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的城市系统增长中心理论及对西北地区发展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西北地区论文,区域经济发展论文,心理论文,城市论文,系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城市系统是生产力布局的一种形态,是区域经济活动的核心部分。从横向上定义,是多种社会经济活动网络系统如交通网络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商品流通网络系统等的统一;从纵向上定义,是由规模层次分明、功能属性衔接的各级城市而构成的系统,包括中心大城市、基层增长中心城镇、各级中间城市等。增长中心是城市系统中的最基层城镇,是以主导部门为骨干发展起来的,由一批在投入产出上紧密联系,同时又在地理上团聚于同一地点的产业群体组成的区域发展核心。
全国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要以大中城市为依托,形成各类经济中心,组织合理的经济网络。”城市系统增长中心理论能充分体现这一“城市中心”思想,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发展思路。因此,对西北地区城市系统增长中心的形成发展问题进行探讨,对于促进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西方关于城市系统增长中心的理论渊源
美国经济学家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是增长中心理论的直接来源。该理论研究重点是在一片匀质平原内如何布局不同规模的多级城市,如何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由相应的多级市场区组成的网络体系;而同时该体系又能有效地组织物质、财富的生产和流通。克里斯塔勒从任何企业的任何一种产品,总会有一个最大的销售范围,并至少占有一定范围的市场区等设想出发,按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设计了三三制、四四制和七七制等三种不同的城市布局模式。克里斯塔勒的城市布局模式基本特点是:(1)愈是高级中心城市,其所能提供的商品与劳务种类愈齐全,而低级中心则仅限于提供少数几种需求频率相对较高的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品。(2)同一等级的城市均匀分布,相邻同级中心地之间的距离相等。越是低级中心地城市之间的距离越短。克里斯塔勒的城市布局模式对于城市实际布局是有一定指导意义的,但此模式是完全建立在推理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国外学者廖什、迪金森、艾萨尔德等人在对许多地区的城市实际分布状况研究后指出:地区的城市系统、交通系统、市场区系统应该结合成一个统一的商品生产与流通网络系统,才能有力地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他们又进一步指出:在每个区域中都必须建立一个能主宰全区经济的首要城市,全区交通网的主要干线都应以此为中心向四面辐射。在对克里斯塔勒的城市布局模式修正和补充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式,其主要特点有:(1)在现实中,城市的布局不能纯粹采用市场原则或其它原则去理论规划,而应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安排。(2)城市市场区是沿着交通干线分布,呈梯形。(3)愈接近首要城市,人口密度愈大,居民购买力水平也愈高,城市的分布也越稠密。
增长中心的概念是法国学者佩鲁首先提出,是其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增长中心概念涉及到梯度动态理论研究中的三种效应。一是极化效应,即各种生产要素优势向增长中心聚集,形成相结完备的基础设施,相对雄厚的资本和科技力量,相对集中的消费市场等,构成增长极。二是扩展效应,即生产向其周围地区扩散,如陈旧、常规产业的外溢,污染严重企业外移,直接投资扩散等。三是回程效应,即在极化效应作用的同时,作为扩展效应的对立物而起作用,此作用体现在资金形成、移民倾向和竞争力对比等三方面。综合以上三种效应,增长中心则不断成长,形成一定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核心。
二、城市系统增长中心理论的内涵
城市系统增长中心理论内涵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含义及其目的。城市系统增长中心理论是以增长中心为基本发展单位,以规模小大衔接、功能层次配套的城市系统为依托,分配生产要素,布局生产力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其目的是为了通过合理布局基层增长中心城市来推动不发达地区和农业地区经济发展,同时也是为了借此来分散大城市所承受的增长压力,把发展的势头引向广泛分布的基层增长中心城市,并依靠它们截留部分由农村流入城市的人口,缓和地区发展的两极分化。
2.对增长中心和各级城市的要求。城市系统增长中心理论要求城市系统中各级城市布局合理、职能各异、层次清楚、规模不同、联系密切和相互依存;对增长中心要求:(1)发展起能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与相关企业,其中主导产业与相关企业必须有一定的规模,有一定的创新能力。(2)能为增长中心本身及其腹地提供文教卫生等种种基础服务。(3)能为腹地提供一个与外界接触的窗口。(4)能接纳从大中城市外溢的产业或必须分散布局的新企业,截留并就地安插一部分从农村流往大中城市的农村人口,能沟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流通。
3.该理论中的发展动态概念。城市系统增长中心理论的发展动态概念是该理论的核心所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增长中心成长动态,即不发达地区一旦有了自己的增长中心,建立了区域发展所必需的主导部门或企业,它则在极化效应作用下,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同时,还会向其腹地传递由城市系统发出的不断增强的发展脉冲,而推动腹地发展。二是城市系统演化动态,即随着原有基层增长中心的成长,其经济基础、产业导向等会逐渐失去增长中心原有的特性,而上升到城市系统中的上一个层次,并承担相应的功能。同时在其腹地,则会出现新的增长中心,依此循环,城市系统则在不断扩大的规模上运行,呈现动态化进程。
4.理论意义。该理论是从集中与分散、效率与公平等对立的战略目标中找到的一条缓和矛盾而发展区域经济的“中庸”之道。从宏观、微观两方面来看,体现了既分散、又集中的辩证思想。增长中心的基层化,促进了地区的平衡发展,体现了分散与公平原则;生产要素增长中心集中化体现了生产力布局的集中趋向,有利于效率、效益和速度的提高。
三、西北地区城市系统发展现状
西北地区总的情况是面积广阔、人口较稀少、且分布不均匀;现代工业基础相对薄弱,部分地区尚未根本打破自然经济的格局。相应的城市系统特点为:城市密度稀疏,大多规模小,经济实力较差,空间分布不均匀。西北地区城市相对密集地带为: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区;兰新铁路甘肃境内沿线;宁夏北部黄河沿岸;新疆乌鲁木齐至边境口岸霍尔果斯地区。而地域辽阔的青藏高原青海境内、陕西北部、宁夏南部等地区,城市极度稀疏。同时城市化水平处于初级阶段,城市的首位度和四城市指数都很高,即个别大城市孤立发展,周围只有数量少、实力弱的小城市,没有或很少中等城市与之相配合,没有形成完整的城市发展体系。此外,大城市经济比重在地区经济总量中的比例过大,如西安、西宁、兰州市区工业产值分别占陕、青、甘三省工业总产值的40.9%、57.91%、50.7%。这造成大城市载量过重,因而不仅大大消弱了大城市的辐射力,也堵塞了周围地区对大城市的向心力。西北地区落后的城市系统现状阻碍了地区经济的良性发展,全面调整地区城市配套脱节问题和提高城市经济水平是当务之急。
四、建立和完善西北地区城市系统增长中心应注意的问题
城市系统增长中心理论在西北地区的实施,需充分考虑该地区的特定区位因素。我们认为,需着重注意以下问题:
1.渐进性。区域经济的任何发展理论的实施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相反应是渐进的。建立和完善西北地区城市系统增长中心可以设想分以下两步进行。首先,选择一批具有一定发展基础,且主导经济部门或主导企业明显的城市作为增长中心第一梯队。对西北地区而言,应是大多数的地级市和县级市,此外地理位置优越、特殊要素优势明显的城镇也可考虑。这一梯队基础较好,短时间内,在产业结构、主导企业、技术水平等方面应有显著改善和提高;同时积极向城市系统上一层次发展。这一步骤是针对西北地区城市系统缺乏与大城市相配套的中等城市而设想的,是该理论实施的过渡步骤。其次,选择代表面广泛且有一定分布度的城镇作为增长中心第二梯队,在上一梯队的带动和刺激下,选择本梯队各增长中心的主导企业,建立和完善相关企业,其腹地生产有意识地向主导企业部门靠拢,为其提供丰富的原材料、燃料及农副产品等。这一步骤是针对西北地区经济普遍落后的现状,布局广泛的增长中心来全面地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以上步骤并非相互孤立,亦不是简单的顺承关系。前步与后步在一定程度上有重叠性,前步是后步的基础,后步是前步的另一个层次上的体现。
2.资源性。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矿物种类齐全。甘肃省在已探明储量的64种矿产中,有23种储量居全国前三位;青海省已探明锂盐、钾盐、磺、硫、硅石等8种矿产资源居全国首位;宁夏拥有丰富的煤、石油、石膏、石灰石资源,其中石膏储量居全国第一;陕西拥有丰富的优质气造煤资源。资源的特有优势,是一部分增长中心形成的依托。西北地区现已出现不少以某种资源或多种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的增长中心式城市,如金昌(镍资源的采选冶)、白银(铝冶炼)、玉门和克拉玛依(石油开采提炼)、铜川和石嘴山(煤)等。远景矿产资源丰富区如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等,可布局以采矿、选矿和冶炼一条龙生产为主的一系列增长中心。充分地把增长中心的建立和西北地区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是西北地区城市系统增长中心理论实践的一大特色。
3.稳定性。增长中心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能力是其承担地区经济发展任务最基本的要求。它的建立是为了推动腹地发展,因此它自身的存在和发展首先必须得到保证。而体现这种能力即稳定性的尺度主要是规模。在增长中心规模确定的标准上,有四种准则:(1)稳定程度。(2)城市公用费用最省。(3)中心覆盖区域范围及中心在区域中的比重。(4)城市系统顺序相关度。我们认为,增长中心最佳规模的确定应以第一种准则即稳定程度为主要标准。美国经济学家汤普森对美国城镇的演变作过研究,提出了“城市规模棘轮说”,该学说认为:“一个中心城市只要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就有能力抵御各种来自外部与内部的冲击,为自身的存在与发展创造条件,立于不败之地。”关于现实中的增长中心规模大小的确定,在确保其稳定性的前提下,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灵活决定。
4.生态性。西北地区干旱少雨、沙漠化严重、生态环境比较恶劣。历史上,城镇由于生态恶化而没落的事例屡见不鲜,因而各级城市及增长中心需充分注意到地区生态环境恶劣的客观现实。城市系统中各级城市人工经济生态系统首先应平衡。它的三个子系统,城市环境系统、城市生物系统和城市技术经济系统,应组合成最佳网络结构,并且彼此协调、布局合理;在物流、能源流及信息流联系上构成有机整体,尽量减少对城市系统外生态环境的破坏。
对于城市系统外的广阔腹地,在各级城市及增长中心周围营建绿带不失为一种防治生态恶化的方法。绿带的广布度由增长中心的分布决定,在某种程度上,可对整个地区生态环境产生积极影响。E·霍华德在其著作《明日的田园城市》中论证了一个理想的城乡结合田园城市的模式,即在绿带围绕下,生态和谐的多中心的复杂的城镇集聚区。二战之后,西方发达国家对特大城市过度膨胀问题进行过卫星城规划,在规划中讨论了在卫星城和大城市之间布置绿带的计划,其目的是防止大城市的过度膨胀。对我国西北地区而言,在各级城市和增长中心周围营建绿带,有着不同于以上的目的。在生态恶劣的地区,这不仅仅是生态保护的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地区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的问题。