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论文_马姣娇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论文_马姣娇

(安徽省颍上县南照镇中心学校 236214)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作文一直处于半壁江山的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写作的习惯尤为重要。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重视写作兴趣培养,使学生形成主动写作的习惯;写作指导课上,教师要善于创设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写作习惯的氛围,让学生愿写、乐写;课外,语文教师要争取家长的支持,力争家校同步,促进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养成。持之以恒,再经过广泛阅读和积累,临到下笔时,语言便如涓涓细流,自然流淌,佳作会不断涌现。

关键词:写作习惯 愿写 乐写

引 言

近几年从事七年级语文教学任务,发现招收的大多数学生怕写作文、厌写作文,谈“文”色变者比比皆是,便走访了部分学生家长和小学教师,了解到根本原因是学生没有写作兴趣,家长和老师的重视程度也不够,逐步放弃了对学生的指导,以致达到“疾病难返”的地步,所以笔者便尝试着运用“网络化作文”、“激趣指导”、“兴趣专栏”、“佳作接力”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意在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取得些许成果,结成此文,求方家指正。

正 文:

在语文教学及质量检测中,作文一直处于半壁江山的地位,随着中高考语文分值的提高,作文的身家地位也会更加显赫。但学生对作文“望而却步”者众多,如何让学生走出怕写作文的阴影,实现由怕写到愿写,最后到乐写的转变,从而养成自主写作的习惯呢?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重视激发写作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写作的习惯。

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习掌握知识的愿望”。由此可见,兴趣对学生主动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培养学生自主写作习惯也要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做起。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之一是生活贫乏,没有生动活波的材料,网络化作文教学可作为为学生“找米下锅”的尝试,教师指导学生登录阅读与写作网站,大量的信息素材能让学生彻底摆脱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为他们的写作提供了更广泛的天地,从而引发他们对作文的兴趣,并能很快入情入境,经过广泛阅读和积累,临到写作的时候,语言如涓涓细流,自然流淌。加之鼠标轻点——复制、粘贴,一篇不错的千字文便传呈老师批阅。这里,范文和习作之间老师起到桥梁作用,老师的责任应该是,使学生从范文中学到知识,转化为能力,通过写作训练以获得巩固和提高。当然,如果学生不具备写作的热情,即使有写作能力也是不会发挥出来的,因此鼓励学生写作,使他们产生写作热情很重要。比如诱导学生去发现范文中“美”的东西,并使他再前进一步,以激起他“也来它一下”的写作冲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再如,在评改中要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的优点,点燃写好作文的希望。哪怕极差的作文,也要找一两处相对好的词语加上圆圈,写上一两句鼓励性的评语,在鼓励的基础上,再提出缺点和修改意见,让学生看到希望,鼓起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创设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写作习惯的氛围。

良好写作习惯的培养离不开好的写作氛围。创设好的写作氛围,不仅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还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教师要运用语言的魅力变封闭型指导为开放型指导,把学生的习作和社会生活紧密相联系,使学生感到不仅作文的内容来源于生活,而且作文可以为生活服务。

一是在作文指导课上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写作氛围。作文指导课上,我总是十分重视学生的情绪,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写作氛围,力求教学生动、活泼、新颖,富有生活情趣。教学时洒脱自如,语言形象、生动、有趣。我曾经这样执教一堂作文指导课——随着铃声,老师健步走上讲台,手里抱着一个纸盒,抑制不住喜悦之情,眉梢嘴角漾满笑意,声音也有些变了:“同学们,这里面藏着秘密呦,大家猜猜看!”教室里立刻热闹起来了,同学们一个个神采飞扬,兴致勃勃,争先恐后地举手抢答,当五花八门的答案被否定后,一个学生提意道:“老师,您把盒子摇动几下,我们听听!”老师慢慢摇动纸盒,“乒乓球”、“羽毛球”、“铅笔”…… 当所有答案又被否定后,一个学生站起来,要求亲自摇一摇纸盒。老师示意她走上讲台,她轻轻摇动了两下,又慢慢儿使纸盒倾斜,仔细倾听里面滚动的声音,然后兴奋地说:“是个圆柱形的物体,极有可能是个玻璃瓶。”老师连忙鼓掌,随手撕开纸盒,拿出一个玻璃瓶,全班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且慢——”老师拧开瓶盖,取出一张小纸条交到那位女同学的手中,“就由你来宣布吧!”那位女同学读道:“作文:纸盒里的秘密”她的话音刚落,其他同学都连声说“这好写,这好写”便迫不及待地打开了作文本。第二节下课时,老师收到几十篇语言流畅、文质兼美的好文章。这堂作文课之所以比较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则是老师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写作氛围,对话式的交流成了课堂的主曲调,拉近学生的心理距离,为写好作文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是让写作多贴近学生生活,少些框框的束缚,创设自由、宽松的写作氛围。我抓住大多数学生渴望在同伴面前展示自我的心理特点,组织学生在班级文化墙上创办了名为《小荷才露尖尖角》的专栏。由于稿件都是学生自己定题,是学生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贴近了学生生活实际,又少些条条框框的束缚,学生自然有话可说,有文可作,都踊跃投稿。原计划一月一期的专栏,后来被迫改为一周一期。在此基础上,我又引导学生在专栏中增开了《我给老师提意见》、《我看这样做好!》两个板块,学生的文章言之有理,认识水平得到提升。后来又增加了《两点之间》、《身边的安全》两个板块,学生把家校之间的故事和身边林林总总安全事件用流畅的文字展现出来,这不仅让学生感觉有话可写,还增强了安全意识。

三、家校同步,促进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养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家庭教育作为整个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替代的。良好写作行为习惯的培养也要取得家庭教育的积极配合方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比如,一般孩子的写作能力总是有限的,每个孩子的写作水平又有一定的不同,因此有必要进行个别辅导,我们力求争取家校同步,促成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养成。但有些家长,双休日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参加“数理化辅导班”、“英语兴趣班”等,唯独不让孩子练习写作,认为周期长,收效甚微。还有些家长认为,作文不算什么,中国人谁不会说中国话,一天书不读的人,说话也能利利索索,只要临时抱一下佛脚问题都不会大。呜呼,这种见解着实让人大跌眼镜,实在不能苟同。有远见的家长总是配合老师,带孩子有目的的游玩,让孩子把观察到的有新意的景、物、人、事都用随笔记下来,思考整理,写成周记或日记,日积月累,写作的素材就多了,分析综合能力也跟上了。家长配合下的课余练笔,孩子随心而至,真情实感,“多练笔生花”——优秀的作文就是练出来的。只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后,才可能充分挖掘和发展学生的写作天赋,促进其写作水平的提高。让我们共同关注写作,重视写作,让学生喜爱写作,就从养成自主的写作习惯开始吧!

参考文献

[1]马炳月:《在评改中指导学生作文》,《文学教育》2005年第12期。

[2]马炳月:《作文教学网络化的弊端摭谈》,《读写算》2010年第29期。

论文作者:马姣娇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  ;  ;  ;  ;  ;  ;  ;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论文_马姣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