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写作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及原因分析论文_陈莹

小学生写作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及原因分析论文_陈莹

浙江省杭州市三墩小学 310030

摘 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相应的,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但是当前写作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其中忽视对作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很重要的原因。笔者对当前小学生写作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关键词:小学生 写作资源 开发和利用 现状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在小学阶段既是重点更是难点。从现实的体现来看,当前的写作教学仍比较注重写作技法技巧的培养,具体到写作文上,很多学生还是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究其原因,其一是学生因长期生活在家庭和校园的狭小空间内,视野狭窄,阅历有限,生活积累不足。其二是缺乏对写作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能力,对生活熟视无睹、视而不见。

一、学生的写作现状

1.学生写作面临“无米下锅”的困境。当前小学生在写作时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写什么”,即写作资源。由此可见,“写什么”的问题是当前小学语文老师在写作教学中迫切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随着年级的上升,高段学生要比中段学生更加排斥老师老调重弹的命题方式,这就要求语文老师要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形式多样、灵活多变地命题。

2.学生写作陷入“功利化”泥潭。有的小学生为了让自己的作文得到老师表扬或是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就会去查阅一些作文大全或是参考优秀作文。而这种积累素材的方式仅仅是表面的,难以内化为学生自己对于写作的认识,这种机械的模仿,不仅会限制思维而且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因此,作为老师对于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要及时地制止,并加以正确引导。

3.学生写作遭遇多重因素阻碍。小学生在阅读时绝大多数不会安排时间,囫囵吞枣的现象严重,得到一本感兴趣的书,恨不得一口气读完,只关注情节。其次,沉重的学业负担、做不完的作业使得学生很少有时间和机会接触社会、体验生活,这从源头上阻碍了学生获取写作资源。此外,学生对于教师的命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一的直接命题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了,这是我们必须认识到的。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教师和学生缺乏习作资源开发的主体意识。发现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对于写作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理解都是模糊的,行为缺乏主动性。大部分学生在写作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无话可写,但是他们却不知道如何去生活中寻找可以写的资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写作资源的认识内容上不全面,在具体的写作资源开发和利用中也仅仅采取让学生去多阅读、多观察,却没有具体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去获取素材、体验生活。究其原因,就是很多教师仅仅把自己看成一个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理念的实施者,而没有认识到其实自己是资源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2.学生积累不足,缺乏思考和感悟。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写作文也是如此,如果大脑中没有素材,那么文章干瘪,缺乏真情实感就在所难免了。因此写作教学首要解决的是写什么而不是怎么写,即促进学生积累,厚积而薄发。然而积累需要时间和空间,当前小学生存在着“三少”。“三少”:一是课业负担重,接触社会少。家和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几乎隔绝了他们与外面丰富多彩、错综复杂的社会的联系。正因为如此,导致了小学生生活积累匮乏、视野狭小,对于生活的好奇也在强大的压力下渐渐淹没。二是参加劳动少。家里本来已经是一个狭小的空间了,也因为父母的宠爱而丧失了参加劳动的机会。现在的父母重视的是孩子的学业、成绩,轻视孩子的劳动,更不会让子女参加家务劳动。三是课外阅读少,直接导致了知识储备不足。当问及小学生“你如何阅读课外书?”绝大多数的学生选择了通读全书。

3.语文教师习作教学理念落后。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写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主要依靠教师的引导。然而从调查中发现,教师教学观念的陈旧成了作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最大障碍,在陈旧观念下进行的作文教学缺少计划性、目标性、有效性,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习作命题没有时代气息。教师拟定的文题是否满足学生需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是学生能否写好该篇作文的关键。第二是习作评价不科学。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对于学生习作的评价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和方法的评价,尤其是要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使用什么材料,更要考察学生使用各种材料的方法。因此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深入钻研《语文课程标准》,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不断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为作文教学开辟新路。第三是习作指导失当。在应试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小学老师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也仍然惯用应试教育遗留的教学理念和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

总之,写作是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是写作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首先要改变传统的习作教学理念,树立资源意识,走进学生的生活;然后要引导学生重视开发生活中的资源,提高对生活资源的认识,教给他们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的方法,使学生乐于并善于主动收集写作资源。

参考文献

[1]徐继存 学生:作为课程资源和影响课程的因素[M].当代教育科学,2006,(2)。

[2]钟启泉 崔允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5-47。

论文作者:陈莹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6月总第3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7

标签:;  ;  ;  ;  ;  ;  ;  ;  

小学生写作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及原因分析论文_陈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