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国库的审计方法_小金库论文

小型国库的审计方法_小金库论文

小金库的审计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金库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所谓“小金库”是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由于“小金库”资金属于单位隐性资金,仅为个别领导和少数“圈内人”知道,资金使用受个别人支配,规避了监督审计。不仅助长了奢侈浪费的不正之风,损害干部形象,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而且还容易引发贪污、侵占、挪用公款等职务犯罪。因此,国家三令五申禁止单位私设“小金库”。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小金库”现象仍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成了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作为审计人员,我们应不断总结审计经验,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深刻剖析小金库作弊的手法,找出切实可行的审查办法,从而更有效地制止小金库的存在,为整顿我国经济秩序,治理经济领域的腐败与犯罪发挥审计人员应有的作用。

纵观“小金库”的形成,不外乎以下两种情况:一是通过隐匿、截留各种收入形成“小金库”。如隐匿截留生产经营收入、服务和劳动收入、价外费用、回扣和佣金、股票或债券的投资收益、罚没收入、废旧物资收入等。二是通过虚列支出、资金返还等方式,将资金转到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外形成“小金库”。其主要渠道有:1、虚列消耗材料,然后将虚列成本费用后盈余出来的材料物资(或其变价收入)转入“小金库”。2、虚报工作量,虚报维修,开假发票、假单据,搞假工程,假报销,然后将虚列支出的资金转入“小金库”。3、将呆坏账等不良资产先按新企业会计制度报坏账处理,之后将收回的收益部分纳入“小金库”。因此,审计“小金库”的方法也应围绕财务收支两条主线来进行。

1 对收入票据的审计

1.1 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经营业务范围及收入来源情况,推断小金库的存在

一些单位对正常的业务收入、事业收入等正常入账,但对一些不引人注意的、非正常收入不入账,而是存入小金库。如:教育部门的学生课本、簿本折扣收入、民政部门的殡葬车收入、婚姻登记服务收入、某些单位门面房出租收入等。对此类小金库,审计人员应注意采用观察、座谈、走访、分析性复核等手段,到被审计单位现场了解其基本情况、可能存在的收入来源项目,然后再与账面数字分析对比即可。例如,当你了解到被审计单位有商业门面房出租而账面无此收入时,可以到承租人处进行走访,对房屋租期、租赁费标准、已交租金等情况有个初步掌握(走访时要注意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当你弄清了有关外围线索与情况后,被审计单位的小金库就不攻自破了。

1.1.1 账实核对法 账实核对法就是要求我们以账和实物或以实物和账进行核对,是否账上有而实际没有实物,实际有实物而账上没有的情况,由于我们的审计工作是事后监督,在审计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被审计单位购进的固定资产、不是易碎易耗的办公用品等实物、购货凭据的鉴别,尤其是来自于非卖货方的非正式发票的审查。如我们在对某单位审计时,发现这一单位的支出大都是税务临时经营发票,收款专用发票。所购的固定资产和不是易碎易耗的办公用品等,间隔时间不长,且有重复购置,引起我们的怀疑。我们同时采取对外向售货员调查,对内实施账实核对的方法,查出了该单位采取多开虚开发票,虚列支出,套取现金,私设“小金库”的事实。通过账实核对,从中可以发现虚列电子设备购置费、虚列房屋装修费、虚假报损、虚假理赔等虚列支出,套取现金,私设“小金库”的问题;变卖、出售小轿车等固定资产和实物,截留单位收入,私设“小金库”的问题。

1.1.2 账账核对法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敏锐的眼光,分析和捕捉可疑的会计账务处理和原始凭证等信息,为把问题搞清楚,把事情弄个水落石出,我们通常采用账账核对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查出了很多私设“小金库”的问题。如我们在对某单位审计时,发现该单位有某粮管所转来的返销粮差价款,我们就返销粮的指标、价格、如何与粮管所结算等情况直接与某粮管所对账,结果发现该粮管所在回购返销粮过程中,虚加购进价,套取现金,私设“小金库”进行私分。又如我们在对某单位审计时,发现该单位有文印室的各项支出,而文印室对外经营服务却没有收入。我们以支出账与文印室对账,发现该单位截留收入,私设了“小金库”。

1.1.3 对比分析法 运用对比分析法,需要我们审计人员一是要有一定的社会经验;二是要有与现实社会相联系的判断力;三是要有敏锐的眼光和缜密的分析能力。运用这一方法,要针对不同单位和行业在全国和全行业的普遍和特殊的经济关系进行对比、分析,才能在查找私设“小金库”的问题上发挥非凡的作用。如我们在审计某卫生院时,发现没有药品回扣入单位会计账内。在现实社会中,没有药品回扣收入就不符合当前医药行业普遍存在“药品回扣”的现象。我们利用对比分析法,查出该卫生院私设了“小金库”。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卫生、教育系统等“一条龙”审计,查出了截留药品回扣、截留保险手续费、截留教材发行手续费和虚列支出、支付接待费等多个私设的“小金库”。

1.2 突击盘点现金,检查收据存根

审计人员在调查了解,取得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小金库的疑点的情况下,可以突击盘点出纳人员现金,同时,将审计所属期间的收据、发票存根予以收缴。如果被审计单位存在小金库,往往会多出现金、票据、白条等;同时,通过审查发票、收据存根,逐笔统计被审计单位收入明细情况,然后与其账面收入数字对比,如果账、证不符,也可证实小金库的存在。

2 对支出凭证的审计

支出凭证一般分为三种,一种是外来凭证,如发票、收据等。另一种是自制凭证,如工资(工费)支付单、材料支出票等。第三种是双方或者多方合制凭证,如合同、协议、预算等。

对支出凭证的审计,一般应把握以下几点:一是验证凭证自身的合法性,检查是否由税务部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合法票据,有无索取、购买假发票用于报销,套取现金的行为。二是查看票据的填制是否合规,有无涂改的现象,并从票据开具的地点、内容、时间、数量、金额等方面验证经济业务的真实性。三是查看报销的票据有无多张编号相连或相近问题,开具票据的单位与付款票据存根的单位是否一致。四是审计自制凭证的经济内容是否真实可靠,与预算、合同、协议等附件的内容是否一致等。

对支出凭证的查证,是一项繁重的工作,一般情况下可采用抽查的方法:一是根据支出明细账反映的情况进行抽查,对那些大项支出、异常支出的原始凭证进行抽查,尤其关注那些本应以银行存款支付却用现金支票或现金支付的款项;二是根据支出的月份、季度,对原始凭证进行抽查。这样可大大减少审计工作量,提高审计效率,一旦发现问题便转入详查。

3 对货币资金的审计

3.1 对库存现金的审计

库存现金盘点是我们经常运用的审计方法。在被审计单位财务管理混乱、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的审计中,尤其是政府交办的热点、难点审计项目和群众举报项目的审计中,就要运用突击盘点法对被审计单位实施突击性的检查,以确定这一审计时点上被审计单位实有的库存现金。在盘点过程中,主要应注意几个方面:

3.1.1 盘点的全面性 第一,是否把被审计单位掌握库存现金、有价证券的机构全部纳入盘点范围?如: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有的被审计单位未把单位的整个经济活动统一纳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核算,而是按资金的来源或资金性质单独核算。我们就需要把单独设账,分设出纳的行政事业经费、预算外资金、工会经费、专项资金以及职工食堂等部门有收支活动的库存现金全部纳入盘点的范围。

第二,要对保存现金、有价证券的地方进行全面清查。我们不仅要对保险柜进行清查,还要对可能装有现金、有价证券的办公桌抽屉、橱柜等地方进行清查。

第三,要注意对会计资料全面性的清查。在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会计资料清查的同时,结合库存现金的盘点,留意其是否有收款收据或其他发票、合同等有关资料,尤其要注意笔记本、借据等,有无提供残缺不全的会计资料,逃避审计的监督。

3.1.2 要对盘点结果进行确认 由于现金流动性大,容易发生舞弊,就需要我们对盘点中的现金、有价证券实际结存数予以确认。如发现库存现金长溢,在对其提供的收支资料审查的基础上还不能确认的,则很可能是账外结余资金。

这几年,通过运用库存现金盘点法,查出多个“小金库”。如有的直接查出记载“小金库”收支活动的笔记本;有的就利用工会账、食堂账作跳板,私设“小金库”;有的现金长溢过大,结合借据(借条)一追查,就是私设“小金库”结余的资金。

3.2 对银行存款的审计

在实际工作中,被审计单位都有几个银行户头,如行政事业经费、工会经费、基建专项资金等。被审计单位都会对这些银行开户情况作出承诺。我们不仅要熟悉被审计单位的开户和账号情况,在审计工作中,要对承诺的银行账号以外的账号引起重视,这很可能是私设“小金库”的账号。如我们在对某单位审计过程中,由于其账务处理有误,后附有做账说明,又出现新的银行账号,引起了审计人员的怀疑。我们审计人员通过到县工行对这一账号的开户情况进行调查,就查出这是私设“小金库”的账号,并迅速查清这个以隐瞒、截留国家收入,主要支付职工集资建房工程款的“小金库”的收支情况。

在查账的过程中,要关注与下属单位的往来账号,尤其是往来频繁的账号,看这些账号是否已经纳入财务账簿。其次,查看被审单位银行对账单,尤其要对银行已记账、单位未入账的未达账项进行详查。这样,不但可以查出被审单位转移正常经营收入,私设“小金库”的违纪行为,还可查出被审单位短时期内将银行存款转借或转储,资金收回后仅将本金重新打入账内,而将获利部分转入账外的违纪违法问题。

4 对往来账项的审计

实际工作中,有些审计人员对往来账的审计重视不够,主要原因是往来账项的许多经济业务并不直接地表现为收入、成本、利润等敏感指标,而且往来账内容多、项目杂、发生频繁,取证困难,易造成有些审计人员采用偷懒的方法,或回避往来账的检查,或用小样本抽样的方法泛泛地审计往来账项。但有些单位,为了达到设置“小金库”的目的,往往将经营收入、成本支出挂列到“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内部往来”、“预收账款”等科目,待时机成熟便将款项转出。对往来款项的审计,要把住三关:一是往来账项结转关,查看应付款项的“结转下年”和“上年结转”内容是否一致,应付单位名称是否相符,有无移花接木,张冠李戴,蓄意销户及合并账户,改变资金用途等问题。二是查看往来资金的形成过程是否合规,有无隐瞒收入、虚列支出、虚假挂列问题。三是查看资金的去向是否真实,有无乱支乱用、转移资金设置“小金库”问题。

如何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对往来账项审计的效率,是完成审计工作的重要一环。往来账的一些审计方法如下:

4.1 从各往来账各个二级科目名称上判断往来账核算的正确性,推断对往来账审计的重点领域。根据往来账会计科目核算的性质,所有往来账的明细科目都有明确的核算对象,也就是说,会计科目反映的内容与其名称应该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核算对象应该有所指,否则就属于审计的重点领域。如:往来科目的明细科目中出现“其他”、“暂挂款”、“暂收(付)款”、“其他科目转来”等没有明确特指的对象;一级往来科目的明细科目中出现若干同一单位或个人挂账;明细账的挂账科目性质与一级往来的核算内容极不相符等。若被审计单位往来账中出现以上这些经济事项,应该在审计时予以充分关注。

4.2 特别关注长期不发生增减借贷变化的呆滞往来账项和偶然发生大额往来账项。不同的往来账明细科目都有且唯一的经济对象,内容上反映与此对象之间经常性的、相对固定的经济活动。只发生了一笔或很少几笔业务后便长期挂账的客户,就可能存在信用危机,其在往来明细科目中的反映自然就应成为审计重点。值得重点关注是它的形成、变化有可能带有违规、违法性质,也有可能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如隐瞒收入、少摊成本费用、出租出借银行账户、私分侵吞公款、巨额坏账、账外资金体外循环等。

4.3 符合性测试与实质性测试并重,减轻对往来账项函证的期望值。与其他会计科目审计手法不同,往来账科目的审计对符合性测试有较强的依赖性,即使是在实质性测试时也必须使用符合性测试。由于往来类科目的发生额大多与流动性的现金有关,经济活动中大量的资金收付过程大多是往来账项增减变动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好了往来账也就管好了企业的现金流入与流出。在对相关的往来账项进行实质性审计时都应对照相关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符合性测试。往来账的发生符合相应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是往来账项形成合理最起码的要求。但在实际审计过程中,我们发现对往来账进行函证的审计结果很不理想。主要表现在:回函率极低(甚至为零);回函金额与被审计单位账面金额不一致并没有注明原因;可能通过现代化通讯工具与对方单位统一口径;提供虚假错误的地址等。这些因素的存在必然使函证的作用大打折扣,因此,审计往来账项时要减少对函证的使用量和使用面并降低对它的期望,重点使用符合性测试及其他实质性测试程序,努力降低审计风险。

4.4 关注内容不太正常的往来明细科目。往来的会计核算,一般都有一些固定的规律性内容。如:1.主要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通常在应收应付账款和预收预付账款中进行核算,反映的内容具有金额大、发生频繁、手续多、外部单位提供原始单据的特点,并且对原始凭证要求极为严格。2.零星的暂收暂付款通常在其他应收应付款中进行核算,反映内容具有金额小、内容单一、孤立发生情况多、手续少、内部单位提供原始单据的特点。3.通常债权性质的往来科目余额在借方而债务性质的往来账科目余额在贷方。各往来科目的有关账面内容若出现与上述常规做法相悖的情况,在对其审计时应适当予以关注。

5 对存货的审计

对存货的审计,要做到三个关注:关注存货账、卡、物是否相符,存货有无大量短缺或长出的问题;关注与存货款额等同的大收大支经济事项,核实单位确有所购物品并被所用,有无以材料转账虚列成本费用,转移资金的行为;关注积压、废旧物品的处理,所取得的变价收入是否全部纳入单位财务核算,有无擅自处理,自行收支问题。

6 凭证审计经验判别“小金库”的方法

6.1 通过观察、判断、推理确认小金库的存在

我们在审计某单位时,发现该单位领导乘坐豪华轿车,而单位固定资产账面上没有汽车,我们依此为切入点,追查该车的来源,会计人员支支吾吾,说是其下属某厂的车,我们又到该厂延伸调查,该单位说其根本没有多余资金购车,最后该单位不得不承认用账外资金购车的事实。类似情况还有:单位账面无招待费而实际上经常招待、账面上没发放一些财政未拨补到位的工资性津贴、福利费,而群众座谈已发放到位等。当然,以上推理还不足以认定审计事实,被审计单位也不会轻易承认小金库的存在,审计人员应根据以上疑点,推断小金库的存在,然后,采取一些实质性测试办法,取得确凿证据,确认被审计单位小金库的存在。

6.2 顺藤摸瓜、步步紧逼法

有些单位小金库设置手法隐蔽,绕了很多弯,扰乱了审计人员视线,这时,我们应顺藤摸瓜、逐笔追查,确认小金库的存在。我们在审计某主管部门专项资金时,从账面看,自收到财政拨款到款项拨付到项目建设单位整个过程中,申请报告、立项、批复等财务手续严密,似乎不存在任何问题,据该单位领导讲,专项资金专款专用,资金到位后,就通过单位账户下拨到各项目建设单位了,他们只是过路财神,无权支用。细心的审计人员从被审计单位一辆豪华轿车的发现,推断该专项资金可能存在问题。我们决定按专项资金的拨付去向,对所有项目资金一步一步向下追查,终于发现该单位以假立项的办法,套取财政资金,将款项下拨的有关单位借用后,又有偿收回本息,将其作为小金库的来源,供该单位购车、吃喝招待、发放补贴等。

查出私设“小金库”的方法还很多,需要我们审计人员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实践,提高自己的审计本领。严厉打击利用“小金库”进行的经济犯罪,既维护了会计秩序,保证了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又规避了审计风险,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和审计工作质量。灵活地运用这些方法,才能在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出更重要的作用。

标签:;  ;  ;  ;  ;  ;  ;  ;  

小型国库的审计方法_小金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