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解放军二0九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腰椎滑脱症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22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2例患者,术后随访1年,优13例、良6例、可2例、差1例。1例长期足趾背伸力减弱,1例并发脑脊液漏。结论:对腰椎滑脱症患者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精心的术后护理,能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及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 腰椎滑脱;手术;护理;
腰椎滑脱是指腰椎椎体的部分或全部椎体在相邻椎体上发生位置滑动,常见原因有腰椎退行性变和峡部崩裂,发病率可达5%[1],手术治疗原则主要是纠正畸形,恢复稳定,减压植骨。我科与2014年11月~2016年12月对22例腰椎滑脱患者手术治疗,加强护理,临床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22例患者,其中男16例,女6例 ;年龄44~ 67岁,平均年龄52.3岁;所有患者均行x线片、CT及MRI检查;滑脱部位:L 3/4 为10例,L 4/5 为5例,L 5/S1 为7例;滑脱程度:I°5例,Ⅱ°11例,Ⅲ°5例,Ⅳ°1例。
1.2手术方法 均采用全麻,俯卧位,以滑脱节段为中心,行后正中切口显露滑脱节段上下椎板,两侧小关节突及横突。在“C”型臂影像增强器监视下,于滑脱椎及下位椎体的双侧椎弓根上置入椎弓根螺钉,行椎管减压或神经根松解时,均在椎弓根钉安装完毕后进行,这样可保持进钉点的原貌不因椎板的切除而被破坏[2]。根据具体情况切除棘突及椎板或椎板开窗减压,切除部分增生关节突及黄韧带及瘢痕组织,扩大椎管及神经根管及侧隐窝,行硬膜囊及神经根减压。对合并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切开后纵韧带、纤维环后摘除髓核组织。保留减压取出的骨质,修整为直径3mm左右骨粒备用。术中注意保护神经根,严密止血。提拉椎体复位,复位后探查神经根有无紧张,若紧张则将复位适当退回至神经根松弛。折断椎弓根螺钉尾部,固定。将横突表面、上关节突外侧部、关节突间部、骶骨面皮质骨凿除,制成粗糙面,将取出的髂骨块及减压切下的骨块,做成火柴杆状及骨粒,尽量与植骨床表面紧密接触。生理盐水冲洗切口,放置负压引流管,逐层关闭切口。
1.3 临床疗效标准[3] 优:在植骨之后,能够较好地与原来的椎骨链接,没有各种不良的反应,腰部能够正常的运动,工作能够正常参加;良:在植骨之后,能够较好地与原来的椎骨链接,伴随有轻微的腰腿疼痛,没有其他的各种不良的反应,腰部在运动的过程中已经明显好转,工作能够正常参加;可:在植骨之后,能够较好地与原来的椎骨链接,有轻微的腰腿疼痛,并不时的伴随有神经问题,腰部在运动的过程中已经明显好转,普通的工作能够适度参加;差:在植骨之后,不能够较好地与原来的椎骨链接,出现明显的腰腿疼痛病症,而且神经症状也没有缓解迹象,腰部在运动的过程中没有出现明显好转的迹象,参加工作会特别困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治疗手段,对机体的功能康复有积极作用。腰椎间滑脱患者入院手术治疗往往都是各种保守治疗无效, 且反复发作, 症状严重, 对手术有担忧心理,担心术中损伤神经引起瘫痪, 因此产生恐惧、焦虑心理, 环境陌生易使患者产生孤独心理, 可能加重悲观及恐惧心理。针对这些心理反应, 护士应详细介绍手术方案、手术程序以及手术成功的例子, 并且介绍同病区手术的患者与之交流,以减轻心理负担, 增强手术治疗的积极性, 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配合治疗及护理。 责任护士根据患者不同心理状态,给予情感支持和心理安慰,使患者能安然接受手术治疗[4]。
2.1.2术前准备 腰椎滑脱的患者患椎有继续向前滑移的趋势,尤其在站立、行走等体位时更明显,故为防止滑脱的加重,从入院开始即嘱患者减少不必要的久站、久行等活动,患者每次下床活动时间不超过20min,必要时戴腰围。术前训练指导患者卧姿训练,根据手术体位要求,指导患者进行俯卧位训练3~5h,1次/d,以免术中产生不适应。术前2d开始指导患者训练床上卧位大便和小便。指导患者呼吸训练,训练深呼吸2组/d,每组深呼吸30~40次,以增加肺活量,并鼓励患者排痰及有效咳嗽,可以减少术后呼吸道并发症。指导腰背肌功能锻炼5点式训练,双下肢直腿抬高和肌肉等长及等张收缩训练,并了解术前患者腰痛及双下肢感觉运动的具体情况,为术后观察病情提供对比依据。
2.2 术后护理
2.2.1监护护理 本手术创伤大,时间长,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一旦心率及血压有异常波动,立即加快输液速度,输血,并及时通知医生。
2.2.2术后体位护理 返回病房时,搬运应由2~3人进行,保持躯干与肢体于平直位。术后6h予平卧,以减轻麻醉反应及达到压迫止血的目的。6h后协助患者翻身,每2~3h翻身1次,以预防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④翻身时用力要均匀,成轴状式翻身,保持脊柱成一直线。翻身时避免拖、拉、推动作。防止因翻身不当引起脊髓损伤、内固定失败、植入骨脱落等并发症 [5]。
2.2.3伤口的观察与引流管的护理 术口避免负压引流,渗血较多时及时更换敷料并给予加压包扎,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护士应观察并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如果第1天引流量超过400~500 ml,通知医生作进一步处理。如发现引流液多且为黄色液体时,患者主诉头晕、头痛等症状者可考虑有硬膜破脑脊液外漏的可能,使患者采取头低腿高位,告知患者绝对卧床7~10d,硬膜能自行愈合。
2.2.4观察双下肢神经功能及大小便情况 该手术有损伤神经根及马尾的可能,麻醉清醒后密切观察双下肢是否活动自如,有无活动受限、麻木,皮肤深浅感觉,大小便功能是否障碍,有些神经损伤是可逆的,应与术前评估进行比较,如神经压迫症状呈进行加重,应立即报告医生给予处理。
2.3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2.3.1椎间隙感染 是最严重的并发症,除严格无菌操作外,术后应保持伤口敷料、床单的清洁干燥,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引流液倒流。异体植骨后往往有长达几十天的伤口流液现象, 为排斥反应所致, 一般不伴体温升高及血象改变, 可与术后感染区别, 应及时报告医生检查处理[6]。
2.3.2脑脊液漏 术后若患者引流液量多而颜色较淡、呈粉红色时,应考虑脑脊液漏的可能,立即报告医生,帮助患者去枕平卧,水平位抬高床尾15°~20°呈头低足高位,并观察患者有无头晕、头痛,监测电解质,遵医嘱补液等。
2.3.3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早期指导患者作双下肢各关节主动屈伸活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加快血液回流。双下肢向心性按摩。适当运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降低血液黏稠度。避免下肢静脉穿刺输液,以保护血管内膜。
2.3.4神经根牵拉刺激症状 因术中反复牵拉神经,部分患者术后2~3天诉下肢酸胀、麻、痛等不适,患者常以为是手术不成功而情绪波动。为此,除遵医嘱使用脱水剂、激素和神经营养药物外,要采取以下护理措施:及时疏导,耐心解释引起神经根牵拉刺激症状的原因。分散患者注意力。协助其处于舒适的卧位。轻轻拍打、按摩患者下肢。
2.4功能锻炼 术后12h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收缩关节背伸,趾屈训练。术后第2天开始练习双下肢的直腿抬高训练,双腿交替训练20次/d,分4次进行,防止神经根粘黏,促进神经根的血液循环,尽快恢复神经功能,拨出引流管后,开始指导腰背肌锻炼,使腰部肌肉形成强力的夹板作用,有效地维持腰椎的稳定性,锻炼前耐心向患者讲解该锻炼的方法和动作要领,作出正确示范。具体的锻炼为飞燕式,五点式等进行锻炼。
【参考文献】
[1]邵水霖,海滴,邹德威,等.RF-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的远期疗效[J].中国脊椎脊髓杂志,2002,12(3):174-176.
[2]宋恒平,王平均,倪凤民,等.椎弓根钉道入路的操作体会[J].颈腰痛杂志,2005,26(5):359-360.
[3]马方全,王栓科,王守刚.腰椎滑脱与腰椎融合[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0,5(1):46-47.
[4]刘芹.林倩腰椎滑脱的围手术期护理[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8(6):569-570.
[5]黄花新.内固定复位加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护理[J]. 医学文选,2004,23 (1):108-109.
[6]柳改琴.胡雅莉手术治疗127 例腰椎滑脱临床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23-24.
论文作者:张运凤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上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6
标签:患者论文; 腰椎论文; 术后论文; 神经论文; 手术论文; 术前论文; 心理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上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