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管理在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_康杜新,曾玲利,郭围,刘娟,危娓

湘雅博爱康复医院神经康复科 湖南长沙 410101

【摘 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管理在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40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管理,另选取2017年2月至2017年8月40例未实行早期康复护理管理的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Fugl-Meyer、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管理对脑血管疾病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管理;急性脑血管疾病;应用效果

急性脑血管疾病是一种突发性脑部血管循环障碍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1]。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脑血管破裂引发的脑出血、脑血管血栓引发的缺血性脑梗死等,临床症状表现为失语、肢体瘫痪、昏迷等,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2]。因此,临床中应对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改善患者预后,保证患者生存。本次研究对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管理,效果良好。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40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管理,另选取2017年2月至2017年8月4040例未实行早期康复护理管理的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49-72岁,平均年龄(65.51±4.15)岁,其中脑出血27例,脑梗死13例;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50~74岁,平均年龄(64.84±4.61)岁,其中脑出血28例,脑梗死12例。所有患者均对研究情况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基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例如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抗凝及抗血栓治疗,改善患者微循环,严密监测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管理,方法如下:第一,心理护理。急性脑血管疾病发病突然,患者可能出现失语、肢体功能障碍等症状,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影响临床治疗及护理。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引导患者树立对疾病的正确态度,从而提高患者依从性;第二,良肢位摆放。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摆放体位,以患侧卧位为主,交替仰卧位、健侧卧位,每隔2h更换1次体位,避免出现压疮。仰卧位躯体平展,在患侧肩后垫软枕,保证肩骨朝前,略微外展,上臂外旋外展,保证肘部与腕部伸直,掌心朝上,手指伸直分开。在患侧臀下、膝关节下部、踝关节垫软枕,使骨盆与髋前挺,避免膝关节出现内外翻等不良情况。足底垫软枕,使踝关节略微背屈,避免足下垂。健侧卧位在胸前方软枕,健侧肩在下,患侧肩前伸,肘部、腕部、手指等关节伸展,患侧腿屈曲在前,维持屈髋、屈膝、踝中立位。患侧卧位适当拉出患侧肩及前臂,患侧肩适当前伸,避免出现受压、后所等。肘关节伸直,前臂外旋,腕关节、指关节伸展,在臀部、大腿下放置支撑枕,保证骨盆前倾。健侧髋关节伸展,膝关节屈曲,健侧退屈曲至体前支撑枕;第三,被动运动与主动运动。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开展被动运动及主动运动。被动运动从上肢开始,从大关节至小关节,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掌握运动幅度,控制运动时间。主动运动时,应从简单动作开始,当患者熟悉之后,可逐步进行复杂的动作训练,例如棍棒操、滑轮操等;第四,生活护理。对患者进行口腔清洁,定时帮助患者擦浴,保证床单、病房的整洁。关注患者肢体被动活动情况,预防关节僵硬、肢体挛缩或畸形等不良情况。若患者昏迷且眼睑闭合不全,应通过眼膏对角膜进行保护。第五,营养管理。饮食方面,叮嘱患者以高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为主。若患者存在吞咽障碍、昏迷等情况,应给予鼻饲,并随时关注胃液的情况,预防消化道出血。对能够进食或意识清晰的患者,应以清淡的软食或半流质饮食为主,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Fugl-Meyer评分、ADL评分、SAS评分、SDS评分以及压疮发生率。Fugl-Meyer评分越高,表示患者运动功能越好;ADL评分越高,表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强;SAS、SDS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焦虑、抑郁症状越严重。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通过(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若P<0.05,则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SAS、SDS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Fugl-Meyer、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如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分,)

2.2压疮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出现1例压疮,发生率2.50%;对照组出现7例压疮,发生率17.50%。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X2=5.000,P=0.025)。

3.讨论

急性脑血管疾病是临床中较常见的疾病类型,患者可能出现失语、肢体瘫痪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致残率、致死率较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3]。临床中除了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外,还需要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引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调整患者身心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的恢复[4]。

本次研究对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管理,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Fugl-Meyer、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早期康复护理管理通过被动训练、主动训练、体位护理等方式,对患者机体造成了有效的刺激,使被破坏的运动反射重新建立[5]。同时,康复训练能对脑部功能造成刺激,形成功能代偿,建立新的脑部联系,恢复丧失的脑部功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致残率,改善患者预后[6]。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管理对疾病脑血管疾病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芮霞.早期康复护理计划的实施对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11):94-95.

[2]牛玉秋.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3):141-142.

[3]居海艳,吴婕,周建梅,等.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伴抑郁症状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22):2720-2722.

[4]杨晶,樊金花,李月兰,等.早期程序性康复护理干预对AMI患者急诊PCI后血流动力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8):892-894.

[5]李秋荣.急性脑血管病的运动功能障碍的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7):136-137,138.

[6]黄碧.早期康复护理管理在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339-340.

[7]孔雪,高方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早期康复治疗对心脏射血分数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8):843-844,849.

[8]杨丽娟,李荣,周淑英,等.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对心脏康复疗程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29(7):863-865.

[9]夏广建,东梅.高强度间歇训练在心血管疾病病人心脏康复中的应用进展[J].护理研究,2018,32(8):1163-1166.

[10]蔡泽坤,徐琳,马骏,等.早期心脏康复程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7,32(4):391-395.

论文作者:康杜新,曾玲利,郭围,刘娟,危娓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7

标签:;  ;  ;  ;  ;  ;  ;  ;  

早期康复护理管理在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_康杜新,曾玲利,郭围,刘娟,危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