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让学生“乐”学物理论文_曹博鸿

努力让学生“乐”学物理论文_曹博鸿

曹博鸿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大洼镇中学 138000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两句话告诉我们:学习是有乐趣的,了解知识的人不如爱好知识的人;爱好知识的人不如以学知识为快乐的人。假如我们在学习中品尝了快乐,我们就会越学越爱学,越学越想学,勇于攀登,达到光辉的顶点。学习过程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的过程,要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有迁移和应用的价值及应变的能力,则教学就要以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为核心。为此应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动手、动脑、动口,积极主动学习,从学会到会学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抓住中学生的好奇心,教学效果自然非常显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研究某一学科的第一驱动力,能诱发出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向往、执着的追求,成为促使学生迷恋某一学科并进入高效学习状态的主要因素。因此,抓住中学生的好奇心理,在教学中因势利导,有着独特的效果,能够激发兴趣。从事物理教学多年的我体会到,利用学生对某些物理现象和科学定律的好奇心理,将枯燥的物理学原理与生动的自然现象结合起来,追根求源地进行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何激趣?教学过程中,设置悬念引发好奇,以好奇刺激探究的愿望,从探究中获取新鲜的感觉,是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在讲授杠杆省力的作用时,我问:“阿基米德讲过:‘给我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可以把地球撬起来。’大家相信吗?”学生们一下子被这个大胆的假设吸引住了,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这不是“天方夜谭”吗?这不是“吹牛”吗?我不置可否,而是让大家看一个实验过程。学生们全都好奇地瞪大眼睛观察实验过程,当通过杠杆用一根头发吊起一个很重的砝码时,大家感到惊奇、新鲜、兴奋,对杠杆省力原理产生了直观感性认识,进而理解了阿基米德的假设不是空想,而是一个伟大的推断。好奇激发了学习上的新鲜感,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兴趣,求知欲大增。

在激趣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体现出来教师的主导作用绝不可忽视。由形成测试而过渡至新课的讲授,从设疑提问到引进课文中的论据,再作精僻的论述,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仪表大方,语言生动幽默,加上实验操作、电教等手段,可大大增加课堂的魅力。

新教材非常接近生活,因而,对于一般的物理现象,学生容易感知,但是却难以回答出“为什么”。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把知识的传授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把书本知识、学与用紧密联系起来,用精练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气摆事实、讲道理、得结论,让学生在一个又一个“幽默的话语”中开始学习,又让学生在一个又一个“道理原来这么简单”中掌握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汽化”一节中,当讲到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时,我先列举了一系列的生活事例,诸如把湿衣服晾在有太阳光的地方、通风处并且用衣架尽量支开使它干得快些,用电吹风吹头可使湿头发干得快些等等。又如在讲解蒸发的作用时,先用事例启发学生去思考:将酒精擦在学生的手背上、打开教室里的电风扇,他们都会感到凉快。用这些直观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自己从生活实例中总结出物理规律来,然后又运用知识去化解疑点、攻破难关。

教师不仅要激趣、带动学生手脑并用,还必须随时注意课堂内情况的变化。本人在教学中发现每一节课中都有一个关键期,暂时把它称作“关卡”吧。学生如果能顺利通过“关卡”,就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将造成事倍功半的负效应。“关卡”到来的时刻由多方面因素决定:有知识接受方面的,如对概念、定律的理解遇到了困难;也有学生情绪等方面的非智力因素。教师要有敏锐的目光,及时捕捉到“关卡”,控制住局势,扫除障碍,达到“教学共振”的目的。

平时,我总是在学生对某些物理知识开始了解而又掌握不透的时候,及时将这些知识与自然现象结合起来,提出各式各样能吸引他们的问题,促使他们因好奇而积极思考。在镇级公开课上我讲“大气压强”内容,做了马德堡半球实验。我问:“这小小的两个半球,谁能拉开?”大家一听来了兴趣,争先恐后举手,以为轻而易举就能拉开。我让学生自己推选两名力气大的上讲台,结果两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如愿,出乎意料的结果使学生们的兴趣更大了。我又请了四位学生上讲台,将他们分成两组,每组像拔河比赛那样,一个接一个使劲地拉,直到力气用尽仍未拉开,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带着好奇心进行学习,不知不觉地把抽象的概念性的知识轻松地掌握了,学生对大气压的客观存在有了深刻印象,对以后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这个案例中我反思颇多,比如要落实物理课程标准,处理好课程标准、教材和课程的关系,处理好教学内容和师生的交互作用,最大限度地生成性教学。教师的语言激趣,教师严谨的教学态度,教师高尚的师德、独特的教法,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达到高效课堂。

物理知识是自然与社会有机结合,尤其注重实践性。物理课只有回归自然,走向社会,才会使学生产生持久的兴趣。知识的传授,师生的交流都是通过语言来传达的,从某种意义讲,教师语言能力的高低可以决定大部分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大小。因此,要求教师必须提高教学语言应用能力,尽可能多的使用风趣、生动、幽默的语言。传统的教学手段过于简单:书、图、粉笔、嘴,显然不适合现代学生,因此必须采用信息量大、快捷、准确、直观的多面体教学,如幻灯、电影、电视、电脑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才能使他们深深爱上物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不定期编辑物理手抄报、墙报。(2)举办一些专题讲座,如请一些专家谈“热点”问题。(3)组织兴趣小组,物理摄影、教具制作等。(4)经常组织物理知竞赛等。

论文作者:曹博鸿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11月总第2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9

标签:;  ;  ;  ;  ;  ;  ;  ;  

努力让学生“乐”学物理论文_曹博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