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道德风吹拂--内蒙古自治区“公民道德建设年”活动综述_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论文

北疆劲吹道德风——内蒙古自治区“公民道德建设年”活动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内蒙古自治区论文,北疆论文,道德论文,公民道德建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1年9月,中共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全面贯彻《纲要》精神,推进全区公民道德建设,自治区党委制定了贯彻《意见》,并确定2002年为全区公民道德建设年。一年多来,在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培育“四有”公民这条主线,突出重点人群、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建立健全公民道德建设领导工作机制,抓住宣传、教育、实践、保障四个环节,借助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和开展各类社会公益活动等有效载体,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道德建设活动。内蒙古大地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基本道德规范日益深入人心,人们的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良好的道德风尚正在我区形成。

一、加强领导,努力创造道德建设的有利条件

道德建设要搞好,关键在领导。一年多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道德建设,多次对道德建设工作做出重要批示,并将此项工作列入全年工作安排和各级领导班子实绩考核目标。各级文明委、宣传部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战略高度,把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作为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摆上重要日程。各地区、各部门根据自治区贯彻《意见》和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年的具体要求,制定了各具特色的实施方案,形成了有效的公民道德建设领导机制、工作机制、考核机制,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有效保障。

例如:包头市为加强对公民道德建设的领导,在市、区(旗、县)建立了公民道德建设联席会议制度,下发了《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对全年的公民道德建设工作作出了安排。通辽市、巴盟、阿盟等地文明委及有关各部门制定了贯彻落实《纲要》的意见,并结合实际修订完善了《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服务规范》、《岗位守则》等,形成了以《纲要》为主导,与地方性、行业性道德规范相配套的道德教育约束体系。而区直部门、单位则根据职能特点,制定了具有机关特征的职业道德守则或行为规范。

二、广泛宣传,积极营造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

配合全区公民道德建设年活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明办协调各新闻单位做了大量有深度、有力度、有影响的宣传报道。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纷纷开设专栏、专题,广泛深入宣传《纲要》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宣传“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基本道德规范,宣传贯彻《纲要》的经验作法,宣传各条战线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在全社会营造了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浓厚氛围。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纲要》及自治区党委《贯彻意见》,营造良好道德氛围,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明办举办了“内蒙古宣传”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知识竞赛,全区共有27万多人参加竞赛,参赛者中有工农商学兵等各条战线的干部群众,不少单位的领导干部亲自参赛,有力地推动了全区公民道德建设年活动的深入开展。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明办还与《实践》杂志社、《党的教育》杂志社联合举办了“包头一电杯”公民道德建设有奖征文活动,为开展公民道德建设理论研讨、交流工作经验、宣传先进典型、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健康深入发展提供了阵地,产生了积极影响。为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切实抓好公民道德建设年活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明办举办了全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培训班,加强了公民道德建设理论辅导员的培训,为宣传《纲要》,使之深入人心,培养了宣讲骨干。

为了落实《纲要》精神,普及20字基本道德规范,使之家喻户晓,全区各地纷纷以公益广告牌、标语横幅、挂图展览、专题讲座、演讲比赛、文艺演出、宣传车、秧歌队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形成了浓重的社会氛围,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日益深入人心,变为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依托载体,深入开展各类道德实践活动

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以活动为载体,吸引群众普遍参与,是新形势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各地区、各部门在道德建设过程中,结合实际,开展了各具特色的道德实践活动。包头市把道德实践融入“四进社区”和“三下乡”活动中,在“四进社区”中加进道德建设进社区,成为“五进社区”。在“三下乡”活动中,把公民道德建设内容编成小品、快板等,在送文艺下乡的同时,也送道德于农村牧区。在全市开展的百里文明长街工程、城市“窗口”形象工程、文明旅游区(点)工程和文明家庭、文明社区、文明单位等创建活动中,均把公民道德建设融入其中。包头市昆区在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中,举行了首届“四个好”表彰活动,得到社会各界支持,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好孝子”、“好夫妻”、“好父亲”、“好邻居”等家庭美德“四个好”人物受到社会普遍称赞。赤峰市元宝山区山前镇成立了“农民道德评议会”,根据新时期农村、农民的实际,制定了具体评议标准,通过评议活动,提高了群众的道德素质,促进了良好民风的形成。

各地还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组织各族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社会公德建设,在社会上做好公民、在单位里做好职工、在家庭中做好成员;以各类社会公益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发利用多种道德资源,深化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活动,促进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道德建设活动春风般沐浴着内蒙古草原,北疆大地涌现出了一大批道德建设先进典型:扎根草原,心系牧民,团结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优秀共产党员廷·巴特尔;扶危济困,奉献社会,乐于助人的个体工商户铁兆义;甘当公仆,为民服务,鞠躬尽瘁的基层干部戴成均;诚信经营,热情服务,以良好职业道德塑造崭新企业形象的包头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见义勇为,舍己救人,谱写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壮丽凯歌的呼和浩特市12·14救助落水儿童英雄群体……他们的事迹广为传颂,成为新时期道德建设的楷模,为我区公民道德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者:李盛甲

标签:;  ;  ;  

北疆道德风吹拂--内蒙古自治区“公民道德建设年”活动综述_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