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鼻塞,麻烦大_婴幼儿护理论文

小鼻塞,麻烦大_婴幼儿护理论文

小鼻塞,大麻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麻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宝贝故事:

2个多月的征征一星期前感冒了,病好后鼻子却一直不通气,先是吃奶时鼻子发出“呼噜”声,后来睡觉都得张着嘴呼吸,经常睡一会儿就被憋醒。虽然很清楚,征征鼻根部有黏稠的鼻涕,可怎么帮他弄出来却是个问题,用吸鼻器吸、用热水熏、用棉棒拨弄,都不奏效,一家人心急如焚。

解决鼻塞:找出原因,用对方法

解决鼻塞,先要了解鼻子为什么不通气。人体的鼻腔是防御外界细菌、病毒侵袭身体的一条重要通道,它对外界空气的变化相当敏感。鼻腔最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空气干燥或气温忽冷忽热,都会刺激鼻黏膜,使分泌物增多,造成鼻塞,如果病原体侵犯引发炎症,鼻黏膜充血肿胀,那情况就更严重了。婴幼儿鼻腔发育尚未完善,鼻腔狭窄且血管丰富,则更容易出现鼻塞的症状。

引起宝宝鼻塞的原因有许多种,像理化因素刺激引起流鼻涕或打喷嚏,感冒时的急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找出原因,才能“对症施治”。其中常见的环境因素有:

原因1:空气干燥

秋冬季节,空气湿度下降,而宝宝出生前一直生活在温暖湿润的胎盘中,对出生后的环境一时难以适应,小鼻子自然会不舒服。

加湿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红霉素眼膏、棉棒

爸爸妈妈这样做:

1.使用加湿器,使室内湿度保持在60%~70%,宝宝的小鼻子会舒服很多。使用加湿器时要注意水质和机器的清洁,同时注意开窗通风。

2.每隔一段时间,用生理性海水喷鼻,可缓解宝宝鼻腔的干燥状况,让宝宝呼吸更顺畅。

3.空气干燥,鼻涕容易结痂,清理鼻痂可先用棉棒蘸水滴入鼻内或涂点红霉素眼膏,待鼻痂变得湿润松软,再用棉棒轻轻拨出。如果鼻痂太深,不宜用棉棒硬拨,将其湿润,宝宝活动或哭闹后,鼻痂自然会下移。

原因2:冷空气刺激

秋冬季昼夜温差大,夜晚冷空气来袭,受此影响,宝宝一般入睡时,尤其是后半夜容易鼻塞严重,白天气温回升时会明显减轻。

空调、小毛巾

爸爸妈妈这样做:

1.宝宝鼻塞,若天气比较冷,最好使用空调将室内温度维持在24℃~26℃,可以分房间通风、加温,这样既能保证室内空气清新,又能避免忽冷忽热加重宝宝症状。

2.可以用温热的小毛巾热敷鼻根部,这样鼻腔会比较通畅,黏稠的鼻涕也较容易水化而流出。

3.妈妈用拇指和食指帮宝宝推揉鼻翼两侧,并揉按迎香穴(鼻翼外侧),每次3分钟。当鼻腔有热感时气息就更通畅,可有效缓解鼻塞。

原因3:伤风着凉

给宝宝穿太多,去户外活动又不注意及时增减衣物,宝宝伤风着凉后,容易流清涕,进而堵塞鼻腔。

葱白、小被子

爸爸妈妈这样做:

1.给宝宝煎点葱白水喝,葱白可发表散寒,通阳宣窍,有利于缓解伤风及鼻塞症状。

2.夜晚宝宝入睡困难时,可用小被子,将宝宝的头肩抬高30。,也可让宝宝侧卧(右侧鼻塞左侧卧,左侧鼻塞右侧卧),可使鼻塞减轻。

3.宝宝鼻塞时常哭闹不停,可将其竖直抱起,可减轻鼻塞,使宝宝更容易入睡。

宝宝鼻塞:几种情况需要就医

宝宝一般性鼻塞,通常无鼻涕,也可有少量清涕或脓涕,无发烧症状,用对方法,一段时间后能得到缓解。如果鼻塞持续时间较长,同时出现以下情况,就有病理性鼻塞的可能,需及时带宝宝就医。

1.一侧鼻腔流出的鼻涕带血丝,有臭味

重点怀疑:鼻内异物

宝宝淘气,有可能将细小的东西塞到鼻孔;喂饭或水果时,宝宝也有可能误吸入米粒、水果碎等,导致异物侧持续鼻塞,时间长了,鼻内分泌物有臭味,带血性分泌物,需带宝宝进行耳鼻喉专科检查。

2.鼻塞时间长,有大量脓涕

重点怀疑:鼻窦炎

鼻炎若迁延不愈,炎症容易向鼻窦蔓延引发急性鼻窦炎,除鼻塞、脓涕多外,通常会有发热、脱水、倦怠、呼吸急促、拒食等表现。需尽快带宝宝进行X线或CT检查。

3.睡眠时打鼾,有呼吸暂停现象

急慢性鼻炎反复刺激,或是上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容易致腺样体增生肥大,从而引起鼻塞、张口呼吸等症状,夜间加重,并出现打鼾、睡眠不安,严重时还会出现呼吸暂停等表现。长期张口呼吸会出样“腺样体面容”,需及时干预。

4.出生时就鼻塞,严重影响呼吸和进食

重点怀疑:先天性鼻腔疾病

先天性鼻孔狭窄患儿,出生时就会出现鼻塞、流白黏涕、呼吸困难等症状,患病的轻重与鼻孔闭锁程度有关,严重影响呼吸和进食,需进行手术治疗。

标签:;  ;  ;  ;  

小鼻塞,麻烦大_婴幼儿护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