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介入治疗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机制及护理论文_刘 婷

冠心病介入治疗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机制及护理论文_刘 婷

刘 婷(湖北省潜江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湖北 潜江 433199)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202-02【摘要】目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机制和护理措施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8例,对其中采取介入治疗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42例患者进行观察,研究产生迷走神经反射的机制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所有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患者在采取护理干预后症状均得到有效改善。结论;充分掌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机制和护理措施能提高冠心病治疗的效果,帮助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治疗;迷走神经反射;机制;护理迷走神经反射是一种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及其危险的并发症,若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因此,认识迷走神经的发生机制,加强预防和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8例,其中42例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患者在采取护理干预后症状均得到有效改善,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13年1月~2014年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8例中选取介入治疗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患者42例进行观察护理,患者年龄为34~78岁,平均年龄为(54.1±2.4)岁。其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2例。所有患者原发病症均为冠状动脉内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1.2发生机制在外界刺激对皮层中枢和下丘脑产生作用时,胆碱能神经张力陡然增强,导致肌肉和脏器小血管发生剧烈反射性扩张,血压急剧下降。迷走神经处于兴奋状态时,节后神经末梢会释放出乙酰胆碱,能与心肌细胞膜上的M型胆碱发生受体结合,引发心率、传导减慢,心肌收缩功能变弱等一系列抑制效应,使心率在短时间内急速减慢而导致迷走神经反射。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即<50/min,以及低血压(<90/60mmHg),可将迷走神经发射分为三种类型:以血压降低为主的血管扩张型;以心率减慢为主的心脏抑制型;以及两种症状兼有的混合型。引发迷走神经发射的主要原因包括:(1)疼痛刺激在对患者实施血管穿刺时,由于穿刺技术欠佳或局部麻醉不彻底,拔除动脉鞘管的方法错误,会导致患者穿刺部位血肿,从而加剧患者疼痛,在痛觉神经的影响下,胆碱能神经张力陡然增强,导致肌肉和脏器的小血管发生剧烈的反射性扩张,最快可在30s内引发心率减慢。

(2)精神因素当患者精神过于紧张时,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心肌收缩力增强,容易引其血管收缩,对左心室和颈动脉压力感受器带来刺激,从而导致迷走神经张力升高,心率减慢。

(3)活动不当患者带鞘侧肢体活动不当,例如侧卧、屈腿时极容易导致动脉留置血管鞘远端触及到动脉内膜,在鞘管的刺激下容易发生迷走神经反射,且持续时间交长,症状严重,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症状持续得不到缓解的现象,容易引发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痉挛,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心脏骤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血容量不足由于患者在术前容易发生恐惧、紧张心理引起食欲下降,或者禁食禁水时间过久,术前术后没有进行补液措施,术中大量出汗和失血过多均会引起血容量不足,导致血管平滑肌收缩,更容易对鞘管牵拉刺激产生敏感反映,从而引发迷走神经反射。1.3护理方法(1)心理干预由于大部分患者对介入治疗的重要性缺乏深入认识,对手术过程缺乏了解,容易产生恐惧、紧张心理。因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宣教,主要内容为实行手术的必要性和疗效性,以及手术过程和具体方法,并多举一些成功的病例,增强患者的信心。

(2)饮食指导术前禁食禁水时间不宜过久,一般禁食不超过4h,禁水不超过2h。若因其他原因导致患者禁食时间过久,可在术前静脉滴注10%葡萄糖,预防低血糖发生(糖尿病患者除外)。

(3)术中护理在进行血管穿刺时要尽量熟练,尤其是针对体形肥胖、病情严重的患者。

局部麻醉要完全,必要时可行深层局部麻醉,以便于减轻患者疼痛,降低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在穿刺过程中要经常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并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异常症状,随时注意检测患者血压、心律的变化情况。

在拔管前要做好准备措施,如建立静脉通路、心电监护,预备抢救药物等等,并协助患者排空膀胱。拔管时要向患者详细说明拔管方法和按压时间,消除患者顾虑,嘱咐患者深呼吸,然后快速拔管。按压止血时要以合适的力度压迫穿刺点,压力以摸到动脉搏动为宜,禁止用纱布大块面积猛力压迫,避免发生迷走神经张力过高而引起低血压。按压时间一般保持在动脉20~30min,静脉5~15min左右为宜,然后再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使用沙袋压迫6~8h。

(4)术后护理在动脉鞘管拔除前要给患者补充500mL的生理盐水,在术后嘱咐患者及时进食并大量饮水,促进排尿。在鞘管拔除前和术后12h以内要控制患者进食量,不能进食过多,最佳方式为少食多餐,避免胃肠不适。此外,弹力绷带包扎不宜过紧,以免因疼痛引发迷走神经反射,并在拔除鞘管6~8h后根据患者需要和病情状态适当变动卧位。1.4观察指标在介入治疗后24~48h内给予患者心电监护措施,密切观察血压、心律、脉搏以及心电图变化,同时观察患者面色、肢体温度、足背动脉搏动等情况,并耐心听取患者意见。2结果42例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患者在采取护理干预后症状均得到有效改善,31例患者在术后15min内症状消失,15例患者在术后15~30min内症状消失。所有患者血压在1h内回升至正常值,面色、心率、脉搏、生命体征完全恢复正常,无任何后遗症和并发症发生。3讨论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冠心病的技术,在对患者实行介入治疗后容易发生迷走神经反射,且发生迅速,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威胁。在本次研究中,42例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患者在采取护理干预后症状均得到有效改善,所有患者在术后30min内症状完全消失,血压在1h内回升至正常值,面色、心率、脉搏、生命体征完全恢复正常,且无其他后遗症和并发症发生。综上所述,充分掌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机制和护理措施能提高冠心病治疗的效果,对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1]朱培林,刘美凤.冠心病介入治疗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3例[J].临床急诊杂志,2011,12(2):136.137.[2]金春,陶维柱,孙荣辉等.冠心病介入治疗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56例临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6):35.35.[3]王雪娟.11例冠心病介入治疗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J].当代医学, 2010,16(9):126.

论文作者:刘 婷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必读》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9

标签:;  ;  ;  ;  ;  ;  ;  ;  

冠心病介入治疗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机制及护理论文_刘 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