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对策论文_王玉梅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对策论文_王玉梅

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 河北沧州 061100

摘要:文章主要分析水产养殖的环境,结合其污染来源包括外源性污染和内因性污染,给出相应的控制对策,以做好对其的控制工作,为改善水产养殖对环境污染提供有力的参考。

关键词:水产养殖;环境污染;控制对策

当今的水产养殖深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已成为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产养殖已经成了养殖者发家致富的道路,使新鲜的水产品走进千家万户,也让这些水产蛋白质成为人们日常蛋白质摄入的重要来源。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在受到大家欢迎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其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由此可见,对水产养殖及其环境污染的控制工作十分必要而且非常关键。

1水产养殖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1.1内因性污染

1.1.1养殖动物本身造成的污染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一般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其养殖密度比较大,采取高密度精细养殖或高密度粗放养殖的形式,水产动物的排泄物与粪便残饵也随之增多,使水中有机质含量远远超过水体本身的自净能力,这就造成了水体的营养元素过多产生水体富营养化。在水体富营养化的的水环境中,浮游生物会迅速繁殖生长,造成了水体的透明度下降,水环境紊乱,水中的植物和动物生长受到影响甚至死亡。出现水华、赤潮进而发生倒水,使水中的氧气不足引起更严重的死亡现象,不仅造成经济损失也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1.1.2微生物污染

水产养殖的动物一旦生病,就会携带各种病菌、病毒、真菌和原虫等微生物,这些带有害的微生物又会在水产动物中传播,影响水体生态及水中的生物。若不能够及时发现治疗,不仅会造成水产动物的大量死亡,严重影响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并且这些微生物还可能将病原体传给其他生物或人类,给人类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

1.2外源性污染

1.2.1化学污染

化学污染主要是水产养殖过程中使用的水产药物残留在水中,影响水体。这样的养殖废水若不经处理排放到河流或地下,导致地下水资源循环遭到破坏,同时地下水与养鱼池间不停地进行交换,进一步导致水资源交叉污染,大量无机废物与有机废物的排放导致水环境的富营养化,促使硫化细菌滋生,水环境整体质量受到污染。有的水产药物中还含有重金属,不仅污染水质还影响水产动物的质量。

1.2.2生物污染

近年来随着特种水产品价格升高,有些地区的养殖人员盲目的引种而忽略了水产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盲目引种可能会破坏当地的种群结构,造成优势物种大量繁殖破坏生态平衡,也可能带来新的病原微生物,感染当地其他水产动物,由于当地水产动物对新的病原没有抵抗能力,使得疾病泛滥成灾,造成经济损失,破坏生态环境。

1.2.3底部淤泥造成的污染

水产养殖物的生长和生命活动都是由水产养殖环境决定的,当今我国水产养殖的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因水体环境底部的淤泥硬气水体环境污染相对来说较多。一般情况下,水产养殖物的生物遗体和碎屑物等分解过程中产生的物质是水体的底部有机物质主要来源。在水产养殖环境底部淤泥有机物的分解与释放过程中有害物质较多,底泥若处理不好非常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水产养殖环境污染控制有效对策

2.1构建完善水产养殖环境管理体系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为能够对水产养殖环境污染进行较好控制,十分必要一项内容就是应当构建完善管理系统,对于各个部门应当合理协调,对于政府职能应当明确认识,在利用政府职能的基础上,对养殖水体生态环境加强保护,从而在根本上改善水产养殖环境。在实际生产及实践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合理开展水质净化工作,并消除人类自身的污染源,从而保证水产养殖水平具有较高质量,同时应当对于水产养殖环境进行合理规划,科学合理划分水产养殖不同功能区,在此基础上保证环境管理系统作用能够得以充分发挥,进而可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进行水产养殖。

2.2进一步优化水产养殖结构

在当前水产养殖过程中,水产养殖结构缺乏合理性,不但会影响水产养殖整体效益,并且会造成养殖环境污染,所以,在水产养殖环境污染控制方面,优化水产养殖结构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在实际水产养殖过程过程中,应当积极转变以往单一化养殖模式,积极实现多样化养殖,实施多种水产生物混养模式,增加生物多样性,在此基础上能够使水产养殖环境的生态稳定性得以增强,从而可对水产环境污染进行较好控制,同时也能够提升水产养殖整体效益,增加产量。

2.3选择科学水产养殖技术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为能够对水产养殖环境污染进行较好控制,选择科学合理养殖技术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可避免由于养殖技术不合理而导致水环境受到污染情况出现。具体而言就是合理进行饵料投放,合理使用药品,在进行饵料投放时应当注意少量多餐原则,避免一次性投入过多而造成饵料残留,对养殖水体造成污染,另外,在选择药物时应当注意选择毒性小、污染性小的一些绿色药物,从而避免出现药物污染情况。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十分注意的一个方面就是肥水问题,尽可能不要选择无机肥料肥水,避免营养物质过于单一而引发赤潮或蓝藻过多,应当尽量选择生态型肥料,保证营养均衡,同时应保证肥料用量,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保证更好保护水产养殖环境。

2.4尽量减少药物的使用

在养殖过程中使用药物会造成对水环境的污染,药物残留不仅对水环境具有相应的影响,它对于水产品也具有相应的危害,当人们食用水产品时也会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所以要尽量的减少对药物的使用。在养殖过程中可以考虑生物在控制水质方面的作用,也可以选用微生态制剂、中药等无副作用的产品调控水质或治疗疾病。

2.5科学培训水产养殖人员

进行水产养殖的一般都是个体户,大多数没有经过专门的技术培训,对于水产品养殖没有相关的专业基础,也没有相应的环境保护意识。因此我们应该对他们进行定期的培训,把他们培养成专业的水产养殖人员,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政府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对科学培训进行宣传和鼓励。

结论

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其外源性污染与内因性污染两个方面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都不容忽视,应该对其进行准确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具有高效性的控制措施对其进行控制和治理,以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

参考文献:

[1]彭自然,陈立婧,王武.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水产养殖污染现状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0,12:6467-6468+6621.

[2]袁晓燕,余志敏,施卫明.浙北地区平原河网农村小流域面源污染调查与防治对策——以德清县武康镇新琪村为例[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0,03:193-198.

[3]姜世英,韩鹏,贾振邦,毛小玲,司今,叶芳芳.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库区农业面源污染PSR评价与基于GIS的空间特征分析[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11:2153-2162.

论文作者:王玉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6

标签:;  ;  ;  ;  ;  ;  ;  ;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对策论文_王玉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