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业也随之不断的完善与进步,建筑工程造价是建筑行业者首要关注的问题。因为工程造价是对整个工程项目资金进行合理控制的重要环节,所以对造价的预算工作则成为资金控制的重中之重。其中不乏由于行业发展过快,导致在预算工作中逐渐出现过多问题,最后建筑工程造价超出预算。基于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从主要方面对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进行系统的阐述。
关键词: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就是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实际耗费的各项施工成本进行评估预算,然后通过货币形式对建筑工程量进行有效表达。工程施工过程中实际耗费的施工材料、人力要素、机械要素等是建筑工程造价主要构成部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较多因素影响,经常会出现工程造价超预算问题的发生,导致此类问题的原因除了需要对工程造价组成要素进行分析之外,还要进一步考虑市场价格变动等多项要素。工程造价是对施工项目具体施工情况 分析基础上,合理控制工程预算,更好地防止工程造价超预算问题的产生
1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必要性
在实际工程项目建设中,建筑企业应对每个环节的造价预算予以严格控制。工程造价预算不仅能够保证企业投资建设的基础成本,还能够提高施工投资金额的准确性,降低资金流转误差,使企业效益得到更好的保障。工程造价预算管理隶属于工程建筑管理体系,对工程造价预算进行控制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造价是每个建筑工程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造价的可控性及预算性在保障工程项目顺利施工的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因造价控制不合理而引起的建筑质量不合格、设计方案不符合规范、建筑二次返工等问题的出现。通过对工程造价预算进行有效的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个工程的施工速度、缩短工期、提高企业效益。
(2)工程承包企业对工程造价有着直接的影响,其资金流转以及工程竣工后的收益数额及资金项目都与工程造价预算有关,工程造价预算控制不仅能够将工程可使用的资金安置在一个合理的预算范围内,还能够降低企业资金投入,增加企业经济效益。③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还能够有效地限定建设项目的施工方向,避免施工项目建设的盲目性及资金周转过程中的流失与浪费。
2 建筑工程项目造价超预算的基本原因分析
2.1 建筑材料价格出现变化
建筑用材的价格变动占到的比重比较大,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得到发展,在建筑工程过程中应用建筑材料的通常都是满足相关工程质量标准材料,其材料同一般材料相比较来说有一定的提升。建筑材料受到市场影响比较大,近些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涨较快,同时各大房地产项目开展较快,其对建筑材料的实际需求也在逐渐增加,建筑材料的价格也随之提升。在对造价支出预决算进行计算之时,要求对建材市场做好仔细的勘察,把握材料价格的变动,避免在进行采购中发生资金不足以及信息缺失的情况。
2.2不注重造价预算科学编制
造成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当中,由于没有科学的预算编制,就在具体的操作执行中出现了超预算问题。建筑工程施工首先要有科学的造价预算编制,但是实际中预算人员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上没有加强重视,使得造价预算编制随意性问题突出,对编制内容的审核不重视,造成其中存在着漏算以及错算的问题,这就必然会影响整体的预算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筑工程造价的初期阶段的时候,一些单位对建筑材料和市场风险做的预测很难保障造价预算的准确性,会使得预测和实际的差距比较大,这就会对建筑工程质量产生影响。
2.3 施工单位对工程管理的重视不够
不少建设单位在施工的项目当中,整个施工的时间和过程跨度非常大,施工过程异常繁复。在这样的情况下,假如不采用有效实用的管理措施,要想精确地应对实际施工情况那不是一般的难。施工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假如无法实现成本预算,因为缺少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最后致使巨大的资金浪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预算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预算控制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准确性。现阶段,预算控制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不平等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预算的合理性。因此,有必要对预算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员工的职业能力,避免预算失控,避免施工单位的经济损失。
2.5市场环境的影响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建设中,其不仅仅和自身施工建设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往往还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这不仅仅是指周围自然环境条件,还和市场环境存在着密切联系,尤其是在施工材料、机械设备方面,市场的变动影响是比较突出的。因为施工材料采购费用以及设备采购、租赁费用在造价中占据较高的比重,如果这些方面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问题,进而也就必然极有可能导致超预算问题形成。比如因为市场中钢筋材料价格的突然上涨,必然也就会导致该方面的资金应用增加,造成原有的规划难以满足这一需求,形成了造价超预算问题。
3 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控制措施
3.1 制定科学合理的造价预算编制规范
要提升工程的造价预算管理工作质量,工程管理人员就要优化预算编制过程,提升其合理性,进而加大造价管理控制力度。首先,工程预算编制人员要对施工环境和施工目的有充分的了解,并根据施工报告和设计将施工中出现的意外以及实际支出进行控制。其次,管理人员要对市场价格有充分的了解,将价格变化情况纳入预算考虑中,避免市场价格变动影响造价准确性,防治造价超预算现象的出现。
3.2做好市场建筑材料的预测工作
建筑工程的实际造价预算工作中,对市场材料的预算工作实施是比较重要的。由于市场的材料价格是在不断的变化的,所以很难通过一次性的调研就能完成,这就需要在造价预算的时候对市场进行预测,对施工材料以及相应的设备因素进行分析,科学的做出估算。考察建筑磁疗的时候,就要和市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近些年的材料价格的变化情况以及弹性因素等紧密的结合,从而预测市场材料的价格变化,力图最大化的缩小和实际使用材料价格的差距,这样就能有助于超预算问题的解决。
3.3 提升预算编制人员专业素养
整个成本预算编制与掌控的主体是成本预算。通常来说,成本预算要求具有足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性,如此才能产生合理科学的结果,将施工过程中的成本超预算控制在最低水平。在选择成本预算人员时,一方面,我们选择高水平专业性的成本预算专业的毕业生;另一面,我们聘请有经验的预算人员进行以老带新,以提高施工方在预算方面的专业性。
3.4提升造价管理水平
在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问题的有效控制中,为了更好实现对于该类问题的规避,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同样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环,其需要确保相关造价管理工作更为适宜全面,能够形成较为理想的管理机制。结合这种造价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首先从人员入手进行分析,确保相关造价管理人员都能够具备较高的管理能力,及时接受相关培训指导,对于具体建筑工程项目也能够较为熟悉,如此也就能够更好实现相关控制,降低自身出现失误的几率;此外,还需要重点把握好对于造价管理制度的完善,确保相关造价管理制度较为健全可行,对于各个管理人员能够形成有序指导和限制。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导致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因素主要是人力的不合理利用,施工材料的浪费及设计法案的失误等。通过对这些主要原因的分析,施工企业应该对比影响因素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个项目做到严格把控,规范施工过程以及施工人员,避免影响因素的产生,提高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精确性,通过对建筑工程造价的严格把控,进而使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使企业市场的中标率得到极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林爽爽.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工程预算价值的应用[J].建筑与预算,2018(07):18-20.
[2]张忠亮.浅析建筑工程造价控制要点及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32):209.
论文作者:唐海雄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预算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造价论文; 建筑论文; 市场论文; 过程中论文; 预算编制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