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与电信网技术研究论文_李林

互联网技术与电信网技术研究论文_李林

(西华大学,四川 成都 610039)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传统产业产生了严重影响。经过多年的发展,新的网络技术逐渐扩大了应用范围。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其发展形势越来越激烈。在互联网技术的带动下,电信网络技术也取得了突出的发展成就。然而,由于各种因素,对互联网技术和电信技术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本文将从网络技术与电信技术的差异出发,对发展对策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电信网技术;发展趋势

1 前言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提供了便利。因此,通过对网络技术和电信网络技术的分析,探索互联网技术与通信网络技术相结合,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从而深入发展互联网通信技术。

2 互联网技术与电信网络技术的发展现状

2.1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状

基于特性,互联网已经成功占领我国市场,其发展规模可以说同电信网不分伯仲。但是,由于网络的基本可信任性和基础安全性无法确保,互联网用户不得不使用各种加密技术,这样一来就会提高互联网的成本,长此以往不仅会阻碍互联网的发展也会影响到我国社会的稳定。而且,由于人们未能真正认识到互联网的消极影响,互联网的安全问题将会更加严重。

2.2电信网技术的发展现状

电信网的本质是商业网,它在网络时代来临前有着明确的商业运作模式。但进入互联网时代后,电信网的运营模式受到了互联网免费业务的冲击,单一的话音业务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然而,互联网在视频、语音等方面的实时性也达不到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这就促使电信运营商不断完善电信网络技术。如今,技术缺位是电信网技术发展的主要问题,电信网不仅没有可支持自己商业模式的相关技术,它也无法运用互联网技术来维护自身商业的运作规律。所以,电信网络技术必须创新,这关系着电信网是否可以继续坚持业务收费的运作模式以及借助技术确保业务收费的运作模式得以发展的问题。

3 互联网技术和电信网技术差异

3.1终端侧的差异

互联网终端设备主要是个人电脑。电脑具有功能强大、操作简单、应用方便等特征。电信网络终端设备主要包括移动和固定电话,且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电话越发智能化和数字化,能够使用者提供各方面的信息。目前,随着电脑的便携性提高,人们越发倾向于电脑,同时,电信网络终端和互联网终端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融合趋势。

3.2网络侧的差异

电信网技术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模拟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电信网技术;第二阶段是以 TDM 电路交换为核心的数字电信网技术;第三阶段是以 IP 分组交换为核心的电信网技术。自第三阶段起,电信网的核心网络逐渐实现 IP 化,即由原理层面可视转变为实现电信网和互联网同质化的阶

段。和电信网技术相比,互联网起始阶段即建立起全 IP 化基础,通过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用户参与的增加,互联网络 IP 化成为发展的主流方向。当然,电信网逐步的 IP 化,绝不意味着电信网和互联网技术于核心传输层面可以实现完全兼容,电信网和互联网技术仍存在较大差别,这体现在:电信网更加追求对业务的控制,在网络侧只要求能够保持一定业务接入能力即可;而互联网业务开展完全是基于对等原则和用户自治,所以其业务的开展几乎完全是基于用户节点进行的。

3.3网络互通性的差异

互联网的标准比较统一,其互通能力也比较好,因此得到了人们的大力支持。而电信网络技术的互通能力要远弱于互联网,这是因为电信网络的基础业务要依靠媒体、信令共同完成,且随着编码技术的发展,电信网因没有在建立初期设定统一信令控制和传输标准而形成了多个带独立性的场所。不同的电信网络必须通过网关才能互通互联,进而影响了其长久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4业务开发性的差异

互联网技术采用的协议体系为 TCP/IP,接入层、传输层、网络层和业务层均是相对独立的,传输层面对业务支撑能力较高,在很大程度上对新业务发展支持度较好;且协议体系开放性较强,能更有力地支撑商业模式构建。电信网技术在电路交换时代,网络具备智能控制能力,且能保持会话状态,终端能力相对较弱,用户端设备业务应用和对服务选择控制能力有限。这成为创建、推出新业务的天然障碍,严重地影响到新业务的开展与应用。随着电信网络采用 IP 承载,用 SIP 信令作控制信令后,依托更具开放性的

SIP 协议,其对开放性业务的支持能力增强了。即便如此,电信网与互联网在开放性方面依然存在较大差异。

4 互联网技术和电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4.1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

4.1.1促进互联网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互联网给社会及经济发展带来很多优势,当前互联网技术主要以非经营性业务为主流发展趋势,由于非经营性业务不需要以承载资源为应用标准,因此需要构建一个完善的业务发展体系,在降低经营成本的同时,起到保护网络,提升其应用标准的目的。

4.1.2坚持其内在发展规律

对互联网技术来说保证其安全性至关重要,由于网络管理涉及到多个方面,不同的发展形势和应用趋势对各行各业有一定的影响。网络资源首先是可知的,其次网络信息的消费是合理的,如果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对商业发展规律造成影响,必须按照原有的发展形势对其进行合理化的布置。经营性发展业务是互联网的未来发展方向,只有按照既定的应用标准和应用形式对其进行合理化的管理,才能保证网络的基本安全性,进而促进互联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4.1.3对网络信息进行安全检测

网络信息技术的安全合理检测是提升其内在应用层次的关键所在,由于互联网技术承载的是IP网络,必须对技术类型进行系统的分析,使其适应互联网的发展规律和形式。由于互联网和业务网间有一定的联系,在应用过程中药探究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律,并保证网络系统处于良性发展阶段。

4.2电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4.2.1积极扩展业务类型

由于传输网络在不断发展,未来经济效益和互联网技术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以IP技术为应用标准的应用方式需要突破原有形式的界限,将其作为消费的主流,并在原有的应用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化的分析和应用。公共网络技术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日常发展需要,因此在实践中必须对公众应用信息进行系统的审核。为了满足多样性的发展要求,必须对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审核和划分,满足各个发展行业的实际需求,达到不断扩展业务应用类型的目的。

4.2.2提升经济效益

由于电信网本身是一个商业发展圈,商业模型对电信网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没有进入到系统的发展程序之前,必须明确其应用标准。基于网络技术的特殊性,在业务发展过程中必须对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整合,保证信息、视频及相关业务的实时传输。电信网络技术必须进行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使电信网的运营能够符合商业运作规律,从而保持良性的发展。

5 结束语

电信网和互联网的发展都进入十字路口,需要明确的发展方向。电信网和互联网有很好的技术融合基础,各取所长其结果将是造就下一代网。下一代网络应该是未来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网络主体,作为国家通信信息基础设施网络主体的要素为:安全、可信任,可以保证消费者的权益和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可持续、良性发展,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与现有的主流互联网和电信网技术可互通、共存、平滑演进;有人人可以参与创新的网络平台。

参考文献

[1]房恩宏,肖丽虹.互联网技术与电信网技术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10(01):90-93.

[2]封诗洋.ENUM服务器的研究与设计―互联网与通信网的融合[J].电子科技大学,2013(01):200-203.

论文作者:李林

论文发表刊物:《信息技术时代》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  ;  ;  ;  ;  ;  ;  ;  

互联网技术与电信网技术研究论文_李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