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手术中避免喉返神经损伤的体会论文_李永军

李永军

(西双版纳农垦医院肿瘤科 云南 西双版纳 666100)

【摘要】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手术中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对策,总结相应的手术操作体会。方法:从我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中抽取80例,回顾全部患者的手术经过,将其中行常规甲状腺肿瘤手术的3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在手术中喉返神经保护干预较强的4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并将两组的喉返神经损伤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作比较。结果:研究组中仅有1例(2.4%)出现单侧喉返神经损伤,且为暂时性损伤;对照组中单侧喉返神经损伤7例(18.4%),其中永久性损伤3例(7.9%),暂时性损伤4例(10.5%)。研究组喉返神经损伤总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其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手术中,术者要熟悉甲状腺及其周围组织的解剖学特征,进一步规范手术操作,以预防喉返神经损伤。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手术;喉返神经损伤;预防体会

【中图分类号】R73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7-0096-02

医学统计显示,因手术原因造成的喉返神经损伤在临床中时有发生,其发生率可达10%左右[1]。在术中加强对患者喉返神经的保护,对于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我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中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探讨在甲状腺手术中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对策,并总结相应的手术操作体会。现将研究结果重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从我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临床研究,其中甲状腺腺瘤62例,甲状腺癌18例。排除标准:术前已经出现喉返神经损伤;治疗依从性差等。将入选患者中行常规甲状腺肿瘤手术的3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在手术中喉返神经保护干预较强的4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研究组中男14例,女28例,年龄19~71岁,平均年龄为(42.50±7.15)岁;对照组中男11例,女27例,年龄21~73岁,平均年龄为(41.89±7.34)岁。将两组的疾病种类、性别构成及年龄等一般资料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备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进行甲状腺肿瘤手术,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加强手术中喉返神经保护,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术前稍微垫高患者肩部,使其头部后仰,充分暴露患者颈部。逐层切开皮肤后,游离颈前肌群,常规分离甲状腺的真假被膜,切开甲状腺悬韧带,充分显露甲状腺体,然后分离、钳夹甲状腺中静脉[2],结扎处理后,再切断下动脉并结扎。将腺体轻轻向对侧拉动,明确喉返神经的位置,减少对其过度牵拉,同时预防出现热损伤,采取充分的保护措施后再切除甲状腺肿瘤。

1.3 观察指标及判断标准

统计两组的喉返神经损伤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详细记录患者的喉返神经损伤程度、并发症类型。喉返神经损伤的主要判断标准:发音或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喉镜检查显示声带麻痹。暂时性损伤的主要判断标准:术后随访半年,喉镜检查显示患者声带位置和活动恢复;永久性损伤的主要判断标准:术后随访半年,喉镜检查显示患者声带位置和活动并未恢复。

1.4 统计学方法

针对上述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运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统计方法以χ2检验为主,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差异及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组的喉返神经损伤情况,详情见下表。研究组喉返神经损伤总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其对比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临床上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比较明显的上升态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水平。手术治疗是甲状腺肿瘤疾病的首选疗法,但是由于手术的侵入性强,在操作过程中无可避免地会对肿瘤周围邻近组织造成损伤,引起诸如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既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又容易引起医患纠纷。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中一类最为常见、多发的组织损伤,左喉返神经多分布在气食管的管沟内,位置比较深,且靠近中线,右喉返神经则多分布于气管食管沟前方,呈斜行,偏向外侧。经研究证实,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只要明确喉返神经的生理解剖位置,并采取针对性的损伤预防措施,就能够有效控制喉返神经损伤情况出现。在既往手术中,人们主要采取保护解剖区的办法来预防组织损伤,这种方式不仅可靠程度低,而且操作起来比较复杂,在分离喉返神经操作过程中依然有可能造成手术损伤,应该在这种保护思路的基础上重新探索具体的保护对策。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中仅有1例(2.4%)出现单侧喉返神经损伤,且为暂时性损伤;对照组中单侧喉返神经损伤7例(18.4%),其中永久性损伤3例(7.9%),暂时性损伤4例(10.5%)。研究组喉返神经损伤总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上述数据说明研究组在术中采取的喉返神经预防性保护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能够显著降低手术损伤率。具体而言,为了防止术中损害喉返神经,术者在结扎甲状腺下动脉过程中,应该紧贴甲状腺的下极表面进行操作;对甲状腺残留部分进行缝合和止血处理时,需控制钳夹的力度以及缝合的深度,避免进针过深,以免损伤被膜,对喉返神经造成损伤。此外,减少对甲状腺体的过度牵拉,预防热损伤,也是很有必要的[3]。综合上述研究和分析,在甲状腺手术中,熟悉和把握甲状腺体及其周围喉返神经的解剖位置,严格规范手术操作,避免过度牵拉和过深缝合,能够有效减少对患者喉返神经的损伤,保证患者术后顺利康复。

【参考文献】

[1]李德平.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的保护措施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0): 53-54.

[2]张辉.甲状腺手术常规显露喉返神经对于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5,21(20): 71-72.

[3]陈勇,梁万炯,陈建安.甲状腺良性疾病手术中保留甲状腺后被膜对保护甲状旁腺及喉反神经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26(19): 147-148.

论文作者:李永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5

标签:;  ;  ;  ;  ;  ;  ;  ;  

甲状腺手术中避免喉返神经损伤的体会论文_李永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