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生涯发展指导模式和课程的构建与实施论文_曹国军

高中学生生涯发展指导模式和课程的构建与实施论文_曹国军

辽宁省朝阳县柳城高级中学 122000

摘 要:学生发展指导是近几年国家提出的教育改革的新举措,准确定位指导主线,做好师资保障,突破课程瓶颈,依托学科融合打通路径,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就能够科学落实。学生发展了智慧,提高了素质,健全了人格,同时有力地促进了良好的学风和校风的建设。

关键词:高中学生 生涯发展 指导模式 课程构建 实施

学生生涯发展指导的理论基础来源于职业发展理论。如果能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弄清现状与目标的差距,就可以点燃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动力,促进学生实现从“现实的我”到“理想的我”的跨越。

一、学生生涯发展指导的校本模式

1.学生生涯发展指导的具体内容。学生生涯发展指导的内容包含学业指导、生涯指导、生活指导三方面。由于不同年级的需求不同,因而侧重点不同。高一年级重点进行生涯指导,高二年级重点进行学业指导,高三年级重点进行升学指导。

2.学生生涯发展指导的实施途径。

第一,主题班会。在高一,具体以“适应”为支点,为学生从初中到高中转折的心理适应提供多方面的帮助,对学生集中进行“如何迈好高中第一步”、“我的青春我的梦”、“学习方法谈”、“融入集体”、“竞争与合作”等系列主题教育。在高二,具体以“人格”为支点,为学生健全人格,形成较强的自控能力、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供帮助,对学生集中进行“健全人格”、“走进社会大课堂”、“做守法公民”、“审美与人格陶冶”、“环境保护”等系列主题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高三,具体以“成年”为支点,围绕学生步入成年所面临的诸多严肃的人生课题,指出追求真理、积极向上、奉献社会、报效祖国的正确航程,对学生集中进行“步入成年”、“做具有国际化意识现代公民”、“人生考场的预演”、“理想植根现实”等系列主题教育。

第二,专题讲座。学生生涯发展指导的讲座包括对教师的通识培训和对学生的专题培训。例如,我校组织了一次题为“普通高中学生生涯发展指导”的教师通识培训,重点介绍我校学生生涯发展指导的内涵、具体实施步骤,是从进一步提升认识,提高操作性、实效性和针对性的角度开展的,旨在让教师们了解学生生涯发展指导的现状、需求与未来工作开展的主要方向,燃起教师发现学生心田的那颗种子的热情,以便促进每位学生积极地成长。

第三,家校合作。我校通过编写《家教指南》等方式帮助和指导家长学习多元智能理论,了解高中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引导家长关注学生的兴趣、能力、特长和需求,并给予学生正面的引导和影响,与学校形成合力,共同挖掘学生的正面潜意识。

每学期的《学生成长发展规划书》,我们都要求家长与学生共同规划、制定并认真执行。同时,我们通过调查、访谈,了解在各行各业发展成功的学生家长,邀请家长到学校现身说法,给学生讲述相关行业的工作特点和要求、现代商业社会对学生素质的要求等,让学生根据社会的需要培养兴趣,主动地学习,自觉地提升。

二、学生生涯发展指导“导师制”班级试点研究

1.学生生涯发展指导研究中心。“学生生涯发展指导研究中心”是“导师制”的具体实施部门,职责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有关心理、学法、选课和学生发展规划等方面的指导,同时承担培训导师的工作。

学生生涯发展指导研究中心工作的任务为:确定每个行政班的导师,开展培训导师的工作,对导师组工作进行检查跟进和效果验收,组织针对学生的专题讲座,开展对个别学生的辅导、咨询工作,收集、整理学生的个案,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升学信息资源库。

2.导师制。为保证“导师制”实施工作的正常运行,加强对实施“导师制”的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了导师制工作小组。其主要任务有:负责制定和落实导师制实施方案,落实导师的安排,负责对导师队伍的培训、管理和考核工作。

3.导师组。每个行政班的导师组成一个导师组,该行政班的班主任是导师组的组长。导师组的具体工作为:导师组的导师应及时与学生沟通,并积极配合班主任的工作;在每学期末,组长组织本小组导师对每名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与交流,并依据学校有关的评价方案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

4.导师。导师的工作任务为:对接受指导的学生制定“一对一”的辅导方案并跟进,同时对辅导效果进行定期检查验收;了解学校各种课程的开设目的,指导学生恰当选课、选择社团活动等;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解决部分心理困惑;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学生的学习提出建议;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了解高校的招生信息,为学生在高考中的志愿填报提供参考。导师的工作要求是:每个月至少与学生交流一次,其交流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并及时做好《导师工作手册》的相关记录,以便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指导学生。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开展的职业生涯指导使自己的视野和见识得到了拓展,而视野的拓展带动了对于自我规划的认识和理解,进而促使自己主动学习,为了梦想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何宝平 基于生涯规划教育促进中学生成长发展的思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10)。

[2]蔡雯婷 中学生生涯发展与规划课程的实践探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10)。

论文作者:曹国军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10月总第19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6

标签:;  ;  ;  ;  ;  ;  ;  ;  

高中学生生涯发展指导模式和课程的构建与实施论文_曹国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