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871重工厂改造设想论文_时嘉薇

昆明871重工厂改造设想论文_时嘉薇

时嘉薇

云南艺术学院

摘要:昆明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及中东,南欧的城市。昆明市的工业形成了以机械、冶金、烟草加工等为主,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根据871场地周边的社会配套设施,我们发现配套设施较为齐全,环境条件复杂多样,可以满足各种衣食住行,其中办公研究院、学校、医院、银行、公园等应有尽有,所以人流量也较大。

昆明也具有巨多的人文情怀。在昆明花灯、竹雕工艺以及瓦猫等等都是昆明人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它不仅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还影响着建筑,景观等创造。

关键词:旧材料;拼接;建筑景观

一、概述

昆明重工于1958年建厂,由于市场和其他原因,连续多年亏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运营模式,谋求多元化发展。昆明重工业深厚的工业文化底蕴及良好的条件基础,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改造及开发空间。

昆明871文化创意园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周边景区有昆明植物园。黑龙潭公园,长虫山森林公园,云南珠宝玉器城,金殿公园,云南野生动物园和世博园等。

昆明重工历史可追溯到光绪末年。1907年建成云南龙云菊后改建设为云南造币厂。1908年设立的劝工总局经发展演变1958年合并组建成为云南重型机械厂。2000年开始,昆明重工开始亏损,直至无法维系工厂运作。从2000年开始,受国家经济形势,行业特点及其它原因影响,昆明重工开始亏损,订单数量也锐减到仅有1亿多,无法维系工厂运作。2013年昆明中公江西生产区的125亩土地租给昆明市文投。集团开始尝试稳创产业转型,并于2015年开始招募文化艺术和体育等相关企业入驻昆明重工厂房。

二、优劣势分析

1.优势

场地具有深厚的工业文明底蕴和良好的基础条件,拥有得天独厚的改造及开发空间零件旅游,商业发展中心昆中现有的厂房设施保存完好,道路绿化布局合理,场地开阔。

在政策上,2014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到指导意见》,为盘龙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带来了新的机遇。2014年10月国务院批准的《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开始实行盘龙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有望得到国家的政策支持。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线上线下互动加快商贸流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意见》必将对盘龙区推进线上线下互动,加快商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带来重大机遇。

1、缺点

创新能力不强,发展不协调,城市服务管理水平不高。

2、小结

在文化创新创意新起的高潮中,由废旧工厂翻新改造已经成了一大趋势,在城市版图不断扩大下,废旧工厂很大一部分处在了城镇中心地段,他的改造从成本角度来说,改造成版相比重建所花费的人力,物力,彩力有很大的优势。废旧工厂的大空间,以及大面积建筑物的规模项目功能重新提供为组合空间,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从而可以进一步挖掘其商业价值,甚至开创新的生活理念。调查研究表面这一趋势已经延伸到了二三线城市对废旧工厂的保护及改造再利用也是对历史建筑遗产上的一种保留。

三、案例分析

在国内外有着众多的类似于工厂改造的案例分析。以英国伦敦的泰特现代美术馆来进行分析,他的设计师是雅克赫尔佐格和皮埃尔德梅隆。英国泰勒现代艺术馆的前身是伦敦热电厂,伦敦热电厂有小斯柯特爵士1947年设计,1963年完工。发电长主体建筑像个扁盒子,充满工业时期的审美趣味中县上高高的烟囱与对岸的圣保罗大教堂的圆顶相映成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里曾经是伦敦地标,从热电厂到艺术馆的变身似乎不大可思议,这一改造也是工业遗址研究者们所津津乐道的改造性再利用的案例之一。整个设计遵循的基本设计原则。旧建筑再利用的矛盾在于心功能与建筑实体并非是严格意义上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常常是处于一种中间状态,从解决这些矛盾出发,对原有空间进行保留,拆除和新建,从而构成一个新的有生命力的建筑,这才是再利用的关键。从中总结出两个原则,一是匹配原则,二,遵从原则。

1、匹配原则

匹配原则是指满足新功能的要求,保持旧建筑特征,结构上合理,经济上可行,维护上方便,从而使建筑进入新的良性循环。

2、遵从原则

遵从原则是指在设计过程中尊重旧建筑的历史,遵从旧建筑的原有建筑逻辑,挖掘空间潜力,对于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性的旧建筑,我们要注重保护,保留它的外立面及其周边环境。对于一般性旧建筑,则要遵从他原有的建筑逻辑,体量关系,空间结构特点,技术措施等等,尽可能让其适应新的功能需求。

当时旧工厂改造有许多世界知名的建筑师参加了竞标,其中五位进入了终选方案阶段。但值得注意的是,进入终选方案的设计师无一不保留着电厂高耸的烟囱,如同一座工业时代的纪念碑,与圣保罗大教堂到圆顶相呼应。

四、871重工厂改造

废旧工厂的改造首先要尊重厂区周边现有的结构,保留现有的周边环境以及建筑遗留下来的工业设备。在工厂内破旧的窗棂、长着青苔的红瓦房,墙壁上依稀可见的时代感标语,正因为“昆明871文化创意工场”的引进而焕发出生机,老一辈的工人们也深切感受到,自己工作过的地方迫切期待着一场蜕变。现在原昆明机模厂依托原有厂房建筑原址改造的昆明创库艺术区,无疑是昆明老旧厂矿企业的改造转型的成功示范。自此之后,昆明金鼎1919、昆明108智库空间、C86?LOFT商业中心等一批在老旧厂矿企业原址升级打造的文创项目相继出现。

在改造过程中保存着。历史遗留物融入,改造中可展示历史功业,辉煌的记忆,如同公园里,城市中精神雕塑一般,让人心中烙下历史文化艺术气息。废旧工厂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功能性,从规划角度来分析,改造应该赋予新的功能些,满足其功能性。在城市中,废旧工厂改造才具有真正的意义。从美观性原则上来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美化改造的同时,赋予废旧工厂新的生命力,可以充分表达人们对城市美的追求,从生态规划角度来说,废旧工厂在城市中存在着应注重绿化等生态环境复苏,工厂周边的用地或多或少会受到生态破坏生态环境复苏,废旧工厂改造在城市中存在。找重大意义是环境的复苏,废旧工厂在改造的同时,应本着与周边环境相互统一的原则,在保持特定的风格和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应该与周边环境相互协调,融合,同时还要以本质为目的的传承,符合现代生活。

昆明重工厂的景观造景,大友中式园林风格,石造景单一植物不够丰富,缺少设计感。同时在工厂内散落着众多的工业零件。所以我思考是否可以。将材料回收再利用于场地固有的工业感为这次处外景观折射出一份沧桑美。为此,我提出了两个改造设想。1、利用旧材料做公共设施,营造强烈的工厂氛围。2、对旧材料进行重新组合拼接,创新铺装样式,新旧材料结合历史与现代融合。

五、结论

因为厂房区本身就存在着吸引人的艺术元素,建筑师和设计师把这些放大和明确。听过安利的查找和分析发现在旧厂房改造中大部分采用的还是新材料与旧材料的结合,就这样才可以保留原来的历史痕迹。工业文明是一个城市的时代象征,不能因为城市的扩大而将他完全抹去。这样,在新与旧的交替中,厂房的生活空间将不断得以更新而形成一种生活历史衍生的节奏。

对于工业遗产改造的意义更多的是利用而非保护,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工业建筑比较坚固,空间的可塑性更强,比较容易被再改造和利用.这确实是工业遗产的价值之一,也是城市资源再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但工业建筑作为承载人类工业文明发展历史,保留城市记忆的功能不可忽视和遗忘。这也是建筑保护坚持历史原真性的本意所在。

改造不是简单的用心材料覆盖和替换,我们应该关注场区内特有的工业气息和在时间潮流下衣流来的历史痕迹,用最恰当的手法变换就工厂的生活空间。

参考文献:

[1]朱磊.浅析工厂旧址改造与再利用设计的方法——以海门市通棉三厂旧址改造为例[J].商,2015(44):108.

[2]吴昊 陆峰.城市中的废旧工厂改造研究[A].赤峰学院学报,2016(12):20.

作者简介:时嘉薇(1994—),女,汉族,山东烟台人,硕士在读,单位:云南艺术学院,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论文作者:时嘉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6

标签:;  ;  ;  ;  ;  ;  ;  ;  

昆明871重工厂改造设想论文_时嘉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