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用药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疗效及安全性论文_彭建军

湖南省湘阴县人民医院 湖南湘阴 414600

【摘 要】目的:分析在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中使用联合用药方案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观察组使用联合用药(酪酸梭菌活菌散+醒脾养儿颗粒)方案治疗,连续用药3d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状况,并且就其前后状况的改善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例数48(96.00%),对照组患儿总有效例数35(70.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治愈病程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联合用药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治疗方案,无论是治疗效果还是治疗时间,均有极大的改善,最大程度的保障了患儿的健康,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关键词】联合用药;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疗效;安全性

消化不良性腹泻是现代医学中的腹泻病型的总称,一般来说,幼儿的发病几率相对较高。而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儿科的常见临床病症之一,患儿腹饱胀感较强,大便频率提高,稀释程度较强,这些症状都会使得患儿的饮食欲望降低[1]。同时,该种疾病的存在,会使得患儿的营养吸收得不到保证,从而使其健康成长受到较大的阻碍。如果,家属没有及时的发现并且采取对应的方案加以治疗,就会使得患儿长期处于一个营养不良的状态,从而影响其长期的生长[2]。尤其可见,该种疾病的治疗十分需要注意。然而,就临床而言,多数是以单纯的酪酸梭菌活菌散、醒脾养儿颗粒等药物来加以缓解,其治疗效果相对有限。因此,临床一直在寻求一种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希望能够提高该种疾病的控制力度。我院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发现,使用联合用药方案,其治疗效果相对较好。现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的病例资料加以分析,希望能为临床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其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均符合我国腹泻病症相关判断指南。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4个月~7岁,平均年龄(3.42±1.21)岁,病程4~6d,平均病程(5.12±0.43)d。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5个月~8岁,平均年龄(3.21±1.12)岁,病程5~7d,平均病程(5.11±0.21)d。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 对照组使用单纯的酪酸梭菌活菌散(青岛东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S20040088),每次剂量1袋,患儿在三餐食用后,以温水送服。

1.2.2 观察组使用联合用药方案。以酪酸梭菌活菌散与醒脾养儿颗粒联合用药方案加以治疗。酪酸梭菌活菌散(青岛东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S20040088)的用法用量与对照组一致,醒脾养儿颗粒(贵州健兴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25415)则需要根据患儿的年龄做出对应的调整。其中,2周岁以下患儿,剂量为4g,每日早晚口服各一次;3周岁以上患儿,剂量为4g,每日口服3次。

1.3评价指标

有效:患儿用药后,症状基本消失,腹泻减轻或者消失,大便恢复正常或趋于正常,各项指标正常。无效:患儿用药后,症状与体征均无明显改善,且腹泻、大便等各个症状仍旧存在,身体指标无好转。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的治愈病程,并且进行统计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 )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例数48(96.00%),对照组患儿总有效例数35(70.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治愈病程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一般来说,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多是因为幼儿本身的抵抗能力较弱,胃肠消化功能相对较差,而在饮食中存在喂食不当、小儿过度贪食等现象,从而导致患儿腹泻、腹胀、大便次数增多、食欲不振等症状也就不断产生,部分患儿会因为其疾病的发现较晚,而使得病程偏长,治疗效果较差,恢复较慢等,导致其胃肠消化功能长期受到限制,进而使得患儿的营养难以得到满足[3]。这就会使得患儿的各种营养性疾病以及其他疾病的发生几率提高,从而使得幼儿的生长发育、智力以及身心健康受到严重的影响。由此可见,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病因实际较多[4]。而在临床诊断中,无法根据患儿的表现直接判断其病因。自然也就无法对其进行准确性用药。而临床治疗中,多是以单纯的药物治疗来进行。一般来说,我国当前是以酪酸梭菌活菌撒或者醒脾养儿颗粒某一种药物来进行治疗。在病因没有得到判断的情况下。这两种不同药物的作用实际上也是不同。也就是说,可能某一种药物的效果得到发挥,也可能得不到发挥。这就使得患儿的疾病控制具有一定的随机性[5]。而经过临床观察发现,多数患儿在患病7d后,就会自然停止腹泻。但是,其对于脾胃的伤害依然存在,然而,多数家属会认为是药物的作用,从而忽视了对患儿胃肠消化功能的观察,影响患儿长期的成长。

酪酸梭菌活菌散作为一种革兰阳性厌氧菌制剂,其对多种抗生素都具有较好的抵抗作用[6]。一旦其进入人体后,可以与肠道内部本身的有益菌共存,从而促进其消化。同时,其还可以分泌有助于肠膜修复的丁酸,从而让使得肠道内各种菌群相对平衡。而醒脾养儿颗粒是儿科常见止泻药物之一,其是根据中医医理所研究而来。能够对患儿的腹泻症状进行有效地控制,降低其营养不良的可能性。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看出,在针对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治疗中,使用联合用药的效果更加。而在不良反应率的发生上,两组基本一致,可以看出,无论是单纯用药还是联合用药,对患儿的健康影响都相对一致,因此,可以肯定联合用药的安全性。故而,笔者认为,可在临床对联合用药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 肖荣玲,李素芳,楼晓芳等.联合用药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现代医生,2015,(3):114-116,119.

[2] 王高翔.肠胃康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30例疗效观察[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3,30(1):21-22.

[3] 赵会平,王会玲.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23(7):894-895.

[4] 燕丁丁,李新剑,郭忠寅等.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秋季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疗效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5,10(12):1880-1882.

[5] 郭志伟,李冬梅.布拉酵母菌散剂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4,(27):39-41.

[6] 何静.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疗效观察[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11(11):318-319.

论文作者:彭建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6年4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6

标签:;  ;  ;  ;  ;  ;  ;  ;  

联合用药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疗效及安全性论文_彭建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