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西药相互作用研究的药学监护探讨论文_杨迪

基于中西药相互作用研究的药学监护探讨论文_杨迪

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 102300

【摘要】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与分析,阐发中西药联用的诸多问题,为药学监护提供参考,以期促进合理用药,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通过对中西药连用相关文献进行收集与整理,并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中西药连用形式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原因,探索药学监护新模式。结果:结合药学监护系统存在问题,采用新的药学监护模式进行用药干预,能有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药学监护现状。

【关键词】中西药联用;合理用药;药学监护

1、材料与方法

材料:以“中西药联用”“药物联用”“药学监护”为主题词,检索CNKI中2004-2014年间相关文献,对其中高被引文献进行分析。

方法:1、分析当前中西药连用形式以及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

2、总结当前药学监护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探索新的药学监护模式;

2.结果

2.1中西药联用形式

笔者对中西药联合应用的现状以及文献资料进行了收集与分析,经研究发现,目前中西药联用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中成药含有西药成分如消渴丸、消糖灵, 或西药中含有中药成分, 二是中药与西药联用。在我国现行的药品审评体系以及药品标准中,既含西药又含中药的组方,有些是按西药审批的如:复方罗布麻片,有些是按中药审批的。目前含有西药成分的中成药约有 200 余种,其中所含的西药主要有 8 大类[1]。由国内外种种资料可以看出中西药联用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我国有些综合性医院, 中西药配伍的比例高达68~76%, 门诊中西药联用处方占42~38%[2]。因此,中西药合用相互作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要使中西药合用发挥其应有特色,而且尽可能的规避其发生相互作用,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课题。

2.2药物合用不良反应分析

通过对搜集到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当前临床药物联用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中成药与西药抗凝药配伍引起的不良反应;2、中成药与免疫抑制剂配伍引起的不良反应;3、中成药与抗感染药物配伍引起的不良反应。

合理的中西药联用能起到增强疗效,降低毒副作用的目的。但不合理联用,可能因理化性质发生改变、以及中西药相互影响而出现与用药目的无关的非预期的作用,导致联合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的后果[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基于当前临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居高不下的现状,充分了解药物联用导致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就显得极为必要,经分析总结如下: 1、中西药配伍导致理化性质改变: 如pH 值的改变或相互产生化学反应等, 导致产生沉淀、螯合、结晶等变化, 甚至产生有害物质。如含金属离子较多的中药和异烟肼联用可产生螯合作用 [4]。2、中西药物间可能影响彼此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 如银杏苦内醋是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强抑制剂,人参增加小鼠的乙醇脱氢酶和醛脱氢酶的活性贯叶连翘通过诱导细胞色素P450酶系以及改变P糖蛋白活性,改变多种药物的代谢等。3、 常见相互影响的中医药: 与西药有相互作用的多为含有槲皮素、鞣质、黄酮、生物碱、香豆素等成分的中药,与中药有作用的西药多为抗生素、含金属离子药物、阿司匹林、酸性或碱性西药。

3、讨论

3.1 药物相互作用的症结

笔者通过对文献进行分析研究[5],发现我国药物相互作用问题的症结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相关政府部门对此重视不足,资金和人力投入较少。2、分科过细,以及临床药理知识掌握不足,对药物相互作用认识不足。3、临床药学模式不完善,目前临床药师非常缺乏,很多药师自身学识不够使得对患者的用药指导不够,加之新药层出不穷,也使医药工作者应接不暇,医学院校药物相互作用的系统研究与教学也尚属空白,这些都反映我国临床药师的配备及临床药学的发展都与发达国家有不小的差距。4、药物滥用、乱用现象严重,很多医生基础知识更新较慢,对药理知识缺乏深入了解。5、科研同临床脱节,不能及时更新,以指导临床安全用药。6、对药物联用反应重视不足,根据北京市某医院统计,以中成药为主并用西药的占服用中成药患者的24.70%,占服用汤药患者的13.63%,以西药为主并用中成药的占服用西药患者的57.34%,如此比例的药物联用,在缺乏相应药理知识和临床经验的指导下,必然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居高不下。

3.2 新的药学监护模式探讨

基于以上研究认为,要解决当前药学系统存在的此类问题,就必须紧抓药物相互作用研究对策,建立新的药学监护模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要提高对中西药相互作用的重视,中医药是我国的特色,然而目前在临床上应用中成药的却主要是西医,不结合辩证的处方容易加大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所以应当加强西医的中医基础知识培训,辨证论治,杜绝胡乱开方[6];2、加大对药物机理研究的人力物力投入,让科学实验来辅助临床药学实现信息实时更新,探讨药物相互作用发生的实质与规律,从源头上杜绝药物乱用错用现象;3、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及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建立药物信息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以及信息及时更新,让临床医生能及时了解到最新的药理知识,以期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王丽霞. 基于中西药相互作用研究的药学监护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

[2]杨玉林,李镇航. 中西药联合使用的药学监护探索[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04:19-20.

[3]李映辉. 中西药联合应用文献整理及处方分析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4]庄洁. 中西药联用的文献与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

[5]刘萍. 对合理用药中药物相互作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14.

[6]侯英鸽. 含有西药成分的中成药的药学监护[J]. 内蒙古中医药,2012,02:54-55.

论文作者:杨迪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1

标签:;  ;  ;  ;  ;  ;  ;  ;  

基于中西药相互作用研究的药学监护探讨论文_杨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