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下,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想要提高经济效益,必须要有效强化工程造价控制有效性。但是在实际建筑工程造价中,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经常性会出现超预算,从而影响建筑工程建设效益。本文则在对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应对方案。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应对方案
如今,人们越来越关心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预算环节,并对其超预算现象越来越重视.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时,其投资主要是以建筑工程预算造价为重要依据,建筑工程的预算造价主要是针对整个工程施工环节的成本进行准确的评估,将工程量转化成比较好理解的货币量,对建筑工程的造价进行直白的解说,让人们更容易明白工程的规模.基于此,为了能够提升施工企业的施工水平和经济效益,推动企业长远的发展,就需要做好建筑工程预算的控制工作。
1.预算控制在工程造价中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建设过程要想顺利进行,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是必要举措。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可以最大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同时又可以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在项目建设的批准预算范围内进行科学的造价控制,则可以有效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建设经济效益。工程建设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返工或者设计变更现象,有效进行造价控制则可以大大降低整个工程的造价。
2.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分析
2.1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过于随意
部分建筑工程企业对于工程造价的预算编制过于随意,对于工程造价预算编制的重视程度不高,从而导致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现象的发生。首先,部分工程企业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并未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多加关注,使得工程造价的预算编制过于随意。例如,在进行预算编制过程中,部分预算人员由于对于预算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在工作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审核,使得部分数据出现计算错误的情况,甚至出现少算的情况。还有,由于投标单位存在不平衡报价,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造价远远大于招标时预算的。
2.2造价预算编制不合理
在现代社会化步伐不断前进的过程中,企业建筑承包商为了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建筑工程也趋于扩大化的状态.而实际上,建筑工程的价格预算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因素,这也是引起建筑工程造价出现超预算的重要原因,而造价预算如果在编制环节没有进行把控的话,就会出现不合理的情况,因此说这是造成整个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主要因素.由于建筑物的建设规模,参与人员以及整个建筑系统层次都较为复杂多变,因此,参与工程造价预算的管理人员往往存在着工作态度懈怠、专业技术及自身素质偏低、自我认同感比较差、缺少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基础的知识等情况,这是引起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关键因素。
2.3工程造价管理问题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不但属于是工程施工前期重要工作,同时还必须要贯穿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在施工过程中,如果一旦出现造价控制和预算分离问题,容易导致出现超预算现象。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预算工作本身和工程全过程施工具有密切关联,在预算控制中有提高对全过程中各个细节的全面掌控,才能够真正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预算控制有效性[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在工程全过程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提高预算人员关于全过程预算控制的重视,如果在施工中某个环节出现超预算问题,则必须要针对这一问题制定合理处理方案,一方面有效确保整个工程顺利施工,另一方面对建筑工程竣工后的使用也不会产生影响。任何建筑工程造价在执行中,均要实施科学合理的管理,如果管理不够科学不够合理,则无法对其执行效果提供保障。同时建筑工程项目通常具有周期长、工序复杂以及面积大等特点,在其工程造价管控过程中也比较复杂,如果管控不及时不全面则无法及时反馈施工情况,从而出现超预算问题。
2.4市场环境会影响建筑工程造价出现超预算的现象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期间,建筑施工材料和建筑施工设备这两大部分用到的比较多,但是在市场上建筑施工材料和建筑施工设备的价格却不是固定的,这两大部分的价格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而改变.在建筑工程中,造价预算方案给出具体的定量清单,但是在建筑工程施工的期间,建筑材料市场、施工设备市场的价格可能会出现不断上涨的趋势,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预算就会出现超标.因此,我们要时刻掌握材料市场和施工设备市场的动态价格和相关信息,利用科学的信息处理技术对材料市场、施工设备市场的价格和走向有深入的分析和判断,尽可能将造价预算方案中材料市场和施工设备市场的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但实际上,很多建筑企业在建筑施工的期间并没有将这个问题重视起来。
3.超预算现象的控制策略
3.1加强施工阶段的造价预算控制
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是施工阶段,加强施工阶段的预算控制就可以确保建筑工程企业的稳定发展,进而提高建筑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需要加强施工阶段的预算控制。可以通过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控制,第一,在施工中通过技术经济分析编制可实施性技术方案,制定各阶段工作目标,严格控施工过程质量,避免返工造成不必要的成本增加,同时加强对现场材料的监管,控制材料消耗量。第二,在经济方面的管理主要包括对建筑主要材料的市场询价、市场招标等的方式确定最合理的材料价格,加强企业内部生产资金控制,做到财务成本的最优化,在施工过程中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施工阶段造价预算受到其他外界因素影响,比如自然灾害和市场价格波动等,这就要求预算编制人员在施工阶段进行造价预算时要整体调查建筑市场和自然环境,做到心中有数。此外,预算编制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预算编制计划进行预算编制,以建筑合同和经济效益作为切入点,全面做好防护工作,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3.2加强对工程造价预算的重视程度
要避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情况的出现,企业首先就要重视造价预算的编制,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这样才能更好地对建筑工程的造价进行控制。在不同阶段中,预算人员都要深入到工地去进行了解,加强对工程相关实际情况的把握,进而更好地确保所编制的预算更加地科学合理。例如,在工程的立项阶段,预算人员就要到现场去了解施工工程的基本情况;在设计阶段,预算人员就要加强对施工图纸的研究和了解,进而更好地确保工程量计算的科学合理;第三,在采购环节,预算人员也要对材料价格进行客观的分析,对预算的价差进行相应的调整。要对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进行控制,预算编制人员就要加强对工程各个环节情况的了解,加强对工程造价预算的控制。
3.3加强项目施工过程中预算的控制
在施工阶段,因施工组织的不合理、施工水平的不过关、合同单位发生临时变更等原因都会引起工程造价发生超预算的现象.基于此,我们必须将管理重点放在如何提升建筑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环节.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工程造价预算编制相关的文件,并在此基础上对成本管理工作的各方面进行规范化要求,管理人员要在各个方面进行监督管理,确保工程所涉及到的费用都严格控制在预算内,避免超预算现象。
结论
综上所述,引起建筑工程超预算的原因很多,科学分析因素工程超预算的原因,制定有效控制策略,才能够减少超预算现象发生的概率。建筑工程超预算现象会大大提高工程建设成本,尤其是工程设计出现变更时,反复的工程量更是加剧了工程超预算现象。现实当中,工程预算编制人员应该多站在建筑工程企业角度考虑,不断增强自身的工作责任感,积极学习工程预算编制知识,提高自身预算的科学性,才能够有效预防超预算现象的出现,加上自己对市场的科学把握,做到避免工程超预算现象出现,促进建筑工程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崔菊荣.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J].山西建筑,2014(32):242.
[2]徐洁玲.浅谈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4(07):344.
[3]周晓雨.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0):16,89.
论文作者:骆家威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2
标签:预算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建筑论文; 造价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