后。

      3.城乡群体文化活动供给不均衡。由于主要的县级文化设施和机构集中在县城和重点乡镇,县一级重大文化节庆活动,如县艺术节、县读书节以及大型体育活动都集中在县城区域或重点乡镇进行,其他乡镇居民参与和享受重大文化节庆活动,必须付出重点城镇居民更高的综合成本。

      4.城乡文化人才队伍培育不均衡。相对专业文化人才队伍,平阳县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培育还存在不少问题,全县原有17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员编制,镇乡撤并分流后,仅剩30多名,且普遍混岗,远远达不到1.5万人一个文化员的要求,同时对乡镇和村居的文化员没有系统的培训。

      二、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面临的新条件

      当前,新农村建设已经进入新阶段,坚持以城带乡,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基地和条件。

      1.国家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视,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更是把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提到更为重要的高度。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着城乡互动发展、均等发展的历史机遇。

      2.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业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农民收入不断增加。这些都为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也需要借助城市文化资源的优势,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辐射和扶植,努力为农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产品。

      3.城市文化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提供了现实条件。随着我国城市、城镇文化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建造了一批有品位、有层次、有影响的标志性文化设施,涌现出了一大批大众化、中小型的健身娱乐阵地,文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备。同时精心培育文化队伍,积极打造文化精品,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广场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等不断开展,成为现代城市(城镇)发展中的一个个新亮点。这些都为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提出了有效保障。

      三、实现基层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对策措施

      新发展阶段要求基层加快形成城乡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一体化格局,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全面改善城乡“文化民生”,实现“文化惠民”。建议采取以下对策措施:

      1.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和绩效评估体系。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层面要制定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明确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最低供给规模和质量标准。与此同时,要研究提出符合实际的各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制定街道(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等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规范,实施对馆、站的绩效评估;研究实施文化先进街道(乡镇)的创评机制,不断提高街道(乡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把政府评估与专家学者、社会公众等社会主体评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社会主体的广泛参与,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政策评估的透明度、客观性和公正性。

      2.强化财政均等化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财政均等化是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手段。要进一步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逐步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支出所占比重,明确公共文化投入的重点。必须在重点投入有助于增强城市文化集聚和辐射功能文化建设项目的同时,重点投入有助于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有助于实现城乡平衡、区域平衡、群体平衡,有助于优化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的文化建设项目,重点投入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设施建设以及艺术馆、文化馆等设施建设,重点投入城乡基层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普及和精品生产。

      3.完善设施布局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以均衡的公共文化设施布局,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就是要以形成城乡公共文化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和优质化为目标,以城市新区、城市综合体、欠发达地区和农村等为重点,建设适度超前的优质化、多样化、均等化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备、覆盖城乡的市、区县(市)、街道(乡镇)、社区(村居)的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

      4.均衡文化供给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按照“供给项目多、供给对象广、供给模式优”的原则,以均衡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通过推进基层特色公共文化活动品牌工程建设,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公共文化活动,解决城乡公共文化活动数量和质量以及服务供给不均衡问题。完善群众文化配送机制,扩大服务范围,实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演出、每年各级各类文化活动超万场的目标。建立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的、优质高效的、普遍均等化的新型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形成城乡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超市式”供给、“菜单化”服务的模式。

标签:;  ;  ;  

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基层思考&以浙江省平阳县为例_公共文化服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